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掌书记厅壁记(李德裕/)
续汉书百官志称三公及大将军皆有记室主上表章
报书记虽列于上宰之庭然本为从军之职故扬雄称

军旅之际飞书驰檄用枚皋非夫天机殊健学源浚发
含思而九流委输挥毫而万象骏奔如庖丁提刅为之
满志师文鼓瑟效不可穷则不能称是职也昔安丰侯
窦融徵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表章谁与参之融曰皆
从事班彪所为及窦宪贵宠班固傅毅之徒皆置之戎
幕以典文 章宪
邸文章之盛冠于当代魏氏以陈琳阮
瑀管记室自东汉以后文才高名之士未有不由于是
选其简才之用亦金马石渠之 (第 14a 页)
  宪副畏斋薛公墓表(薛应旂/)
吾常至古延陵郡吴公子札所封札以礼乐见推于上
国迨卒葬申浦吾夫子表其墓曰呜呼有吴延陵季子
之墓盖谓其达于理学也自是之后两楹梦奠礼坏乐
崩汉董仲舒隋王仲淹唐韩退之传孔门之馀绪斯道
赖以不坠然皆西北之产而东南则𦕈乎其未之有闻
也至宋政和间杨中立承伊洛之传侨居于常于是常

之属邑武进则有邹志完父子周伯忱兄弟无锡则有
尤延之师弟宜兴则有唐彦思皆知以道为学而实为
东南之倡矣未几学禁旋作宋祚遂衰迨我洪武崇尚
理学迨今二百年间吾常谢处士子兰邵宗伯国贤徐
司徒用中毛给事式之唐中丞应德皆以理学闻于时
江阴人文虽盛其以理学闻者则尚未之有也畏斋薛
公应登者其殆袖然而崛起者乎公讳甲字应登畏斋
其别号也常之江阴人父浮休先生讳 章宪
以文学名 (第 11a 页)
     黄次山
   赵良嗣     刘 佖
   李处权     吴 可
   赵季西      章 宪
   
连南夫     许安仁
   周 邦     范 周 (第 44b 页)
  丹青阁
跨壑飞檐屋数楹上横山色下溪声等閒题作丹青阁
未必丹青画得成
   (方与胜览在建宁府开元寺侧元丰初太守石/禹勤建宣和中赵季西命名且赋诗云)
   章 宪

   宪 (第 11b 页)
叔度
吴郡人宣和中监汉阳酒税有复轩
   集
   (吴郡志章甫字端叔自建之浦城徙居于吴崇/宁初除都官郎中 (第 12a 页)
  月夜舟行
野鸥抱梦栖烟渚山月随舟过水村犹有打鱼人未睡
共听更鼓到城门
 薛章宪(一首/)
    章宪
字尧卿江阴人有浮休居士集 (第 39b 页)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辞二首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巳还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公/自)
(注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曰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今大行太皇太)
(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侍臣
谈要道家法信家传(公自注宰相以下尝于经筵论奏/祖宗以来家法十馀事书于记注)
(三后真宗后 章宪
明肃刘氏仁宗后慈圣光宪/曹氏英宗后宣仁圣烈高氏皆尝垂帘听政)
郤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 (第 6a 页)
日自/杀贲音肥)徒乖宋景之诚故知是非之分较然有归
矣又尚书决事多违故典罪法无例诋欺为先文惨言
丑有乖 章宪
宜责求其意割而勿听上顺国典下防威
福置方圆于规矩审轻重于衡石(衡秤衡也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国家 (第 23b 页)
    (非体疏諌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礼)
臣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故三公称曰冢宰王者
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为起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
则监察而董是非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
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

任重于三公陵迟以来其渐久矣臣忠心常独不安是
故临事战惧不敢穴见有所兴造又不敢希意同僚以
谬平典而谤讟日闻罪足万死近以地震策免司空陈
褒今者灾异复欲切让三公昔孝成皇帝以妖星守心
移咎丞相使贲丽纳说方进方进自引卒不蒙上天之
福徒乖宋景之诚故知是非之分较然有归矣又尚书
决事多违故典罪法无例诋欺为先文惨言丑有乖
宜责求其意割而勿听上顺国典下防威福置方员 (第 16b 页)
齐鲁
况望其至于道乎或者当事之人施为缓急之序未必
体孔子之教徒咎夷情之犷猾者亦末矣迩来汉官威
仪明时 章宪
人皆习见率由之适际祖宗百年之化皇
上必世之仁熙浃讫于遐荒效运乘气者兹惟其时今
此志之行揭睹夷情一卷使 (第 18b 页)

孙权知监察御史克和之孙礼宾注簿同正全祐之女
金紫光禄大夫政堂文学礼部尚书宝文阁大学士判
兵部事谥 章宪公
郑某之外孙女封牙善郡夫人妣蔡
氏继妣郑氏本国大相良祐之女封利城郡夫人公郑
出也既仕圣朝阶官三品天子推 (第 17a 页)
   齐云楼晚望十韵      白居易

   和柳公权登齐云楼
   登齐云楼          章 宪
   
西楼雪宴         白居易
   城上夜宴
   登西楼见乐天诗偶成    刘禹锡
   玩月 …… (第 6b 页)
          朱长文
   三瑞堂          苏 轼
   漫庄            章 宪

   
迁居蜗庐         程 俱
   复轩歌           (第 13a 页)
章 宪
   
清旷堂
   咏归亭
   清閟亭
   遐观亭
   臞庵二十五咏       徐开庵
      …… (第 13b 页)
   过垂虹桥二首       苏 轼
   长桥二首         杨 备
   松江谒王文孺令宰      章 宪

   
交让渎          杨 备
   女坟湖          皮日休
              (第 22a 页)
  意远而中潜贯者高
律诗中间对联两句意甚悠远而中实潜贯者最为高

作如介甫示平甫诗云家世到今宜有后人才如此岂
无时答陈正叔云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
鲁直答刘彦和诗天于万物定贫我智效一官全为亲
上叔父夷仲诗云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
欧阳永叔送王平甫诗云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
君子难送张安道诗云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
对閒如此之类与规规然媲青对白者相去万里矣鲁
直如此句甚多不能槩举也(韵语/阳秋)

  无字无来处 章叔度宪
云每下一字俗间言语无一字无来处此陈
无已鲁直作诗法也(步里/客谈)
  用俗语尤见工夫
王君玉对人曰 (第 12b 页)
乡先生孙公大雅在洪武初以文名一世于时学士金
华宋公于文最少许可雅重公特为作传郑重委曲考
其文可见已 章宪
生后公百年时时从人得片言只语
犹能想见风采以不得遍睹公平生论述为慊求之且
廿年矣乃得公所为文曰沧螺集 …… (第 1a 页)
荐归自南都乃重言焉直夫于是捐金僦工而玄敬手
为校勘始得竣事凡为诗若文七十六首共六卷二君
章宪
求之之勤得之之幸也谓宜有言然不敢以猥
浅累公姑记其诠次显晦大较如此昔曾子固记欧公
醒心亭自谓得托名文 (第 1b 页)
辞之次为喜且幸公则无愧欧公
章宪
视子固无能为役而乃挂名公文顾不尤喜且
幸与弘治丙辰三月廿日邑后生薛章宪谨记 (第 1b 页)
且其独抱
遗经毅不舍所学以从彼退然肥遁若将终身假设不
际熙朝则韫玉藏珠閟其光而不耀平生未尝著书若
章宪
杨邦弼之徒追慕微言则理学精密来者亦何
从而窥之哉盖尝观其答门人颜子乐道之问有曰若
有心乐道便有倚著功 (第 6a 页)
不杂
不溺醇乎醇相时行义觉斯民胡神啬此畀穷屯我述
墓文琢斯珉谂兹源委垂无垠闻而知者存乎人 门
人浦城 章宪

  祭文
维绍兴二十三年岁次癸酉八月戊午朔初十日丁卯 (第 6a 页)
门人 章宪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告于著作王先生之
灵曰呜呼圣人既没六经虽备学失其传泯泯千岁有
倬河南兴起废坠世方惊 …… (第 6b 页)
  挽诗

伊洛流风在邱轲道德尊遗经启幽眇后学有渊源钻
仰知由户衰迟阻及门三年思睟面一旦绝微言
行义时逢可泽民事却睽斯文犹有寄俗学岂终迷不
复符三鳣空闻见白鸡诛茅方槜李卜葬已苕溪(先生/亦酉)
(年捐馆故用晋/书白鸡故事)
西观才黔突题舆却佐州济时卑管晏赍志在春秋暧
暧孤云没沉沉厚夜幽升堂闻礼乐终觉愧程仇 门
人浦城 章宪

伊洛亲闻道渊微赖发扬东吴贤望重西观旧书藏吾
党将安放斯文岂遂亡堂堂宁复见门士恸新冈
梁木俄摧坏嗟吁丧 …… (第 7b 页)
望文致以罪久之复
主管崇道观引年致仕官至左朝奉郎二十三年五月
卒年七十二葬湖州长兴县和平镇茅栗山门人 章宪
撰志蘋识虑精微议论平易颓然若与世忘不著书既
老集论语集解未成合文集为四卷行于世宪及陈长 …… (第 12a 页)
起居郎中书舍人而卒 章宪
(第 13b 页)
叔度
居黄村乐道好德操履高洁行有馀力而
以学文乡里谓之隐君子其学师事王信伯而与朱发
吕居仁等游邃于春秋有后 (第 13b 页)
福,徒乘宋景之诚。故知是非之分,较然有归矣。又尚书决事,多违故典,罪法无例,诋欺为先,文惨言丑,有乖 章宪。
宜责求其意,割而勿听。上顺国典,下防威福,置方圆于规矩,审轻重于衡石,诚国家之典,万世之法也。(《后
。几乎病也。呜呼。知史翁者余也。爱史翁者余也。使史翁以疾病而死。吾犹将恸也。况其非疾病而死乎。呜呼。 章宪公
之祀绝矣。吾外氏之文献亡矣。石隐公之绪馀。无有能阐 (第 530H 页)
日。葬于杨州金谷先茔侧酉坐之原。淑人杞溪俞氏。逸轩处士讳受基之女。礼曹判书 章宪公
讳命弘之孙。礼曹判书金文简公农岩先生讳昌协之外孙。淑人纯静和柔。克尽妇道。先府君十四年卒。祔左。二男 (第 547L 页)
语大臣曰。台言可骇。大臣详陈其事实。 上然之。公疏陈情势。 上览辛卯三月日记。适见公从祖为其时承旨。 章宪公
名。亦在记中。兴感而 特命公仍任。府民相告曰。吾其生矣。掌令尹锡周疏论其辞陛之后。台评峻发。一疏例让 …… (第 562H 页)
念伤怀。其女婚。悉力助奁具。女婿笠服之类。亲自监择。伯氏为伯父庶尹公后。早卒无子。公以子汉云继之。奉 章宪公
祀。依宗家而居。事丘嫂。极其尊敬。视季弟子如己子。抚育而成立。为之置田宅。俾免冻馁。少习丧礼。戊申季 (第 564H 页)
即胤源之先考。次适士人崔宗镇。次适县监郑垡。大宪公娶司谏李寿海女。生二男三女。男长汉云。出后伯父。奉 章宪公
祀。次夭。取族人彦一子汉石为后。女府使宋宅圭,典簿李英远,士人徐有鼎。判官男长即胤源。次准源。女直长 (第 57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