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睦州公赞
公讳披字茂彦挺特充实年十五手抄六经子史千馀
卷天宝十一年年二十擢第为将乐令迁潭州刺史澧
州 司马康 州刺史贬临汀郡曹掾改临汀令地多山鬼
作无鬼论鬼竟不妖奏授临汀别驾知州事风流人化
治声闻阙下御史李栖筠 (第 7b 页)
公讳披字茂彦挺特充实年十五手抄六经子史千馀
卷天宝十一年年二十擢第为将乐令迁潭州刺史澧
州 司马康 州刺史贬临汀郡曹掾改临汀令地多山鬼
作无鬼论鬼竟不妖奏授临汀别驾知州事风流人化
治声闻阙下御史李栖筠 (第 7b 页)
说相似但掌房不同耳)
欧阳五代史周家人传柴后邢州龙冈人世宗纪为尧
山人拓跋思恭思敬兄弟也而误作一人 司马公休 云冯如晦为长源令县人誉之不容口问政
亦不能道也
王深父为卫真主簿始至亳州其守李(阙一/字)之留不遣 (第 11b 页)
欧阳五代史周家人传柴后邢州龙冈人世宗纪为尧
山人拓跋思恭思敬兄弟也而误作一人 司马公休 云冯如晦为长源令县人誉之不容口问政
亦不能道也
王深父为卫真主簿始至亳州其守李(阙一/字)之留不遣 (第 11b 页)
取信又撰一名
谓之伪学上曰此谓道学也若不立此名则无以排
陷君子燮等奏诚如圣训次进读续 帝学元祐元
年 司马康 讲尚书洪范又用三德哲宗问曰只此三
德为更有德起居舍人王岩叟喜闻玉音请书于册
燮奏帝王之学要发问周易言 (第 14a 页)
谓之伪学上曰此谓道学也若不立此名则无以排
陷君子燮等奏诚如圣训次进读续 帝学元祐元
年 司马康 讲尚书洪范又用三德哲宗问曰只此三
德为更有德起居舍人王岩叟喜闻玉音请书于册
燮奏帝王之学要发问周易言 (第 14a 页)
陜之苪东有祠。署于道曰魏文侯师段干木庙。谨按史传。
语文侯过其庐必式。吕览云。秦攻苪。 司马康 以先生深谏
其君。又按图经云。先生以原上草庐中。高枕而卧。秦遂解
兵。昔子贡救鲁。挟辩诈。扶危主。然 (第 20b 页)
语文侯过其庐必式。吕览云。秦攻苪。 司马康 以先生深谏
其君。又按图经云。先生以原上草庐中。高枕而卧。秦遂解
兵。昔子贡救鲁。挟辩诈。扶危主。然 (第 20b 页)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
甚哉小人之愚也小人之仇君子必指之为朋党大书深
刻列其姓名将使后世之人同心疾之也然蔡京立元祐
奸党碑而三百九人者后人各为之列传韩侂胄立庆历
党人碑而刘后溪遂以庆历党人之名名游监簿之墓党
人之家亦各以其名名其门第原小人之心固谓被是名
者不胜其辱矣孰知适以荣之耶天启间逆奄窃国是时
有百官图邪党录天鉴录同志录点将录依之以尽杀朝
廷之士所谓东林党人也其间侍从之臣杨左以外宜兴
少保陈公为之魁崇祯末阮大铖作蝗蝻录以复社名士
填之谓是东林后劲欲依之以尽杀天下之清流其间定
生先生为之魁按元祐党人唯司马光 司马康 范纯仁范
正平吕公著吕希仁父子名在党籍而先生之父子实似
之讫今四十年贞元朝士无多劫尘泠落 天子开明史 (第 10b 页)
甚哉小人之愚也小人之仇君子必指之为朋党大书深
刻列其姓名将使后世之人同心疾之也然蔡京立元祐
奸党碑而三百九人者后人各为之列传韩侂胄立庆历
党人碑而刘后溪遂以庆历党人之名名游监簿之墓党
人之家亦各以其名名其门第原小人之心固谓被是名
者不胜其辱矣孰知适以荣之耶天启间逆奄窃国是时
有百官图邪党录天鉴录同志录点将录依之以尽杀朝
廷之士所谓东林党人也其间侍从之臣杨左以外宜兴
少保陈公为之魁崇祯末阮大铖作蝗蝻录以复社名士
填之谓是东林后劲欲依之以尽杀天下之清流其间定
生先生为之魁按元祐党人唯司马光 司马康 范纯仁范
正平吕公著吕希仁父子名在党籍而先生之父子实似
之讫今四十年贞元朝士无多劫尘泠落 天子开明史 (第 10b 页)
。岂三十年相知之深。反不如田徐之可信耶。蓝田谨礼二句。说致力礼学也。和靖紧守二句。说谨守师说也。其引 司马康
侯。说守死善道也。其下荷衣不滓。说遁世自洁也。来教或刺或否之疑。不记面破时。听之如何而云尔也。深用惶 (第 207L 页)
之于荥阳大学。余氏之于盱江常语。不惟使吾党之士。无疑于彼我之是非。亦令其子孙门人。恍然知父师之误。如 司马康,
刘元城之于温公疑孟。而脱然复归于栗翁之门焉。则岂非圣贤民吾同胞之仁。彼此士流两得之术哉。愚见似此。未 (第 53L 页)
余既为此。或告余曰。后辈之疑先进。得不为罪。余曰。昔温公平生不喜孟子。至谓之伪书。而公休,元城。皆尊孟子。 (司马康
字公休。温公子也。尝曰。孟子书最善。疾病犹为注解二卷。姚福称 (第 132H 页)
其父子至亲。而不为苟同。亦异乎阿其所好者矣。刘元城学案曰。先生所守凛然。死生祸福不变。盖其生平喜读孟子。故刚大不枉之气似之。)朱,吕为知言疑义。而南轩与焉。然未闻后贤斥 公休 不孝。刘张倍师者。余于芦沙。非亲子弟门人比。不尤有閒乎。况其为言。但举所未彻。以为问而已。更无一毫轻 (第 132L 页)
其父子至亲。而不为苟同。亦异乎阿其所好者矣。刘元城学案曰。先生所守凛然。死生祸福不变。盖其生平喜读孟子。故刚大不枉之气似之。)朱,吕为知言疑义。而南轩与焉。然未闻后贤斥 公休 不孝。刘张倍师者。余于芦沙。非亲子弟门人比。不尤有閒乎。况其为言。但举所未彻。以为问而已。更无一毫轻 (第 132L 页)
潜虚跋。有曰炳文亲唐鉴公诸孙。亲乃直字之义欤。唐鉴公是指祖禹
而言欤。若以其著唐鉴故谓之唐鉴公。则马迁可谓之汉史公。而欧阳永叔亦可谓之五代史公欤。
犹今谚所谓亲孙之亲。唐鉴公当时已有此号故称之。必非自先生创也。不可以马欧亦欲作此例。
且其下所云谏议大夫。疑指文正公子 司马康 而言。事为多三字。盖谓炳文为其子婿。逮闻文正之事为多。而此近一友以事为二字。作事业看。而赚下时字专属 (第 330L 页)
而言欤。若以其著唐鉴故谓之唐鉴公。则马迁可谓之汉史公。而欧阳永叔亦可谓之五代史公欤。
犹今谚所谓亲孙之亲。唐鉴公当时已有此号故称之。必非自先生创也。不可以马欧亦欲作此例。
且其下所云谏议大夫。疑指文正公子 司马康 而言。事为多三字。盖谓炳文为其子婿。逮闻文正之事为多。而此近一友以事为二字。作事业看。而赚下时字专属 (第 330L 页)
九十有感(二首)
礼曹关送鱼酒感吟
九十省父母墓。有感。
晚读中庸
九十言志
谨次伯兄 佐郎公休 退韵
手足不仁吟
九十二有感(二首)
归乡
思古
咏画
幽思
礼曹关送鱼酒感吟
九十省父母墓。有感。
晚读中庸
九十言志
谨次伯兄 佐郎公休 退韵
手足不仁吟
九十二有感(二首)
归乡
思古
咏画
幽思
真。有为亦若是。尧舜问何人。
九十言志
青春近侍日。身惹御炉香。白头湖海卧。夜夜梦 君王。
谨次伯兄 佐郎公休 退韵
三朝白发老。归卧锦江头。乱世知机久。于今九十秋。
附元韵
青云难入手。白发易生头。床上黄 (第 540L 页)
九十言志
青春近侍日。身惹御炉香。白头湖海卧。夜夜梦 君王。
谨次伯兄 佐郎公休 退韵
三朝白发老。归卧锦江头。乱世知机久。于今九十秋。
附元韵
青云难入手。白发易生头。床上黄 (第 540L 页)
能事事而是。言言而当。一有不合。便相雠隙。此何道理也。温公大疑孟子。而刘元城以其门人而嗜孟子如脍炙。 司马康
以其子。而于经筵劝讲孟子。林栗是攻斥朱子者。而勉斋为文祭之。龟岩是南冥所绝者。而德溪为佗作文。以今日 (第 35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