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且十万馀
言固濂洛关闽之绪而六经之旨也其为著述则亦已
繁此瑄之无碍于祀典者也然宋儒之贤若尹洙罗从
李侗
黄干皆不得与今瑄所得未知其与数子何如
乃得与或者亦有是说臣又以为不然夫瑄之所得诚 (第 21a 页)
也以非大义所关故不摘之序中盖余尝闻 李愿中

罗仲素说春秋初未甚晓然及住罗浮后其说不知何
如夫罗浮何与于春秋也岂不以此心空洞无物而后
能好恶与 (第 25b 页)
千圣心学之渊源也故程子以为孔门传授心法而他
载籍不与焉正谓此耳 延平先生
复推明未发之中其
说最详而朱子以为象山门下相传指诀自延平之说
传而后中庸之道益明程子之言益信乡微延平 …… (第 11b 页)
  与王浚川(薛蕙/)
近闻留都司马之命不任庆慰今者计当还第谨具状
驰候前承诲劄未能上覆周贡士来又蒙赐教并示丁
亥集有警于昏昧多矣但于太极阴阳诸论思之未通
此殆为先入之说所蔽尚欲问难冀烦重喻然非笔墨

之可究也比年诵先儒之书稍见得一处颇为切要敢
因下问之及而就正焉昔 延平先生
尝语中庸曰圣门
之传是书其所以开悟后学无遗策矣然所谓喜怒哀
乐未发之谓中者乂一篇之体要也若徒记诵而已 (第 16b 页)

亦奚以为哉必也体之于身实见是理然后扩充而往
无所不通则庶乎可以言中庸矣晦翁亦曰 李先生

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则处事
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因二先生之 (第 16b 页)
事名罗从彦杨时 李侗
曾巩游酢真德秀胡氏蔡氏父
子以文学名陈瓘尹洙林之奇以气节名刘韐李纲以
忠义名而朱元晦者世目为大儒而所 …… (第 20b 页)
  送郑温卿序(李承芳/)
孟子曰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
兴孟子之时何时哉其所以自兴而且望待于人深且
厚矣而固不以时也予读周礼至于教民兴学选贤命
士之法而见其周至焉士民生于时宜其周于为善也
虽欲不为善而为恶不自得也扬子曰周之士也贵秦

之士也贱周之士也肆秦之士也拘世益降则俗益薄
而士习益下矣士至于汉固不足为士而三代之遗风
尚未尽泯灭也凌夷者数百年及汉末时气节屹兴士
习争自刮磨虽非古道而犹可观下此均未足论宋元
之儒若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程明道司马公 李延平
韩魏公范文正许鲁斋许白云刘静修数人而己其训
诂章句者不必言也弘治庚戌取进士三百人郑君温
卿浙江兰溪人 (第 21b 页)
二人焉余以为非也既有天地即有此
山非二人之所能据而山之名天下则亦豫章罗氏有
重焉豫章习静罗浮以其学传 李延平
延平传之朱考
亭氏实为斯文之山岳则是山也非储精发祥之所自
与余尝论天下之山有八皆圣贤之所基也非浮屠老 (第 12b 页)
  宋福清儒林传(郭万程/)
自司马传儒林宋乂立道学者福清县一人焉王蘋字
信伯其先县刹上人也自唐水部棨之八世尚书郎伯
虎州教授伯起皆世其文学从弟仲举徙吴生蘋伯
起遣之从程子于洛得高第之学若杨时者居多时
曰同门后来莫踰伯信者绍兴以白衣赐第终朝奉郎
居平江而葬长城详在吴志传中闽自时载道而南传

罗从彦 李侗
至朱熹其宗为盛而私淑蘋传莆侍郎
林光朝光朝闻陆子正得程门尹焞之学而又与之游
及吕祖谦张栻朱氏并鸣为先 (第 16b 页)
所存者又未易及知也顾又安能言然
中心怛怛竟不容于辞避为也益难言难言矣为著论
曰先生始悟近陈公甫持养如 李愿中
悟而不肆养而
不迫中和具体渐于程伯子矣而国博文君似韩哭之
诗直以为贫如颜乐虚无不校云系之铭曰
于维先 (第 15b 页)
敝也近乎忘身南宋宗程颐之学就事物以求心性究
之事物无一得而坐失心性(朱熹从 李侗
私淑程颐格/物理主形器注诗易四书)
(离骚参同契辑仪礼家礼十七史究卦变太极皇/极律吕诸象数而不考事实 (第 9a 页)
   洪 迈(黄子介/许 绍)  向 𤃳

   方云翼     李端民
   叶南仲     胡 宪
   胡 宏      李 侗
   
李 缯     张元干
   郑汝谐     苏云卿
   米友仁     司马端衡
   吴 芾  (第 5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历代诗馀卷一百五
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
旨校刊
  词人姓氏
   宋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人少依父友刘子翚寓建
 安后徙建阳之考亭从 李侗
诸儒游尽得程氏之学登 (第 1a 页)
  紫溪岭 车盘岭
     武夷山 建阳道中
     谢朱咏道山长来访 八仙驿
     剑浦  李延平
道南书院
     高桐道中 上水船
     杈洋 苍峡道中
     苍峡镇夜雨 摩天岭
    (第 43b 页)
   八仙驿
滩峻涡旋陡下危柁师招处和声齐八仙驿畔山如画
一棹清风下建溪
   剑浦
湛湛双溪剑浦秋张华祠下更深幽神兵不著奸臣去
真是蛟龙亦可羞
    李延平
道南书院(延平名侗/晦庵之师) (第 28a 页)
七卷取文公所论汉以来至宋及题跋近世诸公
诗后集十三卷各专一类而论其诗者二十三人曰濂
溪横渠龟山罗豫章 李延平
徐逸平胡文定致堂五峰
朱韦斋刘屏山潘默成吕紫微曾文清文公宣公成公
黄谷城黄勉斋程蒙斋徐毅斋刘篁㟳刘漫 (第 17a 页)
及其数且有偏伯之讥何欤登程氏之门而得其
传者可悉闻欤其所造之浅深亦有可知者欤龟山杨
氏之传为罗仲素氏 李愿中
氏而子朱子出焉其授受
之际微言精义犹有可考者欤道南之叹程子之属望
于中立者何如也而乃深以著书为戒何欤 (第 12a 页)
   自警铭         汪九成
仆蚤岁受学于乡先生云峰胡公粗闻绪论一日读子
朱子告君为学之格言忽悟曰此与 延平先生
所传实
相表里为学之要尽于此矣又奚以他求为哉因自思
后进为学之病由于不先立诚敬以为基盖不诚则虚
假不 (第 6b 页)
必不能至此其志为何如哉由是性
明行完扩之以广大体之以仁恕有如 李延平
之书潜
思力行任重指极有如朱晦庵之言其所造又何如哉 (第 11a 页)

士如欧阳詹之徒者尝考詹之遗文与韩昌黎所为叙
述则詹固以文辞为功名者而止尔及宋道学之说兴
若杨龟山 李延平
诸先生皆能推尊孔子之道至朱子
而大发明之后之见于道学传者甚众至有海滨邹鲁
之称焉福古闽地为今藩会每乡 (第 18b 页)
  配义与道
孟子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朱子注云配者合而有助之
谓近高泉谢氏云合字是也而有助字却非谓其有彼
此之分也文公此解缘信师说太过 延平先生
云配是
衬贴起来又云气与道义一滚出来一滚出来之说极
精而衬贴起来之说欠莹文公语录云配义与道不是
两物 (第 23b 页)
  游定夫帖
游定夫一帖与友人曰不能博学详说而遽欲反约不
能文章而遽欲闻性与天道犹之欲立数仞之墙而浮
埃聚沬以为基絺兮绤兮而欲温吸风饮露而欲饱无
是理矣近日厌穷理之烦而贪居敬之捷者安得以是
说告之
   李延平
胡仁仲格言
观喜怒哀乐未发之先可以理性(延/平)探视听言动无息 (第 16b 页)
   丰寅初
嘉靖志叙寅初两事一云洪武十七年徵为国子司业
上书谏观灯谪德化学教谕一云建文壬午弃官归盖
皆本其家传而全祖望辨之云寅初本名初以洪武二
十七年岁贡官江西德化教谕其子庆以宣德间用父
宦籍自江西中式则谓逊国中弃官者妄也予又考水

东日记云寅初洪武中授训导升教谕则寅初未尝为
国子司业传所云直谏谪官者亦妄也志家好信家乘
而訾旧志得毋为若辈技掚所误邪
   王罃奏从祀事
成化嘉靖志俱载王罃奏请杨时罗从彦 李侗
等从祀
孔子庙庭上可其议考明史礼志杨时从祀在孝宗朝
罗李从祀在神宗朝而罃为给事乃在宣德之世时代
隔越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