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以荅圣朝求士之意其不在杨君也夫其不在杨君也

  送 翁丹山
参议贵阳序(侯一元/)
岁在辛丑 (第 2b 页)
丹山翁先生
为南比部郎且九载矣檄至以
先生参议贵阳先生之为郎也贤资又独久乃其迁不
能踰常而地又远士之务进怀居者或 …… (第 2b 页)
来远
矣自汲孺之贤不能无望于积薪望之之不欲而难左
迁祖尚之文武而惮远牧又况材非慷慨随风同波者
哉夫若 翁先生
之材贤盛矣乃其为郎而独久迁而不
踰常得地而独远则彼浮食乘墉集菀之人始厌然心
沮矣是天子所以讹群工宰臣 (第 4b 页)
间不复关世虑杖屦所至人必以为荣卒年八十配江
氏卒成化壬辰九月二十六日年七十五与 翁合
兆子
男二长泰护次泰常女二长适棠樾鲍泰次适向杲吴
槿茂孙男三长元俊次元杰次元传孙女二长适胡某
次适吴 (第 23b 页)
而有本原方寸之积所以贻后者不啬矣翁生成化癸
巳行年八十一孺人生成化甲午卒于嘉靖辛丑未葬
也至是与 翁合
焉三子长礼靖安君娶教谕庄海之女
继白氏次麒娶知县刘信之孙女次祐早卒女三人皆
夭孙男一山一潮一昆一山聘 (第 33b 页)
   回谢教授 与刘知县
   与李知县 与陈知县
   回唐知县 回刘运使
   与袁守雷侍郎 与知赣州 翁丹山
   
(第 12a 页)
翁丹山
兼宪 贺方逢辰
   贺前人除江西漕 回许秘丞
   贺倪提举 与赵月山
   与知吉州江万顷 贺知 (第 12a 页)
四库全书
 皇甫司勋集卷五十二
            明 皇甫汸 撰
 志铭
  明湖广按察司佥事 丹山翁
大夫墓志铭 (第 1a 页)
丹山翁
大夫之寝瘵也召其子谓曰即不讳能志我俾
不湮灭者其皇甫郡公乎亡何竟卒孤遴具状来乞铭
从治命也余兄司直君 (第 1a 页)
与大夫盖同榜雅知素履尝窃

闻之云按状公讳学渊字道原别号 丹山
世为栝州遂
昌人九世祖行秀者丁元末造隐居岱原中五世祖文
一避寇复家城南胡巷岱原地寖为里豪所并祖守宁 (第 1b 页)
   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
公讳宗大世为吉州吉水文昌乡虎溪人虎溪望吉水
南萧氏相传自长沙徙谱牒坟墓可考者既十二世贡
舍科第自庆元至近年尤盛绍定壬辰峒寇猋起横肆
江湖间官军不支独败于虎溪同义民论功授官兄弟

三锡命总干公迈仕柳仕黄仕鄂受知贾忠肃王然俛
首右列非其志也刻意教子拳拳诗书为兴门二子长
怡轩了翁读诗李龙岩来新读赋东西两塾各致名士
极一时选怡轩皓首穷经龙岩入太学景定壬戌以赋
魁南宫至咸淳丁卯乡漕诗赋交捷一门文物称衣冠
盛事怡轩虽不达而二子表表闻于时吾先君须溪先
生铭之 丹山翁
枢密题其墓公怡轩次子也初试登仕
名南翔故字如翰丁卯以觕名贡于乡字巳习不复改 (第 1b 页)
钟禄不啻足及父丧免太夫人尚亡恙不得已归太学
试发解去初补时十八年矣壬戌赐第授迪功郎主赣州
雩都县簿 丹山翁
枢密来守赣以座主再举之雩都之
民咏其政不衰再调临江军司法参军史守之有命摄
新淦先是宰淦者相继罪斥专吏 …… (第 17a 页)
世迁均山又四世迁瑞金
邑西今宁都会昌雩都石城之赖皆同出爱山讳汝楫
字济之蚤及诸名公周旋如包宏斋陈千峰 翁丹山

枢密文章理学议论人物各不同而皆知己弱冠以春
秋两上礼部再魁次榜南北兵兴间摄邑尉事定教谕
本邑蚤休 (第 21b 页)
  赣州嘉禾颂
禾之为瑞昭昭也春秋他瑞不书惟大有年则书无麦
禾则书尚书不载他瑞惟嘉禾则载诗之载芟良耜丰
年生民等作三叹三咏至今读之有含哺鼓腹气象志
喜也于惟休哉宋咸淳之明年 丹山翁公合
守赣越三
月政孚人和有禾毓于境内一穗二米瑞也赣父老以
闻归其瑞于太守太守不有是年九月上将有事于明
(第 5a 页)
公曰此圣贤胥会之徵也此人地肇禋之符也守何

力之有于是文学之士作为诗歌以侈其盛于惟休哉
颂曰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厥有嘉祥于时产旃于皇钜宋继
天立极灵贶斯甄孔曼且硕在昔祥符极炽而亨于时
汝州有嘉禾生汝守臣亿拜下稽首表奉以闻天子万
寿臣亿非谀民食所资异乎他祥奇木灵芝于皇章圣
敕天之命先是郊禋有感斯应咸淳天子祀于九筵未
占有孚应在感先彼美者禾瑞于章贡太守谓谁 丹山

之凤一粰二米其名曰秠不种而生奇之又奇我闻崆
峒麦秀且黄孰若兹禾有飶其芳又闻武夷尝产兹瑞
厥瑞伊何十五 (第 5b 页)
其穗曷不于他于武夷之乡曷不于他
于章贡之邦惟我丹山武夷之秀惟我 丹山
章贡之守
合二郡之瑞瑞于一时惟我 (第 6a 页)
丹山
兼而有之 (第 6a 页)
丹山
之文
周情孔思 (第 6a 页)
丹山
之政召父杜母曾未报政颂声洋洋匪
他之祥而禾之祥维时丰年多黍多稌邦人有曰太守
之赐太守不有曰天子圣神天 (第 6a 页)
  与南台侍御王继学书
岳申往岁庐陵水驿匆匆一见继从友人王实初奉书
左右计此书无不达而此心犹若未见窃谓往者致和
天历之间明公既以不负先朝不辱先正矣其后持节
江东得释机务今又由江东升华台端将江南诸道皆
被其泽岂不私窃喜幸虽然昔者参与大政彼一时也
江东又一时江南诸道此又一时而前书所谓不负先

朝不辱先正者则此一时犹当如彼一时何也海内时
名关天下之气运如 明公与可
用者有几人今可用为
中执法而明公出为台端此气类翕合之日而事有未
易言志有未易行者奈何易之岳申既知其未 (第 17b 页)
   吉安路诗人堂记
诗人之有堂旧矣自杜审言为吉州司户参军及其既
没而后人遂以司户厅为诗人堂此堂之所由始也郡

志司户厅在州治西南实今廉访分司之近其后又寓
拜诗人于西原山寺因循且百年淳祐中州学正危志
白诸府公得龙冈之地广袤十馀丈而营焉为堂三间
又充广之如其数而诗人始有专席之地世迁事远屋
既不存而地亦湮没西原寺僧仍以其西廊一间为祠
祀会拜之所褊狭卑陋以迄于今至正四年今太守燕
山高侯为政且一期矣滞无不疏废无不举于是郡士
刘谦谢缙 翁合
辞以诗人堂为请侯遂至寺谒焉愀然 (第 13b 页)
   三山清泉寺檀越记
佛刹有记纪善也檀越有记纪功也翁氏捐已田立常
住此记之所繇作也翁官族世居上饶今玉山坟墓犹
有存者曾祖 丹山合
析居建宁以词赋鸣为闽佳士暨
良甫居福唐即其后裔闽壤肥衍有山水禽鱼之乐民
物富庶实雄东南古候为支邑负郭 (第 8a 页)
  书在轩铭后

平岩叶先生岁在壬子来樵公绍幸得以民事太守先
生见谓可教尝谓公绍曰大抵读书须要自家以身体
验方见得真不可只作一场话看戊午冬再见先生于
三门里第问公绍曰别后体认得如何公绍对曰尝读
胡文定公语心要在腔子里自觉有警因作小轩名之
曰在 丹山翁先生
为书其扁友人吴升记之愿得先生
一言于座右庶以朝夕观省先生许之明年以铭来教
奉以周旋不敢少失坠既刻石龛 (第 7b 页)
潭府君以下先代遗简及周亲墨迹。俱在其中。愀然僾然恍如陪侍警咳之侧。共说门内事。盥手奉玩。感慕自切。弃 翁合
下殚心为先。至于修补兆域治石刻铭之役。无 (第 341L 页)
。鬼方援绝蜉。滋阴灌圃汉。鍊髓铸炉欧。爽觉头开晕。快如胁断瘤。忌牛宁废犒。烹蛤可为糇。鳖簿堪褊将。鸡 翁合
列侯。补元诚有术。养性讵无揉。滋味如逢鸩。淫声似听鹠。柝门防气暴。馆谷御饥赒。欲界屯兵守。情尘选卒蒐 (第 57H 页)
年颜面喜敷腴。长云古峡烦蒙蝶。霏雨幽居絷谷驹。末路乘除宁更屑。残龄邂逅亦堪娱。可怜寂寞蓬蒿底。两白须 翁合
画图。
长卿云仲白鸡生。君我联翩四皓成。六十五年俱世味。东西北地说离情。前期有在休孤负。馀景无多且合 (第 128L 页)
默庵成先生盛德邃学。为百世师。其著述则有文集焉。其事行则有年谱焉。其辨谗诬则又有栗 翁合
谱焉。所以垂示来裔者备矣。然大贤言行。无精粗巨细。莫非精义妙道之发。而为后学之模范。苟有一毫散佚。君 (第 108L 页)
何知古箕都。五马荣还得。民多受事繁。岂于疏 翁合。
但费成瑨啸。朝昏空坐榻。客来未醉饱。无端其怒赫。简至答空言。人皆嘲不职。一日白发生。三年未回辙。逢君 (第 252L 页)
见而云尔哉。明道曰人有四百四病。皆不由自家。是心须教由自家。黄山谷亦云子弟诸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渼 翁合
两说而认出于程子。如明德小注虚灵不昧。说明德意已足。即陈北溪说。而认为朱子者同。苟其名理之可宗。则不 (第 527H 页)
  
永慕庵扁背题识跋
此惟我曾王考永慕庵扁背题识手墨也。山下事自吾家专管八九十年矣。不肖后生。祗知戊寅后事理之或然。不知有高王考遗训。曾王考受付托之重也。今因扁背题识。始知之。呜呼。楹训庭诰。几乎沈晦。忽于鸾飘凤泊之中。如是觉得者。殆祖灵有以开发之。凛然惧惕。颡汗益泚。不肖之罪。若无以获免也。况于沦谪海上。久旷瞻展者哉。敢摹扁背题识。显刻而高揭之。并使修庵而重新之。夫桑梓恭敬。人之所同。惟我子子孙孙。世世告戒。有加于人一等。可为不坠前规。仰追先志之石一也。少或有忽。曾王考题识手墨。如日月之临格。建庵后八十九年壬寅 月 日。曾孙正喜谨书。
题川颂金刚经后
余入妙香。以此经与开元古竟。为入山护身之符。星师出其旧藏郑菊 翁合
注本相示。其意欲余并携以去。亦转金刚轮度化之义也。余以此 (第 117L 页)
有欠而补足之。有偏而矫正之。夫性理。岂佗人所能补足矫正之物乎。
某也。每以朱子气质性以理杂气而言。栗 翁合
理与气质而命之曰气质之性。两语立为赤帜。而曰。理才堕在气中。便非本然。然不知朱子又曰。人生而静。已是 (第 26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