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识典礼命讨之原正礼乐征伐之柄讵不有关于世教
也哉
  宋遗民录序(程敏政/)
予尝读宋王鼎翁谢皋羽 唐玉潜
三子者之事而悲之
且名不载于史而其平生著述兵燹以来又多沦丧独
其倡和称述之间见于诸家别集中者犹可考也 (第 5a 页)
记称之不朽
者以莫伋寿若也孰谓枅棁复为伋寿倾动郡县世之
兄弟有较小利害相仇虐者苟闻其风当何如哉
   唐珏
(张孟兼/) (第 11a 页)
唐珏
(第 11a 页)
玉潜
会稽人也少孤能力学以明经教授乡里
子弟而养其母至元戊寅浮图总统嘉木扬喇勒智利宋□ (第 11a 页)
   右迎神
终献兮彻俎停律兮降羽灵济济兮既歆焱去我兮何
所太行委蛇兮滹沱东流吁嗟此邦兮神之乐丘春芳
菲兮秋黍胡不留兮容与陵谷变兮时代移远有冢兮
近有祠英风万祀兮在兹恍我氓兮永思

   右送神
  会稽双祠碑(文徵明/)
嘉靖廿有六年丁未十月会稽双义祠成祀宋义士
公珏
林公德旸也宋社既屋蒙古氏据有中夏不修政
教信用邪说首毁故宫为寺而宋诸陵之在会稽者悉
发而夷之以剪王气 (第 6a 页)
  跋谢翱冬青树引后(赵汸/)
予为儿童时尝见文字一篇记嘉木扬喇勒智发宋陵将
建塔钱塘旧大内越中有义士夜募诸少年别求遗骸
尽易其所暴露者后虽取去与牛马骨杂瘗塔中意非
真龙所蜕矣其义士与作传人皆不著名氏自马相而
下题其后者十数公亦隐其名所叙述却甚详且言是
夕事几觉有踰垣折足者然予后游钱塘问于父老乃
无人能言其事或云是塔凡三经雷震最后乃焚其金

裹浮图央之若瓠壶者使皆无名氏遗骼何以能动天
如此予无以应之张孟兼所注谢皋羽为 唐珏玉潜

冬青树引盖是暗记此事向所闻义士者岂即珏耶然
注中或言是玉修竹又何人也此大奇事非季布剧孟
之徒不能 (第 11a 页)
   倚玉词序
词成于宋舍宋无所为词也然而人好宋诗不以宋之
为词者为词而以宋之为诗者为词而于是宋无诗亦
并无词夫词虽宋体然自唐后乐府减四十八调为二
十四调而后诗馀曲子由大晟以迄金元其所为九宫
十三调者皆二十四调之遗则上自齐梁下逮金元无
不以是为宫悬戛击之端原非北宋一代所得而限也
故予乡曩时有创为西蜀南唐之音者华亭蒋大鸿也

其法宗花间而人之为草堂者却而不进有创为德祐
景炎之音者禾中朱竹垞也竹垞客予郡觅予郡之景
炎处士所称 菊山唐珏
蘋洲周密后村仇远辈而效其
倡和相率为恝急偪剥之词而人卒局步而不敢前迄
于今又三十年矣杜陵梅中以风雅之 (第 12b 页)
   杨 雯     赵卯发

    唐 珏     
王英孙
   陈观国     柴元彪
   黄 庚     顾 逢
   林 同     陈 岩
  (第 93a 页)
汝钠字真卿号月洲
王奕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人自号至元逸民有集十二
卷梅岩杂咏七卷皆散失仅存东行斐稿三卷 唐珏
(第 9a 页)
玉潜
(第 9a 页)
菊山
越州人至元间与林景熙同为采
药之行潜瘗诸陵遗骨树以冬青谢翱作冬青引纪之
汴人袁俊官越延致之为买田宅以 (第 9a 页)

唐玉潜
与林景熙同为采药之行潜葬诸陵骨树以冬
青世人高其义烈而咏莼咏莲咏蝉诸作巧夺天工亦
宋人所未有(陈子 (第 28b 页)
龙)
李五松咏白莲词与 唐菊山
同一妙手(王世/贞)
上元鹧鸪天词十五首备述宣政之盛非想像者所能
道不知何人所作当与梦华录并行也(芦 (第 28b 页)
之客京师者拭目焉
   宋遗民录序
余尝读宋王鼎翁谢皋羽 唐玉潜
三子者之事而悲之
且名不载于史而其平生著述兵燹以来又多沦丧独
其倡和称述之间见于诸家别集中者犹可考也 (第 29b 页)
   跋谢翱冬青树后引    赵 汸
予为儿童时尝见文字一篇记杨琏真伽发宋诸陵将
建塔钱塘旧大内越中有义士夜募诸少年别求遗骸
尽易其所暴露者后虽取去与牛马骨杂瘗塔中悉非
真龙所蜕矣其义士与作传人皆不著名氏自马相而

下题其后者十数公亦隐其名所叙述却甚详且言是
夕事几觉有踰垣折足者然予后游钱塘问于父老乃
无人能言其事或云是塔凡三经雷震最后乃焚其金
裹浮图尖之若瓠壶者使皆无名氏遗骸何以能动天
如此予无以应之张孟坚所注谢皋羽为 唐珏玉潜

冬青树引盖是暗记此事向所闻义士者岂即珏邪然
注中或言是王修竹又何人也此大奇事非季布剧孟
之徒不能 (第 6a 页)
奚啻千万予闻卢扁曰闻病之阳论得
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仓意曰吾以脉法治之而瘉
生其有得于二子者欤
   唐珏
传      (第 19b 页)
唐珏
(第 19b 页)
玉潜
会稽人也少孤能力学以明经教授乡里
子弟而养其母至 (第 19b 页)
   乐府补题序
乐府补题一卷常熟吴氏抄白本休宁汪氏购之长兴
藏书家予爱而亟录之携至京师宜兴蒋京少好倚声
为长短句读之赏激不已遂镂板以传按集中作者

玉潜
氏以攒宫改殡义声著闻周公谨氏寓居西吴自
称弁阳老人而武林遗事题曰泗水潜夫者研北杂志
谓即公谨仇仁近氏 (第 6b 页)
   刘高士寿序
于越古多志节之士逮宋之季高尚其事者益多篁墩
程氏撰宋遗民录书其什一而已以予所闻 唐珏玉潜
而外如王沂孙圣与王易简理得练恕可行之皆是也
明之初王冕元章杨维桢廉夫张宪思廉咸蜚遁离俗
志不可夺外若 (第 13b 页)
  奉浙东孙观察论南宋六陵遗事帖子
昨谒幕府蒙以南宋六陵遗事下问卒卒未竟其语冬

青之举为世人所𧰚称然祇 唐玉潜
林白石耳同时预
其事者虽不能一一著姓氏如王修竹郑宗仁凿凿可
考谢皋父则阴移冥转其閒草窗纪陵使罗诜事虽 …… (第 11b 页)
五年谢皋羽诗知君种年星在/尾是十四年戊寅也罗云卿张孟兼并主之)
(若十五年乃已卯元史又别以为甲申他如 唐玉潜
诗/谓犬之年羊之月系甲戌六月林霁山诗谓羊之年马)
(之月则癸未五月孔希鲁述霁山诗又以为丙之年子/之月 …… (第 15b 页)
监主监王英孙者字才翁别号修竹会稽人也
富而好客诸遗民如吏部架阁平阳林德旸国子学正
平阳郑朴翁布衣山阴 唐珏
并集其家相与合谋乃具
酒醴市羊豕邀里中少年享之酒酣告之以事皆曰诺
一少年曰事发柰何珏曰今四野多暴骨可 …… (第 17a 页)
既得志复倚杨髡势豪夺人田产为乡
夫二十人伺道閒屠脔立尽恺亦以他事受杖凡得金
玉之家非死即病鲜幸免者而 唐珏
无子于巳卯上元
夜梦黄袍人引一儿与之后生子珙卒为名儒呜呼北 (第 18b 页)
  奉万九沙先生问任士林松乡集书

九沙先生阁下大驾两问枌榆而鄙人羁栖荒岭愿见
之诚何日一慰夏中两世台至闻近履以违和静摄悬
念之至以不得常致问讯为愧某今年从寒食后日读
卫湜礼记集说一卷近已得七十卷乃知草庐礼记纂
言纯以是书为蓝本但去其繁芜者因追记先生谓草
庐所引注疏疑多取卫氏删本之语为不诬近日从陈
外翰所得见西湖七家诗为沈栾城吴尺凫辈著前有
先生序例一篇其诗亦不甚成家而所引用书目甚繁
且夥閒有宋元文集为某所未见者每思一渡渐江从
诸君子访诸书得为一瓻地步俗务掣违逡巡未果然

某所急欲问者莫如任士林松乡集任士林者鄞人当
宋季元初时其人与谢皋父 唐玉潜
友善博学工文词
当是时鄞江称著述手者首学士袁公桷而士林实与
齐名乃不知何故四明新旧传志并轶其名惟堇山 …… (第 18b 页)
皋父传一篇宋景濂极称之是后甚为留心书钞类纂
求其片字不可得及读杂事诗中俨然有所引松乡集
在焉其载赠 玉潜
诗世上冬青高谊少山中日录好诗
多此佳句也天下好书未必尽传即传矣或未必尽知 (第 18b 页)
  记文康公遵化平伪始末
先文康抚遵化三日逆贼李自成陷京师先君仓皇调
度以一旅之师仅而得济予时年十一颇能记忆事一
二仆在行间者往往道说其详云甲申三月自成既犯
阙分设伪将军方面州县官遍布畿东亲提贼百万往

拒山海而遣骑分逮诸旧官甚急公闻变时会出巡徼
外百口犹在遵化逮者将至公欲归见丁太夫人家人
王楷曰事急矣同死孤城无益乃率楷与杨俊等数人
间道骑一骡一夜行二百里走白羊峪会宣府旧镇
公珏
自京师出亡与公遇遂同至白羊谋起义计无出
公倦极卧地忽守备张允重踉跄至呼曰公尚卧耶太
平路伪将黄锭以五 …… (第 4a 页)
五十人者可用也乃呼至前遍抚慰之且告以起义故
众皆诺独一人语稍异公叱曰鼠子敢尔趣命斩之
公珏
跃起斩异言者首徇众曰急取太平以应吉兆不
半日至太平路入邮舍伪帅黄锭方掠一民间女饰衣
服鼓吹讲合卺礼忽 …… (第 4b 页)
援关上与并力贼渠可歼也众
曰首诛贼者公也敢不惟命因共歃血北向拜故主还
拜太夫人约合力禦贼而太夫人素知 唐公珏
骁勇可
藉以集事至是泣语珏曰吾知公百口在京师然举大
事者不顾家公勉之万一不测吾孙即若子也唐公感
激泣 (第 6b 页)
封夫人男三长履端太学生次履长后军都
督府经历次履垣詹事府主簿为弟冕后女三通政经
历陈邦杰士人曹鸾举人 唐钰
其婿也孙男务耕等若
干人公天性纯诚其于世人机械事茫无所知至于莅
政折狱往往如烛照而数计毫发无能遁其情 (第 13a 页)
不知真帖落谁家则已明言
葬兰亭矣元祐既载其诗乃不深维其义何其粗也第
三句冬青之上有鸟来巢以记异也知者 唐玉潜
诗遥
遥翠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其记事同也谓之凤
谓之灵禽不敢以凡鸟斥言之九日者皋羽过越台而 …… (第 57b 页)
刻纪年一字为号高孝两陵则霁山所收馀四陵 玉潜
与诸人分任之章祖程曰馀骸弃草莽中霁山以草囊
拾取又闻理宗颅骨为北军投湖水中购之渔者而得
之盛以二函则 …… (第 58b 页)
云见离离杜诗金粟堆前松柏里谓明皇泰
陵在金粟山也故即以金粟堆为陵寝之名第十一句
第十二句此皋羽自叙与 玉潜
同拜陵下之景拜起而
灵禽飞也宋陵收骨事山阴王脩竹英孙所为而 (第 59a 页)
唐玉
林霁山为之先后盖修竹富而好 (第 59a 页)
玉潜
霁山皆在 …… (第 59a 页)
其门张孟兼所谓享诸少年造六石函皆脩竹事也郑
元祐所谓背竹箩为丐者章祖程所谓草囊采药则
霁山事也其后知 (第 59b 页)
玉潜
者以其事实之 (第 59b 页)
玉潜
知霁山者
以其事实之霁山因时忌讳故私记有异同耳若原其
本末则修竹在霁山 (第 59b 页)
玉潜
之上其时同事不止二人霁
山集中有郑朴翁而杨维桢云杨琏真伽发陵事翱春
阴移冥转之功则皋羽亦在其中也(闽 (第 59b 页)
  乐府补题序
乐府补倡和作者为玉笥王沂孙圣与蘋洲周密公谨
天柱王易简理得友竹冯应瑞祥父瑶翠唐艺孙英发
紫云吕同老和甫筼房李彭老商隐宛委练恕可行之 菊山唐珏玉潜
月洲赵汝钠真卿五松李居仁师吕玉
田张炎叔夏山村仇远仁近共十三人又无名氏二人
题为宛委山房赋龙涎香浮翠 (第 1b 页)
  白塔行(有后引/)
塔成始刺天塔坏渐平地一曲冬青花江山肃秋思
 冬青花不堪折南风吹凉积香雪摇摇华盖万年枝
 上有凤巢下龙穴羊儿年犬儿月霹雳一声天地裂
 右雷门 唐珏玉潜先生
感雷震白塔而作也始宋诸
 陵被总统杨琏真伽迁置故内镇以白塔先生尝与 (第 1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