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载之赏斯上巳乎
  题李时行书卷后(储巏/)
右东坡赠王定国诗 乡先生
李公书也初闽中郑公定
以书名一时名流争慕之公得其所书秦淮海小词手
摹之二十年遂别出意态放逸閒丽成一家 (第 8b 页)
不深副情伫庆忭颂美
胡君与二令洪君熊君辈以寰先尝从史官后请纂言
述故镌石祠中永示后世寰不可辞窃惟古称 乡先生
没可祭于社如公父子则岂惟乡先生乎哉昔者周公
尝告召公曰巫咸乂王家而朱子集楚词注又谓公古
之神巫圣贤称 (第 7b 页)
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覸然自
得誇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
亦可以少愧矣予来京师师国子祭酒 乡先生
陈汝同
曰杨埙真义士也吾欲为之作传先生没而传未作 (第 9b 页)
家家人异之凡书一过目辄成诵师兼授以试之略不
为困十馀岁时能长吟不起草 乡先生
每以为莫及而
知诗者皆知其骎骎乎将薄乎古人也年廿七以没家
人失其稿得于人所传诵者止此且夫诗苟美矣虽一 (第 9b 页)
  故国子司业吴君墓表(杨荣/)
君子寓形天地间德足以师表于人士学有以兼通乎
古今修诸己者有馀而见于用者或有未尽故其既殁
而哀伤追慕犹不能已于人者若余亡友国子司业吴
君是也君讳溥字德润别号古崖先世家临川之种湖
曾大父景南号南窗博学工文草庐吴文正公尝序其

南窗吟藁大父某号楚江隐德弗耀父思清赘崇仁章
氏后遂为崇仁人君生元至正癸卯四月四日少游于
先生
前卫南令邓伯恭门伯恭见而奇之谓思清曰是
子器宇不凡异日必能大公之门弱冠举孝廉不就洪
武丙寅大夫知其才 (第 7a 页)
诣得之二先生多也君病之日其乡人相与狂走聚
于祠卒之日则相与狂走哭于门而其贤者次其行聚
谋于学宫而附之 乡先生
社盖君虽贫而好施不倦有
冻将死者解裘而衣之且以要其友友意不欲阳谇谓
是人天所罚也奈何违之君不顾又有伪 (第 12a 页)
田二百亩赡之归自江西赎故 乡先生
何君之第以还
其子东屋三间俾为先生享室西屋三间使其子居馀
屋收僦租为衣食费以太夫人之爱施氏妹也迎其夫 (第 12b 页)
  明故陜西巩昌府通判钱君墓志铭

镇江有好学修行之君子曰钱君翊之以明经
起家为山东莱州府胶州州同知迁陜西巩昌
府通判以年至致仕讲德谭道为 乡先生
凡十
馀年以卒其子玄以户部郎中贺君烺之状来
请铭于乎自宋以来儒者各唱师说以立门户
谓之讲学而姚江之良 (第 15a 页)
非有以信其必然不已当时 乡先生
皆留心著述所以
羽翼程朱之教者具有成书先生受而读之犹谓未知
为学之要常曰读书最患多疑每展卷则群疑竞起 …… (第 8a 页)
百言后二年冬石溪谓处士君曰吾老矣不及教训诸
外孙汝第四子骨相匪凡宜择师善教之自是先生从 乡先生
学每屈其师日益月异至十岁处士君见先生
所学弥进因取东山问学于饶先生讲授之书及当时
问答之言与先生观玩 …… (第 14b 页)
历代史通鉴纲目等书悉
皆成诵延祐四年丁巳先生年十有四岁是秋乡里传
录江浙秋试三场题目先生一见挥笔成篇 乡先生

异曰此天才也明年戊午郡守礼罗婺源道一书院山
长云峰胡先生炳文于郡庠开堂试以激厉后进先生
屡中郡学 (第 15a 页)
其为
人而杜君又不轻于许予是可铭已彦明始字千里谓
其取义之未广也易以今字晚又号知非子其诗文曰
紫溪集 乡先生
方公回为序而藏之于家家有仁本堂
乡相程公元凤大书揭之而陵阳牟公巘记之彦明之
祖程公甥也所谓仁本者彦明 (第 11a 页)
  故工部营缮司主事刘君墓志铭 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刘季篪卒于官
其孤绅寅奉事状介吏部郎中陈叔刚请为幽堂之铭
将归葬焉君为刑部侍郎时尝监修永乐大典于文渊

阁与予常相聚有知契故不得辞按状刘氏其先汴人
宋建炎初某官某扈从南渡遂官馀姚其子孙业儒亦
代有仕者至讳某为丹阳书院山长尝考浙江乡试其
祖也讳某为慈溪县儒学教谕门人私谥中肃先生其
父也母张氏君讳韶字季篪以字行自幼端静喜学问
为父母所爱既承其家训长而进学 乡先生
宋玄僖王
孟旸之门刻苦自励二先生咸器重之登洪武甲戌 (第 1b 页)
昭秩秩雍雍四方之士来游来瞻佥以为侯之为政知
所风厉而公之灵爽永有攸栖矣或者则曰人死则其
气斯尽古者祭 乡先生
于社不过崇德报功为人劝尔
子曰其神不亡无乃涉于诞耶曰呜呼是未知鬼神之
情状者也世之强夫志士用物精多尚 (第 37b 页)
   魏府君墓志铭
惟魏氏远有世序相传出郑国文贞公徵初居钜鹿宋
靖康之乱其诸孙某随高宗南渡来知袁州遂家袁之

萍乡历若干传至讳某者生南金南寿父子同试荆湖
漕司皆入高选南寿迁鄂之蒲圻遂为蒲圻人南寿生
太学上舍天福天福生府君讳云瑞字祥卿颖达善记
问从 乡先生
卢应奎讲说经旨毫分缕析弗之厌会延
祐科试法行府君竭力从事下笔衮衮数百言卢君谓
人曰此魏家千里驹也有司 (第 38a 页)
   滹南王先生祠堂记
滹南王先生藁城人金朝登进士科至今诵其经义以
为法式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同于众遗言绪论之
流传足以警发后进藁城王董赵三氏勋阅世家平居
尊礼父兄子弟师其言而薰其德久远而愈不忘故三

氏偕里中儒生协心建祠于县学讲堂之右以致报事
之诚国子助教董士廉请为作记余闻古者诗书礼乐
之教虽至曲艺各有所师岁时入学必释奠释菜焉示
敬道也况先生之行学识垂世不朽真古之所谓 乡先
殁而可祭于社者其有祠也固宜亦可见藁城风俗
之厚矣非先生之教有以渐渍其心而然乎先生讳若
字从之立朝侃侃 (第 18a 页)
言耳易曰君子思不出其位随其所在而致力焉而已
耳他非所计也
  送赵茂元序
百十年前吾蜀 乡先生
之教学者自论语孟子易诗书
春秋礼皆依古注疏句读授之正经日三百字为率若
传注史书文章之属必尽其日力乃止 (第 39a 页)
二月
日窆芝川之先茔其家来请铭余曰诺铭有徵矣微
余之言其不以为思皇之士伐木之友乎微黄子之
言其不以为 乡先生
没可祭于社乎微源公之言其 (第 7b 页)
于家传之后   书史忠定王贷钱劵后
桷年十三四时有 乡先生
应君文炜年八十馀善谈论
乾淳诸老旧事为桷言外高祖忠定越王未第时僦富
民钱氏坊以养越国夫人洪氏今天童松 (第 2b 页)
  跋田表圣墓志
田侍郎之直节无可置议顾其在太宗朝尝请封禅则
一言以为不知者也汉唐以来请封禅者无一非导谀
之臣侍郎非其人也特其晰理或有未精耳当时幽燕
未复银夏为梗开国之勋较之汉唐劣矣乃敢尚启其
侈心乎不谓侍郎有此失词也范文正公尚序此事于

志中亦偶未之思耳真宗甚眷侍郎于其殁也二子在
居丧中仍食月俸斯古今恤典中所未有者
  书宋中大夫周公家传后
予纂古今亲表录友朋多言其徒费日力不知门地分
而流品出未尝不于世教有补 乡先生
宋中大夫周公
锷预名元祐党人之一大夫之舅氏范丞相忠宣公纯
仁右丞纯礼待制纯粹及大夫初娶妇翁胡右丞宗愈 (第 14a 页)
生诗何可多得窃以为著述家通塞亦
有幸不幸焉方今甬东凋丧文献阙如落落晨星所称
鲁灵光者舍先生其谁问则诸 乡先生
地下之魂均于
先生是望弗以予小子之淫癖为不足重而弃之也古
称搜罗之难虽博学名儒不无漏网以杲堂后村两君 (第 19a 页)
  密印院记
婺之密印院实晋义熙中仁肇法师卓锡之所旧名永福宋大

中祥符初始易今号庆元元年秋燬于灾僧法威慨然以兴造
为已任亡何威逝而如解嗣力倡众成先志积五十稔院以复
完且益置田二百亩 乡先生
王君桐记焉先是士大夫避兵落
南者往往即其处为寓舍地之入于民家以尺计者六千六百
九十其存者为尺廑五千八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