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等请质之前代宋真宗澶渊之役契丹之众累被
我兵摧阻既盟之后朝廷尚岁输银绢及季世徽钦北
狩中国名将如张韩 刘岳
之徒屡败金师及奸臣秦桧
一主和议朝廷既割境土以与之又输岁币以贿之甚
至降黜尊号含垢忍羞屈已从和卒至人 (第 12b 页)
平地当时岂无巡远李郭之材张韩 刘岳
之将乎束于
手而耻当其任牵于文而不究其施暨其颠沛流离委
之于兵而不制其柄则数子者亦表表自见矣国家已 (第 19b 页)
曰前乡贡进士李琪常置之坐侧为人少持重不知进
退故数为当时所沮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六十
   刘岳
(第 12a 页)
刘岳
字昭辅洛阳人也唐民部尚书政会之八代孙崇
龟崇望其诸父也岳名家子好学敏于文辞善谈论举
进士事梁为左拾遗 (第 12a 页)
公吉安太
守陈公应抚朱公广西布政钱公四川副使张公淮抚
陈公巩昌太守戴公及公而九甚且谓自三原王公华
刘公泰
和罗公而外其始终一节至老不变同里祗
钱公与公其亦可以得公之槩矣公之事既不甚传故
明史亦阙而数百年以来 (第 23b 页)
   次韵肯堂学士冬日红梨花二首

黄菊卧阶雨六花舞天风壁冻室生白手僵肉作红秀
句忽堕前光怪侵帘栊至人宴坐处元气含冲融无情
及枯株嫣然为脩容坐令玉华君来从蕊珠宫丽妆凝
祥云明眸转惊鸿岂非散花手试君情所钟老我嗜好
淡空诗亦雷同秪愿酌花时毋忘北邻翁
倾盖几何年黟黑俄半雪宁有结愿香复此共朝阙去
年赋芙蓉佳句动江浙我时增意气未觉老衰歇新诗
出怀锦酒酗剧眼缬今晨岂玄冬草木争简洁东阑别

种花红芳忽漏泄天工变化手谁能料时节要是文字
祥因缘为君结开樽当嚼之和露餐玉屑典衣勿踟蹰
无花叹空折
   题肯堂学士遂慵轩
东皋记醉非真醉安野标慵岂必慵颇忆吾家伯淳语
閒来无事不从容
   乐山 (刘东厓
学士为唐承旨立号/)
不受东华一点尘青青静阅几番春朋侪欲表公心事 (第 15b 页)
   寄贺盱江张监郡初上
帝锡盱城保障哉朱轓皂盖浼雄才济南书许人间见
博望槎从天上来闻道门庭清似水不愁田里冷于灰
同寅太守今刘宠努力驱车共挽推
   送兰与盱守 刘东厓
结绶年时白玉京只今江海若为情萧萧六辔驰荒徼
赫赫双旌拥大城桑梓何时容我住蕙兰微意况君清 (第 5a 页)
园半册篆竹素以蟫红 (刘岳
传冯道入朝任赞刘岳在/后道数反顾赞问道顾何为岳)
(曰遗下兔园册耳按汉书孝王卒其兔园置官籍租税/供祀 (第 17a 页)
   欧阳助教重修族谱序

予尝观国子助教欧阳允贤十一世从祖参军毅诰敕
及其行实知其见忌于秦桧未尝不悲叹之及观其谱
谍见其子孙宗族之盛则又羡慕夫君子之泽也方毅
以护军长史参韩世忠刘锜军事高宗一见知其贤遣
奉使于北词气侃然不可屈及归即途中斩金将之首
以徇何其壮也毅是时功业可引手致矣而为桧所
挤竟不大用以卒于乎自 刘岳
诸将之罢一时才烈之
士低徊老死于下位如毅者岂少哉欲求其有后与否 (第 46a 页)
  奉览采丘文定公江淮宣抚使加官诰命为公六
  世孙嘉兴主簿文海赋
长淮缭绕旧河山五色花绫诰载颁王室偏安 刘岳

人材深倚范韩间重城月夜疏扃钥北骑风秋密辔环
宋后金亡为善报题诗欣对绿阴閒 (第 73b 页)
长江不波怒潮不信况淮民创残羸老孤儿耶使公遗
表上于咸淳之末年勋名与张韩 刘岳
并矣铭曰
维夏后氏功在万世有国于越皆其苗裔维夏开府如
狄武襄奋自戎伍不谱文庄善由保傅永宁是述有黄
(第 9b 页)
   壬辰九月十日谢程雪楼宴集

醉里不知身客乡笑谈犹作少年狂祇今寂寞他篱落
黄菊还如昨日香
   谢 刘东厓
用前韵
少陵身世只他乡谁笑狂夫老更狂雨洗东篱花事歇
小匆芸草四时香
   题右丞辋川图二首
风流别墅 (第 8a 页)
   杨氏谱序

杨氏谱者吾友翰林脩撰杨君仲举谱其宗者也其先
居代州之崞县累世业儒用明经擢第迨其子孙以武
功显以忠义奋在宋官至武功大夫贵州刺史永兴军
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曰宗闵历仕五朝名闻西北二边
建炎中金人犯长安守节死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忠介
子震有文武才累官知麟州建宁砦敌众围建宁势张
甚城中守卒不满百人敌诱之降不屈益奋厉竟与其
子居中执中并力战死累赠太师秦国公谥恭毅并载

宋史忠义传秦公四子存者沂中彦中沂后赐名存中
与张韩 刘岳
同事高宗朝官至太师追封和王功烈具
著国史杨氏之宗于是为盛彦中官至武义督机自和
王护跸南渡挈家居临安而 (第 20a 页)
   宋高宗御札后

右宋思陵阜陵所赐杨和王及王子枢密公御札凡三
十有九王之孙文皞稡次刻石于今二百五年矣王八
世诸孙翰间以示余观其眷注任托诚要义激何其至
哉当是时徽钦北迁宋社几覆皆以为非有张韩 刘岳
及王诸公恊忠比力不足济事今观此固君人者有以
得之乎夫士遭其时蓄其志而不得于其君故卒无以
遂成功名若王 (第 2a 页)
  长兴镂板
今之乌丝栏。即古之编竹也。古者文字。皆以漆书之竹片。以韦编之。所谓简册。其形如乌丝栏。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者是也。汉武帝渡河东。亡书五箧。幸赖张安世诵而录之。其无镂板可知。后世镂板。始于后唐明宗。明宗胡人。目不知书。然其九经镂板。乃在长兴中功。不在鸿都石经之下。帝叹当时士大夫吉凶之礼。有冥昏起复之制。曰儒者所以隆孝悌而敦风俗。且无金革之事而起复可乎。婚姻吉礼也。如之何其用于死者。乃诏 刘岳。
选文学通知古今之士。共删定之。太常博士段颙田敏等。皆鄙俚。增损其书。不过当时家人所常传习者。即今聚珍 (第 298L 页)
之制。则不殆贻笑一世乎。而犹得有幕职之命。终为诸贤所推重如彼。使其大用而究所学。则林氏之功。岂在张韩 刘岳
之下哉。若公所遭之时。亦无异建炎。而公又一散阶而已。视林氏微官反有不及。而十条之书。尤伤痛剀切。虽不 (第 421H 页)
 

问。斩衰麻带。或以四条分作两绳。以两绳绞作一带。或以四条合作一带。何者为是。
答。绞带四条。始见家礼。前古无有也。丧服传但云绞带者绳带也。疏云以苴麻为绞带。无四股之文。至家礼始云用有子麻绳一条。中屈之为两股。乃合之。此乃三重四股之制也。或者 刘岳
书仪如此。马公朱子仍之不改耶。三重四股。本指葛带而言。丧服制度云葛带三重。疏云作四股纠之。积而相重。 (第 467H 页)
之节。如彼秩然。然虞喜云今代人既葬之后无改易。唯小祥而变。夫练而易服。自晋时已然。司马温公又言。裴莒 刘岳
书仪五服皆用布。衣裳上下异。制度略相同。唐五代之际。士大夫丧服犹如古礼。而家礼论斩齐功缌之制。但言极 (第 29L 页)
则其可用者。皆为追鹿军与守管者循私盗出。其存者火穴傍漏。垢埃塞腹。不堪一放。以此对敌。则虽韩白总兵。 刘岳
选锋。不过输血肉于贼虏而已。此藏兵之不足恃也。今欲转其道而募民为兵。则窃量今日贱兵之痼习。怖死之㥘胆 (第 72H 页)
皆是丐乞黄口。否则白骨虚名。兵器则各邑官库所储之弓。筋角蠹蚀。火炮垢埃塞腹。以此对敌。则虽韩白总兵。 刘岳
选锋。不过输血肉于贼虏而已。此藏兵之不足恃也。今欲转其道而募民为兵。则贱兵之痼习。怖死之㥘胆。虽积金 (第 640H 页)
簿皆是丐乞黄口。否则白骨虚名。兵器则各邑官库所储之弓。筋角蠹蚀。火炮垢埃塞腹。以此对敌则虽韩白总兵。 刘岳
选锋。不过输血肉于贼虏而已。此藏兵之不足恃也。今欲转其道而募民为兵则贱兵之痼习。怖死之怯胆。虽积金帛 (第 58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