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同前 王琏
清池空山坳止水玻璃净云衣汎晴涟天影涵空镜龙
归海气寒鸟度烟光暝银汉此云通仙槎去非迥
石屋
凿石甃圜庵结构因岩谷危 梁琢 坚珉湿楚裁寒玉梵
相终无坏明灯自相续掘断青山根白云常在屋
石鼓
石鼓从何来宛似岐阳璞具相若天成 (第 25b 页)
清池空山坳止水玻璃净云衣汎晴涟天影涵空镜龙
归海气寒鸟度烟光暝银汉此云通仙槎去非迥
石屋
凿石甃圜庵结构因岩谷危 梁琢 坚珉湿楚裁寒玉梵
相终无坏明灯自相续掘断青山根白云常在屋
石鼓
石鼓从何来宛似岐阳璞具相若天成 (第 25b 页)
又
此中见有朋友数人讲学其间亦难得朴实头负
荷得者因思日前讲论只是口说不曾实体于身
故在已在人都不得力今方欲与朋友说日用之
间常切点检气习偏处意欲萌处与平日所讲相
似与不相似就此痛着工夫庶几有益陆子寿兄
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上理会其门人有相访
者气象皆好但其间亦有旧病此间学者却是与
渠相反初谓只如此讲学渐涵自能入德不谓末
流之弊只成说话至于人伦日用最切近处亦都
不得毫毛气力此不可不深惩而痛警也
答 梁文叔
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
于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便无一毫人
欲之私做得病痛若信不 (第 12a 页)
此中见有朋友数人讲学其间亦难得朴实头负
荷得者因思日前讲论只是口说不曾实体于身
故在已在人都不得力今方欲与朋友说日用之
间常切点检气习偏处意欲萌处与平日所讲相
似与不相似就此痛着工夫庶几有益陆子寿兄
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上理会其门人有相访
者气象皆好但其间亦有旧病此间学者却是与
渠相反初谓只如此讲学渐涵自能入德不谓末
流之弊只成说话至于人伦日用最切近处亦都
不得毫毛气力此不可不深惩而痛警也
答 梁文叔
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
于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便无一毫人
欲之私做得病痛若信不 (第 12a 页)
退溪先生曰。操存对省察。则当为静时工夫。泛言则通动静。涵养者。涵泳于义理而养成之谓。先儒说涵养处。皆不分动静。(答洪胖。)沙溪问于愚伏曰。退溪曰存养专以静言。涵养兼动静言。按或问存养多用静否。朱子曰不然。孔子却都就用处教人做工夫。退溪之言。与朱子不同。愚伏答曰。存养是静工夫。省察是动工夫。此乃曾祖道所录朱子语。然细推之。则存养实兼动静。如作事时心在其事。更不思量他事。令心不走作。岂不是存其心养其性。此所谓动中之静也。专以静言则恐未当。
按朱子答孙敬甫曰。所论才说存养。即是动了。此恐未然。所谓存养。非是安排造作。只是不动着他。又答张敬夫曰。方其存也。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是则静中之动。又答 梁文叔 曰。要得学者静中有个主宰存养处。(以上三说。以存养属静。)朱子答程正思曰。存养体验。久久纯熟。又须见 (第 294H 页)
按朱子答孙敬甫曰。所论才说存养。即是动了。此恐未然。所谓存养。非是安排造作。只是不动着他。又答张敬夫曰。方其存也。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是则静中之动。又答 梁文叔 曰。要得学者静中有个主宰存养处。(以上三说。以存养属静。)朱子答程正思曰。存养体验。久久纯熟。又须见 (第 294H 页)
桂。
过七里滩。叹子陵有台光武无土。(麌)
许由有冢尧过云。太史箕岑吊万古。 山高水长子陵家。暮晋朝 梁文叔 土。 金刀残㥘石不磨。依旧先生此台主。先生此台问谁土。昔有中原汉光武。 全枰赤县大皇帝。一片苔矶老渔 …… (第 511H 页)
征战所。干戈丛里欲弊舌。只可舂陵语儿女。 通经太子学渐进。就第功臣兵尽去。 人当知足望又得。武事元非 文叔 叙。山东河北胜败场。昔所云云今不举。 伤心野火太庙中。馀悸春冰滹水渚。 宣尼曾不对问陈。今朕当传先圣 (第 516H 页)
过七里滩。叹子陵有台光武无土。(麌)
许由有冢尧过云。太史箕岑吊万古。 山高水长子陵家。暮晋朝 梁文叔 土。 金刀残㥘石不磨。依旧先生此台主。先生此台问谁土。昔有中原汉光武。 全枰赤县大皇帝。一片苔矶老渔 …… (第 511H 页)
征战所。干戈丛里欲弊舌。只可舂陵语儿女。 通经太子学渐进。就第功臣兵尽去。 人当知足望又得。武事元非 文叔 叙。山东河北胜败场。昔所云云今不举。 伤心野火太庙中。馀悸春冰滹水渚。 宣尼曾不对问陈。今朕当传先圣 (第 516H 页)
敬斋箴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臣奭周谨按人君为学。持敬之工。不难于显著之地。而最难于隐微之时。酬酢纷纠之馀。燕閒幽独之际。寅畏之念少弛。疲倦之气方乘。而所对者宦官宫妾之流。所接者纷华玩好之具。当是时也。欲其无一毫之间断。吁亦难矣。呜呼。人事之动静虽异。而上帝之昭临无间。一心之操存易懈。而天命之去就难谌。为人君者诚能念及于此。则方寸之内。晷刻之顷。无往而非祇惧惕励之地矣。
甚好。
答 梁文叔 书曰。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臣奭周谨按草野韦布之士。有志于学。犹必曰舜何人也。予 (第 135H 页)
甚好。
答 梁文叔 书曰。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臣奭周谨按草野韦布之士。有志于学。犹必曰舜何人也。予 (第 135H 页)
论为学之程
此篇。总论为学之要。当如近思第二卷。语类论为学之方。与魏应仲以下五书。只是小学节度。未及乎大学体用之全。恐当以主敬致知篇。答王季和穷理篇。答李伯谏存心篇。答度周卿李叔文读书篇。答孙仁甫书及节要答石子重第一书。答曾无疑第二书。答 梁文叔 等书。以置此 (第 277H 页)
此篇。总论为学之要。当如近思第二卷。语类论为学之方。与魏应仲以下五书。只是小学节度。未及乎大学体用之全。恐当以主敬致知篇。答王季和穷理篇。答李伯谏存心篇。答度周卿李叔文读书篇。答孙仁甫书及节要答石子重第一书。答曾无疑第二书。答 梁文叔 等书。以置此 (第 277H 页)
甚好。还可谓非鬼神之外别有理乎。析而言之。其精者为理而粗者为气。此理字亦对粗而言。非直谓太极之理。此 梁文叔
气愈精而理存焉之说。所以见非于朱子也。
人性本善章注。合理与气而成气质。释疑。合理与气。此言未稳。 (第 345H 页)
人性本善章注。合理与气而成气质。释疑。合理与气。此言未稳。 (第 345H 页)
之动静者当之。而其答吕子约书曰。以太极之动而生阳为已发是也。又或问太极曰。未发便是理。已发便是情。又 梁文叔
问太极兼动静而言曰。不是兼动静。太极有动静。喜怒哀乐未发也。有个太极。已发也有个太极。只是一个太极。 (第 26L 页)
魂魄
耳目之聪明为魄。其中暖气为魂。四肢之有暖气。即四肢之魂。其能屈能伸能作用底。即四肢之魄。盖精气充满。周流于一身之中。不独耳目为然也。详见节要答 梁文叔 书。检看如何。
虚灵不昧
北溪说。自无病。恐不必疑也。妙用二字。指虚灵不测之妙而言。与体用之用。自 (第 119L 页)
耳目之聪明为魄。其中暖气为魂。四肢之有暖气。即四肢之魂。其能屈能伸能作用底。即四肢之魄。盖精气充满。周流于一身之中。不独耳目为然也。详见节要答 梁文叔 书。检看如何。
虚灵不昧
北溪说。自无病。恐不必疑也。妙用二字。指虚灵不测之妙而言。与体用之用。自 (第 119L 页)
臣谨按朱子此言。虽为学者而发。而在人君。尤为亲切。盖人君有一日万几之繁。则光阴尤不可以不惜也。有四海生灵之责。则精力尤不可以不养也。临朝咨访。则民国之吁谟也。厦毡讨论。则贤圣之训典也。又将奚暇而及于閒话杂书也哉。窃伏睹我 殿下一念忧勤。宵肝(一作旰)靡遑。而万几 酬酢之馀。乙夜舟(一作丹)铅之课。又不越乎经史之实工。至朱夫子此语。既已 手圈而发挥之。 命题而表章
之矣。顾何容更事加勉。而第念歌诗词律之类。亦系移风易俗之一助。虽不可以杂书论。而比诸经传。固有缓急之异。则其在爱养精力之道。恐不必过费工课。臣方与荣于校对之役。非敢昧 圣意之所在。而言出忧爱。不避猥越。惟 圣明。裁 察焉。
答 梁文叔 书曰。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于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
臣谨按草野韦 (第 322H 页)
之矣。顾何容更事加勉。而第念歌诗词律之类。亦系移风易俗之一助。虽不可以杂书论。而比诸经传。固有缓急之异。则其在爱养精力之道。恐不必过费工课。臣方与荣于校对之役。非敢昧 圣意之所在。而言出忧爱。不避猥越。惟 圣明。裁 察焉。
答 梁文叔 书曰。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于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
臣谨按草野韦 (第 322H 页)
答卞彝庭(鼎相○丁卯)
答朴士益丈(思穆○乙巳)
答卢天可丈(鹤容○甲寅)
答 梁文叔(昌奎○丁巳) 与李广初(中业○辛亥)
答宋直夫(镐坤○甲寅)
答孙孟焕(明远○甲寅)
答
答朴士益丈(思穆○乙巳)
答卢天可丈(鹤容○甲寅)
答 梁文叔(昌奎○丁巳) 与李广初(中业○辛亥)
答宋直夫(镐坤○甲寅)
答孙孟焕(明远○甲寅)
答
精力有馀。须用无书不读。无理不穷。朱子虽尝以读书为学者第二义。(语类方子至佐三录。皆有此语。而大全答 梁文叔
书云。近看孟子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于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又答吕子约书云。若如来说 (第 223H 页)
圣贤肚里穿过。尽知其肺肝。而未有馀蕴。则是亦圣贤已矣。子能吃得数十年辛苦。管取第一等快活欤。(大全答 梁文叔
书。语录论语门陈北溪录。参考。)
答金敬泰(戊午)
朱门人问。动容周旋。未能中礼。应事接物。未免有碍 (第 170H 页)
答金敬泰(戊午)
朱门人问。动容周旋。未能中礼。应事接物。未免有碍 (第 170H 页)
之报。故余特以告诸子。
艮斋先生文集后编续卷之六
题跋
题朱子答人书后。赠陈圣元。
此晦翁答 梁文叔 书也。学者于此。熟读详究。而知吾心所受于天者纯粹至善而无纤毫之恶。则为心者。当敬畏奉承而不敢亵焉。又 (第 270L 页)
艮斋先生文集后编续卷之六
题跋
题朱子答人书后。赠陈圣元。
此晦翁答 梁文叔 书也。学者于此。熟读详究。而知吾心所受于天者纯粹至善而无纤毫之恶。则为心者。当敬畏奉承而不敢亵焉。又 (第 270L 页)
上弦者。气之方息。自上而下也。下弦者。气之方消。自下而上也。晦朔之间者。日月之合乎上。所谓举水以灭火。金来归性初之类是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举水灭火金来归性。皆何义。
人之气息。其吸也自上而下。犹月之有上弦。其呼也自下而上。犹月之有下弦。呼之极则水之精升举。故火之气帖伏未动。而金之魄翕定。犹月之晦极将朔。而阴盛明尽。还他本魄。
答 梁文叔 书。鼻之知臭口之知味。非魄耶。耳目之中有煖气。非魄耶。此谓口鼻之嘘吸是魂也。而知臭知味是魄也。则为魂 …… (第 373H 页)
耳则窍即体也。何暇他求耶。耳之窍固体也。而耳之聪。非魄乎。今谓何暇他求。则耳有体而无魄耶。似与上一说相左。 文叔 之问。盖谓目之轮显有体质。可谓之体。而耳则但见其窍之虚通而已。不见其体质之可摩可指者。将以何者为体乎 (第 373H 页)
。故先生答曰窍即体也。何暇他求耶。 文叔 之疑在体而不在魄也。贤者却错看了。
答江德功书。凡吾教之以物言者则挽而附之于己。以身言者则引而纳之 (第 373H 页)
人之气息。其吸也自上而下。犹月之有上弦。其呼也自下而上。犹月之有下弦。呼之极则水之精升举。故火之气帖伏未动。而金之魄翕定。犹月之晦极将朔。而阴盛明尽。还他本魄。
答 梁文叔 书。鼻之知臭口之知味。非魄耶。耳目之中有煖气。非魄耶。此谓口鼻之嘘吸是魂也。而知臭知味是魄也。则为魂 …… (第 373H 页)
耳则窍即体也。何暇他求耶。耳之窍固体也。而耳之聪。非魄乎。今谓何暇他求。则耳有体而无魄耶。似与上一说相左。 文叔 之问。盖谓目之轮显有体质。可谓之体。而耳则但见其窍之虚通而已。不见其体质之可摩可指者。将以何者为体乎 (第 373H 页)
。故先生答曰窍即体也。何暇他求耶。 文叔 之疑在体而不在魄也。贤者却错看了。
答江德功书。凡吾教之以物言者则挽而附之于己。以身言者则引而纳之 (第 373H 页)
答林择之第二十二书(湘江诸人欲心)
此可见人之欲心从本根除去之难。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夫子答以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先生此书深有所本。而程子喜猎。亦其一事也。可不戒哉。
答 梁文叔 第二书(近看孟子)
徒知性善而无此志。则不足以尽性之量。
答潘叔昌第二书(前书示及)
此处可见阴阳 (第 240H 页)
答曰。耳目聪明为魄。其中煖气为魂。四肢之有煖气。即四肢之魂。其能屈能伸能作用底。即四肢之魄。盖精气充满。周流于一身之中。不独耳目为然也。详见节要答 梁文叔
书。检看如何。
虚灵不昧。
北溪说自无病。恐不必疑也。妙用二字。指虚灵不昧之妙而言。与体用之体。自 (第 482L 页)
虚灵不昧。
北溪说自无病。恐不必疑也。妙用二字。指虚灵不昧之妙而言。与体用之体。自 (第 48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