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不止
一房最长之房既卒又有一次长之房是使高祖之主
流转于支庶之家而迁徙莫知所定岂敬宗收族之义
乎语类 沈僩
录云或问嫡孙主祭则须祧五世六世祖 (第 32b 页)
谓荷潭在东南。而斯亭向之。可以望先陇也。朱子家礼有最长房迁主之文。此是初年所记。其晚年答李尧卿胡伯量 沈僩
诸书。并以祧去为正。星湖李先生及安顺庵皆从晚年之义。且念宗族衰替。无可以奉祭祀者。遂与仲父沃川公。季 (第 355L 页)
 李尧卿问。舍侄承祭祀。祧高祖。欲于时祭。毕移馔一分。祭高祖于某家某主之。朱子答曰。此事只合谨守礼文。未可遽以义起也。(安顺庵鼎福曰。朱子答李前书。有区区南官。得陈安卿之语。则要是己西守漳州以后书也。)〇胡伯量问先兄既立后。则某之高祖。亦当祧去否。朱子答曰。虽觉人情不安。别未有以处也。(顺庵曰。朱子答胡书有将来小孙奉祀之语。则要是辛亥丧长子塾以后书也。) 沈僩
问。嫡孙主祭。若叔祖尚在。则乃是祧其高曾祖。于心安乎。朱子曰。也只得如此。圣人立法一定而不可易。兼 (第 478H 页)
何所难。而乃以病衰不及为叹。容有未及商量者矣。以最长房一节推之。其答李尧卿胡伯量者。不知年时。而其答 沈僩
一条恰同。恐是一时之说。三说断断不许迁奉。又考语类目录则沈之所记。乃戊午以后所闻。后二年先生易箦。此 (第 422H 页)
 长房之祭。古所未有也。宋之时制兄亡弟及。伊川兄弟相及。不敢违国法。今则皆遵立宗之义。无弟及之礼。只准礼律宗尽则迁埋。若有子孙欲祭。设位行事。以为家法。未知如何。
语类 沈僩
录分明与佗日说不同。而考其目录则是末年所闻。其为后定无疑。且朱子家礼又立宗孙。不用弟及之制。吾已立说 (第 433L 页)
不绩者无衰。不畜者无牲。以此坊民。而民益僭逼。未可晓也。
长房之礼。只见于家礼。其答李尧卿,胡伯量, 沈僩
者皆断断然不许迁奉。其答沈者出于易箦前数年。是后定之论也。语类有一条云大宗法既立不得。亦当立小宗法。 (第 45H 页)
此事只合谨守礼文。未可遽以义起。答胡伯量曰虽觉人情不安。别未有以处。此两条不知与家礼孰为先后。语类答 沈僩
曰也只得如此。圣人立法一定而不可易。考之目录。此为戊午以后所闻。而朱子易箦于庚申。则岂非最后之定论耶 (第 183L 页)
书成。被一童行窃以逃。敬之所云往年僧寺所亡本之语相合。恐不可分二看也。且礼范跋文。在甲寅岁。而语类 沈僩
所录戊午以后所闻。有云嫡孙主祭。若叔祖尚在。则乃其祧其高曾。于心安乎。曰只得如此圣人立法。一定而不可 (第 398L 页)
易。据此则戊午以后之论。亦以长房迁奉为不可。后二年庚申而先生易箦。若如来教。家礼之定式。在于答 沈僩
后耶。此亦恐不然。有一事可證者。先生若以家礼为晚定必行之书。则先生之丧。必从无疑。而门人问以书仪从事 …… (第 398L 页)
礼若是晚成定礼。则朱子之丧。当从家礼无疑。而曰仪礼曰书仪而不能一定何也。且家礼以长房奉祀为言。而语类 沈僩
戊午以后所闻及胡伯量李尧卿之问。皆以长房为不是。此皆晚论也。岂不与家礼相戾乎。先生诸书所称祭仪。安知 (第 400H 页)
。其中不言家礼见失之语。而有病衰未及之文。以为家礼之成。在于甲寅后。此恐未然。而丘氏已有辨矣。且语类 沈僩
之问。在戊午以后。而先生卒于庚申。易箦时无家礼之语。而许以仪礼从事。则家礼之非晚来书 (第 415H 页)
 问。人家或有亲尽之主。而庶孽以长房奉祀。则以庶孽名书填耶。以宗孙书之耶。若以庶孽。则主祀者当立上位。以庶孽而居嫡宗孙之上。无乃不可乎。今则 朝家已许通清序齿。自此以后。果无害耶。并乞回示。
答。长房之法非古礼。而自宋儒义起。家礼从之。遂为后世定制。然以朱子晚来定论观之。不以为然。据答李尧卿,胡伯量书及语类答 沈僩
问。可知矣。长房之礼既行。则虽庶孽子孙。似无不奉之理。故世多行之。既奉其祀。祝辞当用主祭之庶孙名。无 (第 473H 页)
 问。祧庙当于三年后迁奉。而近来士夫家。必以葬后迁奉。合于情礼耶。
答。祧主迁于长房。长房死。又迁次长。此异于宗子家三年礼毕告迁之仪。虽在葬后移奉。似无所妨。此出臆对。更乞博询。

答李莹仲问目(丙申)
大全李尧卿问。舍侄承祀祧高祖。欲于时祭毕。移馔一分。祭高祖于某家。某主之。答曰。只合守礼。未可以义起也。又胡伯量问。先兄立后。高祖祧否。答曰。高祖祧去。虽人情不安。别无以处。将来小孙奉祀。亦将如此。语类 沈僩
问。嫡孙主祭。若叔祖在。则乃是祧其高曾祖。于心安乎。曰只得如此。圣人立法一定。不可易。此皆晚年定论。 (第 507L 页)
 父有废疾。其子之承重当否。自古礼家之大讼。尤庵于闵慎家变礼。据朱夫子丧服劄及传重告庙之文而使其孙代丧。沙溪先生答李尚馨问曰。宋孝宗之丧。光宗有病不能执丧。赵汝愚立宁宗为三年服。然私家异于帝王家。只代行馈奠而已。不可为三年丧云云。按丧服长子不得三年。有四种。其一正体非传重。注云嫡子有废疾不堪主宗庙。据其说则凡宗庙重事。癈疾者不得自主明矣。若如先祖之训而其子代行而已。则是废疾者实自主而其题主祝文等节。皆用废疾者名也。是无异于一时有故。使子摄行之礼也。岂可曰非传重不主宗庙乎。以朱夫子告文观之。则其所谓次当承绪属之奉祀云云。决不是摄行之例也。以丧服劄观之则其所谓自天子达于庶人。无贵贱之殊。代之执丧。义当然也云云。决不是只以帝王家言之。而先祖所论如是。未可晓也。语类 沈僩
之问七十老而传则嫡子嫡孙主祭。如此则庙中神主都用改换。作嫡子嫡孙名奉祀。然父母犹在。于心安乎。 (第 165L 页)
改题递迁。受之之位。亦姑祔于祖龛。无大害耶。(南溪力主递迁。而终觉于人心不安。未知竟何如也。)
语类 沈僩
之问七十老而传则嫡子嫡孙主祭。如此则庙中神主都换作嫡子嫡孙名奉祀。然父母犹在。于心安乎。先生曰然此等 (第 291H 页)
叹。语类黄㽦录瞻前忽后便是。横渠指此做未能及中。盖到这里。又著力不得。才紧著便过了。稍自放慢便远了。 沈僩
录瞻前忽后。只是中庸不可能。盖圣人之道。是个恰好底道理。所以不可及。自家才著意要去做。不知不觉。又蹉 (第 364H 页)
土地仪同。行事如仪。祝版上同。但云墓仪未具。今将某物。用卫神道。神其保佑。俾无后艰。
答洪宪文
语类 沈僩
录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禅家则但以虚灵不昧者为性。而无以具众 (第 146H 页)
而未尝不心服。每遇朱子生朝。虽居千里外。必遣人问遗。岁以为常。大全答同甫第六书第十一书。皆可考。语类 沈僩
录。虽云诞辰。一例不受人物事。然而于陈同甫。则未尝有不受之文。只曰实非所敢安云云。可见先生之意矣。德 (第 174L 页)
朱子答黄商伯书。大学或问小注及孟子生之谓性章小注胡云峰所引。皆兼语类 沈僩
录人物之性气质之性条而云云者也。来说正好反复。而未能拨忙供答矣。老洲先生所谓一原本然。同一地头。分殊 (第 280H 页)
 递迁之主。执事以家礼无改题递迁之主为说。然家礼是朱子未定书也。何疑乎阙改题之文也。若如来教则假令宗家祀孙冠而夭者多。若迁屡世。神主则或有以支子递奉祢庙之人。如近世南相家。则旧题即高祖也。以祢为高祖而不改题乎。祔主不改题。亦多难处。
题主所以重宗法也。高氏曰观木主之制。旁题主祀之名。而知宗子之法。盖非宗子则不可以其名题主。而为属称旁题也。礼曰支子不祭。又曰宗子为士。支子为大夫。立庙于宗子之家。世数用大夫。宗法之严。有如是矣。故递迁之法。古未有焉。至家礼始言长房之迁。然朱子答胡伯量李尧卿 沈僩
书。断断不许迁奉。则此非严宗之意乎。然而长房迁奉。已成俗礼。虽不可猝变。苟若改题则将去其宗子之属称旁 (第 131H 页)
 仁说彼谓知觉者。可以见仁之包乎智矣。答胡广仲书。上蔡言知觉谓识痛痒能酬酢。乃心之用而知之端也。语类智主含藏分别。有知觉无运用。
此皆标本之论。正得其实。而此外亦有可相发明者。 沈僩
戊午录曰智便是归藏底。其智愈大。其藏愈深。智更是截然。更是收敛。如知得是知得非。知得便了。更无作用。 (第 386H 页)
不必分而二之。○下教虚灵也知觉也神明也。单说神字也。俱是心字训诂。不必分而二之云者。谨闻命矣。但所引 沈僩
录云云。据前所闻则此段。正发明张子心能尽性。性不知检心之语也。盖运用这许多道理者。只是心之职司也。性 (第 13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