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用黄山即事韵呈择之兼怀子重顺之
   夜闻择之诵师曾题画绝句
   次林择之开善避暑韵二首
   送 林熙之
五首
   春雪用韩昌黎韵同彭应之作
   次彭应之餐雪韵
   次彭应之鱼乐亭韵
   与刘德明祝 …… (第 26a 页)
  卷第四十九
   书(问答)
    答王子合(十八)
    答林伯和
    答林叔和(三)
    答 林熙之
    
答陈肤仲(六)
    答滕德粹德章(共十九)
    答林子玉
    答廖季硕(三)
  卷第五 (第 69b 页)
东平诸郡岂非误仞宋
志追称以为本号乎梁州之巴渠怀安宋熙怀汉安康
诸郡皆刘宋所立而志以为安帝岂晋末先有 宋熙之
名乎夫唐初去晋未远何法盛臧荣绪诸书具在而全
不检照涉笔便误则史臣之昧于地理不得辞其咎矣
稚存生于千载 …… (第 25a 页)
昉于永初诏书晋世方镇未有称南兖南徐者也谓梁
州立巴渠怀安宋熙怀汉安康诸郡不知皆宋所立且
晋世不当先有 宋熙之
名也桓元立绥安郡非桓温也
襄阳侨立河南义成郡非秦雍流人也唐初去晋仅二
百年而传闻舛讹若此仲圃生于千载 (第 26b 页)
   说囊(说囊金翁善俚语。听者无不绝倒。方其逐句增衍。凿凿中窾。横说竖说。捷如神助。亦可谓滑稽之雄。夷考其中。又皆玩世警俗之语也。)
   林水月 (林熙之
字熙之。一字水月。译士也。善饮酒喜吹笙。画兰竹。性好奇。所居庭不旋马。凿池于中。傍仅容一屦。种荷蓄鱼
中。又皆玩世警俗之语也。)
智慧珠圆比诘中。御眠楯是滑稽雄。山莺野鹜纷相讼。老鹳官司判至公。
林水月 (林熙之
字熙之。一字水月。译士也。善饮酒喜吹笙。画兰竹。性好奇。所居庭不旋马。凿池于中。傍仅容一屦。种荷蓄鱼 (第 491L 页)
之次韵。元元本本。率普涵育。有西阁之句。战战兢兢。夙夜儆戒。有题真之篇。而论启蒙者。羲文之精蕴也。送 林熙之
者。乾元之善长也。观书有感者。大而极乎道体之全。而细而析夫理窟之微也。寄胡籍溪者。千古心法。夫子既仪 (第 163L 页)
诗曰六十年来万首诗。今以全集观之。殆非夸语。真可谓大家数也。
古镜重磨方。即李文纯所手录。而取朱子送 林熙之
诗古镜重磨要古方之语。以名篇者也。所采箴铭。犹为未广。又专为学子讲诵。凡要切于政谟治道。如张蕴古大宝 (第 237L 页)
之次韵。元元本本。率普涵育。有西阁之句。战战兢兢。夙夜儆戒。有题真之篇。而论启蒙者。羲文之精蕴也。送 林熙之
者。乾元之善长也。观书有感者。大而极乎道体之全。而细而析夫理窟之微也。寄胡籍溪者。千古心法。夫子既仪 (第 540L 页)
 
答蔡季通书。人人有分。不应今日独如此难启发。注贤愚有定分。自古已然也。
按此注可疑。恐本书之意以为间亦自思之。此理在人。各有所得之分。若教之有术。则何独于今日难启发。而特以自家无为人手段云尔。盖亦不责人而自反之意。
 与 林熙之
书。当处见得。注仁之当处也。
当处。恐是敬之当处。盖于持敬处。自然见得仁体云尔。
 答吕伯恭书。一体 (第 476H 页)
 
与孙季和书。萧寺之意。向日下教。今未记得。玆复禀达。
西域僧初来中国时。汉明帝使居鸿胪寺。故其后名僧居为寺。梁武帝姓萧。好佛。命萧子云飞白大书一萧字。贴佛壁云。
 答 林熙之
书。自然当处见得。讲录以为仁之当处。未知如何。
当处恐是敬之当处。盖于持敬处。自当见得仁体耳。
大抵 (第 416H 页)
丽高宗二年。书崔忠献以李奎报为正言。)若篡贼秉国者。其迁官依元例所用范史例。书云某人自为某。(高丽鸡 林公熙之
为中书令。用此例。)就其居而拜官者。书即拜某为某。(如宋理宗开庆元年蒙古之乱。贾似道不勤王。朝廷就拜 (第 138H 页)
   次寄黄监司一之韵
   次尹圣任韵(三首)
   浮碧楼。题庶尹尹应圣(衡彦)寿亲契轴。
   赠 宋熙之(三首)
   次仲氏镇东堡韵(以下戊午南征时作)
   又次辽阳韵
   访愚伏(郑经世)
   次鸡林怀
  癸亥春。奉使关西椵岛。于其归到箕城。尹应圣即庶尹也。为大夫人设寿筵于浮碧楼。要余升堂。将图画其事。请留诗。不敢以荒拙辞。
宋熙之(三首)
金门耻作含香士。沧海甘为把钓翁。况有邦君恩屡异。向来文律道相同。寒梅几绽庭前雪。苦竹长吟槛外风。归 (第 60H 页)
 古镜重磨要古方。眼明偏与日争光。明明直照吾

家路。莫指并州作故乡。(朱夫子诗而李先生手书)
右朱夫子送 林熙之
诗五首中一首。李先生手写箴铭。取此诗首句之义以名之。学者其有以体之哉。玆弁诸首。使开卷敬玩。知此书所 (第 501L 页)
不辍。又以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八字题扇面。常目在之。常语人曰。欲正其心。一敬字足矣。郑先生尝为写朱子答 林熙之
书。退溪 (第 353L 页)
直照斋记
朱先生送 林熙之。
有诗曰古镜重磨要古方。又曰明明直照吾家路。盖镜以喻心。而谓古人所以治心者。除去己私然后。此心滢然直。 (第 257H 页)
船之追前船。不可少缓。既如不及而不能前进。又恐失之而退流也。)
次韵金舜举云云
若知体用元无间(朱送 林熙之
诗。)
鳞阴羽 (第 30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