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崔 静
   叶祖洽
  卷二十五
   晁端友      齐 廓
   李奉世       李行中
   
韩宗文      苏 棁
   晁端佐      关景山
   毋 沆      王 觌 (第 25b 页)
   (二事神宗览之泣下谈苑作王存但小异耳今/曰璐按二句孔平仲)

   (两存之/)
   李行中
    (第 3b 页)
行中
(第 3b 页)
无悔
夲霅川人徙居松江高尚不仕独
   以诗酒自娱晚治园亭 (第 3b 页)
醉眠
东坡居士与之
   游
  赋佳人嗅梅图
蚕眉鸦髻缕金衣折得梅花第几枝嗅尽馀香不回面
思量何事立多时 (第 3b 页)
   (中吴纪闻云意尚深远/)
  自咏 醉眠

檐低槛曲莫嫌隘地僻草深宜画眠代枕暮凭溪上石
当帘时看屋头烟倦游拂壁画山径贪醉解衣还酒钱
一水近通 …… (第 4a 页)
  寄韩宪仲廷评
野径荒亭草没腰一眠聊以永今朝放怀不管人閒事
破梦时闻夜半潮冰柱刘叉诗未厌金龟李白酒难招

知君有意寻安道咫尺何时动画桡(以上至元嘉禾志/)
  韩宗文
  题 李无悔
(第 4b 页)
醉眠

得酒休论饮淂仙醉中遗物为神全世閒反覆无穷事
吏部难忘抱瓮眠(松江府志/)
  苏棁
  题 (第 4b 页)
李无悔
醉眠亭
趁阳渴鹿背清泉之子名亭取性便适意中閒却无事 (第 4b 页)
  题李无悔醉眠亭
得酒休论饮淂仙醉中遗物为神全世閒反覆无穷事
吏部难忘抱瓮眠(松江府志/)
  苏棁
  题李无悔 醉眠

趁阳渴鹿背清泉之子名亭取性便适意中閒却无事 (第 4b 页)
期君忘醉亦忘眠(松江府志/)
  晁端佐
  题 李无悔
(第 5a 页)
醉眠

萧洒松陵江上亭醉来一梦遨云屏生前笑语君须惜
世事纷纷不用醒(至元嘉禾志/)
  关景山
   景 (第 5a 页)
山字彦瞻景仁弟举进士
  题 李无悔
醉眠亭 (第 5a 页)
  题李无悔醉眠亭
萧洒松陵江上亭醉来一梦遨云屏生前笑语君须惜
世事纷纷不用醒(至元嘉禾志/)
  关景山
   景山字彦瞻景仁弟举进士
  题李无悔 醉眠
亭 …… (第 5a 页)
  赠别吴兴太守中父学士
蓬山仙子任天真乞领南麾奏疏频金锁阙边辞黼座

水晶宫里约朱轮公庭事简烦丞掾斋阁诗多泣鬼神
莫为行春恋苕霅銮坡挥笔待词臣(瀛奎律髓/)
  句
棠棣 行中
排宰相梧桐名下识韩家
   (能改斋漫录韩子华兄弟皆为宰相门有梧桐/京师人以桐木韩家呼之以别魏公也子 …… (第 9b 页)
  游麻姑山
谢公好登山折屐第三谷麻姑乃不到颇负登山足寒
杉鸣古珰涧道泻淙玉筇竹白接䍦吾将追往躅
溪行爱宛转石坐怜皴苍白云起目前如鹤两翼张蜕
我衣上尘驾之以翱翔欲揽恍不接身在意飘扬
石鼓埋入地荆璧飞上天呜呼鲁公碑风雨三百年爱
字不爱石磨灭安得传不敢手触之谓是甘棠篇(麻姑/集)

  朱服
   服字 行中
乌程人熙宁六年进士哲宗朝历中
   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朝加集贤殿修撰知广
   州黜知袁州再贬蕲州安 (第 31a 页)
 尚乏此趣非甲而何

    李行中醉眠
亭       苏轼
已向閒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从教世路风波恶
贺监偏工水上眠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 (第 19b 页)
  韵二首
少年饮红裙酒尽推不去呼来径山下试与洗尘雾痴
马惜障泥临流不肯渡独有汝南君从我无朝暮肯将
红尘脚暂着白云屦嗟我与世人何异笑百步功名一

破甑弃置何用顾更凭陶靖节往问征夫路(右答周/长官)
 周李(按乌台诗案熙宁六年因往诸县提点到临安/县隔得一两日周邠 李行中
二人亦来与轼同)
 (游径山周邠作诗一首轼/和答即后胜字韵诗也)
龙亦恋故居百年尚来去至今雨雹在殿闇 (第 15a 页)
  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巳有馀痴子未知天
  上乐先生合解世间书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馀青衫出指论
  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李行中(宋刻本有/秀才二字)
醉眠亭三首
巳向閒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从教世路风波恶
贺监偏工水底眠 (第 11a 页)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馀青衫出指论
  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李行中(宋刻本有/秀才二字) 醉眠
亭三首
巳向閒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从教世路风波恶
贺监偏工水底眠 (第 11a 页)
  李行中(龚明之中吴纪闻李无悔名行中本霅川人/徙居淞江高尚不仕范成大吴郡志醉眼亭)
 (在淞江李无悔所居至元嘉禾志李/行中筑亭于青龙江上诸公皆有诗)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醉中对客眠何害
须信陶潜未若贤
孝先风味也堪怜肯为周公昼日眠枕曲先生犹 (第 11b 页)
  李行中(宋刻本有/秀才二字)醉眠亭三首
巳向閒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从教世路风波恶
贺监偏工水底眠

 李行中(龚明之中吴纪闻 李无悔
(第 11b 页)
行中
本霅川人/徙居淞江高尚不仕范成大吴郡志醉眼亭)
 (在淞江 (第 11b 页)
李无悔
所居至元嘉禾志 (第 11b 页)
李/行中
筑亭于青龙江上诸公皆有诗)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醉中对客眠何害
须信陶潜未若贤
孝先风味也堪 (第 11b 页)
怜肯为周公昼日眠枕曲先生犹笑汝
枉将空腹贮遗编
 枕曲先生(白居易诗居士忘筌兀/兀坐先生枕曲昏昏睡)
  附 李无悔
(第 11b 页)
醉眠
亭原作 (第 11b 页)
   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
   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
   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
   李行中醉眠
亭三首  润州甘露寺弹筝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次韵陈海州 (第 21a 页)
 篇凡听宫如牛鸣窌(云云/)按管子有地员篇无地负
 篇又听徵听羽每句叶韵故曰凡听宫如牛鸣窌中
 宫与中叶芟去中字不叶韵矣注讹今正(王本七卷/) 李行中醉眠
亭注引李白诗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
 意抱琴来(原/)注讹作明朝无事抱琴来便尔伧父今
 正(王本二十八 (第 5a 页)
    李行中醉眠
亭三首
已向閒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从教世路风波恶
贺监偏工水底眠
(唐孙思邈千金方以䖟虫水蛭为药以 (第 16a 页)
 极高古至于此篇则顾影徘徊□耀太甚
荆公有诗云端能过我论奇字亦复令君见异书东坡
 亦云未许郎中得异书且共杨雄说奇字陈无巳又
 以奇字对异方
东坡题 李秀才醉眠
亭诗云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
 语出天然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苦贤山谷
 题无咎卧陶轩亦云欲眠不遣客 (第 11a 页)
  卷五

   招 李无悔    
寄彦瞻
   次彦瞻韵    再次彦瞻韵
   寄 (第 7a 页)
   和文与丁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竹坞/横湖/萩浦/书轩/蓼屿/水池/望云楼)
(天汉台/吏隐亭/待月台/霜筠亭/二乐谢/无言亭/党泉亭/露香亭)
(涵虚亭/禊亭/溪光亭/菡萏轩/过溪亭/荼蘼洞/披锦亭/筼筜谷)
(寒庐港/金橙径/野人庐/南园/此君庵/北园)
   次韵吴兴 李行中
秀才见寄并 (第 20a 页)
醉眠
亭诗 (第 20a 页)
  (先生有乐静/集三十卷)
李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人元丰中登第终朝/请大夫有姑溪集五十卷后集二卷)
刘季孙(字景文官左藏库使/历知泾州有集十卷)
苏庠(字养直丹阳人/有后湖集十卷)
廖正一(字明略安陆人元祐中召试馆/职自号竹林居士有白云集)

邢居实(字敦/夫)
贾收(字耘老/湖州人)
沈偕(字君与/吴兴人) 李行中(字无悔本霅川人徙居淞江高尚/不仕晚治园亭号醉眠见东坡集)
葛格(字道纯/高安人)
林敏功(字子仁蕲春人/有高隐集七卷)
林敏脩(字子来敏功弟/有无思集四卷) (第 33b 页)
  (先生有乐静/集三十卷)
李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人元丰中登第终朝/请大夫有姑溪集五十卷后集二卷)
刘季孙(字景文官左藏库使/历知泾州有集十卷)
苏庠(字养直丹阳人/有后湖集十卷)
廖正一(字明略安陆人元祐中召试馆/职自号竹林居士有白云集)

邢居实(字敦/夫)
贾收(字耘老/湖州人)
沈偕(字君与/吴兴人)
李行中(字 无悔
本霅川人徙居淞江高尚/不仕晚治园亭号 (第 33b 页)
醉眠
见东坡集)
葛格(字道纯/高安人)
林敏功(字子仁蕲春人/有高隐集七卷)
林敏脩(字子来敏功弟/有无 (第 33b 页)
   凌虚台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天庆观园亭道士乞名与诗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僧清顺新作垂云亭
   东阳水乐亭  李行中醉眠
亭三首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种德亭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迁居临皋亭 (第 23a 页)
辞。来谒文者。瑨仲子翼明。有志经术。力学向往。公之遗业。其庶几昌大矣乎。铭曰。
忠州之西。蔷薇山阳。 无悔李公。
衣履攸藏。位不称德。莫展抱负。亦奚为政。克施孝友。惟身之迍。惟后式昌。不得者人。天报斯长。我镌其石。 …… (第 479L 页)
之。若公之时。位号之倒置已久。事势之难言。又不啻倍矣。一疏出。杀身湛宗。愚顽亦知而必剧言不讳。终灭死 无悔。
此则惟公一人而已。古所谓仁勇人者非耶。公没之不匝岁。 壸位复正。国人冤愤痛迫之意。未必不自公疏而 睿 (第 482H 页)
幼学金在衡,具贞达。瑞山幼学韩德俭。报恩幼学具宜默。结城幼学田得显。鸿山幼学 李行中。
) (第 153H 页)
庶不失国家长育菁莪之意矣。余先君寓居三十年。余亦生长于此。弱冠而始归怀川。然往来游从则未尝有间矣。故 李无悔,
李汝夏诸君属余序之云。时 崇祯横艾阉茂九月日。
靖孝公祠堂记
靖孝公卒既没丧。考礼家制度。作祠于济生 (第 112H 页)
四日乙卯晴。留平壤。食后与阿旻出含毬门。历箕子井饮一勺。指点井田遗画。则今人所由纵横细大路其址也。遇 李无悔,
赵泳,金仲极。偕往土城外江上小茅亭。其主锦城令适不在。李君壶榼以饷之。良久罢。由正阳门入。暂登五营。 (第 23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