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俊
   适安散人    名山樵子
   太学生     槱
   太学蕴道斋生  朝 士
    川 官     
北来人 (第 118a 页)
  和徐渊子九日

呼儿为我整乌纱不是无心学孟嘉要摘金英满头插
明朝还是过时花(鹤林玉露/)
   川 官
  题都下僦楼
朝看贝叶牢笼佛夜礼星辰取奉天呼召归来闻好语
初三初四亦欣然
   (贵耳集一 (第 21b 页)
川官
在都乞差遣留三四年题一诗/在僦楼之壁初三初四二仆也因此诗传播京)
   (下遂得缺而去/) (第 21b 页)
    部尚书梁肃使宋副赵王府长史直臣猎淮上
    射一虎毙之济川有诗记其事语意俊拔泗州
    守刻石于镇淮堂济 川官
至孟州防禦使子元
   吉字祐之明昌二年进士元圭字达之泰和三
    年进士皆有名于时曾孙弘道今在武 (第 24a 页)
   潼川府碑记
晋云南太守段宗仲德政碑(宗仲有德政墓在/通泉县碑在墓下)唐护圣

寺钟铭(唐龙纪二年节度/使顾彦晖铸有铭)甘泉寺誓犀碑(李雍/书)李义府
(寰宇记在/永泰县北)马元直开元中诰(图经云元直在唐为滁/州刺史家有开元中诰)
陈拾遗与赵彦昭郭元振题壁(图经载杜甫题/陈拾遗宅诗跋)唐薛稷
书慧普寺(稷道衡之孙魏郑公之甥也以书名天下书/普寺三字径三尺笔画雄健在通泉寿圣寺)
(聚古/堂) 川官
僚磨崖赞(唐武后时司马参军杨炯作在/北崖字十六七磨灭不可读)
游仙观老君碑田真人殿记(在中江县集虚观 (第 12a 页)
  恤典非细哀荣备焉

团练濠州庙赣 川官
其二子赐良田西台捕逐多亡将
还有焚黄到墓前
   常州
  常州宋睢阳郡也北兵愤其坚守杀戮无遗种死 (第 24b 页)
   宋孟州楫
楫字济川长子人年十九天德三年擢弟除著作郎母老丐归养许之泰
和三年以省掾从吏部尚书梁肃使宋副赵王府长史直臣猎淮上射一
虎毙之济川有诗记其事语意俊拔泗州守刻石于镇淮堂济 川官
至孟
州防禦使子元吉字祐之明昌二年进士元圭字达之泰和三年进士皆
有名于时曾孙弘道今在武陟
    还 (第 8a 页)
言以俸代之而诸所焚劵弃责者难尽纪大理以进士
起家令禾 川官
侍御公所训语皆如古名人故大理悉
禀公指而行之称名臣云时矿税骚扰海内苦中贵人
在在揭竿予友人冯旴𣅿以 (第 61a 页)
  刘深林先生墓志铭
先生讳楚兰字芳叟学者称深林先生系出汉楚孝王
嚣十四世祖后周淮南制置大使始自金陵徙吉之泰
和高祖济赠承事郎曾祖天定宋理宗朝以尚书擢第
累仕至朝散郎宝庆知府祖崇甫宋文林郎岳阳军节

度推官考绳武宋亡元兴隐居讲学非程朱不宗学者
称琴轩先生繇仲子如 川官
承直郎永济仓监支纳推
恩赠承直郎吉安路总管府判官妣萧氏赠恭人先生
其长嫡也聪颖沉毅善智谦冲博涉经术惇 (第 1b 页)
 臣议曰。此狱始为自戕。中变为被杀。而奸淫之案。遂若昭著。外而道臣。内而刑官。皆满志快意。不复有纤毫疑虑。唯是蔀障终翳。 睿照遐烛。发遣绣衣。以既厥事。苟不然者。李次望其不免为狱中之鬼。嗟呼。岂不冤哉。故狱不可轻断。断不可径喜也。凛乎其危矣。〇赵匡辰。烝于族母。使犯死罪。杀人一也。产其私孩。收而埋之。杀人二也。手刃行凶。以贼幼

妇。杀人三也。诬捏次望。陷于死地。杀人四也。此而不斩。国实无法。曹谳有误。终使此贼。降在次律。是或为法家之所议。惜哉。
彝伦之残六(官婢杀夫。罪异结发。根由奸淫。实因被刺。)
 金 川官
婢从丹。杀玄得秋。〇查官报状曰。玄得秋被刺之痕。自右腿外边。透过内边。而致命于辜限之内。正犯从丹。亦 (第 185L 页)
  [初六日]
初六日丙申。风。铁山四十五里午餐。龙川三十里秣马。所串四十里宿。○距宣川府二十馀里。有山城如解带委于地。浅狭不可守。城并女墙。仅高三丈。又有关。号镇西关。林木茂密。颇有幽趣。又西林山城。如窭薮残户数三十而已。○铁山官府。亦不临大道。车辇馆供客。尝见 明朝使臣诗。必咏车辇馆蟠松。我国傧相诸钜公。亦必酬和。盖关东数里许路傍。有蟠松。赤干翠叶。可一丈馀。偃枝幢幢。可坐二十人。阅历中国人之多。无如此松。慕中华者。表章之可也。自皇华集以后。无人识此松。余始发其幽光。龙 川官
亦不临道良策馆供客。
  [初七日]
初七日丁酉。风。义州三十五里宿。○义州山水清妍细腻。顿无边塞之 (第 201L 页)
。当初建议。其亦不思之甚。而熙,价等地。造作中船二十馀只。役民之际。已招怨言。当其毕造流下之日。自熙 川官
抄出常时乘筏往来人五十五名。号为乘船军。民人㥘于曳运之役。至有逃散者。又或呈诉自愿各纳盐石。以免乘船 (第 168L 页)
。谈古今事。亹亹可听。到老治家事无倦。升斗出入。一不遗错。此又恭人行实之可书者也。辛亥八月。恭人在镇 川官
舍。患痢日增剧。每静卧。必屈指至十四而止。问之亦不答。竟以其十四日不起。寿八十九。权厝于高阳泉青里子 (第 464L 页)
负。白地徵税者今至五六年。前县监时。亲自逐库摘奸。七十三结零。既已成册论报后。今年正月(分)。兼任沃 川官。
因本县民呈议送据。更为查报。则使道题送内。待新官到后。境内白徵之地。一并摘奸。粘移户曹。悬颐(亦)(第 538H 页)
映花堂。如姬周族燕礼。 上亲发咏焉。使诸宗臣和之。中酒。全城君耆宗也。以雅谑进曰。灵原素善饮。近有信 川官
酒独饮。不沾及臣等。甚非。盖公之子益烱。时为信川守也。 上大笑顾谓公曰。卿受荣养何如。公拜稽谢。 上 (第 120H 页)
   南郊夜行
   西郊途中
   华行十绝句(选六)
   九月二十二日。陪 祀华宁殿。志感。
   果 川官

   次南判书韵。仍以为燕行之赆。(三首。)
   敬次慈亲寄示韵(十四首选七)
   次宪仲守
主不居千乘乐。近臣恭称万年觞。居然独立沧桑后。忽似重登 黼扆傍。惆怅遗弓攀弗得。夜深残月冷如霜。
川官

红叶青山面面遮。坐深真似野人家。盘中雀舌聊当酒。篱下鸡冠强作花。行色频烦惭候吏。光阴强半付征车。 (第 66L 页)
  
答权某 书
谨承手书。得审起居平安。仰慰仰慰。所教事。依送。此亦昔是借人。诸具未备可叹。红毡京行持去。仆亦门中庆事。切欲往观。而近来病甚。专废食饮。又当大暑。远路出行。极艰。未遂情素。平生恨负。并惟照谅。馀困不宣。

答子泰一书
初八日。荣 川官
人。持来书。得悉示意。非止一二。时议亦谅。物情可知。何可太拘执不变通也。但以心病。自岁前发动。春来渐 (第 530L 页)
。移敦宁府都正。后屡赠吏曹参判判书,议政府左赞成,领议政。为永柔时。土贼薄安州。徵兵急。先大夫时兼肃 川官。
肃前营也。夜半戎服往。招吏民谕以义。辞激感人。卒伍乃云集。领入安州城。城方一发危。赖以安。监司郑公晚 (第 361L 页)
解。安城危急如一发。徵救之符檄四出。军民闻风逃散。肃川例兼前营将。而本倅为运赈谷前往湖南。府君时兼肃 川官。
夜半戎服驰往。招吏民谕之。言辞慨慷激切。闻者皆感动。卒伍云集。乃编队分哨入安州。枪戈旗帜满城中。时兵 (第 395L 页)
享焉。噫 四祖以来。积德累仁。诞启圣人。而元气之萃。本支繁昌。立立宗英。无非汉楚元唐江夏。观于善城清 川官
爵貤赠之显。则其贤而有勋业可知。而文献无徵惜哉。墓旧有碣。及追封命下。璿谱改修。则后孙钟冕谓碑刻不宜 (第 28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