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現代詩類
登长城赋 徐彦伯
班孟坚辍编史阁掌记戎幕坐燕阜之阳览秦城之作
喟然而叹曰傅翼下鞲视人则媮鲸吞我宝鼎蚕食我
诸侯鞭挞我上国动摇我中州所以 二世 而殒职此之
由乎当其席卷之初攻必胜战必克因利乘便追亡逐
北自以为功勤三王威慑万国重鈇锧干戈于仁义轻 …… (第 1b 页)
武关赋(以海内无事重/关不修为韵) 王 启
路入商山中横武关穿重门于固护屹峭壁以孱颜昔
在危时屯千夫而莫守今当圣日置一卒以常閒观乎
地势争雄山形互对西连蜀汉之险北接崤函之塞锁
百二都绵几千载世乱则阨限区宇时清则通流外内
当其六国连谋关防日修则斯地也云屯貔虎雪耀戈
矛张仪出以行诈怀王入而竟留纵下客之鸡鸣将开
莫可任公孙之马白欲度无由及乎尘起九州波摇四
海秦鹿失而襟带难保汉龙兴而山河遽改岂料禦冲
之所此日全平未知击柝之徒当时安在所谓以兵而
备者莫之能守以道而居者莫得而踰千里之金城汤
池终为汉有 二世 之土崩鱼烂自是秦无今则要害何
虞平隆已久虽设险以犹在顾戒严而则不萧条古垒
岂臧文之废来寂寞空扉似杨侯 (第 13b 页)
班孟坚辍编史阁掌记戎幕坐燕阜之阳览秦城之作
喟然而叹曰傅翼下鞲视人则媮鲸吞我宝鼎蚕食我
诸侯鞭挞我上国动摇我中州所以 二世 而殒职此之
由乎当其席卷之初攻必胜战必克因利乘便追亡逐
北自以为功勤三王威慑万国重鈇锧干戈于仁义轻 …… (第 1b 页)
武关赋(以海内无事重/关不修为韵) 王 启
路入商山中横武关穿重门于固护屹峭壁以孱颜昔
在危时屯千夫而莫守今当圣日置一卒以常閒观乎
地势争雄山形互对西连蜀汉之险北接崤函之塞锁
百二都绵几千载世乱则阨限区宇时清则通流外内
当其六国连谋关防日修则斯地也云屯貔虎雪耀戈
矛张仪出以行诈怀王入而竟留纵下客之鸡鸣将开
莫可任公孙之马白欲度无由及乎尘起九州波摇四
海秦鹿失而襟带难保汉龙兴而山河遽改岂料禦冲
之所此日全平未知击柝之徒当时安在所谓以兵而
备者莫之能守以道而居者莫得而踰千里之金城汤
池终为汉有 二世 之土崩鱼烂自是秦无今则要害何
虞平隆已久虽设险以犹在顾戒严而则不萧条古垒
岂臧文之废来寂寞空扉似杨侯 (第 13b 页)
于蘧子迹夫履
(疑作/覆)车之人(一作/戚)岂止一途而巳至如秦兼四海之尊
握天下之富混一车书鞭笞宇宙 胡亥 之寄巳危万代
之祀难构阿衡失责成之所赵高秉栋梁之授拒諌逞
刑戮宰诛守矜上林之戏马嘉长杨之射兽嗫呫禁中 (第 2a 页)
(疑作/覆)车之人(一作/戚)岂止一途而巳至如秦兼四海之尊
握天下之富混一车书鞭笞宇宙 胡亥 之寄巳危万代
之祀难构阿衡失责成之所赵高秉栋梁之授拒諌逞
刑戮宰诛守矜上林之戏马嘉长杨之射兽嗫呫禁中 (第 2a 页)
杂说 韩 愈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
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纲纪理乱(一作纪纲/之善否)而已
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
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
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
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于(集无/此字)天下也无
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 二世 而天下倾者纪纲亡
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
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 (第 2a 页)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
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纲纪理乱(一作纪纲/之善否)而已
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
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
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
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于(集无/此字)天下也无
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 二世 而天下倾者纪纲亡
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
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 (第 2a 页)
成康袭政刑措四十年至于五霸力义统盟功
过糅駮伤坏王猷秦政贼隳周法刬去井田残蚀六国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故 二世(唐/讳) 而亡汉高帝宽仁大度
与人同利任能使善听纳竟甸万国孔子曰其或继周
者虽百世可知也彼萧曹辈生于秦长于秦习 (第 9a 页)
过糅駮伤坏王猷秦政贼隳周法刬去井田残蚀六国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故 二世(唐/讳) 而亡汉高帝宽仁大度
与人同利任能使善听纳竟甸万国孔子曰其或继周
者虽百世可知也彼萧曹辈生于秦长于秦习 (第 9a 页)
隋檄陈尚书江揔等文
南北虽殊风云在望载怀虚迟窹寐为劳献岁犹寒比
当清豫匡赞乎国良亦□勤寡人忝膺朝寄董律专征
跋涉山川今次江际公等文儒自立器用适时冠盖 二
世 齿德兼重孔老殊教名墨异家金匮朱韬银编玉策
莫不腾于舌杪散在笔端邃古成败之机近代安危之
迹照同悬镜明若 (第 29b 页)
南北虽殊风云在望载怀虚迟窹寐为劳献岁犹寒比
当清豫匡赞乎国良亦□勤寡人忝膺朝寄董律专征
跋涉山川今次江际公等文儒自立器用适时冠盖 二
世 齿德兼重孔老殊教名墨异家金匮朱韬银编玉策
莫不腾于舌杪散在笔端邃古成败之机近代安危之
迹照同悬镜明若 (第 29b 页)
人本意唯避风雨讵待
珠玉之华宁须绨锦之丽故琼宫(一作/春室)崇构商辛以之
灭亡阿房崛起秦族以之(一作 二/世 是以)倾覆而不遵古典不
念前车(一作/章)广立池台多为(一作/营)宫观金铺玉户青琐
丹墀蔽亏日月隔阅 (第 3b 页)
珠玉之华宁须绨锦之丽故琼宫(一作/春室)崇构商辛以之
灭亡阿房崛起秦族以之(一作 二/世 是以)倾覆而不遵古典不
念前车(一作/章)广立池台多为(一作/营)宫观金铺玉户青琐
丹墀蔽亏日月隔阅 (第 3b 页)
为李密与袁子干书
久藉英风未由披览其为眷伫梦想增劳寒势转严比
当清吉久事昏朝无乃勤悴夫福善祸淫实上天之常
道兼弱攻昧往哲之成规自昏狂嗣位弃德崇奸疲苦
生民涂炭天下是以暴骨满于原野积恶比于丘山莫
不奋白旄而诛独夫仗朱旗而剿 二世 孤为海内豪杰
共推盟主百万义师大会河洛因苦秦之众乘厌纣之
机共救苍生大造区夏振兹长策济此横流义勇如云 (第 2b 页)
久藉英风未由披览其为眷伫梦想增劳寒势转严比
当清吉久事昏朝无乃勤悴夫福善祸淫实上天之常
道兼弱攻昧往哲之成规自昏狂嗣位弃德崇奸疲苦
生民涂炭天下是以暴骨满于原野积恶比于丘山莫
不奋白旄而诛独夫仗朱旗而剿 二世 孤为海内豪杰
共推盟主百万义师大会河洛因苦秦之众乘厌纣之
机共救苍生大造区夏振兹长策济此横流义勇如云 (第 2b 页)
必先守
身而后四夷无德者不先守身但令(一作/务)四夷自守曾
不防戎夷(一作/狄)在其中国故攻秦之胡者 二世 也岂必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哉沈尹戌虽举守四夷之言而未
尽(一作/不尽)守身之道是载华而略实非垂范之旨也 (第 6a 页)
身而后四夷无德者不先守身但令(一作/务)四夷自守曾
不防戎夷(一作/狄)在其中国故攻秦之胡者 二世 也岂必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哉沈尹戌虽举守四夷之言而未
尽(一作/不尽)守身之道是载华而略实非垂范之旨也 (第 6a 页)
夫德厚则感深感深则难摇人心所系故速戡大
难少康平王是也若敛厚则情离情离则易动人心己
去故遂为独夫殷辛 胡亥 是也今甲兵未息经费尚繁
重则人不堪轻则用不足酌古之道(一作/要)适今之宜既
弊而思变乃泽涸而复流(五 (第 12b 页)
难少康平王是也若敛厚则情离情离则易动人心己
去故遂为独夫殷辛 胡亥 是也今甲兵未息经费尚繁
重则人不堪轻则用不足酌古之道(一作/要)适今之宜既
弊而思变乃泽涸而复流(五 (第 12b 页)
北齐文宣论
文宣承父兄之资㨿巳成之业屈奇不测内刚外柔属
变起不图祸机窃发临事而惧警(疑作/惊)而后行故使逆
党无遗凶徒必尽自得政 二世 树恩百寮司马公之养
汝只在今日陈恒子之好施惟取一时由是腹心不散
勋贵自随大会晋阳共叙哀酷神彩英飏风调 (第 12a 页)
文宣承父兄之资㨿巳成之业屈奇不测内刚外柔属
变起不图祸机窃发临事而惧警(疑作/惊)而后行故使逆
党无遗凶徒必尽自得政 二世 树恩百寮司马公之养
汝只在今日陈恒子之好施惟取一时由是腹心不散
勋贵自随大会晋阳共叙哀酷神彩英飏风调 (第 12a 页)
集作/古)史
且嗜春秋褒贬之学心所愤激故辨其所以然
秦论上 罗 衮
亡秦者不在 胡亥 赵高子婴亦不在始皇亡秦者李斯
也 (第 18a 页)
胡亥 固亡国器也以秦授之者过也赵高不幸秦狗
之瘈左右者不图则固噬其主矣子婴立于已乱四十
馀日而亡考其行事不 (第 18a 页)
无庸主之材其犹坐四屋之间
环火已炽虽有杀火之术欲没何由哉始皇虽不以仁
义死之日天下无事民为择君但其遗诏不行于斯耳
李故有名天下臣主相得六国既平不能于此时推广
使秦修帝王之道固亦失矣及始皇外崩奸臣谋乱反
不能于此时制变为存秦之计卒使赵高得行其谋 胡
亥 极其恶子婴孤死于苍黄之地始皇失贤嗣遂暴恶
于后世嬴氏之鬼以不食者李斯之故也然则赵高之
际为李斯者义宜 …… (第 18b 页)
秦论下
或谓衮曰子言秦亡与存秦之计明矣吾闻国之兴亡
乃有天命设使李不失其计秦果不亡乎衮曰吾虽不
言天其实天之道子虽称天以问我而未识天之说夫
所谓天者平无私也故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君人者
有德天则赞而兴之无德则革而亡之兴亡之命在乎
天而所以兴亡在乎人也商书曰夏王弗克庸德慢神
虐民皇天不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
主此言桀不能常有德不敬神明不恤下民天下不安
桀之所为乃广视万邦有堪天命者则开而导之以汤
有纯一之德求使代桀为天地神祗之主也故曰非天
私我有商惟天祐于一德 二世 无德为所以亡之道天
是以革而亡之使扶苏果立则固有德为所以兴之道 (第 20a 页)
且嗜春秋褒贬之学心所愤激故辨其所以然
秦论上 罗 衮
亡秦者不在 胡亥 赵高子婴亦不在始皇亡秦者李斯
也 (第 18a 页)
胡亥 固亡国器也以秦授之者过也赵高不幸秦狗
之瘈左右者不图则固噬其主矣子婴立于已乱四十
馀日而亡考其行事不 (第 18a 页)
无庸主之材其犹坐四屋之间
环火已炽虽有杀火之术欲没何由哉始皇虽不以仁
义死之日天下无事民为择君但其遗诏不行于斯耳
李故有名天下臣主相得六国既平不能于此时推广
使秦修帝王之道固亦失矣及始皇外崩奸臣谋乱反
不能于此时制变为存秦之计卒使赵高得行其谋 胡
亥 极其恶子婴孤死于苍黄之地始皇失贤嗣遂暴恶
于后世嬴氏之鬼以不食者李斯之故也然则赵高之
际为李斯者义宜 …… (第 18b 页)
秦论下
或谓衮曰子言秦亡与存秦之计明矣吾闻国之兴亡
乃有天命设使李不失其计秦果不亡乎衮曰吾虽不
言天其实天之道子虽称天以问我而未识天之说夫
所谓天者平无私也故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君人者
有德天则赞而兴之无德则革而亡之兴亡之命在乎
天而所以兴亡在乎人也商书曰夏王弗克庸德慢神
虐民皇天不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
主此言桀不能常有德不敬神明不恤下民天下不安
桀之所为乃广视万邦有堪天命者则开而导之以汤
有纯一之德求使代桀为天地神祗之主也故曰非天
私我有商惟天祐于一德 二世 无德为所以亡之道天
是以革而亡之使扶苏果立则固有德为所以兴之道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