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阁隐几永日理性自适终岁不出户然考论今古具见
方略若元夫钜人有裨于世用故名公卿李韶 方大琮
赵以夫杜范皆力荐不出韶再荐之朝廷重违其意淳
祐六年特改予祠主管仙都观仍下福州给札条所欲
言言臣素孱早 …… (第 7a 页)
选晚而携妻从其子观为尉于海阳 方大琮
素重之时
帅番禺按潮同载返其馆卒悉经纪护之归公遇视其
葬后益坚卧终正寝同字子真独有父风弃世泽官终
(第 8b 页)
东海中南岳长离山在南海中西岳丽
农山在西海中北岳广野山在北海中中岳昆崙山在
九海中为天地心此大五岳也 方壶山
在北海扶桑山
蓬莱山沃焦山在东海连石山在东南钟山在北海方
丈山员峤山岱舆山俱在大海中酆都山在九垒之下 (第 25b 页)
 令赴都堂审察以母丧去诏服阕赴枢密禀议首言
 边事迁国子监主簿入对陈六事理宗嘉纳改枢密
 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会右史 方大琮
编修刘
 克庄正字王迈以言事黜鹿卿赠以诗言者并劾之
 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知建昌军治行大孚田里歌诵
 擢 (第 1b 页)
熟钱谦益记
  长洲郑氏新复祭田记
惟郑氏远有条序国初国子监助教士龙断自
有宋建祠立主曰状元毅夫公獬 学士忠惠公
性之丞相忠定公清之提举文台公天锡高士
所南公思肖割膏腴以供祀视圭田而三之三
传为处士穗跻助教于庑子孙 (第 4a 页)
(东昆崙 方壶山
既自西而东故巴陵日本水亦自西而/ 且其水势浩瀚银汉通而云龙起又见风涛激荡渔)
(舟避而山水摇真可谓 (第 39b 页)
  某切以清和在序恭惟镇临边藩台候万福才猷敏茂
著声交广固已频被褒玺过勤缄启欣感无斁禁军上
丁既已措置详备蕞尔蛮獠自无能为至如钱盐却当
按月支与盐引易得但闻搬运费多漕司未必如期应
付州郡其外台不敢力争此利害之大者惟高明常为
曲突徙薪之计甚善馀冀以时珍摄别俟召用

  与广西蔡帅(范)        方大琮

  某甲午春抱关于都阅壁记见盛名时侍郎以王人衔 (第 11a 页)
改元之明年大德八年凡四降诏一赐提点周得一
馀皆以赐德润其于卫持斯宫使人不敢杂揉渎侮略
于其间礼亦优矣 德润
以是龙光荐至庐阜载躬重未
云喻惟有奖率道流竭才新殿奉安元辰日夕祝釐祈
永睿算维亿万年庶几深山友木石者 (第 11a 页)
固将济邵州之美以大吾林如桓少君
之鲍辛宪英之羊其独寿而已耶书以待且以训林之
为妇为母为子孙者
    方忠惠公
文集序
宋自晦翁朱夫子起建安以上集四儒之成四方学士
师宗之闽为盛莆又宗之方为盛履斋若水伯谟尤著
者也 (第 4b 页)
殆尚书 忠惠公
祖尚真源沾溉醇馥于西山鹤山 (第 4b 页)
二大老而追慕元城公为烈 铁庵
之号见志也公弱冠
擢南宫词赋第三人不祈速化沈郁下僚馀三十年亦
遗材矣端平初郑性之当国搜进名士拔致谏垣 …… (第 5a 页)
晦翁徐验之晦翁及公仕籍俱馀四十年
晦翁在朝不满四十日公亦仅一年几半其出处概自
相类莆先正自端明蔡公谥 忠惠
继之亦仅公一人而
已端明庆历四谏温陵海桥之声迹天壤俱敝可也而
胤嗣凉落遗文晦蚀逮之今无几公旧本无恙兹 …… (第 6a 页)
在广与故民相纠结不涣散以默运
之今耶不能不为名德幸也俊乡闬晚出前哲景行序
文大参之请抑亦俊之责也公讳 大琮
(第 6b 页)
德润
累赠银
青光禄大夫
   二忠录序
士君子在治在乱曰凤夫逢时遇主翊赞鸿猷不幸而
乱则抗节以死若龙逢比 (第 6b 页)
氏王氏亦卒子男四人长才冠次才
茂才富皆卒次才雄女一人适王德用又卒孙男十人
长德新次德昭德贤德继德辅德 方德润
德寿德溥德
纯女七人长柔静适笪至道次柔贞适许文彪柔淑适
孙德荣柔洁适汤元善馀未出室曾孙男十三人长邦 (第 26a 页)
贤在明伦堂之西射圃之北久而寖敝元至元中宣抚
梁雄飞又以苏轼杨长孺并祀于廉吏吴隐之之祠淳
祐甲辰广帅 方大琮
立张文献九龄崔清献与之之祠
名二献祠今皆废我朝饬台宪励廉节以风天下而广 (第 40b 页)

东坡泉在西城内天庆观苏文忠公初凿得一石状如
龟泉涌出号龟泉清冽亚达磨泉淳祐间经略使 方大
浚泉护以 (第 25b 页)
大琮
有铁井栏铭
仙女湾在香山南海中宋益王是南迁泊仙女湾丞相
陈宜 (第 25b 页)
  方氏族谱序
方氏古诸侯方雷之后周方叔为南征大将军始独姓

方而雷遂为别姓蔓衍源分继继绳绳族大以繁则自
古田令廷范始有子六人五子仁载官至礼部郎中上
柱国再世为隋泉州长史达自泉徙莆于后分为三族
唐季以来子孙擢科跻仕袭芳趾美代不乏人宋著作
郎仪屯田员外郎慎言广东 经略大琮
皆达之裔也文
章政行具载传志元初水军万户副使某戍清江镇遂
占籍焉长子荣卿徙居九江次正卿袭父职生安道仍 (第 14a 页)
  方信孺列传论
信孺为尉则能以智计擒群盗奉使则能以意气折金
人提刑则奏纵久系之狱守边则豫为完城之计又能
新学宫增士廪表先贤创试院随所任使皆克举厥职

盖一时之奇才也而荐遭坎壈不克究其所蕴惜哉
  丁伯桂 方大琮
郑寅刘克庄吴叔告李丑父列传
   论
丁伯桂諌后宫戚属锡爵太崇加恩太滥 (第 24b 页)
方大琮
郑寅
刘克庄皆尝论济王之冤宜为立后而 (第 24b 页)
大琮
子演孙复
申以为请皆人所难言者吴叔告李丑父轮对奏疏俱
切时弊斯数君子者皆侃侃正色有古争臣之风况其
(第 24b 页)
     集部四
 铁庵集        别集类三(宋/)
  提要
    臣等谨案铁庵集三十五卷 宋方大琮
(第 1a 页)

    琮
(第 1a 页)
德润
(第 1a 页)
壶山
莆田人开禧元年省试第
    三人除右正言疏论天下大势复言理乱安
    危之要迁起居舍人兼实录院检 …… (第 1a 页)
    去职寻改集英殿修撰知广州调知隆兴卒

    谥 忠惠
宋史无传其事迹略见福建通志中
    今按周密齐东野语称闽漕 (第 1b 页)
方大琮
与王臞
    轩友善而集中亦有将卿漕之命语则常官
    福建转运使又集首原题宋宝章阁直学士
   (第 1b 页)
  则不终于集英修撰盖通志所纪历官犹未
    备也宋季三朝政要载理宗端平三年 大琮
    
为右正言上疏极论济王之冤侍御史蒋岘
    劾其鼓扇异端与王逸刘克庄同日去国盖 (第 1b 页)
用闽越舟师以防海合东南全力以守江上皆嘉纳改
枢密院编脩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右史
大琮
编脩刘克庄正字王迈以言事黜鹿卿赠以诗言
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知建昌军未上而崇教
龙会两保与建黎原 (第 14a 页)
   修复刘后村先生祠堂记
事有关乎表章而感奋人心必其出于自然之同而爱
憎无私焉自古名德之贤呼吸动世其在当时与名位

显显者抗衡交驰未见其甚异也百世之下显显者澌
尽无存人不复识而名贤君子独岿然乔岳咸仰望之
为不可及此岂私爱憎哉诚出于公是公非之不可己
者卒然谈道犹使人感动奋发况表章之而兴复其祠
宇则系于人心宜何如耶莆地褊小至宋始成郡而文
献特盛 忠惠
文节正献三五公为之冠冕最后后村刘
先生起而继之文章流布事业兼备论者谓三五公而
下一人而已盖刘自著作正 (第 11a 页)
   不书子妇例
女子重所归故婿多书子妇例不书杨烱为曹通神道
碑载子妇一人以其陪窆于茔内也裴抗为田承嗣神
道碑载子妇二人以其为公主也而宋之黄裳志夫人
黄氏男三长曰淳娶孙氏次曰昱娶杨氏少曰延娶张

氏杨慈湖志舒元质云生子五人曰钘叔晦婿曰钲娶
袁氏曰铣简女女焉曰锴娶赵氏曰鐻叔和之婿也
大琮
志其父云大舆娶温陵赵奉直不劬之女大琫娶
福唐林简肃栗之孙女大镛娶薛左史元升之孙女志
林景诜云男荣公聘 (第 9b 页)
佳期遥在海天涯。一路风烟问若何。匹马秋风登石栈。孤灯夜雨宿村家。丹枫黄菊仍佳节。白鹤青松想古歌。闻说 方壶山
水好。明朝料理暂相过。
游方台赵氏亭子
翠壁依依立。清溪缓缓流。谁将小屋子。高占一冈头。树杪寒生月。 (第 80H 页)
平无后。侧出一女适幼学任大受。海安生二男三女。男长沈瀛昌君。次洬幼。瀛昌娶幼学宋孺庆女。女长适生员权 德润(润下。有馀幼二字。)
。侧出三男。长(无长字)克耽山守。次(无次字)冕耽溪守。次(亦无次字)弁耽陵守。耽山娶幼学许湜女。耽 (第 221H 页)
  
柳文可(道纬)见访
秋汀学士气堂堂。穷苦犹能谢热凉。独念旧交勤命驾。正缘先契两靡忘。(文可大人建溪公。尝与我先人会讲于尚州愚川。)
方壶歌。赠方舜闻(基学)
方壶之山天所悭。俗子未曾相跻攀。始有列御眼目高。配以圆峤看一般。韩郑赵乃都管领。䨓龙叟又时往还。毗卢峰出云缥缈。青鹤洞邃波潺湲。山北山南

二十郡。大抵面面非尘寰。天岭由来气最钟。若有人兮清渭湾。姓方名学字舜闻。六经横竖仪复娴。英年不肯事耕樵。谈笑托契公卿间。朝拜祠官暮丘壑。才高数奇遭时艰。田更巷叟欣相遌。风月壶庐更不閒。卧听诸房读书声。四男九孙联斑斓。为念廿载神交重。或骑或汽寻荆关。那意天云潭上屋。忽对 方壶山
里颜。十层之玉千顷月。而我幸得凭君瞯。平生寤寐方壶胜。今君话里皆班班。矧子器局如乔岳。子真人中之 (第 481H 页)
方壶山(舜闻自号壶山)

挽舫山许丈(薰)
真诠授受冷泉帷。南土诸儒复得师。辟异斥诐俱有力。著书论道外无为。诗登 乙览叹高 (第 48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