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天地神明。尚且不违。而况于水旱风雨虫蝗者乎。此臣所
谓由人可移之灾也。其大者。则唐尧九载之水。殷 汤七

之旱是也。夫以尧之大圣。汤之至仁。于时德俭人和。刑清
兵偃。上无狂僭之政。下无怨嗟之声。而卒有浩 (第 22b 页)
日食则以朱丝系社而伐鼓王者有黜陟百神之义故曰神主
说祭法之文者曰 汤七
䄵旱时所为也汤受天命以改人鬼之
祀古也有徵今先圣先贤先师未尝降虐于下民帝王安得而
变置之乎
一祭法之 (第 27b 页)
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后汉·伏隆传》)

张纯

  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御史大夫 汤七
世孙。成帝时,袭爵富平侯。哀、平间,为侍中。莽建国四年,更封张乡侯。建武初,复爵富平侯,历太中大夫、
套语。余曰。何谓丹家套语。鹄汀曰。文成将军。食马肝而死。
余曰。圣人亦不肯就小动手。此不无古今之异。 汤七
十里。文王百里兴。孟子动引殷周以说时君。然滕文公天下之贤君也。而作之主。许行陈相天下之豪杰也。而为之 (第 265H 页)
营时。托以相址。独坐一处。命若干人入侍。密以大计。试其意。闵公亦承命入对。)○文汤百七十(文王百里。 汤七
十里。见孟子。)云梦九(朱子诗。胸吞云梦八九宽。)精神(止)可透(朱子曰。阳气发处。金石可透。精神一 (第 270L 页)
 问。天下之物。各有大小之别。至于为治。不可不审察大小之宜。而当其理也。唐虞之际。大哉为君。治化风动。无以议为。 汤七
十里起。文王百里王。由小而致隆何欤。管仲尊周之功大矣。而曾西为卑。林放问礼之意微矣。而夫子以为大者何 (第 290L 页)
元颂(并引)
 于惟我 大君主陛下。 临御三十有四载。德普化洽。大得天人之和。膺唐尧亿兆愿之会。抚商 汤七
十里之运。氛祲熄灭。 休祥鼎臻。于是皮币之索不兴。神人之 (第 111H 页)
柳公洛文记讲义一通。讲说烦约之际。深得其斤裁矣。是年秋。金夫人终堂。明年十一月。晚惧公卒于毁。府君侍 汤七
八月。忧遑奔走。殚竭诚力。而竟不得回天。则痛陨欲绝。几不能支。以母夫人勉戒。得卒终事。既又乞地于府南 (第 577H 页)
作舟旱作霖。莘野老叟能专美。又不见黄金台高高插天。台下骏马驰千里。亚卿偏蒙国士恩。誓心天地酬知己。金 汤七
十如席捲。汶上初移蓟北植。男儿际会自有时。何用栖栖长戾契。昔者唐时李太白。文采风流谪仙子。正值糟糠养 (第 536H 页)
不蒙札瘥之祸。宜享期颐之寿。于是三光廓而澄清。万灵和而敷佑。山不童而泽不渴。木惟条而草惟茂。无赤地之 汤七。
绝滔天之尧九。既雨旸燠寒之以时。暨鸟兽鱼鳖之咸若。动植得所而生育。胎卵何患乎殰殈。天降殊异之祥。地呈 (第 73L 页)
  馔品

每合位一床。时祭则造果一坐。(或去之)小果子二器。实果六品。(或四品)乾水正果各一器。脯醢各一器。盘床具共八种。鱼肉各二器。脍及熟殽。并各半焉。(或一器一器则生熟随宜)糆饼饭羹。皆位各一器。 汤七
色。(或五色)炙三品。而位各一器。每器三串。(或二串)酒具诸位。忌祭则造果一坐。实果四品。乾水正果脯 …… (第 150H 页)
 按吾家久无时祭。惟忌墓祭及朔节荐存。而其馔品。则忌祭造果一或三。而从之以小果数品。今令无过一。而又去小果。鱼肉共四。而今去其二。实果六七八。而今杀为四。 汤七
八九。而今杀为五。炙每 (第 150H 页)
猥蒙 圣慈。遣医问疾。屡赐药饵。又许汤浴。就村调理。 睿恩稠重。曲全残喘。以有今日。今又获赐姜活愈风 汤七
十五服。臣不胜感激。谨上笺称谢者。伏以樗栎散材。已分枯朽。乾坤大造。曲遂生成。縻粉难酬。佩铭曷已。伏 (第 24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