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太尉桥公庙碑
桥氏之先出自皇帝帝葬于桥山子孙之绍基立姓者
咸以为氏汉兴世以礼乐为业高祖讳仁位至大鸿胪
列名于儒林祖侍中广川相考东莱太守公禀性贞纯
幼有弘姿刚而不虐威而不猛闻仁必行睹义斯居文
以典术守以纯固弱冠从政当官而行刺史 周公辟
(第 13a 页)
厥赋千乘卿大夫士朝觐会聘以
逮祭享胡不悬罄冢宰制国用岁杪大计吏而胡王后
弗会用启后人以奓奸费叔鲜流言 周公辟
之成甫髫
而疑九鼎一丝而始启金縢毕召奚为王假有庙洋洋
如莅而胡立尸以祀之生则紊之死则戏南正司天推
(第 11b 页)
   涪陵崔氏春秋本例序
涪陵崔子方彦直自称西畴居士尝与苏黄诸君子游
知滁州日曾子开曾为作记刻石醉翁亭侧其说春秋
有经解十二卷本例二十卷建炎中江端友请下湖州
取所著春秋传储秘书省于是其孙若上之于朝今其
解不可得见惟本例独存序之曰以例说春秋自汉儒
始曰牒例郑众刘寔也曰谥例何休也曰释例颍容杜

预也曰条例荀爽刘陶崔灵恩也曰经例方范也曰传
例范宁也曰诡例吴略也曰略例刘献之也曰通例韩
滉陆希声胡安国毕良史也曰统例啖助丁副朱临也
曰纂例陆淳李应龙戚崇僧也曰总例韦表微成元孙
明复 周希孟
叶梦得吴澄也曰凡例李瑾曾元生也曰
说例刘敞也曰忘例冯正符也曰演例刘熙也曰义例
赵瞻陈知柔也曰刋例张思 (第 17b 页)
 临平(九域志仁和/县有临平镇)陈烈(宋史隐逸传陈烈字季慈侯/官人元祐初部使者申荐之)
 (以宣德郎致仕又陈襄传襄与陈烈 周希孟
郑穆为/友相与倡道于海滨谓之四先生古灵集陈襄举人)
 (自代状前授安州司户参军充国子直讲陈烈振诚/明 (第 7a 页)
   太尉桥公庙碑
桥氏之先出自黄帝帝葬于桥山子孙之绍基立姓者
咸以为氏汉兴世以礼乐为业高祖讳仁位至大鸿胪
列名于儒林祖侍中广川相考东莱太守公禀性贞纯
幼有宏姿刚而不虐威而不猛闻仁必行睹义斯居文
以典术守以纯固弱冠从政当官而行刺史 周公辟
(第 9b 页)
殆所谓有德之言而君子之文欤初公未仕刻意于学
得乡士陈烈 周希孟
郑穆相与为友以古道鸣于海隅
人初惊笑其后相率信而从之四先生名动天下既登
第累官剧邑推其所学以治民利必 (第 5a 页)
郡士 周希孟
陈烈陈襄郑穆等以经学诲诸生禁郡人
不得破产饭僧以供丧继知泉州架海为梁长三百六
十丈又植松七百里以荫行 (第 36a 页)
疑应是三年丧毕周公不授王政故流言耳此言似得之 周公
居后作诗七月东山成王有归禾之事不应在武王丧期以
内是摄政后二年而辟居踰三年而后反又二年而致政成王
(第 71a 页)
 成王非周公意未解今又为罪人言欲让之推其恩亲故未敢
豳谱成王之时周公避流言之难出居东都二年
鸱鸮笺时周公竟武王之丧欲摄政成周道致太平之功管叔蔡叔等流言云
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不知其意而多罪其属党兴者喻此诸臣乃世臣之子
孙其父祖以勤劳有此官位土地今若诛杀之无绝其官位夺其土地王意欲
诮公此之由然
文王世子正义引郑氏金縢注文王崩后明年生成王则武王崩时成王年十
岁服丧三年毕成王年十二明年将践阼周公欲代之摄政群叔流言 周公辟
之居东都时成王年十三也居东二年成王收捕周公之属党时成王年十四 (第 14a 页)
 
〔考订〕五经异义。古尚书说云。武王崩时。成王年十三。后一年管蔡作乱。周公东辟之。王与大夫尽弁。以开金縢之书。时成王年十四。(公羊传隐元年疏)〇郑云文王崩后。明年生成王。则武王崩时。成王年十岁。服丧三年毕。成王年十二。(周书云武王十二月崩。至成王年十二。十二月丧毕。)明年成王将即位。称己小求摄。周公将代之。管蔡等流言。 周公辟
居东都。时成王年十三也。明年成王尽执拘周公属党。(居东二年。罪人斯得。)
 时成王年十四也。至明年秋 (第 124L 页)
 胡瑗为苏,湖二州教授。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

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劘。为文章。皆傅(一作传)经义。〇其在湖学。治经义斋,治事斋。经义斋者。择疏通有器局者。治事斋者。人各治一事。又兼一事。如治民治兵。水利算数之类。其弟子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
 蔡襄知泉州。往时闽人多好学。而专用赋以应科举。公得先生 周希孟。
以经术傅(一作传)授。学者常至数百人。公为亲至学舍。执经讲问。延见处士陈烈。尊以师礼。而陈襄,郑穆。 (第 474H 页)
 馥对。不辟之说。诗书传义。各主一义。而但朱子复九峰书。明有从郑为当之训。则鸱鸮集传所谓既得管叔武庚而诛之云者。盖亦未及改耳。至于东即洛邑之说。盖王肃未定之论。而蔡传亦曰未知何据。今不可复考其地。但谓洛邑未成。安有所谓东都云则恐未然。洛邑之成。虽在周公居东之后。而自镐京视之。东都固周之东也。今曰 周公辟
居之地。即今之东都云尔。则何不可之有哉。且本文 (第 528H 页)
宗累诏不起。公卿郡守乡老。交章称其贤。以本州教授。召为直讲。皆不拜。后以宣德郎。致仕。与陈襄,郑穆, 周希孟
为友。闽人称四先生。)又谓门人。(门人石洪庆。字子馀。将归。召入语云。)昭旷之原。(昭明旷达之原。乃 (第 195L 页)
 名仲淹

古灵陈先生
 先生少孤。能自立。出游乡校。与陈烈, 周希孟,
郑穆为友。相与倡道于海滨。闻者皆笑而惊。指为迂阔。先生不为变。时称四先生。
邻保相助
 保。增韵依也 (第 351H 页)
博大之欲学之焉。何祸之焉。曰。以其道邪也。洪水为祸。禹辟之。夷狄为祸。 周公辟
之。乱臣贼子为祸。孔子辟之。杨朱墨翟为祸。孟子辟之。禹也周公也孔子也孟子也。皆辟之而能止之焉。今韩愈 (第 39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