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類
 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大夫前祝其辞曰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
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
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薄脯酒行二觞
  其二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祗辅翼我 王厚之

祐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
  文种祝越王辞(附/) (第 2a 页)
 曰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
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
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薄脯酒行二觞
  其二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祇辅翼我 王厚之

祐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 (第 1b 页)
  跋石鼓诗(陆深/)
右石鼓诗先儒辩论至多盖风雅之遗云鼓在今北监
予为司业祭酒时虑其日泐也欲扄钥之而不果别有
树碑一元司业潘迪以今文写之仍其旧阙潘碑与鼓

积有存亡矣潘仕大德间虞文靖公集助教成均时尝
谓十鼓其一已无字其一惟存数字潘虞相去不远其
言如此今去之又将二百年石可知矣诗之存者颇赖
诸家文字集录以传石顾足恃哉博洽之儒如 王顺伯
郑渔仲又好古而搜访训释靡馀力矣咸存断阙焉欧
阳公集古所录才四百六十有五字胡世将资古所录
仅多九字乃称 (第 1b 页)
  周宪王所模兰亭序(俞允文/)
周宪王所模兰亭凡四种而丰君以为此五种皆王所
摹不知何也今所谓唐模赐本即太宗所得辨才本令
欧阳询褚遂良等临摹者于时询摹特为逼真即勒置
禁中石晋时为契丹携往定武庆历中韩忠献公婿李
以石瘗之地中后其子负官缗宋景文时守定武以石
代输匣寘藏于库熙宁间薛师正之子绍彭又摹之他
石劖损古刻湍流带左右五字以别而定武盖有三本

矣且古刻字微带肉今所传有肥瘦二种尤延之谓瘦
者真定武 王顺伯
以肥者为真定武而肥者今亦无劖
损纷纷似无可据褚遂良临本则一在同州一在归德
同州本后有延陵之印而此则归 (第 11b 页)
  宛委馀编五
尔雅谓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都元敬谓舜
典岁二月东巡守则唐虞亦称岁禹贡作十有三载乃
同则夏亦尝称载太甲三年复归于亳则商亦尝称年

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则周亦尝称祀按唐开
元天宝间改称载复称年
王履吉别号雅宜山人按雅宜山旧名娜如元虞伯生
始改名何仲默号大复山人大复山一名胎簪山故仲
默作文赋七之类多称胎簪子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己酉冬十月庚子日卒于
敬王四十一年辛酉夏四月乙丑日年七十三孟子生
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卒于赧王二十六年正

月十五日年八十四正月十五日后之十一月十五日
也其日日长至邹人是日废贺按江以北人俱不贺至
似未因孟卒日也 王顺伯
高德基谓姑苏乃姑胥也凡山与台皆以伍胥
得名吴人乡语以须为苏故误曰姑苏后遂为苏州按
续图经记云姑苏台一 (第 2a 页)
以兵攻之克用踰城而免讼其事于京师天子知曲在
汴而和解之至是宰相张浚私与汴交 王厚之
以赂浚
为汴请伐河东唐诸大臣皆以为不可兴师浚挟汴力
请益坚天子不得已而许之五月以浚为太原四面行
营都 (第 6b 页)
  (大夫文种前/为祝其词曰)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
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
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薄脯酒行二觞

太王德寿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祇辅翼我 王厚之

祐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
   越王寿吴王辞
  (吴越春秋曰吴王既释越王之囚大纵 (第 12a 页)
  (此文其文悉与杨本同而字尽训释颇异今以二/本参较著之其古文苑旧注有可采者亦间取附)
  (入注中姓氏薛郑章潘巳见前施/谓施宿王 王厚之
苏疑即文忠也)
𨖍(本音吾/读作我)车既㠪(籀文工/读作攻)𨖍马既同𨖍车既□(古文/好)𨖍 (第 1b 页)
   印谱序

印章所从来远矣自李斯以昆吾刀刻秦玺两汉而下
官私传流博雅之士代有编集若 王顺伯
吴孟思宋元
诸模谱迄今云间印薮会萃古今参伍载籍斯以勤矣
乃余自髫丱客长安三十年来耳目睹记亡虑千百顾 (第 15b 页)
   绛帖平跋
鄱阳姜尧章撰绛帖平二十卷予搜访四十年始抄得
之仅存六卷尔记在都下于孙侍郎耳伯所获观宋拓
绛帖二册光采焕发令人动魄惊心过眼云烟至今搅
我心也尧章于书法最称精鉴其言曰小学既废流为
法书法书又废唯存法帖帖虽小技上下千载关涉史
传为多故于是编条疏而考證之一一别其伪真察及
苗发其馀若续书谱禊帖偏旁考保母墓砖皆能伐其

皮毛啜其精髓比诸黄长睿 王顺伯
为优抑绛帖摹自
刘次庄著有释文二卷外有黄庭坚跋一卷荣芑释文
并说一卷无名子字鉴二卷而今要不可见矣惜哉 (第 16b 页)
   宋拓钟鼎款识跋
宋绍兴中秦相当国其子熺伯阳居赐第十九年日治
书画碑刻是册殆其所集如楚公钟师旦鼎皆一德格
天阁中物也馀或得之毕少董或得之朱希真或得之

曾大中盖希真晚为伯阳客而少董时视盱眙𣙜场因
摹款识十五种标以青笺末书良史拜呈以纳伯阳至
今装池册内秦氏既败册归 王厚之
每款钤以复亝珍
(第 3a 页)
厚之
私印且为释文疏其藏弆之所后转入赵子昂
家子昂复用大雅印钤兼书薛氏考證于后于时钱德
平柯敬仲王叔明陈惟 (第 3a 页)
   会稽山禹庙窆石题字跋
黄冈张编修视学两浙按部于越拓会稽山禹穴窆石
题字见寄请予审定其文予考窆石之制不载于聂崇

义三礼图惟周官冢人之职及竁共丧之窆器及窆执
斧以涖郑康成以为下棺丰碑之属图经禹葬于会稽
取石为窆石本无字迨汉永建元年五月始有题字刻
于石此 王厚之复斋
碑录定以为汉刻殆不诬矣石崇
五尺在今禹庙东南小阜覆之以亭相传千夫不能撼
及岁在乙酉有力士拔之石中断部 (第 5b 页)
   跋兰亭残石拓本
兰亭残石不知勒自何方后半多阙盖肥本也禊帖肥
瘦攸殊褚廷晦本肥张景元本瘦欧阳行本本瘦石熙
明本肥释怀仁本前瘦后肥 王顺伯
主肥尤延之主瘦 (第 6b 页)
  石鼓文叙录
慎得石鼓文拓本于先师李文正公窦□所谓石虽贞
而云泐纸可寿而保传胡世将所云岐下有摹即此是
也元至元丁末唐愚士翻刻于太学作歌纪之今本存
焉据古文苑所载及 王顺伯
郑渔仲二公石鼓音皆言 (第 25b 页)
   跋宋拓钟鼎𣢾识
乾隆乙卯嘉平月吴门蒋春皋携此册相示古色古香
允为希世之宝竹垞前辈考之悉矣李心传系年要录
绍兴十五年七月右宣义郎干办行在粮料院毕良史
知盱眙军良史入辞诏加直袐阁其时秦会之当国良
史纳古器于伯阳必其时矣此册当是 王厚之顺伯

(第 1a 页)
顺伯
好金石精于赏鉴与番阳三洪善所 (第 1a 页)
复斋

碑录最为容斋所称册内有洪邃字景裴者当是容斋
昆弟行也自方城范氏钟以下两叶无 (第 1a 页)
顺伯
私印且雷
钟已见前幅不应复出疑松雪翁增入非 (第 1b 页)
顺伯
之旧矣
予尝见松雪篆书大道歌石刻笔法与册首四篆字相
似倦圃定为文敏手迹可谓先得吾心也
   跋石鼓文 (第 1b 页)
   跋石鼓诗
右石鼓诗儒先辨论至多盖风雅之遗云鼓今在北监
予为司业祭酒时虑其日泐也欲扃钥之而不果别有
树碑一元司业潘迪以今文写之仍其旧阙潘碑与鼓
积有存亡矣潘仕大德间虞文靖公集助教成均时尝
谓十鼓其一已无字其一惟存数字潘虞相去不远其

言如此今去之又将二百年石可知矣诗之存者颇赖
诸家文字集录以传石顾足恃哉博洽之儒如 王顺伯
郑渔仲又好古而搜访训释靡馀力矣咸存断阙焉欧
阳公集古所录才四百六十有五字胡世将资古所录
仅多九字乃称 (第 4b 页)
  跋明诚之妻李易安夫人避难寓吾里之奉化其
  书画散落往往故家多得之后有绍勋小印盖史
  中令所用印图画者今在燕山张氏家
   王顺伯
本第一跋是王黼顺伯名厚之号复斋有
  金石录家藏石刻钟鼎 (第 10a 页)
  书画散落往往故家多得之后有绍勋小印盖史
  中令所用印图画者今在燕山张氏家
  王顺伯本第一跋是王黼 顺伯
(第 10a 页)
厚之
(第 10a 页)
复斋

  金石录家藏石刻钟鼎篆籀鉴铭泉谱侔内府其 (第 10a 页)
  家兵后不废近岁丁未饥越新昌尤惨遂悉散落
  始归于龙翔道士黄石翁黄秘不示人后有 顺伯

  
为浙西提举时携入秘省诸贤题名皆有其最著
  者楼宣献刘文莭今亦归张氏
  赵子俊孟吁得于闽中有楼宣献 (第 10a 页)
    临水祖道大夫种前为祝其辞曰
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
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
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薄脯酒行二觞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祇辅翼我 王厚之

祜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
   越王既灭吴伯诸侯置酒文台群臣为乐大夫
    种进 (第 2a 页)
又次之攻愧先生所藏有王安国题者当又次之高续
古所藏有 王厚之
题者则又次之曹南吴志淳来鄞有
瘦本九灵山人定为薜氏之物其后归于大慈寺僧而
九灵跋之则定武别本也然则吾 (第 6a 页)
分十集贾秋
壑多至八百匣而是匣亦分甲乙诸帙想见当时自天
子至诸臣各以此夸其风雅考天水诸孟所藏孟吁有 王顺伯
本后亦归孟頫孟坚落水本后归秋壑皆不损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