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六书索隐序(杨慎/)
慎自著学之年已嗜六书之艺枕籍说文以为折衷迨
今四十馀年矣其远求近取旁搜曲證说文而上则有

大禹岣嵝之碑周宣岐阳之鼓吕氏考古图宣和博古
图郭忠恕汗简薛尚功鼎韵古文也说文而下则吕忱
字林顾野王玉篇陆法言集韵唐玄度九经字样张参
五经文字徐铉系传林罕小说张有复古编黄公绍韵
会郑樵周伯温杨桓 戴侗
赵古则于六书皆有论著悉
翻讨之又尝受业西涯李文正公友太原乔公希大永
嘉林生应龙亦以斯艺相取文正公少爱 …… (第 13a 页)
德明则从俗讹音吾
无取焉宋则郭忠恕之雅杨桓之博张有之精吴才老
通其音读黄公绍析其源委若郑樵则师心妄驳 戴侗
则肆手影撰又字学之不幸也元犹有熊朋来赵古则
窥班得䏿撷英寻实何物周伯温者闻见既陋经术不
通类撼树之蜉 (第 15a 页)
力盐反而以淹训之其义亦通正不必借音 戴侗
溺于
郑说乃于六书故收粘音之溓而于廉音之濂则不收
又可笑也矧此字本无深义特以濂溪周子而显以濂
名溪乃 (第 5b 页)
     马端临   六书故序          戴 侗
   
释奠仪注序        张 𩓣
  卷三十三
   序
   庄周梦蝶图序       刘 因 (第 8b 页)
稽古者
或可考焉
  六书故序           戴 侗

侗也闻诸先人曰学莫大乎格物格物之方取数多
者书也天地万物古今万事皆聚于书书之多学者
常病乎不能尽通虽 (第 25b 页)
  六书索隐序
慎自志学之年巳嗜六书之艺枕籍说文以为折衷迨
今四十馀年矣其远求近取旁搜曲證说文而上则有
大禹𡵺嵝之碑周宣岐阳之鼓吕氏考古图宣和博古
图郭忠恕汗简薛尚功鼎韵古文也说文而下则吕忱
字林顾野王玉篇陆法言集韵唐玄度九经字样张参
五经文字徐铉系传林罕小说张有复古编黄公绍韵
会郑樵周伯温杨桓 戴侗
赵古则于六书皆有论著悉 …… (第 14a 页)
德明则从俗讹音吾
无取焉宋则郭忠恕之雅杨桓之博张有之精吴才老
通其音读黄公绍溯其源委若郑樵则师心妄驳 戴侗
则肆手影撰又字学之不幸也元犹有熊朋来赵古则
窥班得䏿撷英寻实何物周伯温者闻见既陋经术不 (第 16a 页)
  题李肩吾字通序李君肩吾在魏文靖公之门有师友之道焉是以公序
其字通取其自𨽻楷而是正于六书又进之以学使极

变化而通神明者魏公书后题字则集之从祖父户部
府君而魏公之婿也魏公历靖州七年先户部从之学
故亦与肩吾友善多所讲明也今𨽻楷之法亦且寂寥又
能录其文与六书合诚切用矣自叔重所录以来二徐
之言详矣至 戴侗
氏六书故盛行于世凡为六书之说
颇为要论惜乎魏公及先户部与肩吾皆不及见之
也豫章龚观学篆字得李氏字通而 (第 20b 页)
初吴均仲平又为增修之旁收林罕郑樵 戴侗
诸家以
附于下其亦好古之士欤小学日衰留心于古文者巳
为绝响吾故不能不于是书三致意焉
鲒埼亭集外编卷二 (第 18b 页)
  三跋何氏水经
汨罗之汨读如觅汩没之汩读如骨而字则同其作汩
者音弋本作 说文曰治水也孙愐乃谓汨罗之汨即
汨字读如觅而汩没之汩读如骨谬也二汨同而汩别
是一字 戴侗
田艺衡则合而一之谓汨即汩又非也汩
非水名上林赋曰滭弗宓汩南都赋曰漻泪淢汩是也
义门精于小学而亦误主孙 …… (第 3b 页)
  水经潩水篇跋
水经潩水出河南密县大隗山入颍说文曰异声而说

文又有瀷水亦出河南密县入颍则翼声也乃求之水
经无所谓瀷水者而徐鼎臣注则潩水亦读作翼声与
说文戾乃考之鼎臣之前先有师古其于地理志密县
下潩水亦曰翼声与鼎臣合及细读善长之注则曰时
人谓潩水为敕水以音相类也则善长亦读作翼声故
与敕混若异声又何混焉愚窃疑潩水即瀷水也故自
颍水及洧水㶏水之入颍者并不闻更有瀷水说文偶
误重出而异其音徐氏亦觉其非而改之但未及申明
之此其失耳后考之小学诸家则 戴侗
曰瀷即潩之重
文其说是矣 (第 8b 页)
展省先茔而还复奉旨求东
南贤良两宫锡予加厚朝臣祖饯都门外供帐甚盛冰
合舟胶以法祷之冻则自解戊午得永嘉 戴侗
六书故
鄱阳马端临文献通考二书表上而颁行之历江南四
省之境所至奉行上命无所不及回杭移疾馀不溪上
适天 (第 18b 页)
  太史印谱序

予尝悼字有 戴侗
六书故而四目之文始凿矣幸不凿
者存颉之十五篇字凡百四十为篆籀本叉不幸为分
韵所凿字有创入者矣如镑铲鋫 (第 5a 页)
失伦说文序称一指事
二象形三形声四会意五转注六假借转注考老字后
人不解裴务齐切韵猥云考字左回老字右转 戴仲达
周伯琦之书虽正老字属曾意考字属谐声而不能不
承用左回右转为转注别举侧山为𨸏反人为匕等象
形之变转者 (第 22b 页)
邶风南字下云古人韵缓不烦改字是陆氏已
明言古韵特不能持其说耳宋吴才老刱为古通某韵
及古转声入某韵之说 戴仲达
则有古正音非协韵之
说明陈氏近顾氏考證益详而古韵今韵究未得其条
贯盖隋唐诸人辨声之功多考古之功少吴氏 (第 23a 页)
注昧矣若徐锴 戴侗
辈识见平庸循迹蹈辙虽取重于
世较于超然特起者则劣也如沈约韵书野王玉篇家
藏人用究其不失于鳞次者鲜矣子 (第 29b 页)
  题篆书偏旁
篆书以偏旁为正偏旁不正岂学古之士哉许慎之于

说文 戴侗
之于六书故以偏旁犹深意焉梦英方外之
士垂意斯文其书偏旁字源自以为继李阳冰之美郭
忠恕谓可万古教人信知 (第 16a 页)
东墅少作及存稿四书义二卷典丽独绝尤深文律
六书正说四卷发明三代造字本义诠證秦汉诸儒
之说刋正二徐郑樵 戴侗
杨桓周伯琦等谬误尤好 (第 23a 页)
 宇也(车广横而两轮纵故广轮为横纵之名仪礼/士丧礼记掘坎广尺轮二尺周礼大司徒周)
(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礼/记檀弓广轮掩坎皆此义也)

舆下四面材谓之轸轸谓之收
 舆下四面木材为轸是说 戴侗
六书故首正之其
 说曰轸舆下四面木匡合成舆者也考工记曰轸
 之方也以象地也(元案大戴礼/保傅篇说同) (第 18b 页)
 制汉以来说者多误郑康成氏以任正为舆下三

 面材 戴侗
巳辨其为轸矣而任正之制尚然未睹
 元案任木者辀两端木名衡任者即辀前端之衡
 驾马者也任正者辀后端之横 …… (第 7b 页)
 衡即衡任也鬲者大车衡名说文曰輗大车辕端
持衡者軏车辕端持衡者论语曰大车无輗小车
 无軏包咸注輗者辕端横木以缚轭軏者辕端上
 曲钩衡其说非是 戴侗
六书故曰辕端横木即衡
 也輗乃持衡者此已足正旧说之谬戴君东原又
 为之證曰韩非子外储说墨子曰吾不如为 (第 10b 页)
异月也。既祔明月练而祭。又明月祥而祭。必异月者。以葬与练祥。本异岁宜异时也。而除丧已祥。则除不禫。然 戴侗
说尽之。其槩云。桧风素冠传云。据玉藻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祥则冠之。禫则除之。除谓除冠也。祥冠至禫月 (第 99H 页)
一角。北道六镇。产一角鹿。俗名独童串。童串者。方言簪也。翻以训民正音。为외동곳。 六书故。(字书也。 戴侗
著。)似鹿而大。尾可为拂辟尘。陆佃曰鹿大者曰麈。群鹿随之。视麈尾所转而往。(案群鹿以麈为主。故从鹿从 (第 48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