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情于汉陌飞永睇于霞庄想佳人兮如在怨灵欢兮不
(集作/未)扬促径(疑/)悲于四运味遗歌于七襄于是虬檐
鱼扄夜饰忘帝子之光华下君王之颜色握犀管展 (第 10a 页)
   马槊谱序
马槊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稍已成艺邓蔍萦魏后
之廷武而犹质种马入丹阳之寺雄而未巧聊以馀暇
复撰斯法搜采抑扬斟酌烦简至春亭落景秋皋 晚静
严霜尽降密云初晴纤骊沃若天马半汉盼金精而转
态交流汗血爱连钱而息影不畏衣香雕衢与白刅同
晖翠眊与红尘 (第 82b 页)
恻披叶序而徜徉结遥情于汉陌飞永睇于霞庄想佳
人兮如在怨灵欢兮不扬促遥悲于四运咏遗歌于七
襄于是虬檐 晚静
鱼扃夜饰忘帝子之光华下君王之
颜色握犀管展鱼笺顾执事招仲宣仲宣跪而称曰臣
闻九变无津三灵有作布元气于 (第 25b 页)
楼观池台之处所皆圣作而神
述尽宏规而杰矩夫艮者八卦之列位岳者众山之总
名高为峰则秀拔拱为岫则峥嵘霁色 晚静
风光晓凝
陟崔嵬而直上俯磴道以宽平杂花异香莫知其名佳
木繁阴欣欣其荣唯特立于诸峰之右者乃主乎寿照 (第 9b 页)
骆侕宾云烹罢箨龙新上箸修来秧马尚依墙
陈帝臣云清晓蛙声引啼鴂夕阳牛背立归鸦 晚静
云牛饮芳陂鸦立背马过秀野蝶随蹄
竹蓑笠翁云蚕一二眠催出伏秧三四叶尚忧风
俞野处云郎罢耕归呼囝牧阿翁眠 (第 39a 页)
   (诗话髯仙多能艺事书画之外工填南北曲文/徵仲赠诗云乐府新传桃叶句彩毫遍写薛涛)
   (笺所筑快园康陵南巡两幸其居有 晚静
阁宸/幸堂浴龙池及扈跸入都每夜宿御榻前与帝)
   (同卧起永陵之初威武近幸多逮治/坐罪惟子仁脱然亦 (第 11a 页)
绮窗之下绨几之旁翠枝
缥蒂紫茎绿穰天香流兮拂拂幽蕴发兮扬扬至如阳
晖早曙露濯清宵鹤羽初警蛩吟乍撩蚪檐 晚静
蛛网
昼寥挹孤芳兮若远若近玩贞姿兮永夕永朝遏青裳
之薰郁黜将离之艳妖亭亨兮如謇谔之臣矢冰心以
环列左 (第 31b 页)
  曲江对(晋作/值)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一作/天)芳林花著(涉略/切)
雨燕支(一作/脂)湿(一作/落)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一/作)
(经/)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诏(一作/重)此金钱会暂(一/作)
(烂/)醉佳人锦瑟傍(上四曲江雨景下四对雨兴感乃年/芳 晚静
雨际寂寥也林花水荇 雨)
(中所见者驻辇焚香乃雨中所思者末二因游幸难逄/而叹金钱胜会亦不可复见矣 (第 14b 页)
   马槊谱序
马槊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稍巳成艺邓蔍萦魏后
之庭武而犹质种马入丹阳之寺雄而未巧聊以馀暇
复撰斯法搜采抑扬斟酌烦简至如春亭落景秋皋

清霜且尽密雨初晴纤骊沃若天马半汉盼金精而
转态交流汗血爱连乾而息影不畏衣香雕衢与白刃
同晖翠眊与红尘 (第 7b 页)
   吴宗师
方今文采重奎章光照芝山四爱堂梅蕊春融冰雪界

莲花 晚静
水云乡湘累往矣兰为佩陶令悠然菊泛觞
千古高风犹一日迢迢归梦楚江长
   马伯庸
幽兰有真性佳菊有至节 (第 3a 页)
 (五云山人老农刘存存石姥寄客双涧云水白云人/傅宣山自家意思柳耆俞如山跨犊者山野人盘隐)

 (末子扶杖夫廷云翁自适郭建德骆侕宾陈帝臣 晚/静
竹蓑笠翁俞野处蓝田道人林泉生傅九万才人)
 (其间或有名或无名大抵皆宋末遗老也旧有黄颢/序明正德中田 (第 38a 页)
之名秪见其荣耳何嫌于侈乎璘不佞请书为记

   晚静
阁记

  璘自开封商湘源过故乡访九峰徵君徐子仁游于曲
池之上仲秋水澄芙蕖菱藻靓丽可悦有阁屹起梁而 (第 22b 页)
登焉渊沕无尘坐语忘返阁名 晚静
客有诵工部之诗
曰君淹留嘉宾于此邪君曰然抑有寓然也属璘记之
璘曰夫日出为旦旦则兴是故动静分焉日中为午 (第 22b 页)
徉。结遥情于汉
陌。飞永睇于霞庄。想佳人兮如在。怨灵欢兮不扬。促遥悲
于四运。咏遗歌于七襄。于是虬檐 晚静。
鱼扃夜饬。忘帝子
之光华。下君王之颜色。握犀管。展鱼笺。顾执事。招仲宣。仲
宣跪而称曰。臣闻九变无津 (第 08b 页)
箸修来秧马尚依墙(骆儒宾/)
清晓蛙声引啼鴂夕阳牛背立归鸦(陈帝臣/)
牛饮芳陂鸦立背马过秀野蝶随蹄 (晚静/
)
蚕一二眠催出伏秧三四叶尚忧风(竹蓑笠翁/) (第 26b 页)
  

佥知(저본에는 빠져 있는데, ‘知’ 자를 보충하였다.)中枢府事徐公墓志铭
维昔 正庙丙辰。 上亲祼于 皇坛。既卒事。命词臣纂次陪臣事迹。余时承乏内阁。实掌其役。或谓之曰子之宗故有为明朝抗志不仕者。盍摭其实著之篇。余兢之而谢不敢也。晚而家居。时从谱牒得族祖 晚静
相公记。其叔曾祖佥知公当崇祯丙子之后。屏居不仕事。未始不悲公之志。而悔前日之失于表章也。嗟夫。家有名 (第 428H 页)
 
按自厚州界五统洞。为废四郡。沿江初境自五统洞置把守。至满浦界玉洞为终境。凡九十三把守。九百六十三里。申景浚曰。𩿼绿江沿自甲山惠山江而始。甲山一百六十里。三水二百三十五里。废四郡五百六十里。江界一百六十里。渭原一百九十三里。楚山八十三里。碧潼二百二十二里。昌城八十六里。朔州六十八里。义州二百六十里。总二千三十三里。自惠山至白头山源出处三百馀里。据此四郡沿江延袤。仅为五百六十里。与江界府志不合。 晚静
堂集。备局因凤城会查。论策应事宜 (第 383H 页)
帖后
静庵赵先生宁边书院刱建也。朝之搢绅大夫相其事。而时则 肃庙戊辰也。贤士之多于斯为盛。荣辅高祖考 晚静公
与湖堂诸贤。如西坡吴公,定斋朴公皆与焉。其帖单 (第 374L 页)
议政忠宪公讳构之女。领议政文清公讳志修。为文翼公冢嗣。而公其季也。以我 肃宗丙申八月二十六日生。貌类 晚静公。
(第 398L 页)
晚静公
器爱之。尝以玉圈弄之曰。当传与汝矣。七岁。贞敬夫人捐世。文翼公悯公稚弱。不加督责。而公服袭典训。聪颖 …… (第 398L 页)
,沈讷之妻。侧出也。郡守系子永孚进士。徐之子宪辅文科某官。公皇祖进士公。华誉倾士友。顾早世。荣辅高祖 晚静公
为立传。今载遗集。两家既敦世好。余与郡守君少相善。喜其乐易端士。尝以告先君。先君曰。汝未见其大人耳。 …… (第 404H 页)
忠州牧使徐公墓志铭
惟我高祖考 晚静
府君。于达城尉府君为三世。于我徐为小宗家。嗣学生公。贤而早世。叔子判书公长男牧使公。以 (第 404L 页)
晚静公
命为其后。公既承宗祀。判书公为摄治宗事。及公长。孝谨祗栗。判书公甚宜之。既老遂不异宫。而我曾祖考文翼 …… (第 404L 页)
椽。园列翳如旧。藏书缥箱抵屋。公据椅敛睛。凝然若有思。望之起敬。诸子端拱趋走。若朝廷焉。门生故吏逮事 晚静公
者咸曰。先老爷规范也。指花果竹树其寿者曰。犹夫昔也。新者曰旧植处也。砚几书庋曰旧铺置不移所也。荣辅时 (第 404L 页)
騃甚。犹能记其语。及老阅世。见缙绅古家文献。鲜有足徵。虽以己自勉而不能。然后知公之为难也。夫以 晚静公
名德冠冕一世。御家简严有法度。而公克守遗范。弥久无改如一日。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公之谓矣。公讳 …… (第 404L 页)
五传而讳渻 穆陵名臣。判中枢谥忠肃。都尉公其季子也。讳景霌。子讳贞履南原府使。子讳文尚兵曹参议。寔生 晚静公。
晚静公讳宗泰。领议政谥文孝。学生公讳命伦。配南阳洪氏。县令讳泽普女。领议政讳命夏孙。判书公 (第 404L 页)
渻 穆陵名臣。判中枢谥忠肃。都尉公其季子也。讳景霌。子讳贞履南原府使。子讳文尚兵曹参议。寔生晚静公。 晚静公
讳宗泰。领议政谥文孝。学生公讳命伦。配南阳洪氏。县令讳泽普女。领议政讳命夏孙。判书公 …… (第 404L 页)
公已向衰矣。犹不脱衰绖。躬亲馈奠以终三年。 都尉公忌日。古则内外裔孙。得与宗家轮次备祭。至公而罢之。 晚静公
文集。既校正而未及刊。亦至公而发雕行于世。惟其内行之备如此。故居官制事。皆其推也。公既遵奉家法。不苟 (第 405H 页)
轫之地。 肃庙后久不选。 英庙欲作成誉髦。追踵盛事。晚秀 先大夫方典文衡。首以公膺选。舆议翕然。公引 晚静公
故事辞不应制。夏庙堂荐春坊久任人。公又与焉。数年之间。历修撰,副修撰,副应教。常兼司书,文学,弼善, (第 438H 页)
倚杖鸣泉几曲湾。幽寻每与暮禽还。酒阑名士离骚赋。春满高人桂树山。花柳天晴烘卵色。薜萝峰 晚静
孱颜。年来懒废成长策。罕有人知木石间。
耶溪新屋。陪仲母。一家诸妇子同游。
涧屋泠泠寄燕誉。齐来语笑 (第 12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