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刘禹锡
臣某言伏奉十一月二十九日诏书其濠泗两州令依
前收管臣谬承宠光作镇淮海位均九伯权揔十连内
省无堪常恐不逮岂谓恩私曲被封略有加惭无报政

之勤重受分忧之寄伏以兵戎方息闾里未安谨当奉
宣皇风慰彼黔首且责成于牧宰期不失于澄清伏惟
圣明俯赐照(集作/昭)鉴臣无任
   谢手诏慰抚表
臣某言臣监军使判官 刘寄
至伏奉敕书手诏兼奉宣
口敕奏事官王穆回又奉尺书手诏兼宣口敕并慰抚
问臣及将士等圣慈稠叠感戴无阶臣某中 (第 9a 页)
时孙男六浚初出者泰庚娶
户部主事焦承光女泰筴娶举人邓应元女泰符聘张
进士尔基女泰籥聘文学邻女沛初出者 刘寄
尚幼孙
女七浚初出一适施应圻一适郭震祥湛初出一泲初
出一汲初出一瀹初出二俱幼曾孙男一泰庚出卜以
甲辰 (第 26a 页)
   与姚姬传书
昨于新城陈公子硕士所读所著庐江九江二郡沿革
考以今县推见汉畺域所谓君子之言信而有徵者矣
惟以庐江为衡山改名则犹有未慊于心者夫淮南之
分为三在文帝十有六年曰淮南曰庐江曰衡山皆秦
九江郡地在战国则皆楚地也秦之九江郡跨江南北

楚汉之际以江南地析置豫章郡而鲸布封淮南兼得
之淮南厉王因布故封文帝封厉王诸子尽以故地还
之故庐江国兼有豫章郡得与楚交通也景帝平吴楚
徙庐江王赐于衡山而庐江豫章俱为汉郡其衡山之
为王国如故也武帝元狩元年王赐以谋反诛而国除
为衡山郡其三年以衡山地置六安国自后遂无衡山
之名(景十三王传封 胶东王寄
少/子庆为六安王王故衡山地)汉志叙衡山沿革于
六安下不系于庐江下明乎衡山之与庐江无涉也庐
江之为郡在 (第 7a 页)
 胶西(按汉书文帝十六年分齐立胶西国都高密舆/地广记密州有胶西县先生曾知密州故曰胶)
 (西旧使君非莱之胶州也水经注胶水北径祝兹县/故城东汉武帝封 胶东康王
子延为侯国后魏置胶)
 (州于此则莱之胶州乃胶东/也注引一统志缪今驳正)
    慎按以上二首施氏原 (第 15a 页)
诗五首及罢府归旧居再
授宾客分司等诗七月崔玄亮卒有哭晦叔诗又有微
之敦诗晦叔相继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刘苏州寄
酿酒糯米李常侍寄杨柳枝舞衫有诗谢之
八年甲寅
有早春忆苏州寄梦得诗有感春诗云心情多少在六
十二三人寒 (第 83a 页)
豨首乌扇凤葵蠡荠昌羊引年牵牛止痡蔘结根而
为人厥名神卫芝掘地而如掌其寔仙腴又有长卿
蕳子杜若管仲因 刘寄
以得名思李姬而入梦庭生
尧韭于以驻颜海馀禹粮无劳播种其木则圜丘长
生之树瀛海不饥之木或多影而万年或无 (第 2a 页)
   书怀寄友人 寄无可上人
   寄晖上人 寄李干
   寄贾岛浪仙 寄九华费拾遗
   寄不疑上人 寄主客 刘郎中
   寄
周十七起居 秋夜寄默然上人
   寄王玄伯 寄山中友人
   寄内兄郭端公 寄蒋亭兼简田使君
    (第 5b 页)
  题示 寄璨师 寄卢陟 涂中题杨邈裴绪示
  裒子 宿永阳寄璨律师 雪行寄袖子 寄裴
  处士 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恒璨 示全真元常
   寄 刘尊师 寄
庐山棕衣居士 因省风俗与
  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寒食寄京师 (第 6a 页)
臣某言。臣监军使判官 刘寄
至。伏奉敕书手诏。兼奉宣口
敕。奏事官王穆回。又奉尺书手诏。兼宣口敕。并慰抚问臣
及将士等。圣慈稠謺 (第 11b 页)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馀人立四十二年卒)四曰刘
庆庆六安共王孝武所封(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 胶东康王寄
以孝景中二)
(年用皇子为胶东王二十八年卒孝武立寄长子贤/为胶东王奉康王嗣而封庆于故衡山地为六安王) (第 23b 页)
佥正克纲喜曰。于吾宅。汝膺相师言矣。年二十二。中万历庚寅生员。庚子。以斋郎擢第第一人。其庭对效 刘寄
禄。由是选曹屡拟台省。而竟不批。由典籍历刑兵曹佐郎。除三和县令。有 诏使行。公到官未浃月。策应优饶。 (第 45H 页)
故军资正朴公二十七。登 万历癸卯第。登第时以对策直言。几作 刘寄
禄。既第。以无推挽。分隶失其当。以不私权贵子。失权贵心。以台谏错认外系。横被白简。既又废朝杀同气废  (第 235H 页)
堂。(安平大君瑢号。)三十板○婺女之柽,槔。(以婺州为婺女。见朱书。柽,槔。朱子之仲季父。)三十一板 刘寄
禄。(唐刘蕡直言。对策下第。为郡寄禄官。)三十三板王薛。(王祥,薛包。)○崔山南。(并见小学。)心在 (第 48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