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兵书凡四十馀家
存者今有其七孙子十三篇实权谋之万变也数千年
来儒者未尝一开其扄钥虽有曹操李筌杜佑杜牧
贾林张豫郑友贤张贲刘寅郑灵等十五六家之笺
不过粗略训义苟且引證加以讹谬相承古文渐失迨
至于今凡用兵者 (第 11b 页)
存者今有其七孙子十三篇实权谋之万变也数千年
来儒者未尝一开其扄钥虽有曹操李筌杜佑杜牧
贾林张豫郑友贤张贲刘寅郑灵等十五六家之笺
不过粗略训义苟且引證加以讹谬相承古文渐失迨
至于今凡用兵者 (第 30a 页)
密袒衣坐左手执袂右入水微波动指间前有觞
泛流而下欲取之旁有覆觞流去次画王玄之永兴令
王彬之郡五官谢绎 王微之
玄之展卷斜视露左手右
不见彬之与玄之对袒肩坐伸手借卷绎亦袒垂左臂
右执翰压臂臂痒将搔之 (第 39a 页)
微之
左擎卷至观右操翰欲
写未写次画府功曹劳夷行参军徐丰之夷丰之相向
夷左执觞右手夹觞侧若献丰之丰之面仰视 (第 39a 页)
   涪陵崔氏春秋本例序
涪陵崔子方彦直自称西畴居士尝与苏黄诸君子游
知滁州日曾子开曾为作记刻石醉翁亭侧其说春秋
有经解十二卷本例二十卷建炎中江端友请下湖州
取所著春秋传储秘书省于是其孙若上之于朝今其
解不可得见惟本例独存序之曰以例说春秋自汉儒
始曰牒例郑众刘寔也曰谥例何休也曰释例颍容杜

预也曰条例荀爽刘陶崔灵恩也曰经例方范也曰传
例范宁也曰诡例吴略也曰略例刘献之也曰通例韩
滉陆希声胡安国毕良史也曰统例啖助丁副朱临也
曰纂例陆淳李应龙戚崇僧也曰总例韦表微成元孙
明复周希孟叶梦得吴澄也曰凡例李瑾曾元生也曰
说例刘敞也曰忘例冯正符也曰演例刘熙也曰义例
赵瞻陈知柔也曰刋例张思伯也曰明例 王晰
王日休
敬铉也曰新例陈德宁也曰门例王镃王炫也曰地例 (第 17b 页)
  (理/乎)
老去悲秋强(上/声)自宽兴(去/声)来今(一作/终)日尽君欢羞将短
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去/声)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
高并(步浪/切)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一作/在)(芥隐/作再)把茱
萸仔细看(平声之上四九日饮庄五六庄前之景七八/九日 感 赵大纲曰羞将短发未免老去)
(伤情笑倩傍人仍见兴来雅致二句分承却取孟嘉事/而翻用之千涧汇流两峰遥峙此壮观之足以发兴者)

(但思山水无恙而人事难知故又细看茱萸仍与老去/悲秋相应 朱瀚曰通篇不离悲秋叹老尽欢至醉特)
(寄托耳公曾授率府参军用孟嘉事恰好也陆机诗但/恨老去年遒 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 列子孔)
(子见荣启期鼓琴而歌曰善乎能自宽也之晋书 王微/之
夜雪访戴安道曰本乘兴而来 又徽 至吴中径)
(造竹下留坐尽欢而去汉书李陵为苏武置酒设乐武/曰请毕 (第 45a 页)
    东门

   和 王微之
登高斋三首
 第七卷
  古诗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
     和酬
   用 (第 15b 页)
王微之
韵和酬即事书怀
   和仲求即席分题
   出巩县
   书任村马铺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 …… (第 15b 页)
  古诗

    和甫如京师 微之
置酒
    别孙莘老
    寄丁中允(宝臣)
    示平甫弟
    忆北山送胜上人
     …… (第 19b 页)
 圣俞为狄梁公孙作诗要予同作
   蒙亭
   和王乐道烘虱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次韵酬 微之
赠池𥿄并诗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送董伯懿归吉州
   八月十九日 …… (第 20b 页)
   明州钱君倚众乐亭
    爱日
    荅裴煜道中见寄
    馀寒
    孤城
    和 微之
药名劝酒
    客至当饮酒二首
    乙未冬妇子病至春未巳
    强起 …… (第 21a 页)
 送彦珍
   寄张先郎中
   汜水寄和甫
   寄黄吉甫
   次韵平甫村墅春日
   即席次韵 微之
泛舟
   示长安君
   和平甫招道光法师
   和祖仁晚过集禧观
   程公辟转运江西
   次 (第 34a 页)
微之
即席
    (第 34a 页)
王微之
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 (第 34a 页)
   次韵 王微之
登高斋
   和 (第 34b 页)
微之
重感南唐事
   李君昆弟访别长芦至淮阴追寄
   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
     诗 …… (第 34b 页)
    上西垣舍人

    退朝
    与 微之
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
    和晚菊
    景福殿前柏
    四月果
    墙西树
    度麾 …… (第 35b 页)
   次韵耿天骘大风
   法喜寺
   长干寺
   落星寺在南康军江中
   清风阁
   留题 微之
廨中清辉阁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庆老堂 (第 40a 页)
   寄陈宣叔
   寄张剑州并示女弟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
   和 微之
林亭
   酬 (第 40b 页)
微之
梅暑新句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
     得诗次韵二首
   金陵怀古四首
   …… (第 40b 页)
    谩成

    初晴
    钓者
    将次镇南
    出金陵
    酬 王微之
    题玉光亭
    赠僧
    嘲叔孙通
    和净因有作
    张工部庙
    次韵 (第 64a 页)
    穷兔谣二首
    和介甫烘虱
  第四卷
   古诗
    和胜之雪霁借马入局偶书
    齐山诗呈 王学士(晰字/微之)
    吹箫
    和始平公见寄八韵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朝鸡赠乐道 (第 12a 页)
   和 王微之
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此地流传空笔墨
昔人埋没已蒿莱平生志业无高论末 (第 9b 页)
世篇章有逸才
尚得使君驱五马与寻陈迹久裴回(齐山在池州贵池/县南五里 王晰
齐)
(山记云山有十馀峰其高正等故曰齐山或谓齐刺史/齐映有善政好此山因名焉按唐书载映为江西观察)
( (第 9b 页)
   出金陵
白石冈头草木深(建康志白土冈在城东见示耿天骘/注又江宁县城南一十五里有石子)

(冈一名石子墩吴孙峻害诸葛恪投之于此冈即韩擒/虎受陈将任忠出降之所又溧水县北二十里有白石)
(山三处名皆不同不知此所指何地又世说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疑即白石冈也) 春风相
与散衣襟浮云映郭留佳气飞鸟随人作好音(汉光武/纪望气)
(苏伯阿见舂陵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此谓金陵尝/为帝王都易小过飞鸟遗之音诗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酬 王微之
一雨回飙助蓐收(月令孟秋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言金火方战风雨助秋意也)
曦不复畏金流(庄子逍遥游篇 (第 6a 页)
如豆著地皆成人问之曰此当死于难者
后见一贵人盛冠服继堕于地云徐舍人也既寤闻徐
锴殁王文公兄弟在金陵和 王微之
登高斋诗押筛字
平甫曰当时徐氏擅笔墨夜围梦堕空中筛此事奇谲
而语崛强可谓抟虎手也(金玉/诗话)
   (第 68a 页)
奈九秋又经过忆郑驿斟酌
旅情孤斟酌犹约略之意(遁叟/下同)
料理杜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料理出
微之
传六朝歌谣有皂筴相料理之语 (第 7b 页)
成人问其故曰此
当死于难者后见一贵人盛冠服当堕于地云此徐舍
人也既寤闻徐锴死围城中王文公兄弟在金陵和
微之
晢登高斋诗押筛字韵平甫云当时徐氏擅笔墨
夜围梦堕空中筛此事奇谲而盘屈就强韵可谓工矣
倦夜杂录云平甫熙 (第 7a 页)
  孙子略解序
古兵家言存者惟太公六韬司马穰苴吴起及孙武书今本六
韬与唐宋人传注类书所引已多乖异司马法吴子又无古注
惟孙子有魏武帝杜牧李筌陈皞贾林张预孟氏何氏 王晰

尧臣十人注本存道藏中后有荥阳郑友贤十家注孙子遗说
或是其所合予以魏武注最古故钞摭专行之孙子生于敬 (第 14a 页)
   福昌年二十有五后十年当元祐二
   年再过宋都追感存殁怅然有怀
   宿马庄寺 永城道中
   赠柘城簿 王微之
   夜泊泗上阻风雨 (第 36a 页)
  春秋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宋孙复撰。明复嘉祐二年卒。年六十六。作此书时。盖在天圣间。唐以前说春秋者。多本三传。至陆淳始别出新义。此书本淳意多。与先儒异。此参合三传本也。(案此书谓春秋有贬无褒。深为峻刻。二百四十年。无一善类。杨安国谓其说戾常秩。比之商鞅之法。然朱子谓凛凛可畏。终始得圣人意。)
春秋皇纲论五卷。 宋太原王晰。
至和间官太常博士。据三传注疏及啖赵之说。其缺者以己意释之。凡二 (第 22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