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扬州看竞渡序一首  神龙历序一首
  忠州江亭喜重遇吴参军见牛司仓序一首
  喜遇冀侍御崔司议二使序一首
  衡岳十八高 僧序
一首 开元大衍历序一首 …… (第 1a 页)
   喜遇冀侍御崔司议二使序 前 人
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海而心驰魏阙岁时
仲春幽卧未起忽闻二星入井四牡临亭邀使者之车
乃故人之驾隐几一笑把臂入林既闻朝廷之乐复此
琴樽之事山林幽寂(集作/疾)钟鼎旧游语默谈(集作谭/通用)
今复一得况北堂夜永西轩月微巴山有望别之嗟洛
阳无寄载之客江关离会三千馀里名位宠辱一百年
中欢娱如何日月其迈不为目前之赏以增别后之思

蟋蟀笑人夫子何叹
   衡岳十八高 僧序     
卢藏用
夫理存于业理契则业忘心宅于形心寂则形胜岂不
以体会机化通同我人驰无役有而吻合出生入死而
无际 (第 12b 页)
  编次仲弟少玄集目序(皇甫冲/)
上帝发祥锡我皇甫乃有树名周室纪绩耏门由兹以
降鲜不有文以华中国以昌休胤是故周书述微子之
命诗人载有客之篇其来尚矣炎汉德衰弘农慷慨陈
辞束身归党观其对策日食应诏自效自颂诸篇史称
言不怍其心矣槐里削平祸乱功高不赏阎忠干说拒
而谢之曰委身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

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论非所敢闻嗟乎此言虽与
日月争光可也玄晏自以汉人不仕魏晋托言尪弊弃
迹丘园后之君子知晋徵士而不知汉逸民亦不亮其
心矣若夫博观宏览时号书淫守玄释劝可以见志高
逸世纪可以考学岂以侯王屑意乎时则传烈女而庞
释序
三都而左思显何其伟与李唐之文至昌黎而
三变近道持正首得其传著在文苑韦处厚称其排百
氏之杂说判九流之纷 (第 38b 页)
     遇 昌
   法 平     庆 老
   净 端     有 朋
   善 权      祖 可

   
如 璧     如 琳
   惠 严     法 具
   昙 莹     希 雅
   士 圭   (第 111b 页)
   善权字巽中靖安高氏子人物清癯人目为瘦
   权落魄嗜酒诗入江西派有真隐集
   (西清诗话权诗得之清淡相上下/后村诗话善权诗与 祖可)
  王性之得李伯时所作归去来图并自书渊明词 …… (第 7b 页)
  洪井
水发香城源度涧随曲折奔流两岸腹汹涌双石阙怒
翻银汉浪冷下太古雪跳波落丹青势尽声自歇散漫
归平川与世濯烦热飞梁瞰虚碧洞视竦毛发连峰翳

层阴老朩森羽节洪厓古仙子鍊秀𢷬残月丹成已蝉
蜕药臼见遗烈我亦辞道山浮杯爱清绝攀松一舒啸
灵风披林樾尚想骑雪精重来饮芳洁(以上宋高僧诗/选)
   祖 可
    (第 10a 页)
祖可
字正平丹阳人苏伯固之子养直之弟住
   庐山被恶疾人号癞可诗入江西派有东溪集
   瀑泉集
   ( (第 10a 页)
西清诗话可诗得之雄爽如清霜群朩落尽见/西山秋又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皆佳句也)

   (刘后村诗话 祖可
𥋧读书诗料多无蔬笋气僧/中一角麟也)
   (江西宗派图录罗源陈善曰余与僧惠空论今/之诗僧如病可瘦 (第 10b 页)
洪觉范留南昌登秋屏阁望西山而有归志赋浪淘沙
(冷斋/夜话)
僧祖可字 正平苏
伯固子与陈师道谢逸结江西诗社
其小重山词最工吴虎臣曰 (第 20a 页)
正平
工诗长短句尤佳何
世徒称其诗也(东溪/词话)
朱晦庵曰本朝妇人能词者惟李易安魏夫人二人而
巳黄玉林曰 (第 20a 页)
    十一

宏之学出于谢曼卿曼卿之学出于毛公故凡宏序文
大抵祖述毛传以发意指今其书具在可覆视也若使
宏序先毛而有则序文之下毛公亦应时有训释今惟
郑氏有之而毛无一语故知宏序必出毛后也郑氏之
于毛传率别立笺语以与之别而 释序
则否知纯为郑
语不俟表别也又况周自文武以后鲁自定哀以前无
贵贱朝野率皆有诗诗之或指时事或主时人则不可 (第 17a 页)
  赵(钥夫)宗藩文类序
   古今考序
 卷之五十五
 序
   止止先生宇文公集序
   论语通 释序
   
伊洛渊源录序
   裴及卿史汉四纪序
   裴及卿汉注拾遗序 (第 61b 页)
父若是非有得于学诗之实者乎父之能诗子之能
孝俱可传也翁康氏讳应弼字辅德同老字圣与云
   周易略例补 释序
伊川程子易传未成之时每令学者观三家易一曰王
辅嗣二曰胡翼之三曰王介甫盖汉儒好以术数谈易 (第 2a 页)
 万氏历代史表序 五代史记注序
   元史类编序 天发神谶碑文考序
   杜氏编珠补序 颜鲁公石柱记 释序
   道传录序 张氏定历玉衡序
   葬经广义序 地理径序
   感应篇集注序 葛氏印谱序
   丁 (第 63b 页)
无表著故具书之
   颜鲁公石柱记 释序
湖州石柱在宋初字已漫漶欧阳永叔谓笔画奇伟非
颜鲁公不能书于是宋次道集鲁公文刻于金石者编
为十五卷则石 (第 8b 页)
孙子哉故孙子犹或可废而此书之意不可以不传也
君名衍翁天台人
   大学中庸孝经诸书集解音 释序
儒者之说其精者为道德而粗者为礼乐刑政当三代
以前虽世治有断续而二说未尝一日废于天下书之
所存者略也周 (第 3a 页)
 村居云暮鸟归巢急寒牛下陇迟诗云算吟千百首
 方得两三联 僧祖可苏
伯固之子怀兰江云怀人更作梦千里归思 (第 3b 页)
    通略名之殊不可解
宋史讲义吕氏中所著议论多详明文辞亦条达然成
于理宗朝犹有隐避而不尽言者今可无忌矣遂采其
善补其缺多述平昔所考订与所闻于父师者而申之
以管蠡之见焉理度二朝无史可据今姑阙之金事廷

(胡双峰/先生)虽略述亦以未见其史不敢轻笔悉以俟后
之君子云至大三年庚戌岁仲夏十七日夏至
   两都赋纂 释序
律赋凿之以人惟古赋鸣其天科目次场有赋以古不
以律丕休哉离骚赋之祖降是舍汉何适矣孟坚两都
有馀刃无窘步 (第 16b 页)
   清顺

西湖僧清顺颐然清苦多佳句尝赋十竹诗曰城中寸
土如寸金幽轩种竹只十个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
前绿苔破又有久从林下游颇识林下趣从渠绿阴繁
不碍清风度閒来石上眠落叶不知数一鸟忽飞来啼
破幽绝处荆公游湖上爱之乃称扬其名坡晚年亦与
之游甚多酬唱(冷斋夜话/)
   癞可
近时诗 僧祖可
被恶疾人号癞可善权者亦能诗人物 (第 8a 页)
  上帝发祥锡我皇甫乃有树名周室纪绩耏门由兹以
降鲜不有文以华中国以昌休胤是故周书述微子之
命诗人载有客之篇其来尚矣炎汉德衰弘农慷慨陈
辞束身归党观其对策日食应诏自效自颂诸篇史称
言不怍其心矣槐里削平祸乱功高不赏阎忠干说拒
而谢之曰委身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
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论非所敢闻嗟乎此言虽与

日月争光可也玄宴自以汉人不仕魏晋托言尪弊弃
迹丘园后之君子知晋徵士而不知汉逸民亦不亮其
心矣若夫博观宏览时号书淫守玄释劝可以见志高
逸□纪可以考学岂以侯王屑意乎时则传烈女而庞
释序
三都而左思显何其伟与李唐之文至昌黎而
三变近道持正首得其传著在文苑韦处厚称其排百
氏之杂说判九流之纷 (第 3b 页)
  迪孺李诚之潘邠老崔德符王佐才曾子开
    崔正言林子仁吴元中张子文王承可曹元
    象僧善权 祖可
闻人武丁韩子华蔡天启程
    叔易李成年赵乂若谢民师李膺仲倪巨济
    华叔深欧阳辟诸人其集皆不 (第 2b 页)
翼而风迫之无滞
于霄汉也可卜矣俾他日衣冠之士望风采而论曰此
教养于辟雍者此优游于春秋者
   唐音缉 释序
诗人立言虽吟咏性情其述事多索古喻今或感今思
古其写景则所历山川原隰风土人物之异所见则昆 (第 30b 页)
佛书圣典每有得必忻愉竟夕道益精诣不以荣辱得
丧挠其天其为可尚也已为其徒将锓梓以传予因论
次其说为之 序禅师
名琦梵字楚石 (第 12b 页)
造化之运不容息者卒归于性命之正则
三代可复也明时制作之盛或有择焉亦区区爱礼之
一得云
  重订四书集 释序
四书者六经之阶梯东鲁圣师以及颜曾思孟传心之
要舍是无以他求也孟子殁圣经湮晦千五百年迨濂 (第 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云峰集卷三      元 胡炳文 撰
  序
   周易本义通 释序
宇宙间皆自然之易易皆自然之天天不能画假伏羲
以画天不能言假文王周孔以言然则羲文周孔之画
之言皆天也易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