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詞曲類
  太湖石赋(宋陈涞/)

  采石赋 (宋程俱/
)
  凝云石赋(元袁桷/)
  试剑石赋(明王宠/)
  土赋(唐吕太一/) (唐韦岫/)
  五 …… (第 29a 页)
  涉江赋(晋庾阐/) (明赵东曦/)

  临楚江赋(齐谢朓/)
  凿二江赋(宋逖遵度/)
  松江赋 (宋程俱/
)
  松江秋泛赋(宋叶清臣/)
  浙江赋(元沈干/)
  观涛赋(晋顾凯之/)
  浙江观潮赋( (第 31a 页)
子之丑
  采石赋(有序/)         (宋/)程 俱
建中靖国元年以修奉景灵西室下吴兴吴郡采太湖
石四千六百枚而吴郡实采于包山某获目此瑰奇之
产谨为赋云 (第 21a 页)
制苟有志于生民皆吾人之所事
若曰兹事体大必圣人而后为则小子也不敢与知
  松江赋           (宋/)程 俱
鸱夷子皮既弃越相乘扁舟携西子溯东流方将家五
湖以长迈屣万钟而不留放若巨鱼纵大壑脱若六骥
驰坦道而挟轻 (第 18b 页)
   王质四

  卷二百
   王质五
  卷二百一
    程俱

  卷二百二
   (第 31a 页)
程俱

  卷二百三
   (第 31a 页)
程俱
(第 31a 页)
   翁 挺      曾 续

   曾 绎      左 纬
   孙 邦      何宏中
    程 俱(毛随/)
    胡 珵
   张致远      胡 寅
   刘一止      李 质
   曹 纬     (第 43b 页)
  庄 绰

   绰字季裕清源人官鄂州守有鸡肋编
    (程致道
云季裕著本草蒙求三卷甚工洪析仲/轩渠录庄季裕年未甚老而体极癯瘠)
   (本呼为细腰宫院子/)
   (第 3a 页)
舜钦伯玉之
长篇兮东坡吐摩尼之照乘其他长文寔备诸咏兮与
子厚之律咸嘉王绅孙觌而何麒兮摛词各烂乎天葩 程俱
方深共拟选兮抵元匪啻数十之鸣家我朝文献 (第 3b 页)
  追和张外史游仙诗
城阙芙蓉晓未分身骑金虎谒元君青童不道天家近
笑指空中五色云

溪头流水饭胡麻曾折璚林第一花欲识道人藏密处
一壶天地小于瓜
不到麟洲五百年归来风日尚依然稚龙化作雪衣女
来问东华古玉篇
春宴瑶池日景高乌纱巾上插仙桃长桑树烂金鸡死
一笑黄尘变海涛
 席应珍(一首/)
   应珍字心斋号子阳子尝熟人 提举致道
(第 4a 页)
郡世医之冠而于王氏见之岂非诸君子赠言属望之
意哉
   元万户吴公与富溪 程北山处士
诗引
元建德路判官兼义兵万户吴公讷五言律诗一章与
富溪 (第 23b 页)
北山程处士
安道者今百馀年矣盖元之季所在
盗起民不胜荼毒而起山谷团义兵画保境全民之策
者惟吾乡独盛若吴公与安道其 …… (第 23b 页)
不必簪组其贵而德孚于乡不必章缝其业而教成于
家岂非 北山处士
食其报而未尽者将于是乎发之也
哉庆祥之子宗盛老成孝友思引其先烈而弗替乃得
吴公此诗于其从弟正思所相与 …… (第 25a 页)
卷请能诗者
继声其后乞走一言走嘉其志为详著其事于首简使
读者知前人起家之难必修身慎行以迓续于方来俾 北山
之名远而弥芳富溪之泽久而弥长庶几可以增
辉斯卷岂徒曰存先世之手泽见当时之契分而已 (第 25a 页)
 谈古两汉索隐唐传摘奇诗话杂志各一编(见志/铭)
汪龙溪(藻/)字彦章婺源人迁德兴举进士历官显谟阁
 学士封新安郡侯为南渡词臣称首谪居永州卒赠
 端明殿学士有浮溪集六十卷(见志/铭) 程北山(俱/)
(第 9a 页)
致道
歙人迁开化 (第 9a 页)
北山
举进士试南宫第
 一廷试中甲科历官徽猷阁待制封新安县伯与汪
 龙溪对掌内外制为南渡词臣称首累赠少师有 (第 9a 页)
   祭河渎文        汪 藻
惟神以海为宗主百谷也雾雹风雷气停蓄也曰雨曰
旸相民欲也鞭笞群龙起潜伏也方春敷荣俟嘉沐也
胡为阴阳戾盈缩也冰澌既融潮未复也戢然千艘尾
衔属也圣人中天世司牧也一夫阻饥为嚬蹙也貔貅

万屯惧枵腹也神宁忍予倦挥沃也虚呵起难费升匊
也诏恩临祠奉牲玉也尚驱云师贶沾足也繄邦是图
匪私渎也
   陆宣公祠堂祭文      程 俱
维建炎三年岁次己酉十一月乙巳朔二十一日乙丑
具位程某谨以清酌果殽之奠恭荐于唐丞相陆宣公
之祠呜呼在唐 (第 1b 页)
   名实箴         汪石田
世之衒名者饰智以惊愚矫情以要誉务实者或屈焉
其为名也亦得矣智穷而事殆情见而毁随不实之患
也作名实箴
名匪外来实由中出循名思义无旷其职勿异以求勿
虚以得形大声宏表正景直毁誉在人居蔽必白何以
守之戒尔矜逸

  赞
   陆宣公祠堂赞       程 俱
唐相陆宣公贽嘉兴人建炎三年夏四月信安 (第 14a 页)
程俱

守秀州始访公之像图之资圣佛寺率僚吏祠而拜之
谨为赞曰
天下无事湛于宴安视此神器隐如泰山是以其臣惟 (第 14a 页)
得是嗜以䛕为恭以憸为智世方纷乱上下岌岌忍于
其间觊得患失伟哉宣公兴元之初夷崄一致为君矢

谟如彼大厦载支载扶如彼赤子以调以虞格君之非
砭国之肓卒以一旅还之异方西平之功宣公之画外
戡内筹心膂惟一槜李之郊吴越所虔公生其间种蠡
汗颜顾视故国乔木苍然岂无若人奠我九廛
   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逸少赞
                程 俱
逸少为会稽内史时王怀祖在郡每闻鼓吹意逸少候
已汛扫庭宇以待之而终不至也后怀祖起为扬州刺 (第 14b 页)
史实部会稽因修故怨逸少疲于简对深以为耻弃官
自誓父母墓前不复仕若逸少可谓刚矣知足不辱知
止不殆士生不逢身更殆辱屡矣而犹不知止足者视
古人何如也赞曰
观逸少三书所陈皆晋国之至计其忧深见远所以援
古今而论成败者其才盖足以经世然进于朝不得用
其长其出守也不得伸其志虽秩千钟更显位是直以
犬马凫雁畜之尔此逸少之所耻也是其所以浩然独

往如机发而飙逝彼怀祖之螫特其虮蚤而巳盖所谓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者矣
   唐秘书监太子宾客贺季真赞
                程 俱
天宝三年季真自秘书监太子宾客去为千秋观道士
时天下号无事然林甫仙客固巳相轧禄山固巳骄三
纲固巳绝(杀 (第 15b 页)
三/庶人)治乱之分识者知其渐矣后十有二年
而天下乱其风流清鉴固一世所推而先见勇往又绝

人如此谁谓季真清狂者邪赞曰
越椒生而知若敖氏之将馁醴酒不设而知楚人将钳
我于市古之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者是以动而无悔此
季真所以去轩裳如脱屣也世道交丧岂无其人智及
之而勇不足以行之者非季真流亚也狗苟而蝇营临
深而擿埴以侥万一于尝试者亦足愧矣
   米元章墓赞        程 俱
呜呼是惟元章米公之墓公少名黻后更为芾常自号 …… (第 16a 页)
风云荡潏变化融液惟
心之画是千载人不可无一(王厚斋云张融风止诡越/齐高帝曰此人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 致道/
铭米老墓本此)
   丞相李忠定公像赞    程大昌
先事忧未燃之薪独力支将颠之厦念吾身之当致岂
(第 17b 页)
(正心渊源录归之咸淳进士/相去二百馀年失之远矣)
   怀忠辞(并序/)        程 俱
颜公之节不待淮西而后显此中人以上晓逆顺立然
诺者槩能之非公之所难者而其忠义之性乃在于从
容食息之间常 …… (第 3a 页)
游慰我人之思兮傥复过岘山而税蘋
洲怅神交兮千载览陈踪兮夷犹(其三/)
   献占辞          程 俱
予数奇多故常有意外之虑春秋辄问占于筮人以知
一岁之衍忒春占遇蹇之咸秋占遇蹇退而叹曰物固
有有足而不得 (第 6a 页)
 卷五十七

  宋(李纲十汪藻杨 程俱/
王 朋 万里) (罗从彦/周必大) (郑樵/) (李焘/)
 卷五十八
  宋(胡宏彭刘 (第 11a 页)
   题诗约画轴(宋陈与义/)
   题画(宋陈与义/)
   题谢艮斋画笥(宋王炎四首/)
   戏题画卷 (宋程俱
二首/)
   题画卷(宋范成大五首/) …… (第 1a 页)
 玉轴锦囊无此景何年天巧出丹青艮斋收得供诗眼

胜看鸾台十二屏
  戏题画卷(二首/)        (宋/)程 俱
五载京尘白鬓须丹青遐想寄衡巫如今埽迹长林下
却对真山看画图
胸中云梦本无穷合是人间老画工常恨无因继三 (第 5a 页)
   跋麟台故事
宋时翰林与馆职各有司存钱文僖之金坡遗事李昌
武之翰林杂记洪文安之翰苑群书何同叔之中兴学
士院题名此翰林故事也宋匪躬之馆阁录罗畸之蓬
山志 程俱
之麟台故事陈骙之中兴馆阁录此馆职故
事也馆职亦呼学士乃侪辈相尊之称如武臣例称太
尉耳非真学士也翰林掌 …… (第 27b 页)
略叙之唐时尝改秘书为麟台故 北山
以名其书
   跋中兴学士院题名
唐时翰林为掌制之地选工于文学者以它官入直无
不除学士者其久次则为承 (第 28b 页)
 震泽(禹贡三江既入震泽㡳定越绝书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禹贡之震泽)松江(吴郡/志松)
 (江在郡南四十五里禹贡三江之一也南与太湖接/吴江县在江濆垂虹跨其上 程俱
松江赋三江之凑)
 (实为五湖地脉/四达衍为松江)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谁将射御教吾儿长笑申公 (第 33a 页)
堤速行动库补修又修大城南堤并河閒献县等险工
以上工 程俱
务于发水前先竣臣等钦遵查接石堤桩
工原限二十日修完南岸坍堤原限十五日北岸限一
月内完工今臣等将工料银 (第 25b 页)
   买臣读书图
噫予会稽守素行何卓绝采樵工或馀诵读声不辍青

柴担头春赤脚林下雪富贵知有时妻子从改节高风
一如此后世谁可埒吾将访遗踪更得探禹穴
   荐福寺红梅诗
  红梅阁事见毗陵志等书庚溪诗话载 程致道

  有春风日浩荡醉色回冰肌之句元末兵燬今本
  山释源公竺渊恢复旧刹重植兹花丐予诗记之
红梅阁下 (第 47a 页)
   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
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秪恐终随峄碑尽
西风吹烧满秋原(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至于曲折处亦当中)

(无有偏侧处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尝在画中此用/笔之法○渡江词臣 程俱
言小篆之作自峄山真刻不)
(传至唐字法虽盛而篆法盖一时者惟李阳冰为首徐/铉后出笔力劲古遂出阳冰上○尔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