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太宗
唐有天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
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

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至其
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
之所常为然春秋之 法常
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
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高宗
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此周幽王之诗也 (第 2b 页)
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
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洁
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 法常
治无极舆舟不倾从 (第 21a 页)
令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 法常
治无极
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第 8a 页)
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轨度和安敦
勉莫不顺令(叶平/声)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
法常
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

 
 
 
 古诗纪卷五 (第 15b 页)
不自
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又云譬如有
人造立宫室若依空地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
诸佛说 法常
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智者炽
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
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 (第 23b 页)
事今诸公同心协谋视民事之急乃力为之况
役之以时而民不告劳用之有度而财不妄费无一不
合于理者揆之春秋之 法常
事不可书也此何以书之
哉噫善为政者当为其所不可不为而不擅为其所不
得为轻其所不必为则渠作于一日斯持久 (第 6b 页)
执刘敞何如魏公极称其才欧对曰
刘敞文亦未佳其博雅足重也二公似以名高相失后
村江西道中诗云每嘲介甫行新 法常
恨欧公不读书
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朩日萧疏(池北/偶谈)
宋真德秀建阳县赈粜仓记曰建阳县自诸侯用始置 (第 31a 页)
  时事多艰南北交讧越濒海之地素称瘠土既加赋无
虚日而又近警于海寇患切剥肤越其岌岌殆哉仰见
门下悉意拊循日与吾越以清静和平之理而纲纪肃
然民自以不犯吾侪小人所恃以偷旦夕之安者此乎

然而桑土之筹则有之矣不佞居恒念乱窃有一得之
见敢效诸左右地方之事不出备寇安民两者然而行
之有次第操之有标本则安民又备寇之本似是所宜
亟讲者安民之要其一曰储常平近者民苦饥馑米价
日贵所望秋收接济不至汹汹如万历戊子年事倘更
罹水旱岁一告歉仓廪无粟更谁恃乎先儒朱子社仓 法常
行之诸路而效救荒之策莫善于此今欲仿其意
而地方已无积贮矣更操何者以时敛散谓宜秋冬之 (第 6a 页)
任继于后无不注意于堤防皆妙选官属分任诸县而
二公则周爰相度而考课焉其 法常
于春初编集民夫
每圩先筑样墩以为式高广各若干尺然后筑堤如之
其取土皆于附近之田又必督民以杵坚筑务令牢 (第 10b 页)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三十有七年亲䡅天下
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群臣诵功本
原事迹追道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
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
彊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

行为辟方内饬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
息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
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
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
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
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
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轨度和安敦勉莫不顺
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 法常
治无极 (第 18b 页)
猿鸟悲吟。声惨风雨。物感如此。人哀可知。抵
元和乙未岁。建层龛迩于多宝佛塔。依法像也。门人(阙) 法常
道真明彻惠见光献元徽清瑗元悟等。皆承师教戒。
定慧双修。恐劫火重然。岚风碎岳。请铭大德于无朽。文曰。 (第 14a 页)
君之者广法制以御
之。饰礼义以导之。明赏罚以齐之。然犹不能使不表夸无
益也。臣闻圣人高明而道中庸者。 法常
制定。使人无加踰
于节度。犹恐其久而为弊。即以日新之言以劝诲。使不违 (第 22b 页)
法常等言。年迫桑榆。始逢太平之世。貌同蒲柳。方值圣明
之君。窃闻父有诤子。君有诤臣。 法常
等虽豫出家。仍在臣
子之例。有犯无隐。敢不陈之。伏见诏书。国家本系。出自柱
下。尊祖之风。形于前典。 (第 22b 页)
   云桥店遇雨(店在清道郡城内)
   正月二十五日。龙山店遇雪。店有卖鲜鱼者。设鲙佐酒。酒后。赠徐生景运。
   牧溪李
再新求余一诗甚切。率尔书此赠之。
   苦热从儿子种牧。从侄耦舍北马堂纳凉。
   翌日再叠
  
翁野老。张帿设酌。逍遥暇日。虽承 召命。不乘驲。匹马二僮。行色萧然。官吏识公面者。往往窃语于道曰。此 牧溪李
判书大监也。性度宽绰。而见人之沾沾自喜。不啻若浼也。笔翰如流。疏启关移。或诗社题襟。临机应猝。沛然无 (第 180L 页)
闳确畅达。听者莫不洽然自足。一时名儒宿学。有疑议必与之参订。尝作书勉子弟笃友爱。又作祭式遗子孙。行宗 法常
曰。古有置财以赈穷族者。恨吾无其资也。病学者读经拘于传注。失其本旨。乃撰易,诗,书辑览。又抄二程全书 (第 47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