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胡应炎(高启/)
胡应炎字焕卿常之晋陵人宋枢密副使宿八世孙也
父聪淮南节度计议官咸淳中应炎登进士第授溧水
尉未赴元丞相巴延南伐师次常境知府 王洙
遁朝廷 (第 4b 页)
   张 瑰      毕 田

   穆 脩      张 观
   薛 田      王 随
   掌禹锡       王 洙
   
吕夷简      范 雍
   王 奇      杨 偕
  卷十
   李 淑      朱 巽 (第 10b 页)
  朱子京       (阙)


   王原叔(洙)
      梅公仪(挚)

  李方叔(廌)      张天觉(商英)

  张正己(纲)      (第 8b 页)
卦十一杂卦十二 王氏原叔
家古易本卦辞一彖辞二
大象三小象四文言五系辞上六系辞下七说卦八序
卦九杂卦十东莱吕祖谦则定为经二卷传 (第 7b 页)
   书先文简公宋史本传后
按苏辙轼龙川志载先文简公一事云当仁宗幼冲章

献刘太后垂帘时有方仲弓者上书请立刘氏七庙如
武后故事章献览其疏裂而掷之地曰朕不作此负祖
宗事公亦尝献武后临朝图而人莫之知也 王洙
侍读
实与闻之然仁宗性宽厚故公卒至宰相而宋史本传
取之且曰人多以此薄公呜呼事有出于一人之私意
而信史 …… (第 2a 页)
川之从伯父也所以诬之者此也或曰辙之言固诬矣
其引 王洙
为證佐则亦岂尽出于作伪者哉曰洙之言
有无未可知而窃意其容或有之何也史称洙当至和
初为翰林学士朋比宰相 (第 5a 页)
伊姓墓在空桑北一里
许有砖堠刻云汤相伊公之墓相传墓左右生棘皆直
如矢县驿甚壮云是张邦昌故居有留侯庙第 王原叔
诸家考子房所封乃彭城留城非陈留也自宋武下教
修复时其失久矣夜行四十五里
八日丙戌晴黎明至东京门外卓等 (第 4a 页)
   类篇跋
类篇十四卷卷分上中下凡四十二卷附目录三卷于
后先是丁学士度奉诏修集韵奏乞委修韵官别为类
篇与集韵相副施行于是 王检讨洙
胡学士宿掌光禄
禹锡张大理次立范学士镇司马学士光先后排纂成 (第 13a 页)
求是正疏略之罪所不敢逃窃观唐会要创于苏冕续
于崔铉至宋王溥而后成书宋会要始于 王洙
续于王
圭至汪大猷虞允文二百年间三修三进窃惟祖宗之
事业岂唐宋所可比方而国家万万年之基方源源而
未巳 (第 3b 页)
志贞观四年于汉/车师前王地置交河县 界内交河为名交河源出县)
(北天山分流城下一统志今为西番火州地 王洙
注唐/安西去交河七十里顾野王诗交河冰未坚 赵曰东)
(方朔神异记曰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诗言交河有 …… (第 6a 页)
(劭曰助行酒台长安志大福殿拾翠殿西内延嘉殿西/北有景福台 西有望云亭 王洙
注紫诰谓以紫泥)
(封诰黄麻谓写诰词于黄麻纸上诏陇右记武都紫水/有泥其色紫而粘用贡封玺书故 诰有紫 …… (第 16a 页)
  (张说等宴于集仙殿改名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首/叙)
(献赋之事时上二说得悲悯下二说得豪迈前洙曰昭/代犹言明 指本朝也搜神记将辞昭代 汉杜业)
(传注垂白老言白发下垂也鲍照诗垂白对讲书诗阮/籍哭穷途 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 宋之问 气)
(冲落日红往王融策文上叶星象下符川岳 王洙
曰公/尝有诗云 年文彩动人主即所谓词感帝 尊也)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平/声)倚风遗鹢(音逸 …… (第 41a 页)
 (王嗣奭曰公恣意冥搜触目成趣粗亦成/精近不遗远随意命笔变幻生动如此)

忆过(平/声)杨柳渚走马定(丁令/切)昆池醉把青荷叶狂遗白
接䍦剌(郎达/切)船思郢客解(下戒/切)水乞(欺吉切 王原叔/
本作丘既切非)
儿坐对秦山晚江湖兴(去/声)颇随(八章因水府而旁记游/迹 上四实景下四虚)
(摹 …… (第 59a 页)

(王洙
曰郢客善操舟吴儿善泅水郢庄子刺船而去山/涛诗刺船莲花浦郢客思遨游 乃楚之都解水识)
(水性也爽 (第 59b 页)
图腰袅神/马与 兔同明君有德则至应劭曰 喙黑身一日行)
(万里国水经注桃林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之 王洙/
曰鲁 黄伯仁龙马颂踰腰袅之体势逸飞兔 高踪)
(兼骥騄之美质逮骅骝之足双人欧阳氏曰王良善御/伯乐 (第 3a 页)
(言诗绾雾青条弱牵风紫蔓长梁简文帝诗翠带留馀/结 王洙
曰荇水草相连生故如翠带 新唐书龙武军)
(皆用功臣子弟制若宿卫兵雍录左右龙虎军即太宗/时飞骑衣五色 …… (第 15a 页)
桃拾遗记崿谷阴生之树其木/有龙 百兽之形傅玄 赋根龙蛇而云结兮王勃山)
(亭序徵石髓于龙蛇之窟据 王洙
则云华山乃神仙所/居今按龙蛇对鸟兽为工 天台赋灵仙之所窟宅)
(班婕妤𢷬素赋书既封而重题世说桓玄 (第 52a 页)
  (作/)

万里流沙道西行(吴作征西/一作西征)过此(一作/北)门但添新(一作/征)
战骨不返旧征(一作/死生)魂楼角凌风迥城阴带水(一作/雨)
传声看(平/声)驿使(去/声)送节向河源(此咏秦州东楼也上四/痛已往将士下四怜现)
(在使臣无楼当驿道故征西者皆过此门战骨征魂言/其有去 还楼角城阴写出高寒阴惨景色故驿使至)
(此不禁触目伤心道鹤注流沙在西之极吐蕃所居之/城中国往吐蕃者 出于此老子西涉流沙不返 汉)
(晋有征西将军公诗有汉将独征西即此征西也征西/起下战骨征魂但征字未免重出 传声看驿使闻驿)
(使传呼之声而往看也寻赵曰时遣/使和好吐蕃故用张骞 河源事)
  雨晴 (王洙
注一作秋声塞鹤注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 杜臆诗云 柳乃边上之柳知此诗) …… (第 58a 页)
信诗惟/有团阶露承睫苦沾衣薛道衡诗高秋白露团旧本俱)
(作团菊记季秋/之月 有黄华)
 (山谷诗话 王原叔
说此诗为肃宗而作今按此诗若/依旧说亦当上下分截上四隐讽时事下四自叹羁) (第 63b 页)
上走长根(此记岭中/近景一高)
(一下就物状言乖刘安招隐士虎豹斗兮熊罴咆陈刘/孝绰诗风水互 违 王洙
曰冬青今之楩楠也 藏)
(器本草冬青木肌白有文/其叶堪染绯冬月青翠)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
聚金碧 …… (第 3a 页)
  (此全蜀总志鹿头山在/德阳县治北三十馀里)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游
子出京华(一云/咸京)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去/声)喜原野
(此初至蜀地而喜承首句点题俯见千里乃山上遥/望者中后两段俱 此 王洙
曰自秦入蜀川岭重)
(复极为险阻及下鹿头关东望成都沃野千里䓤郁之/气乃若烟霞霭然 寰宇记古老云昔有 …… (第 13a 页)
 (顾宸曰周祈名义考云园收芧栗未全贫与山农诗/呼儿登山收橡栗同意芧栗即橡栗乃栎木子也庄)
 (子徐无儿先生居山食芧栗此一说也 王洙
云成都/风俗曰大饥不饥蜀有蹲鸱史记卓氏曰岷山之下)
 (沃野之阴蹲鸱至死不饥注云大芋也扬雄蜀都赋/言 …… (第 44a 页)
  遣意二首(诗云春水生又云更移橙当是草/堂成后逢春而作盖上元二年也)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
年催酿黍细雨更(一作/夜)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首章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生近从啭字听来轻/从泛字看出野花落承啭枝春水 承泛渚此皆天然)
(佳句酿黍移橙乃闲居适情之事谢交忘名有澹然世/外之思 末联不唯笑倒结客少年亦且唤醒虚声处)
(士矣乌申涵光曰一径孤村二句高岑秀句也为诗交/交黄 江总诗野花不识采 春秋纬凡黍 酒阳)
(据阴乃能动故以麦酿黍为酒按语林王无功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閒自课种黍春秋酿酒 王洙
曰橙香橙)
(也相如上林赋黄甘橙楱华阳国志蜀有/给客橙葵 归去来辞喜息交以绝游) (第 68b 页)
  (通上章为二首中连日观桥/舟皆设酒观诗 屡字可见)
把烛桥成(一作/成桥)夜回舟客坐(一作/坐客)时天高云去尽江迥
月来迟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异方成此兴(去/声)(音/洛)
罢不无悲(上章题桥成此章述已意夜把烛桥成言刻/日完功云去月来记舟前 景悲有三意衰)
(年多病而又在异方故悲不/自胜 梁武帝纪把烛看事)
  李司马桥成(一作/了)(一无/承字)高使(去/声)君自成都回 (王/洙)
  (
曰时高适守蜀州而摄成都故题云自成都回九/域志蜀州东至成都一百里故诗云桥东待使君)
  (又知是诗/在 (第 54b 页)
四方 晏婴传意 扬扬甚自得也 后)
(汉刘恺议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化 王洙
曰郡守县令风化之首 陶潜诗) …… (第 3a 页)
言客久而人情之厚更为可惜魏此章起段四句中间/八句次末二段各十句 史记 桓子肘韩康子于车)
(上陆 王洙
曰田父举止无度不可责以礼法可黄希曰/晋 纳谓桓温曰明公近云饮酒三升纳正 三升今)
(有一斗以备 …… (第 3b 页)
 (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沈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观薛稷少(去/声)保书画壁(鹤注此亦在通泉作从 王/洙
曰稷字嗣通收之 子)
  (好古博雅贞观永徽间虞世南褚遂良以书颛家/后莫能继外祖魏徵家多藏虞褚旧迹 …… (第 56b 页)
以掩点迹 杜田曰唐明皇宴于清元)
(小殿自打羯鼓曲终戏谓八姨曰乐籍今日有幸约供/奉夫人请一缠头 王洙
曰唐王元宝富而无学识尝会)
(宾客亲友谓之曰昨日必多佳谈/元宝视屋良久曰但费锦缠头耳)
  (第 71a 页)
  (二里正/与相望)
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深(一云秀丽/一何深)春色浮(一作/流)山外

天河宿(正异定/作没)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
歌老回看(平/声)不住心(次章既上寺而有望也上四望中/之景下四望中之意 杜臆牛头)
(山高故望见鹤林下三句乃鹤林寺景其寺必有名僧/传佛心印而长者于此布金故公欲从之求第一义也)
(灯幽深谓路径曲折春色日所见天河夜所见无白日/ 常在有黄金殿至华回看不住欲此心空虚无著)
(涅槃后分佛入涅槃已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亦合为一皆垂覆如来其树惨然变白经云树色如鹤)
(之白故名鹤林王融法门颂启鹤林双树显究竟以开/氓 释迦成道记一灯灭而一灯续注灯有照暗除昏)
(之义故净名有无尽灯 王洙
曰释家以灯喻法谓能破/暗也六祖相传一法故云传灯释书有传灯录赵曰此)
(言长明灯也借传灯言之易江总赋成 …… (第 8a 页)
  (短歌/行)

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后生相劝(一作/动)
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君今起柂春江流余亦沙边具
小舟幸为(去/声)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上四称祁/录事下四)
(送归寄苏词相劝后生何忧寂寥具此长才终当显达/矣二句慰 贤府主指苏使君花期相订公亦将往合)
(州也非申涵光曰此老固记一不记十者得令经年记/面亦 易事 王洙
曰古者有半面之交 史记陈平)
(传岂有美好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钓起柂所以行舟/ 方舆纪胜江楼在合州 …… (第 25b 页)
  (之剑唐书嘉州眉山郡属剑南东道旧书乾元元/年 南节度使卢元裕请升嘉州为中都督寻罢)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前驱入宝地祖帐飘金绳(首/段)
(叙饯送之事切中军指章上客指崔令严事定就设席/言宝地金绳 惠义寺 左传晋以郤縠将中军 孔)

(融谓李膺为登龙之上客歌 王洙
曰县令负弩前驱诗/为王前驱 沈佺期诗长 入宝地 汉疏广传设祖)
(道供帐东都门外金观经下有金刚 …… (第 34a 页)
谓西戎指吐蕃自天宝十四年至此已经九年云/十年者举成数也 朱注明皇前幸蜀代宗今幸陜故)
(云尘再蒙人 王洙
曰代宗在陜诏徵天下兵时程元振/用事无一 应召者故章末感激言之 此章首腰各) (第 60b 页)
  寄董卿嘉荣十韵(黄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作)
闻道(去/声)君牙帐防秋近(去/声)赤霄下临千仞雪(一作千/雪岭)
(音/佩)五绳桥(首记董卿防秋之地言近赤霄言其高千/仞雪言其寒五绳桥 其险 君牙帐谓)
(董君之牙帐吴注引邢君牙谬矣 王洙
曰兵家书牙旗/将军之旗立于元帅帐前故谓之牙旗曹植诗高牙乃)
(建南部新书近代通谓府庭为公衙即古之公朝 …… (第 1a 页)
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机董逃行但为老去年道 范蠡乘扁舟泛五)
(湖随天台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徙 王洙/
曰 万物即庄子所谓与物转 也) …… (第 23a 页)
  寄贺兰铦(前有诗赠别此别后再寄也/当是广德二年冬末所作)
(音/潮)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
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云俱异域饮啄几回同(上/四)

(乱后相逢之感下四远方惜别之情日从欢娱说至震/荡公与铦初交于盛时而再逢于乱 也万里白头暂)
(遇途中分袂转蓬又忽散去矣几杜臆今日勿以俱在/异域为悲只此饮啄之缘尚能 回同事乎语极悽惨)
(震张恊诗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翁张华诗天地相/ 荡回薄不知穷 曹丕书已成老 但未白头耳)
(谢惠连诗分袂澄湖阴饮朱穆诗与/子异域 何承天乐府 啄虽勤苦)
  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朱注此诗见 王原/叔
本 蔡氏编在)
  (夔州诗内今按成都诗有王侍御郁及王侍御契/此或即其人欤诗云衰疾江边卧应指草堂言 …… (第 25a 页)
  (载唐五行志永泰元年/三月辛亥大风拔木)
天边老人归未得(叶都/木切)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
种田胡骑(去/声)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
后鸿(一作/黄)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叶苏/六切)
(涛此诗为久客思乡而作也江陇右二句天边忧乱洪/ 四句欲归未得皆申明临 哭泣之故 赵曰广德)
(元年吐蕃陷陇右而河源不种矣十二月陷松维保三/州则入于巴蜀矣 鹤曰胡骑指吐蕃羌兵指党项羌)
(浑奴刺之类而 王洙
曰洪涛滔天言民罹昏垫秃鹙鸿/鹄欲与借飞 不能也 鹤注骨肉指弟在东都 何)
(逊诗天边看远树记班 …… (第 34b 页)
  (指/)
男儿生无所(樊作一/生无)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忆献
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荆作烜一作/辉一作燀)赫集贤学士
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文粹/作今)
饥寒趋路旁晚将末契托年少(去声文粹作/末节契年少)当面输(一/作)
(论/)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一作/莫)争好恶(并去/声)

相疑(此诗为少年轻薄而作也涵上六暮景而追往事/下六途穷而慨世情 申 光曰起句说得突兀)
(悲怆自怪句从失意中忽作惊人语当面输心背面笑/视天下朋友皆胶漆人情风俗可想见矣 卢注输心)
(文采窃笑饥寒此辈好恶无常老翁漠然不与之争彼/亦何用相疑哉末二句盖开诚以示之也 李陵书男)
(儿无所成名院 王洙
曰开元十三年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殿书 为集贤殿书院院内五品以上为学士)
(六品以上为直学士事记孔 (第 35b 页)
  (即此/事也)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去声一/作倚)关山几处明胡骑(去/声)中宵堪北走(音/奏)武陵
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作/)落何得愁中却(旧作/曲 王)
(原叔
得老杜/诗藁作却)尽生(此闻笛而有感也上四摹景下四写/情 细疏之三四分顶风月清五六)
(引證断肠声 …… (第 13a 页)
  (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
九日明朝是相要(平/声)旧俗非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漫看(平/声)年少(去/声)乐忍泪已沾
(上四故乡之思是对集林言下四衰老之感是对诸/人言 九日之期明朝犹是而相邀之地旧俗已非)
(盖有怀于樊川故里也矣归谓归集林中采花多前有/馀兴梳发稀今苦力衰 漫看二句乃预言来日事)

(或云九日登高起于费长房以此日避灾乃旧俗之非/或云九日之会当不速而至必待相邀方集此旧俗之)
(非后两说与题相反今主 王洙/
之说 新梳句暗照孟嘉事)
  秋兴(去/声)八首(黄鹤单复俱编在大历元年诗云丛/菊两开荩自永泰元年 (第 24a 页)
  (旧名西陵峡陆机辩/亡论谨守三峡之门)

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一作/白)蛮城欹连粉堞岸断更青
山开辟当(一作/多)天险防隅一水关乱离闻鼓角秋气动衰
(此章见形胜而伤世乱也三四申峡口之景五六申/控蛮之势 山形斜侧故城堞皆欹傍多叠嶂故岸)
(断见山天险如此而又设关水上真足控制全蜀矣外/唐志剑南诸蛮州九十二无城邑椎髻皮服通典松)
(诸蛮贞观末遣兵从西洱河讨之西洱河去巂州西千/五百里其地有数十百部落按此当作百蛮 王洙
注)
(峡口有关断以铁锁似易天险不可升也盈防隅水防/山隅也 杜臆水关 即牢关 古诗盈 一水间 (第 11b 页)
(蜜溲之强泽如汤饼面手搦圆可长八寸许屈两头相/就膏油煮之 王洙
曰巫俗击瓦观其文理分析以卜)
(吉凶岳阳风土记荆湖民俗疾病不事医药惟灼龟打/瓦或以鸡子卜求祟所在使俚 (第 5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