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答汪易直(三)
    答彭子寿(二)
    答折子明
    答刘君房(二)
    答曾无择
    答 曾无疑(六)
    答曾择之(四)
    答王才臣
    答度周卿
    答李诚之 (第 78a 页)
     杜 旃
   杜 斿     游九功
   李伯玉     潘 牥
   林希逸      曾三异
   
陈 容     张道洽 (第 75b 页)
   (容斋三笔云语意超拔/)
  许 玠
   玠字介之襄邑人有东溪诗槁(曰璐按刘后村/云端平以来与)
   (江西 曾无疑
金华杜叔高九华叶子真同聘召/之士有衡阳许介之盖介之南渡寓家衡阳晚)
   (年始被召也/)
  染丝 (第 21b 页)
  题达磨渡芦图
白头浪中碧眼胡赤脚笑蹋雁衔芦太平寺主不知我
观音后身谁诳渠是身如幻本来空偶然游戏非神通
当年涉海向震旦扁舟本与商胡同君不见壶丘弟子
御风飞犹有所待周笑之又不见横抛锡杖渡水僧回
瞻黄檗称大乘此胡法器更奇在何曾以此为圣解萧
郎不悟义不留欲要时人略惊怪异时埋骨寄熊耳万
里西归提只履忽从葱岭遇宋云雅意依然今日是此

图谁笔面如活客来却咏临波袜若将底事比渠侬老
胡暗中定羞杀(以上竹溪十一稿/)
   曾三异
    (第 9b 页)
三异
(第 9b 页)
无疑
(第 9b 页)
云巢
新淦人以隐逸召为秘阁
   校勘除太社令
   (鹤林玉露 (第 9b 页)
云巢
周益公门人博学工文尤精考/订以隐逸召立朝逾年未及有所开陈奉祠而)
   (归年九十乃终/)
  携茶 (第 9b 页)
访杨东山

搴衣不待履霜回到得如今亦乐哉泓颖有时供戏剧
轩裳无用任尘埃眉头犹自怀千恨兴到何如酒一杯
知道华山方睡觉打门聊伴茗奴来
   (鹤林玉露端平初杨东山累辞召命以集英殿修/撰致仕家居年八十 云巢
携茶袖诗访之诗云云)
  陈 容
   容字公储自号所翁福唐人端平二年进士倅
   临江入为国子监主 (第 10a 页)
   (史擢陈台端劾倪削秩罢去或为/)(联云云/)
  都下谣
释迦佛中间坐胡汉神立两旁文殊普贤自斗象祖打
杀师王
    (曾三异
因话录韩侂胄封平原郡王官至太师/一时献佞过称师王晚年伏诛钱伯通在政府) (第 26b 页)
   祭内弟程允夫文     朱熹
维庆元二年十一月乙巳晦外兄具位谨以香茶酒果
奠于内弟吉州录事程允夫之灵此月之初得吾弟九
月六日书于便中首言滥得美名恐为师门之辱次言
老不解事愧贻老兄之忧予盖深有味乎其言如接笑
谈之适也既又视其字画谨好词气安閒且言受代有
日骨肉俱安则又深以为喜盖初不闻其有所疾痛也

及二十有九日 曾君无疑
使以书来乃言吾弟比以此
月八日不幸死矣呜呼痛哉以吾允夫之才之志而止
于此且以何疾而遽然邪予生多艰今复 (第 5b 页)
   夔州重建州学记

   张行父(忠恕)拙斋记
    曾无疑
仰高堂记
   家侯季(文)积善堂记
   黔阳县学记
   龙舒陈侯(冲)君子堂记
   资州中和 …… (第 55b 页)
   虞退夫(兟)敬和堂铭
   临江彭应龙省斋铭
   合江阳(醇)三勿斋铭
   江子远(万里)古心堂铭
    曾无疑(三异)
归全庵铭
   当涂辛钦夫(克承)孰庵铭
   莆田陈师道(宿)克斋铭
   靖州李外父(登)升斋铭 (第 63b 页)
   虞退夫(兟)敬和堂铭
   临江彭应龙省斋铭
   合江阳(醇)三勿斋铭
   江子远(万里)古心堂铭
   曾无疑 (三异)
归全庵铭
   当涂辛钦夫(克承)孰庵铭
   莆田陈师道(宿)克斋铭
   靖州李外父(登)升斋铭 (第 63b 页)
字克敬贤而知学是以能然呜呼赵氏之昌其未艾哉
   题 曾云巢
春郊放牧图
春盎郊原十牛在牧或奔或驯或行或息或前或随或
饮或食或鼻浮水或背负人各适其适牛不自知也牧 (第 13b 页)
  山谷宜州书最为老笔自不当以工拙论但追想一时
忠贤流落为可叹耳云谷老人因览窃识庆元己未三
月八日

  跋 曾无疑
所藏黄鲁直晚年帖 周必大 (第 12b 页)
  右友人 曾无疑
所藏太史黄公帖其前一帖崇宁癸未
公寓武昌窜宜州十二月赴贬时留与黄州何颉斯举
者明年二月南过洞庭寄家永 (第 13a 页)
  蕲口阻风务官点税

卷第五
  郭外翁 郑南夫云林隐居
  梦用父子文叔方相会 戏呈赵明府
  访 曾云巢 
冬煖
  许提干湖上下筑 见名园荒废有感
  题黄仲文双清亭 孟运管招客话旧
  买蛎 天竺访明上座 …… (第 38a 页)
  金山 焦山

  梅花 赤壁
   曾云巢 
醉吟
  次韵胡公权 同子顺访茅庵道人
  罗立之酒边举数首 为客
  彭绣使平叛卒三首 会李择之 …… (第 39a 页)
  见赵南仲侍郎 镇江别总领吴道夫
  董侍郎山园燕楼宗丞 聂侍郎饮中示书画
  思归 送赵提举入朝
  长沙呈赵运使 山中见梅寄 曾无疑
  
余惠叔访旧 张丈相访舞剑
  朱渊出示廷对策 裘司直见访留款
  访张元德 滕审言相遇话旧 (第 41a 页)
   颍川陈茂先自陈表
祠部郎荀伯子表臣七世祖太尉淮祸加淮南不应滥
赏寻先臣以剪除贾谧封海陵公事在淮南遇祸之前
后广陵虽在扰攘之际臣祖乃始蒙殊遇历位元凯后
被远外乃作平州而犹不至除国良以先勋深重百世

不泯故也圣明御世英辅系兴 曾无疑
议以为滥赏臣
以微弱未齿人伦加始勉视息封爵兼嗣伏愿陛下远
录旧勋特垂矜察
   论陈留零陵王位次表( (第 13b 页)
事仲和司马之子也又载司马
四世孙谆景德元年施田事碑所载当得实咸通唐懿
宗景德宋真宗所纪年也则司马误为 宋无疑
谱不著
闽之所自徙岂其先失于纪录或有录而世远遗逸耶
抑所重者近而亲其远而疏者遂略耶作谱之道明其
本详 (第 14a 页)
 时宫人故将军阴升之姊明帝崩出嫁为尹更生妻
 者也由此言之古今有三莫愁而卢氏多好女今湖
 山争借以为重乎
  宋曾三异
云曾见莫愁像石本衣冠甚古乃古神仙
 者流非女子郢中倡女窃其名 (第 6b 页)
殊遇,历位、元凯。后被远外,乃作平州,而犹不至除国,良以先勋深重,百世不泯故也。圣明御世,英辅系兴, 曾无疑
议,以为滥赏。臣以微弱,未齿人伦,加始勉视息,封爵兼嗣,伏愿陛下远录旧勋,特垂矜察。(《宋书·荀伯子
 人家成服过时者。练祥则当计成服后日月实数。而至于禫祭。则先儒之说。亦相不同。
先儒不同之论。何敢臆决。而朱子答 曾无疑
书。恐当为据。
 芝峰说曰。檀弓禫徙月乐。鲁人有朝祥暮歌者。孔子谓踰月则善也。又孔子既祥十日而成笙歌 …… (第 264L 页)
 杂记。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颡疏曰。父在不敢为

妇杖。若父殁母存。为妻虽得杖。而不得稽颡。不杖属于父在。不稽颡属母在。故云父母在不杖不稽颡。(家礼五服图。未考疏语而致错看者也。)
盖父殁母在。为妻杖禫。见于礼经者 无疑。
而活斋集备要。两处所据。亦有其由。贺循曰。按小记。宗子母在为妻禫。则非宗子其馀适庶。母在为妻。并不得 (第 265L 页)
 去年三月晦日遭内艰。而在外闻丧。四月初三日到家。后四日成服。今年练期时。宅揆则计成服日变除服练。而明年阕服时。若依此行之。则五月禫祭之日。宅揆则不可参祀否。且五月是仲月。则吉祭当仍在其月。而宅揆禫服未除。亦未可参于吉祭否。宅揆之服吉。在于六月。而未知何日行之耶。一说云。变除从闻讣月计之。而其间若有闰月。则同日除服无妨云云。今年虽有闰月。而三年之丧。无计闰之礼。则私情有所未安。未知如何。
俯询疑礼。迷昧实难仰供。而教意有不敢孤。玆以援据数条。以备参考耳。朱子答 曾无疑
曰。练丧之礼。当计成服之日。至今月日实数为节。郑康成曰。以月数者数闰。以年数者。虽有闰不数之。李大山 …… (第 275L 页)
。三年之丧。复有期丧者。当服期丧之服。以奠其丧。卒事则反初服。先儒说斩衰重服。遭期服。则服其服以葬。 无疑。
答吕季承(武圣)问目
 弊家不幸。丁卯六月。遭从母丧。十五月行禫之制。从父已主而毕之。但灵座则未撤 …… (第 276L 页)
五。以五数之。为七十五。五五二十五。以三数之。亦为七十五。(错综。)
本义卦变之训。寻常读之。每不能 无疑。
如讼之刚来而得中。谓以遁九三来居二云。未知遁三之所以来居讼二者何义也。又如随之刚来而下柔。谓以困九二 …… (第 282H 页)
如孔子之大本领。固无所不学。故说如此。至于后学则自当量力随分而学。故每以日用卑近处教训之。读之者可以 无疑
矣。(以下大学)
安而后能虑。按知止。已知至善之所在。所当止之地。则所谓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有之而 (第 286L 页)
闻讣为如死日。欲于是日除服。而但始死与闻讣同在一月。则以死日行练祥。即老先生意也。当从之。至于朱子答 曾无疑
书。 (第 315L 页)
无疑
在官遭丧。因何事成服太晚。故朱子云然。而南溪不能详其曲折。以成服日行练祥为说。主张甚力。遂庵已言其不 (第 315L 页)
成服于明月之初者。欲以亡日行练祥。府君曰服未准二十五月则是短丧也。为之著说以晓之。其略曰曾不见朱子答 曾无疑
之书乎。其书曰承谕令兄丧期于礼。闻计便合成服。当 …… (第 373H 页)
乎。曰子之言似矣。而又有甚不然者。子以为势所使然。礼无所失。则视为常礼。而不当用变礼之文乎。若朱门人 曾无疑
之事。其成服之过时曲折未可详。而以今世人家之所遭者言之。则或因贫穷未及办丧需。或因丧人有重病。不省人 …… (第 374H 页)
之致也。忌日之祭。非古也。古者卜日而祭。朱子从简易。大小祥止用忌日。盖因时俗而制宜也。若有窒碍难行如 曾无疑
之所遭及今日问答之事。则何尝教之必从忌日移易不得耶。所以有计月数退行练祥之教。又有遇忌日别设祭奠之教 (第 374L 页)
  

答沈大之(甲寅)
奉唔之阻。阅几寒暑。寻常所欲知者。德学之进。近到何境也。区区一念。只在于此。而相思之苦。落在第二矣。来书有杜门求志之谕。可认三勿遗训。有以遵守矣。令人嘉叹。殊慰恋憀之私。第承有艰窭忧恼意。不胜伤念。然今日无可为。只讲学自守。尚属自已事。于此不得力。似无安身立命处矣。幸须加意惕勉。以副远望。仆当暑阻食之證。遇寒亦未稣。衰气日益懔悴奈何。近有远方来从者。而顾无以自力于讲讨。良足愧叹。而甚恨高明之远未盍簪。以警此颓惰也。别纸示谕诚然。朱书之与 曾无疑
者。曾所熟玩。而向于从氏书来时。全然忘却。轻布臆见。追思之而甚悔其僭易矣。今览旸翁文字。尤不觉惭悚。 …… (第 146H 页)
月则以其闻讣为节。此实古今通行之礼也。至于在家遭丧则病犹省事。而只拘于俗忌。不即成服。极其悖谬。视诸 曾无疑
兄丧成服太晚之失。大有间矣。寒水先生所谓大本既误。有 …… (第 146H 页)
 昏礼就坐饮食。士昏礼之再酳三酳无从。家礼之再饮三饮无肴。即何意。既设盛馔。而终无一食之时何也。
婿妇醮礼。只行相接之仪而已。固不以饮食宴乐为重矣。初酳之外。不祭无肴者。恐是礼意从简也。
答郑进士奎汉(癸巳)
闭门穷山。怀人正苦。耑伻惠问。及于此际。惊喜之极。细审觱发。侍傍学履。一味毖重。何等慰泻。服人丧威残喘。遇寒多病。值此阳复。而全没阳界意。况只恐无闻而死。以负天畀之衷耳。向时曾传之讲。甚恨其太草草。玆承有蓄疑。而方读或问。尽是好消息。读书而有疑。可以至于 无疑。
其于梦觉关。何患不透得也。但恐疑之太深。益致迂晦。是不若阙疑之为愈耶。幸加意审思焉。一小成。诚不足为 (第 149H 页)
 问李正言周奭丧出于再昨年六月。而以染气浑室。阅月继痛。至十月始成服。今年六月即大期也。语其年数则虽过三年。而自成服计其月则不满三年。故其孤儿尚未变服。以待月数云。于礼未知如何。若计月追服则十月变服。而禫月在十二月。禫祭有无。亦未知如何。既以追后除服。则大期虽过。似有行祀之礼。其祝辞措语。何以为之耶。计月追服则其除服之月。行祀不可废。而不无祝辞之措语耳。追服于礼若未安。则孤儿之变制。不待十月。从速阕除。未知如何。虽计月追服。而禫祀则先为设行于八月。无至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未知如何。彼家为问此礼。通于鄙处。故玆以仰达。
过询礼条。顾此謏闻。奚足以考證变节。尝见朱子答 曾无疑
书曰。令兄丧期。当时自是成服太晚。在今日 …… (第 296L 页)
至今月日实数为节。但其间忌日。却须别设祭奠。始尽人情耳。星湖先生曰丧家因疫疠。成服太晚者。当依朱子答 曾无疑
书。练祥二祭。行于成服之月。中间忌日。别设祭奠。今李哀家变礼。既有先贤定论。当依此遵用。至于禫祭。则 (第 29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