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也太祖哀其言遂不致伐
以此观之则河东之不足为正统累也明矣彼陈氏之
书夫岂至当之论哉又曰或曰其说本于朱 子余
曰朱
子之荅陈安卿也曰如以正统则秦初未可当必平一
六国而后在秦晋初未可当必灭吴而后在晋隋初未
可当必 (第 2a 页)
也傥白衣送酒至引觞自酌馀亦当向京华尘土中西
望作记之人也张氏父 子余
虽未之识观梦弼之文雅
定知其不凡故敢并为之书十六年巳卯夏四月初吉
邯郸张某记

  平野亭记

   (第 4a 页)
 (作羞羞云此诗以三嗟哉易韵以羞叶居视古用韵/也 今按咨字自与居叶方于毛颖传资字论之矣)
 (何独于此而疑之邪羞羞韵虽可叶然殊无理而可/笑方之主此又其酷信三本之误也或恐本是嗟字)
 (叶音 子余
反而误作羞字耳然亦/不如且作咨字之见成稳当也)惟有(方无有/字非是)无与
 俦(或作谁将与俦或作将无 (第 19b 页)
 朱子在漳州。延郡士入学牒云。契勘州县两学。讲说课程。近日以来。渐有伦绪。但以州郡不能尊(一作遵)贤。致使诸生。无所薰陶。今睹新汀州知录黄从事。器资浑厚。操履端方。杜门读书。不交权利。乡闾有识。莫不推高。若以礼请。屈居州学正录之任。兼同主管县学教导。必能使诸生。观感而化。有所兴起。施学正允修。 石学正洪庆。
皆以耆艾之年。进学不倦。强毅 (第 474H 页)
教授。召为直讲。皆不拜。后以宣德郎。致仕。与陈襄,郑穆,周希孟为友。闽人称四先生。)又谓门人。(门人 石洪庆。
字子馀。将归。召入语云。)昭旷之原。(昭明旷达之原。乃天理之本源。)此中。(心中。)迎刃而解。(如剖 (第 195L 页)
 

沈庄仲语 擂起。
擂似是挝之之义。
  石子馀
语 前卷字。
(第 388H 页)
子馀
前日所纳讲目。
 廖益仲语 趁养家一般。
趁犹急赴之义。如为人食客之类。其理然也。
 周纯仁语 煖阁 (第 388H 页)
 解义理(오。)此吐似误。(오)(乙。)何如。
 小注。朱子曰。学者吃紧。
 紧다긴히吃。语辞。
 又谓门人曰
门人 石洪庆。
字子馀。将归。先生召入语云云。
 又曰人常须收敛(止)百十斤担相似
 百十斤(▦)(乙)(▦)(第 86H 页)
如马蹇之步。方才休息。而人已以鞭绳加之。以促其进也。此言吾不善学。而赖先生诲督而成就云尔。
子馀。即 石洪庆
也。与子合皆漳州人。先生称其强毅方正。则其人美质可想。 (第 8L 页)
子馀
来学日。以其年长。不欲痛加督责。其后觉未可如此。而方欲检督。则 (第 8L 页)
子馀
已行。先生追惜其不能成就美质。故寄书子合云云耳。因言与 (第 8L 页)
子馀
同来。而尚留不去之人。以新课严加督责。则日有长进。乃知前日不欲痛检于 (第 8L 页)
子馀
者为小仁。而不及成就其人。岂不害于育英才之大仁乎。今日督责于 (第 8L 页)
。)
诚之(案诚之。有游诚之。有诸葛诚之。此恐指诸葛诚之。杭州临安人。朱门人。乃子静之徒也。)
子馀 (石洪庆
字。漳州龙溪人。朱门人。朱子称其刚毅方正。有癸丑问答。)
刘子羽(字彦修。忠显公长子。以门荫入仕。桧 (第 345H 页)
 祭延平文。鞭绳已掣。先生自言。吾之进学力不足。而且暂休息。则先生之教戒。已加严督。譬如马蹇之步。方才休息。而人已以鞭绳加之。以促其进也。此言吾不善学。而赖先生诲督而成就云尔。
 子馀。即 石洪庆
也。与子合。皆漳州人。先生称其强毅方正。则其人美质可想 (第 512H 页)
子馀
来学日。 (第 512H 页)
以其年长。不欲痛加督责。其后觉未可如此。而方欲检督。则 子馀
已行。先生追惜其不能成就美质。故寄书子合云云耳。因言与 (第 512L 页)
子馀
同来。而尚留不去之人。以新课严加督责。则日有长进。乃知前日不欲痛检于 (第 512L 页)
子馀
者。为小仁而不及成就其人。岂不害于育英才之大仁乎。今日督责于留者似无面目。而有长进之益。岂不为人情之 (第 512L 页)
有思字者是。○仁人心也章。存养得此中昭明洞达。所疑此为心字。或中为心字。按语类,性理大全。此乃训门人 石洪庆
之语。皆作此中。此中 (第 44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