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何梦桂     黄公绍
   史蒙卿     史唐卿
   汪宗臣     范师孔
   鲍寿孙     陈文龙
    李 瓘     
童 潮
   汪 荐     胡次焱 (第 88b 页)
 桐城也劄付所载授鄱阳年月与诗悉合乃
 知二传之有据而实录与人传咸有脱误矣
 俞本记事录至正二十三年十二月中书省
 郎中 李君瑞
陶主敬都事王用和简较酆永
 真陈养吾博士夏允中炤磨陈子初等俱令
 家人私通敌境于四沙易盐及水阳王千户 …… (第 5a 页)
 置于黄鹤楼下大浪中凡三日沉江而死惟 李君瑞
两腿扟一千下安置桐城县按陶学
 士文集甲辰岁守黄未几谪为桐城令安之
 被谪必以癸卯从征令家人易盐之事 (第 5b 页)
  文天祥
百辟岩在福宁境宋少帝航海入闽集勤王师于此文

天祥自镇江亡归追至则少帝已入复州矣故天祥长
溪道中诗有宫殿扄春仗衣冠锁月游伤心今北府遗
恨古东洲之句今按名岩百辟犹舜至上虞今有地名
百官也(闽书/)
   李瓘
度宗戊辰龙飞状元兴化陈文龙同郡 (第 55a 页)
李瓘
太学贯道
斋上舍系第三甲正奏名于唱名之后乞以本身官致
仕恩例尽以回赠父母上书毕辞先圣及三魁同舍出 (第 55a 页)
 顺题发明格 与天人分际论同几字主意
  王道之端如何论        李 瓘
   出处(前汉董仲舒策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
     (所为也 (第 20a 页)
     伏以天门为太白游咏之山宗英继出铅
     山乃文公过化之地精舍爰兴阐教得人
     视今犹古恭惟国用山长 李君瑞
芝三秀
     威凤九苞人才如在冶之金陶镕有待经 (第 35a 页)
  薛君立墓志铭
兴化吉了薛自侍御史廷霸给事中元鼎来莆前埭薛

南海令之穆又自吉了来穆生一兴兴生阿小小生君
立讳鸾晬而孤母郑氏携就外家教养严教 李天隐

爱之余与君立居相近知相谂(音忍/告也)髫龀(音/引) …… (第 29a 页)
醉娶彭氏生男二长乌公次白
公女学道紫泽观孙女一乌公卜丙午腊月庚申□柩
于常太里沧溪桥西原哭徵铭余犹记 天隐
酒边语余 …… (第 29b 页)
君立踰三十福力未可量第恐发之骤享之浅今知
之言信哀而予铭铭曰
 妇持门户胜大丈夫儿肯堂构(书曰厥父基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六尺孤(六尺十 (第 30a 页)
   次顺天壁上韵 芝峰李光。在任。
   赠友人朴尚之崔崶之
   江南路上
   鹑江。次 李君瑞
韵。
   往舍弟家。路中作。
   伏次家亲韵。赠郑棋洲。(二首)
   新秋
   秋思
  
  
次顺天壁上韵 芝峰李粹(一作睟)光。在任。
留滞江南雨。登楼溯北风。林深多雾霭。地湿沸螟螽。世眼因嫌白。吾颜向俗红。相逢旧酒伴。降尽我心忡。
赠友人朴尚之崔崶之
此地多亲旧。今来半不留。相逢双白发。对面两青眸。棋局闲中戏。清谈醉里抽。明朝分袂去。云物惹离愁。
江南路上
云山一万叠。径路百千回。倦客行行地。羸骖缓缓来。秋深霜叶老。天阔旅鸿哀。日暮烟江上。柴扉向水开。
鹑江。次 李君瑞
韵。
列坐方舟者。谁非有故情。烟霞一江水。歌笛半空声。 (第 16L 页)
   杨万世随回答使。将行告别。手持南郭朴说之所赠四言八句。遂于席上。用其韵令渠书之。(三首。)
   李子敏家酒席大醉。使子敏呼韵。辉世书之。
   题志轩轴
   送 李君瑞
赴兴海郡
   安边府使馈海鱼数种。诗以谢之。
   挽金咏
   病告闻权叔节赴文化。书此寄别。
者亦来。故云六一。)
题志轩轴
新岁无人问冷官。睡头扶起日三竿。山僧勤苦来何事。只为诗盟尚未寒。
李君瑞
赴兴海郡
每惜清标混下僚。推挤末路任群嚣。马曹拄笏郎潜皓。瘴海分符吏隐遥。霜橘噀香供酒兴。雪梅迎腊动 (第 401H 页)
则以为真也。而崔兴源,沈守庆,俞泓,金应南,李德馨,崔滉,宋赞,李宪国,李齐闵,权徵,李增,李𥕏, 李瓘,
白惟咸,扶安都正,永原守等启。皆疑其非真。先主之启亦以为可疑。至是好闵附会灾变。投合时论。所谓大言者 (第 279H 页)
川府使李尚毅,及第李尚吉,黄海道观察使权憘,仁川府事尹健,前县令韩濩,晋兴君姜绅,副率朴东尹,行参议 李瓘,
参判丁胤福,云川君慎,原川君徽,知敦宁府事柳自新,典翰柳希奋,前牧使边良佑,刑曹参议柳祖讱,前正金玄 (第 69H 页)
   人日见京书。知有去腊夜对 御制。谨伏次韵。
   柳塘游鱼
   德峙马上口占
   还乡呼韵
   送济州牧 李君瑞(喜龙)
   沧浪亭泊舟
   除绫州。将赴京祗谢。关雨少留。与诸弟呼韵同赋。
   夜坐分韵得百字
   ……  答朴士元
   答李寿翁(世龟○庚申)
   与李寿翁
   与俞道叔(信一○庚午)
   与朴 君瑞(泰初)
   答朴 君瑞
   答柳集仲(成运)
   答柳集仲
   答李圣望(师尚○乙丑)
   答朴祖能(泰殷)
  
  其二
孤臣危涕岂曾晞。一别清朝久未归。诵罢 宸章偏感慨。此生深觉寸心违。
柳塘游鱼
杨柳阴阴拂水垂。绿池春涨雨馀时。游鱼自有从容乐。不管濠梁知不知。
德峙马上口占
明沙碧水夕阳边。别是人间小洞天。问含求田心已倦。偶逢佳处亦欣然。
还乡呼韵
三月烟花锦水头。故园归卧是风流。春江亦有银鳞

脍。还笑张君苦待秋。
送济州牧 李君瑞(喜龙)
送后离情秪自知。江楼怅望复移时。前宵不尽挑灯话。更托晨风寄小诗。
  其二
馆头南望海云收。天际挐 (第 51H 页)
   与赵子以(尚健○戊戌)
   答鱼圣则(有龟○甲午)
   答李季通(蓍圣○乙未)
   答李季通
   答 李君瑞(德淳○丁酉)
   答李季通(潗○戊戌)
   答李季通(辛丑)
   答金震卿(镇东○丁酉)
   与徐永年(
 亡妻初期已行。当间月行禫。而有闰月矣。以家礼文势及丧礼备要观之。则当不计闰。然横渠张子则以为计闰。未知当从何说。且语类曰。二十五月

祥后。便禫当如王肃之说。而今从郑说。虽是礼宜从厚。然未为当云云。朱子既以郑玄间一月为非。则岂于此计闰月。而又间一月乎。朱子之意。似必不然。伏乞商量见教。
所询礼疑。非区区所敢妄对者。然尤庵先生答尹君寀禫祭计闰与否之问曰。据家礼则似当不计闰。而张子说则似当计之。张子说盖谓祥禫之间也。非祥与禫之谓也。大抵朱子常以祥月便禫为是。而以间一月为非。况于其间又可不计闰乎。然则朱子之意。与家礼不同。而不改于家礼者。从时王之礼也。今据此说。似亦为来问准备者。谨此录呈。惟在高明量处。
李君瑞(德淳○丁酉)
所询礼疑。以生孤陋寡闻。何敢容议。但考尤庵,玄石礼问答。尤庵曰。父丧中为人后者。若是练前。则当即日 (第 316L 页)
后生蒙陋。其何以识公风懿之髣髴。谨据两公所称述。略记其本末如右云。
外弟南平县监李君墓志铭(并序) 李君瑞
卿讳显应。系出 世宗大王别子广平大君讳玙。领议政惠定公讳濡之胤子。郡守 赠领议政讳重辉之孙。掌令 赠 (第 283H 页)
寄酹。语尽声吞。哀哀履泰。闻乎未闻。呜呼哀哉尚飨。
祭外弟李瑞卿文
维岁次壬子四月二十二日己酉。外弟 李君瑞
卿。卒于南平官所。靷返于广州宫村之墓舍。将以六月十八日癸酉。永敀于幽宅。内从咸从鱼有凤。积病惫顿。重 (第 387H 页)
   申君辅初以足病辞官。竟因卜妾被谤解归。诗以戏之。
   伏奉有 旨以承旨徵召
阳坡遗稿卷之六
 诗
   留安岳。书奉主守 李君瑞。
   行中译官知事朴璇与写字官李生员之翰。唱和诗篇。来示于余。余亦次韵。(七首。)
   次李之翰
阳坡遗稿卷之六
 诗
  
留安岳。书奉主守 李君瑞。
蹑尘芹泮已多年。会面杨城亦宿缘。淹驾倦寻西塞路。唤鹰同上北山颠。两家世分谁知者。半日閒谈不偶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