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书张良传 哀乔生辞

  哀张生辞 哀赵季良辞
   李仲举
岑尚周哀诔 哀史生辞
  哀赵子有辞 朱氏新注阴符经后序
 第七卷
  与黄明远论乐府杂说 三坟辨 (第 9b 页)
力乌能窥出日乎泰华
之顶固已快雨零于窗隙矣不然使彼生者孤妻髽弱
子绖有以抱终天之戚戚为何如也耶
   李仲举
岑尚周哀诔辞
初溧阳李士良 (第 28a 页)
仲举
馀姚岑士贵尚周盖延祐间予同
荐于乡至杭见尚周舟中年二十馀美风仪善言论洁
士也及来燕邸乃与 (第 28a 页)
仲举
相见其年不后尚周貌加尪
言若不出诸口雅士也李本故 (第 28a 页)
仲举
幼病母爱之甚 (第 28a 页)
及上礼部欲行乃闭诸户使不得出泣目尽肿且曰我
家左江右湖鱼稻丰给子故多病又忍以风霜冰雪锢
吾子虽不仕进无损吾事宗党亲戚力勉使去犹屡遣
介致佳米善药不绝于道 仲举
归将之官馀姚竟以丁
母艰毁死岑自设科以来兄弟数人鄞黄彦实授之以
学彦实故儒家子材高而学邃尝夜梦坐岑厅 (第 28b 页)
(乙酉)
谨承辱讯。备委近日为况万安。三益曾叨薇垣。坐阅七个月之久。其间难处之事。随日而出。如朴景进 李仲举
之论。逢彼之怒不少。适以身病递为司成。庸骇之责。出于徐君受之疏。可笑可叹。为宗正未久。又此移换极悯。 (第 266H 页)
   记栗谷书后
   答希元书
   答浩原书
   答浩原书
   答关北按使郑季涵书
   答浩原书
   答 李仲举
别纸(山甫时按岭南)
   答浩原书
   答赵汝式书
   答浩原书
   记牛溪书后
龟峰先生集
险。如我衰朽。永断与亲旧通信。宜忘之掷之。不之齿论于短长间也。然且云云云。未知终欲何为也。谨复。
李仲举
别纸(山甫时按岭南)
一。风化政刑之源。在吾方寸至密之地。邑宰震慑。惟恐不善。其不在我乎。治人本于自 (第 469L 页)
   思郭希甫(贤)而次其韵
   思金锦溪(玄成)而次希甫韵
   申次青莲丈(李公后白)
   次河丈道源(洛)韵。呈 李方伯仲举(山甫)
令公。
   读楚辞有感(丁亥)
   省墓后。诣 阙陈疏。(己丑四月)
   封章后。待罪 阙下。 ……   二十四日。向清道郡。路拜渔村先生(时郡守金浩然滉也。以迎室家事向省岘。)于川路。次晦斋韵。
   次鳌山东轩李使相鸣谷 仲举(山甫)
(二十六日)
   再次清德楼韵
   次鳌山东轩韵。呈渔村先生。
   请渔村先生立后
   谢
  其二
缅想姬周葬北阿。近思太白咏栖霞。斯文忧患伤工部。世道衰微老白沙。閒把牛刀治僻郡。常携健笔岸乌纱。游刃恢恢有馀地。时访山阴处士家。
申次青莲丈(李公后白)
温火防泉患岂微。陈欧不复牖天扉。空闻备贼三方振。曷见迎公九罭归。自是阴云能变化。莫言秋日少光辉。如将一复三阳泰。庶望斯民足食衣。
次河丈道源(洛)韵。呈 李方伯仲举(山甫)
令公。
皇华原隰悯劳馀。玉节煌煌孺子庐。敬老深恩寰海服。忧 君一曲赤心摅。旌忠树德神明悦。劝学兴贤士 (第 149H 页)
   次洪海上人韵(上人说轮回法甚固。遂次韵以赠之。)
   登白云楼
   次李子文(东郁)山家韵
   次李子文韵
   乘夜上内院庵(丙辰)
   李仲举(凤瑞)
示李子文所寄绝句。遂步韵以赠。
   次尤斋宋先生铁岭诗韵
   有所思(丁巳)
   扇(戊午二月 ……   与尹汝辉(景绩)(○庚子)
   答朴献之(廷圭)
   与权明仲(熀)(○丙申)
   答李子厚(道载)
   与 李仲举(凤瑞)(○戊午)
   答闵致龙(癸卯)
   与韩师伯(师朝)(○壬寅)
   答李厚而(敏坤)(○辛丑)
  
步踏寒山雪。行寻石路通。庵藏古树下。僧语白云中。月出亭槐静。泉鸣夜洞空。慇勤参道释。禅榻一灯红。 李仲举(凤瑞)
示李子文所寄绝句。遂步韵以赠。
一个吾心合下明。莫教浮念日纷更。勿忘勿助须勤业。也致心清气亦平。
(第 21H 页)
僭率多矣。不胜悚惕。寄还鄙说依到。但奖饰太过而砭射不及。岂所以求助于友明者未至而然耶。深切愧叹。
李仲举(凤瑞○戊午)
窃观来书。自处太恭而推人太过。礼卑而辞巽。奖过而名僭。此在仆昏愚蒙陋者。太不著题。左右于是乎未免失 (第 119L 页)
   答金孔明(汝亮○壬戌八月四日)
宋子大全卷一百十九
 书
   答慎后尹(丁卯五月十三日)
   答慎后尹
   答金是重
   答金是重
   答 李仲举(凤瑞)
   答 李仲举
   答 李仲举(戊辰四月)
   答 李仲举
   与慎国宾
   答金百鍊(壬戌四月六日)
   与全亨叔(克泰)圣叔(克念)强叔(克和○庚申)
略绰可见。而亦非乐之全者。太极图五行之分别左右。与先天左右已不同。今与五音之分别不同。又何疑乎。
李仲举(凤瑞)
 长子无后而死。则父丧。次子以兄亡弟及。当为丧主。而祝辞及旁注。皆称孤孝耶。若有立后之人。则为长子 …… (第 217H 页)
李仲举
出继人为其生父母改葬。只吊服加麻而已。
省墓时初到再拜。复再拜而退。则礼意尤为恳恻而周详矣。
遇事时 …… (第 217L 页)
其母死。则祖父虽存。不可降服。盖祖不压孙之文。不可违也。
前后妻皆没后始为之子者。当为前妻之子。
李仲举(戊辰四月)
 兄弟异居者。父母忌日。或不得往参。则其晓设位向哭何如。
鄙家兄弟亦如此。盖略(略下恐脱)语类问答 …… (第 218H 页)
 灾变之作。君子不宜惊动。益加修省。以为消除之道。而今人多惑卜说。或有移避。若奉亲之人。则为亲移避。亦或可耶。
侯夫人。程子母也。家人尝惊动曰。有物挥扇。夫人但曰热尔。又曰有物击鼓。夫人曰有椎乎。可与我也。终不动则鬼物自无焉。我祖母李氏。尝夜见鬼火闯发。安坐不怖。鬼火自灭。家亦无患。大抵人不能烛理。则

心不能不动。心动则自为病矣。非鬼之能病人也。然韩文公与柳子厚等三人同处。有鬼物来侵。虽以韩公正直。亦不能不怖。其后三人皆不利。大抵厄运将至。则其兆亦先见矣。亦安能逃之哉。安以俟命可也。然奉亲者亲意不安。终不能谕之以道。则亦不可不勉承亲意而避之也。
李仲举
 夫妻身长不齐。则合葬时齐其下乎。齐其上乎。抑齐其要。而短者居于长者之中耶。
齐上为是。考疑礼问解。 (第 219L 页)
 

(字景厚。延安人。居南原。)
   李仲举
 
(名凤瑞。)
  慎国宾
 
(当考。)
  金百鍊
 
(当考。)
  全亨叔,圣叔,强叔
 
(亨叔。名克泰 (第 530H 页)
。吾先子尝曰母先亡父丧中。母之大小祥祝。以先妣当告之。愚则以此引据立说矣。贤意终不为可。而以吾先子答 李仲举
书为證。盖此书之意。则丧中题亡室之神主。入于灰烬。即当改题则不得不因旧题亡室为可。而至于告由。亦以亡 (第 120H 页)
  漫成
   除夕
   上元
   村居杂兴
   新礼院
   即事
   朝起即事
   谢 李仲举
来访
   挽权苍雪(斗经○二首)
   閒居述事
   閒居即事
   幽居述兴
   夏日田家
夜长眠苦短。起坐候天明。盥栉吾无事。樵苏各有营。林霏馀宿霭。岳翠送新晴。已觉衣裳懒。何论簪组荣。
李仲举
来访
三岁一相见。百年知几巡。文章别后进。世事话中新。坐送青山暮。吟回白屋春。浊醪供远客。惭愧阮家贫 (第 40H 页)
   九日。又与乡村诸君登高剧饮。醉次金器韵。
   简答朴进士寅亮
   次祖遇上人韵
   次成进士聃龄韵
   吾友 李仲举
有气节才略。谓当宦且达而有为于世也。宰阴竹未久。便长啸赋归。时年尚少。筑轩构亭。手种万松于左右。放傲其间。殆将一纪。松且拱矣。余适过而访焉。 仲举
慰话之馀。请轩亭之名。余谓慕荣宦绊簪组。老洫而不能决去者滔滔皆是。而 仲举
能急流勇退。优游丘园。贤于人远矣。然遭治世事 明主。陈力之日尚长。而遽自托于栖身长往之流。唯求其身之安逸。而恝然于大义。高则高矣。余未见其尽美也。姑且名其轩归来。 仲举
笑曰。君方劝我更仕。而反以归来命之。何也。余曰。昔东坡咏刀景纯曰。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云者 ……酬 国恩。然后谢事归来。逍遥于曩所谓手种万松之间。白须苍髯。交相照映。以娱馀龄而遂本志。岂不为快哉。 仲举
复一笑而已。遂定名而系以诗。
   题敬怀师所携山水小轴
   冬夜不寐
   尹佐郎溉来访注村。夜
作邻。
吾友 李仲举
有气节才略。谓当宦且达而有为于世也。宰阴竹未久。便长啸赋归。时年尚少。筑轩构亭。手种万松于左右。放傲 (第 38H 页)
其间。殆将一纪。松且拱矣。余适过而访焉。 仲举
慰话之馀。请轩亭之名。余谓慕荣宦绊簪组。老洫而不能决去者滔滔皆是。而 (第 38H 页)
仲举
能急流勇退。优游丘园。贤于人远矣。然遭治世事 明主。陈力之日尚长。而遽自托于栖身长往之流。唯求其身之 (第 38H 页)
安逸。而恝然于大义。高则高矣。余未见其尽美也。姑且名其轩归来。 仲举
笑曰。君方劝我更仕。而反以归来命之。何也。余曰。昔东坡咏刀景纯曰。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云者 …… (第 38H 页)
酬 国恩。然后谢事归来。逍遥于曩所谓手种万松之间。白须苍髯。交相照映。以娱馀龄而遂本志。岂不为快哉。 仲举
复一笑而已。遂定名而系以诗。
白首归来种万松。苏仙端为子形容。男儿要作百年快。臣 (第 3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