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通鉴纲目
朱文公因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别为义例作纲目五十
九卷至矣哉其春秋之意也其条贯皆出文公而缀缉
于诸门人之手间有异同或者亦钞录传刻之失乎吾
居京师与给事中林从为邻其出为陜州判官卖家具

给行费余从市得此书凡十六册
   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册此书宋袁枢机仲编吾 家文
节公
为之序凡四十二卷二百三十九事皆关涉大端
始末毕具观者便之吾居京师时市于晏彦文盖吾授
徒廿馀年积其勤力 (第 15b 页)
   惟读书附志称诗文选而永乐大典所载乃
    有诗无文或文不足录为编纂者所删欤希
    弁又称 家大酉
应繇为之序叶梦鼎跋其后
    及行状墓志原附集中今并佚不存其事迹
    则无可考见矣叶适水心集有 (第 1b 页)
  其二
更思今夕奚惆怅。岁岁一回无尽春。刻意难能吟丽景。销魂争似送情人。缓歌不觉催灯烬。沉醉无妨吐锦茵。芳草落花聊自慰。门前休报五更巡。
武科出身林君(象铉)以淳昌林氏族谱。请序于余。余于是谱有所感。题此以赠。
杜门排禄同全节。己卯名贤又一时。世好两家皆可讲。况君十载共邻比。(余家宗簿令公有排禄洞。林氏则有杜门洞。炳烺同时。余 家文节公
己卯名贤。而林氏又有己卯名贤杏窝公。)
再题虞注杜律(并序)
    (第 605L 页)
苏杭二府。俗谚常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人能道之。杭即南宋建都临安府。苏州即宋之平江府也。
中朝人言 宋朝南
迁。驻跸临安。因以定都。旧京臣僚扈驾来居临安。满城居民皆开封人。言语皆因汴梁之音。子孙相传至今。杭州 (第 366H 页)
乃敢斥之以无必死之义。其悖理伤化抑又甚矣。而世方推奖之不暇。天常民彝。几何不至于尽灭也。昔朱夫子生乎 宋朝南
渡之世。邪说暴行。肆行无忌。盖甚伤之也。故苟有死义之人。则虽山僧贱卒。无不表章焉。盖衰世意也。可谓戚 (第 158L 页)
凤汉,李鼎辅,洪启禧,李潭,金应淳,郑尚淳,任毅中为之。应制者近六十人。以宋留正谢拜承相 命题。盖念 宋朝南
渡后。拜留正为相。与讲修攘之策。今值涒滩之重回。一倍兴感。故特寓意于此以 命题也。司录柳成模,舍人洪 (第 395L 页)
然阳不可终无。治未尝不在。故必有圣贤者出而救之。虽乱犹治。虽衰不绝。以是周室东迁。孔子作春秋明王法。 宋朝南
渡。朱子著纲目扶人纪。 皇明亡。吾道在东。时则有如华阳宋先生。述夫子大一统之旨。尊 京师。攘夷狄。使 (第 458L 页)
为西夷之人。朱子生于闽越之间。则是亦南夷之人也。圣贤之生。不系于居地如是夫。
闽越古断发文身之地。而 宋朝南
渡之后。群贤辈出。当是时。中国皆为腥膻之域。而正统之主在南。故文明之气。亦随而南也。以国运言之。则一 (第 156H 页)
  
春雨斋诗
每逢春雨日。却题春雨诗。㗳然前夜听。邈若往年思。草梦池生处。人怜院隔时。看书仍殢睡。春屋雨相宜。
偶题
苍苔门掩敬亭年。想似江南寒食天。二月东风山寂寂。万家春雨草芊芊。路分黄岭时骑马。人别青桥不系船。擘锦细书当日字。可堪回首正茫然。
春事
淡烟浓霭万家春。难得芳辰景物新。马迹遍融朱陌雨。燕泥轻扑画梁尘。百年游乐如过客。一世繁华与别人。何事西园连日醉。不知身是属花神。
谢权滩右(用脩)见借山谷集
心爱君 家文节
诗。香熏锦袭畜多时。枯肠借吸西江水。应使吴侬买一痴。
与沈九华共赋
白头倾盖春风地。幽抱层层郁未开。 (第 5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