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江西观察宴度支张侍御南亭花林序一首
  宴韦庶子宅序一首
  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一首
  上己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一首
  九日陪 刘中丞贾
常侍宴合江亭序一首 …… (第 1a 页)
也先是故太师韦公因是令节
课宾寮赋诗乃取诸黄裳以为韵今尚书继之以青盖
欲使其五色相宣耳
   九日陪 刘中丞贾
常侍宴合江亭序 (第 6a 页)
  高帝上太公尊号诏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
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
万民苦殃朕亲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
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
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
尊太公曰太上皇
  高帝封 刘贾

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将 (第 3a 页)
刘贾
(第 3a 页)

而阙之以俟后贤然刘子骏创通大义贾景伯父子许
惠卿皆先儒之美者也末有颖子严者虽浅近亦复名
家故特举 刘贾
许颖之违以见同异分经之年与传之
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又别集
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 (第 9a 页)
彭城以彊淮泗为汉宗藩戊溺于邪礼复绍之嘉游辅
祖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维祖师旅 刘贾
是与为布所袭丧其荆吴营陵激吕乃
王琅琊怵午信齐往而不归遂西入关遭立孝文获复
王燕天下未集贾泽以族为汉 (第 36b 页)
得西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
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阴侯兵欲
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 刘贾
将兵佐彭越
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 …… (第 21b 页)
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
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
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 刘贾
军从寿春并
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
(第 25a 页)
刘贾
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项王军壁垓下兵少
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第 25a 页)
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引兵临河南飨军小修武南欲
复战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汉王
听其计使卢绾 刘贾
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
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郭西遂复下梁地十馀城
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汉王使郦 …… (第 17b 页)
信建成侯彭
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
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于是韩信彭越皆往及 刘贾
入楚地围寿春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 …… (第 20a 页)
周殷举九江兵而迎之武王行屠城父随何 刘贾
齐梁诸
侯皆大会垓下立武王布为淮南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
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 …… (第 20b 页)
武关
故德番君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敖皆如故天下大
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
令卢绾 刘贾
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五月兵皆 …… (第 21b 页)
可使王齐矣高祖曰善赐黄金五百斤后十馀日封韩
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高祖曰将军 刘贾
数有功
以为荆王王淮东弟交为楚王王淮西子肥为齐王王
七十馀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
封 …… (第 24b 页)
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卢绾 荆王刘贾
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长沙王吴芮皆来朝长乐宫春夏
无事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楚王梁王皆来送葬赦栎
阳囚更命郦邑 …… (第 26a 页)
反遂夷三族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秋七月淮
南王黥布反东并 荆王刘贾
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
高祖自往击之立子长为淮南王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高
祖还归 (第 27a 页)

 文章辨体汇选卷七百四十八
            明 贺复徵 编
吊书二(别体/)
 复徵曰时 刘贾
已亡孝标作书曰答东坡作启曰谢
 皆创体也列之以备一种
  重答刘秣陵沼书(梁刘峻/)
刘侯既重有斯难 (第 1a 页)

而阙之以俟后贤然刘子骏创通大义贾景伯父子许
惠卿皆先儒之美者也末有颖子严者虽浅近亦复名
家故特举 刘贾
许颖之违以见同异分经之年与传之
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又别集
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 …… (第 25b 页)
者多述谬误或造家术或用黄
帝以来诸历以推经传朔日皆不得谐合日食于朔此
乃天验经传又书其朔食可谓得天而 刘贾
诸儒说皆
以为月二日或三日公违圣人明文其蔽在于守一元
不与天消息也余感春秋之事尝著历论极言历之通
理 …… (第 29b 页)
不谐合日蚀于朔此乃天验经传又书其朔蚀可谓得
天而 刘贾
诸儒说皆以为月二日或三日公违圣人明
文其弊在于守一元不与天消息也余感春秋之事尝
著历论极言历之通理其 (第 32a 页)
得西是时彭越渡河击楚
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
得淮阴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
使 刘贾
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
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城皋军广武就
敖仓食项王巳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 (第 5b 页)
于刘歆作春秋条/例逵作左传训诂惠卿许淑字治左氏春秋)末有颖子
严者(子严/名容)虽浅近亦复名家故特举 刘贾
许颖之违以
见同异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
之名曰经传集解又别集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 (第 23a 页)
刘子骏创通大义,
贾景伯父子、
许惠卿,
皆先儒之美者也。
末有颖子严者,
虽浅近亦复名家。
故特举 刘贾
许颖之违,
以见同异,
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
比其义类,
各随而解之,
名曰经传集解。
又别集诸例 (第 34a 页)
梁王昌邑彭越,
淮南王六黥布,
赵景王大梁张耳,
韩王韩信,
燕王丰卢绾,
长沙文王吴芮,
荆王沛 刘贾,
太傅安国懿侯王陵,
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
相国舞阳侯沛樊哙,
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
太仆汝阴文 (第 8a 页)
左氏之胜公羊宜乎夫人而知而范
升抗议于前何休排诋于后虽以天子之力不能胜之
当时经师之专已党同如此然则 刘贾
郑服扶翊古学
之功讵浅鲜哉
问古人名字必相应说文所载名㫃(经典借/用偃字)字子游名
施字子旗名嘉字子 (第 5a 页)
定陶英布为淮南王都六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后
徙代王都马邑吴苪为长沙王都临湘卢绾为燕王都
蓟楚王交都彭城 荆王贾
都吴齐王肥都临菑淮南王 (第 9a 页)
   跋汉书
汉书刊史记之文以从整齐后代史家之例皆由此出
史记一家之书汉书一代之史班氏父子虽采旧闻别
刱新意青出于蓝固有之矣然犹有未尽者如石奋传
不当以万石为题夏侯婴传岂宜以滕标目 荆王贾

王泽之篇首不必称刘韩王信之传端当去王字万石
君两龚之号巳载诸篇中而复系之篇首非例也传冯 (第 1a 页)
故特举 刘贾
许颖之违以见同异分经之年与传之年
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又别集诸
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 …… (第 21b 页)
者多述谬误或造家术或用黄
帝以来诸历以推经传朔日皆不得谐合日食于朔此
乃天验经传又书其朔食可谓得天而 刘贾
诸儒说皆
以为月二日或三日公违圣人明文其蔽在于守一元
不与天消息也余感春秋之事尝著历论极言历之通
理 …… (第 25a 页)
天而 刘贾
诸儒说皆以为月二日或三日公违圣人明
文其弊在于守一元不与天消息也余感春秋之事尝
著历论极言历之通理其 (第 27b 页)
   择王荆楚诏(六年十二月上既禽韩信分其地/为二国田肯贺上因言齐地便利)
    (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于是下诏韩王信/等请立从父兄 刘贾
为荆王弟交为楚王)
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将 (第 5b 页)
刘贾
(第 5b 页)
留关中没赫连氏不得归吴遂居洛阳也后汉书冯异/传玺书劳异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史记高)
(祖本纪云 刘贾
将骑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索隐曰/即黎阳津也南界东郡白马县史记曰项羽败至乌江)
(曰天之亡我何渡为向子 (第 61b 页)
名居中/而涓洁也公卿表爵一级公士二上造)兵临河曲前登
白马之津寇发蒲城先战黄沙之苑(史记高祖本纪曰 刘贾
将卒二万人) …… (第 10a 页)
周翰曰飞兔流星神骏也)置阵黎阳
麾兵官渡平阴听乌马陵书树(言常立义之后累有战/功也史记高祖本纪曰) (刘贾
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索隐曰即黎阳津/也南界东郡白马县袁宏后汉纪曰献帝建安五年二)
(月袁绍遣沮授 (第 44a 页)
   (阴记/云)
昭祭于给事五丈之灵自古直道鲜不颠危祸之重轻
则系盛衰矫矫明灵克丁圣时形躯获宥三黜无亏贤
良发策始振其仪天子动容敬我直辞载之册府命以
谏司抗奸替否与正为期奏书百上知无不为谁谓
英风莫追给事黄门奉职枢机封还付外动获其宜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