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为王相公请改六书表(武后/)
臣某言臣闻两仪定位法象必在于区分百物正名称
谓不可以相夺然则当至公之运勿用于权处大朴之
辰宜循其本臣窃见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一曰指事
二曰象形三曰谐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夫
假借者谓本无其字假用音者也昔伏羲氏仰观法于
天俯观法于地爰造书契是生文籍夫书者著也篆者
传也所以昭著誓言传之不朽推意结字断天下之疑
垂萌示象纪天下之德安可穿凿音韵假滥言词者哉
自史籀篇亡李斯简脱古文有数物类难周虽 鲁恭王
坏孔子之宅河内女子毁老𣆀之家而屋壁之馀门庭
盖鲜敬侯所写凋讹于正始之间汲冢所开散落于太
原之际由是 (第 12a 页)
臣某言臣闻两仪定位法象必在于区分百物正名称
谓不可以相夺然则当至公之运勿用于权处大朴之
辰宜循其本臣窃见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一曰指事
二曰象形三曰谐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夫
假借者谓本无其字假用音者也昔伏羲氏仰观法于
天俯观法于地爰造书契是生文籍夫书者著也篆者
传也所以昭著誓言传之不朽推意结字断天下之疑
垂萌示象纪天下之德安可穿凿音韵假滥言词者哉
自史籀篇亡李斯简脱古文有数物类难周虽 鲁恭王
坏孔子之宅河内女子毁老𣆀之家而屋壁之馀门庭
盖鲜敬侯所写凋讹于正始之间汲冢所开散落于太
原之际由是 (第 12a 页)
居官馈赠绝于故吏肃肃然有寒松真玉之操焉由
是累辟使车令奉丹墀青冥之阶其在兹也昔在汉世
黄霸课最于颍川 鲁恭 化流于中牟皆异时齐芳高映
简牒曷若一州之政年未三纪而循良者六人欤大历
初兼御史中丞陈公揔方镇临此州缅 (第 10a 页)
是累辟使车令奉丹墀青冥之阶其在兹也昔在汉世
黄霸课最于颍川 鲁恭 化流于中牟皆异时齐芳高映
简牒曷若一州之政年未三纪而循良者六人欤大历
初兼御史中丞陈公揔方镇临此州缅 (第 10a 页)
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赞之故诏书曰礼
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悯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
全经固已远矣及 鲁恭王 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
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
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 (第 4a 页)
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悯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
全经固已远矣及 鲁恭王 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
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
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 (第 4a 页)
与摰伯陵(司马迁/)
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
言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
不以细行苛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由也
愿先生少致意焉
与江都王女弟徵臣 (鲁恭王 后/)
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遗广陵王(刘延寿/) (第 8b 页)
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
言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
不以细行苛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由也
愿先生少致意焉
与江都王女弟徵臣 (鲁恭王 后/)
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遗广陵王(刘延寿/) (第 8b 页)
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
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
篇之义世莫得闻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
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
论语孝经皆蝌蚪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 (第 5a 页)
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
篇之义世莫得闻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
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
论语孝经皆蝌蚪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 (第 5a 页)
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
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
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 鲁恭王 坏
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
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
代之古文 …… (第 3b 页)
四体书势序(卫恒/)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苍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
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
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
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也象形
者日满月亏肖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
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者以老为考也假借
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自黄帝至三代其文
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 鲁
共王 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 (第 7b 页)
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
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 鲁恭王 坏
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
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
代之古文 …… (第 3b 页)
四体书势序(卫恒/)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苍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
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
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
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也象形
者日满月亏肖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
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者以老为考也假借
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自黄帝至三代其文
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 鲁
共王 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 (第 7b 页)
享年七十二于今一千馀岁泰山颓而梁木坏微言
绝而大义乖传飨祀于百家奉琴书于十代秦始皇
见登床之谶始乱衣裳 鲁恭王 看坏壁之书犹闻丝
竹汉图起于六千日赐金之礼再优魏德行于五千
年刻石之风未泯述文武者皆宪章于圣人修 (第 8b 页)
绝而大义乖传飨祀于百家奉琴书于十代秦始皇
见登床之谶始乱衣裳 鲁恭王 看坏壁之书犹闻丝
竹汉图起于六千日赐金之礼再优魏德行于五千
年刻石之风未泯述文武者皆宪章于圣人修 (第 8b 页)
侠游录小引(臧懋循/)
余少时见卢松菊老人云杨廉夫有仙游梦游侠游冥
游录各四种实足为元人弹词之祖每恨无门物色之
后四十年而得仙游梦游二录于里中蚕妪家校刻以
行世矣又十年岁壬子以采茶过寿圣寺此创自吴赤
乌而重修于元之至正巨丽甲吾邑今皆为茂林修竹
独毗陵阁犹岿然于苍翠间余登眺良久忽竖子坠阁
下云承尘中多藏书尽为虫鼠啮蛊如败絮余念寺之
废久矣而阁独存是书何遽不如阁耶亟命检之则所
谓侠游者在焉读其书校前二录小异而豪爽激烈大
过之摹写当时剑仙诸状若抵诸掌诚千古快事然其
间脱落者十有二三不泥阙文之说辄为详其首尾绎
其意义仿而足之亦不至如束广微补亡诗直用凿空
为耳昔 鲁恭王 坏孔壁而尚书诸经乃出说者谓天之
未丧斯文故其藏也若避秦火而其出也应汉表章侠
游何物出亦有时然则古人秘 (第 39b 页)
余少时见卢松菊老人云杨廉夫有仙游梦游侠游冥
游录各四种实足为元人弹词之祖每恨无门物色之
后四十年而得仙游梦游二录于里中蚕妪家校刻以
行世矣又十年岁壬子以采茶过寿圣寺此创自吴赤
乌而重修于元之至正巨丽甲吾邑今皆为茂林修竹
独毗陵阁犹岿然于苍翠间余登眺良久忽竖子坠阁
下云承尘中多藏书尽为虫鼠啮蛊如败絮余念寺之
废久矣而阁独存是书何遽不如阁耶亟命检之则所
谓侠游者在焉读其书校前二录小异而豪爽激烈大
过之摹写当时剑仙诸状若抵诸掌诚千古快事然其
间脱落者十有二三不泥阙文之说辄为详其首尾绎
其意义仿而足之亦不至如束广微补亡诗直用凿空
为耳昔 鲁恭王 坏孔壁而尚书诸经乃出说者谓天之
未丧斯文故其藏也若避秦火而其出也应汉表章侠
游何物出亦有时然则古人秘 (第 39b 页)
卫将军两张禹一丞相一太傅俱封侯
两解系一见陶璜传一自有传两王恺一武帝舅一安
帝时丹阳尹元两巴延一太傅 淮阳王 一大丞相秦王
两萧钧一萧鸾子梁武时中书郎一萧瑀从子唐太宗
时率更令
异代而相类者两王肃曹魏中领军为魏 (第 8a 页)
两解系一见陶璜传一自有传两王恺一武帝舅一安
帝时丹阳尹元两巴延一太傅 淮阳王 一大丞相秦王
两萧钧一萧鸾子梁武时中书郎一萧瑀从子唐太宗
时率更令
异代而相类者两王肃曹魏中领军为魏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