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服淑浚土作甘美兮蹑 康侯
之芳躅皇杰梧董道以迪
惠兮母氏静约而告育曰余梦文杏靃骫于霄汉兮芙
蓉晔而尚粹溘焱焰倏而进兮应龙觺觺而 (第 14b 页)
   戴君名字说
浮梁戴君尝过予南山精舍请曰不佞名晛字克进考
诸韵书晛读如练而俗呼如显又如宪为是不一也家
君易为显而仍其字以友朋间称之者习不可骤变也
古之人顾名思义而显未之有闻敢以通家子请于执

事者予观显与幽对有阴阳明晦之义焉阳明阴晦君
子小人之所由分也人能循理去私则其德明可进于
君子而免于小人之归矣此以在己者言之也夫其德
明又值阳明之时则与君子汇进名足以显亲业足以
显君此以在人者言之也夫显于卦为离文明之象也
处文明之世必先履错之敬而后可以辟咎当柔进上
行之际必自昭明德而后可以致 康侯
锡马昼日三接
之应然则显与进之义实相叶非独以其习称者姑云 (第 6a 页)
既完矣大夫旋矣熟而豚肩进其粲矣曰我不敢尝
尔归尔乡墓门之柏乌飞彭彭中田之庐椅桐棱棱云
昔不如今永歌以 康侯
归其组三载云远许民之思复 (第 17a 页)
   杨仲武诔(并叙/)
杨绥字仲武荥阳宛陵人也中领军肃侯之曾孙荆州

刺史戴侯之孙东武康侯之子也八岁丧父其母郑氏
光禄勋密陵成侯之元女操行甚高恤养幼孤以保乂
夫家而免诸艰难戴侯康侯多所论著又善草隶之艺
子以妙年之秀固能总览义旨而轨式模范矣虽舅氏
隆盛而孤贫守约心安陋巷体服菲薄余甚奇之若乃
清雅俊茂盛德日新吾见其进未见其已也既藉三叶
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予之伉俪焉往岁卒于德宫里丧
服周次绸缪累月苟人必有心此亦款诚之至也不幸

短命春秋二十九元康九年夏五月己亥卒呜呼哀哉
乃作诔曰
伊子之先奕叶熙隆惟祖惟曾载扬休风显考 康侯

禄蚤终名器虽光勋业未融笃生吾子诞茂淑姿克岐
克嶷知章知微钩深探赜味道研几匪直也人邦家之
辉子之遘 (第 7b 页)
守阙塞者汝宽适伊川者辛有北瞻洛
汭尚想元凯之境东望邢山依然国侨之基夫人杨翟
县君河南褚氏即太常卿杨翟 康侯
亮之女中书令河
南郡公遂良之妹也宋公子之流派褚先生之苗裔弘 (第 51a 页)
   杨氏池堂宴集诗序
丙戌之春山阴徐天祐斯万王沂孙圣与鄞戴表元帅
初台陈方申夫番洪师中中行皆客于杭先是霅周密
公谨与杭杨承之大受有连依之居杭大受和武恭王
诸孙其居之苑禦多引外湖之泉以为池泉流环回斗
折涓涓然萦穿径间松篁覆之禽鱼飞游虽在城市而

具山溪之观而流觞曲水者诸泉之最著也公谨乐而
安之久之大受昆弟捐其馀地之西偏使自营别第以
居公谨遂亦为杭人杭人之有文者仇远仁近白珽廷
玉屠约存博张模仲实孙晋 康侯
曹良史之才朱棻文
芳日从之游及是公谨以三月五日将修兰亭故事合
居游之士凡十有四人共宴于曲水客皆诺如约 (第 12b 页)
(山园宅为/寺以荐福)黄太史遂称公为半山老人吾精舍在莒溪
山半因用其名名之非慕此老也然则孰名之曰 杜公
康侯
名之且大书然则面势何乡曰一水护田将绿绕 (第 10a 页)
   挽贡正甫经历
亲闱晚岁斑衣乐莲幕秋风绿水香范氏清名满吴会
朱公遗爱在桐乡淮山招隐推奇逸彭泽疏封尽显扬
却忆去年称寿日刘梅盛事播诗章
    (湖州闵 康侯
寄外史逸诗多篇复动余索隐/之兴每展一元人集必有所附入同社马退)
    (山手钞秘本甚多因乞箧中所藏 (第 8a 页)
存多病夫。为怜寂寞客。各佩松醪壶。佳会溪间友。盘羞雨后蔬。陶然成一醉。不觉日西晡。
游动鹤山。吟赠崔 康侯
诸君。(甲辰)
偶然成一会。禅榻暮云晴。剪烛三更夜。斟杯十载情。佳话古今杂。清游雪月并。题诗何所思。 (第 21H 页)
后。(有妾子则不许继后。)○以已上三条观之。则古礼 国制。有妾子则妾子承重。不容继后也明矣。
国制。 杜庶
孽不通两班。许通之后。犹不比诸士大夫。且于父母财产之分。不得比嫡。减其分数。○国制。待庶孽之道。不得 …… (第 186L 页)
是俗例之固然者也。到今孽侄者敢生争财之计。而听讼者独举礼制而伸之。则争嫡之讼。大起于世矣。大抵国制中 杜庶
孽禁改嫁。俱非先王之政。而其所由来久矣。握世教者。变而通之则当矣。改嫁者强请。庶孽者争讼。则大非道理 (第 187H 页)
景而图不朽乎。昔李文正公昉与张好问等。欲踵白傅旧规。因蜀寇为患。约不果谐。为终身之恨。今幸克就。入承 康侯
三接之宠。出有桑榆自逸之乐。升平气象。森然一幅。岂不为后来之荣观也。试展画而观之。则苍颜白发。寿可尊 (第 38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