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安越
清刚则李宪副重刘都督玺久虚禋祀府君申勘并升俎豆
祁府尹逢吉金府丞兰相继去兵部熊尚书明遇摄吏部以 吴
司业国华 摄府尹木天吏不乐代繁剧以印送府君府君谓京
北尊重司理阶悬绝不相当力辞之司业赍印直入卧内发其
封而去不 (第 47a 页)
清刚则李宪副重刘都督玺久虚禋祀府君申勘并升俎豆
祁府尹逢吉金府丞兰相继去兵部熊尚书明遇摄吏部以 吴
司业国华 摄府尹木天吏不乐代繁剧以印送府君府君谓京
北尊重司理阶悬绝不相当力辞之司业赍印直入卧内发其
封而去不 (第 47a 页)
须惜福乃可延年厚之一生虽一杯饭亦必
先减而后食其馀奉养皆不敢过故身为执
政寿逾七十雪窦之言于是可验今日贵人
相高以侈视其费用皆是无益毕竟何补公
闻之曰此犹以利言也若以义言之则箪食
万钟顾吾所得为者如何耳 吴审律(仪) 劝解易曰易难解曰及今可以致力
若后力衰却难曰某尝观圣人言易便觉措
辞不得只如乾坤两卦圣人尝释其义于后 (第 11a 页)
先减而后食其馀奉养皆不敢过故身为执
政寿逾七十雪窦之言于是可验今日贵人
相高以侈视其费用皆是无益毕竟何补公
闻之曰此犹以利言也若以义言之则箪食
万钟顾吾所得为者如何耳 吴审律(仪) 劝解易曰易难解曰及今可以致力
若后力衰却难曰某尝观圣人言易便觉措
辞不得只如乾坤两卦圣人尝释其义于后 (第 11a 页)
文三电、霰电均悉。覆奏后,始接文电。查杨兆年不知其人。广安水军乃鄙人在粤时与彭刚直商设,止三营;全系湘勇,无一粤人,并无杨兆年管带之事。 吴国华
亦不悉,系粤电云:闻系敝处调询确否?故复以令来江;今到台亦甚好。汉纳根之两轮,催总署未复。购现成洋轮 (第 160 页)
,近接洋电,事尚渺茫。先索巨款,难办。惟定船可靠,须八个月到。捣巢事如此艰阻,焦急之甚。江省借款已定议,而洋行始言须回国提银,已行;须一月馀方有款到,狡幻可虑。如借款到,必可拨济。枪续订者,须两月到。总之,只须船有眉目,枪、饷需必能筹备供用。至北上一节,自更平稳。此与捣巢事不相涉,可并行不悖。惟 吴国华 不知何官?名又不著;令带万人,又不属他人统,事恐难行。且粤勇万人,无人控制,游行内地,必然生事;可虑 …… (第 160 页)
募粤勇,敝处可代筹费。刘事,定议后再酌商。效。
唐抚台来电(二月十八日申刻到)
吴国华 率头目到台,甚英伟。有二策:一、以万五千人任击倭;但再四商量,非兵轮接济不灵,乃危道。一、带万人北上 (第 160 页)
,近接洋电,事尚渺茫。先索巨款,难办。惟定船可靠,须八个月到。捣巢事如此艰阻,焦急之甚。江省借款已定议,而洋行始言须回国提银,已行;须一月馀方有款到,狡幻可虑。如借款到,必可拨济。枪续订者,须两月到。总之,只须船有眉目,枪、饷需必能筹备供用。至北上一节,自更平稳。此与捣巢事不相涉,可并行不悖。惟 吴国华 不知何官?名又不著;令带万人,又不属他人统,事恐难行。且粤勇万人,无人控制,游行内地,必然生事;可虑 …… (第 160 页)
募粤勇,敝处可代筹费。刘事,定议后再酌商。效。
唐抚台来电(二月十八日申刻到)
吴国华 率头目到台,甚英伟。有二策:一、以万五千人任击倭;但再四商量,非兵轮接济不灵,乃危道。一、带万人北上 (第 160 页)
十四年(辛巳),二十二岁。
崇祯十五年(壬午),二十三岁。
举于乡(按是科主司,为翰林院编修 吴国华, 字蔡庵,南直隶宜兴人;吏科给事中范淑泰,字通施,山东滋阳人。房考,知诸暨县钱世贵,字圣沾,南直隶青浦 …… (第 261 页)
七月,提督张杰执公(「神道碑铭」:『提督张杰募公故校,使居补陀为僧以伺公。会公告籴舟至,不之忌也;故校出刀胁之,其将赴水死。又击杀数人,最后乃告之。以夜半出山背,攀藤入;暗中执公,并罗子木、侍者杨冠玉、舟子三人:七月十七日也。十九日公至,杰以轿迎之;方巾葛衣而入』。「鲁春秋」:『是月二十有三日,煌言令裨将 吴国华 哨探至陶家尖。会宁波人孙惟法伺得之, (第 293 页)
国华 被创投水死。舟子林姓者,至死不言。一火者导之,执煌言及监纪罗纶字子木、勇士叶云、门者冠玉并二持槊者。 (第 293 页)
崇祯十五年(壬午),二十三岁。
举于乡(按是科主司,为翰林院编修 吴国华, 字蔡庵,南直隶宜兴人;吏科给事中范淑泰,字通施,山东滋阳人。房考,知诸暨县钱世贵,字圣沾,南直隶青浦 …… (第 261 页)
七月,提督张杰执公(「神道碑铭」:『提督张杰募公故校,使居补陀为僧以伺公。会公告籴舟至,不之忌也;故校出刀胁之,其将赴水死。又击杀数人,最后乃告之。以夜半出山背,攀藤入;暗中执公,并罗子木、侍者杨冠玉、舟子三人:七月十七日也。十九日公至,杰以轿迎之;方巾葛衣而入』。「鲁春秋」:『是月二十有三日,煌言令裨将 吴国华 哨探至陶家尖。会宁波人孙惟法伺得之, (第 293 页)
国华 被创投水死。舟子林姓者,至死不言。一火者导之,执煌言及监纪罗纶字子木、勇士叶云、门者冠玉并二持槊者。 (第 293 页)
龟山先生杨时。字中立。天资仁厚。宽大能容物。不为崖异绝俗之行。以求世俗名誉。与人交。终始如一。性至孝。幼丧母。哀毁如成人。闻河南两程先生之道。即往从之学。是时。从两先生学者甚众。而先生独閒居累年。沈浸经书。推广师说。穷探力索。务
极其趣。涵蓄广大。而不敢轻自肆也。○豫章先生罗从彦。字仲素。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字之学。及长。坚苦刻厉。笃志求道。初从 吴国华 游。已而闻龟山先生得伊洛之学。遂往学焉。乃知旧日之学非也。三日。惊汗浃背曰。几枉过了一生。龟山倡道东 (第 76L 页)
极其趣。涵蓄广大。而不敢轻自肆也。○豫章先生罗从彦。字仲素。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字之学。及长。坚苦刻厉。笃志求道。初从 吴国华 游。已而闻龟山先生得伊洛之学。遂往学焉。乃知旧日之学非也。三日。惊汗浃背曰。几枉过了一生。龟山倡道东 (第 76L 页)
。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我欲仁。斯仁至矣。显道举史书成诵。明道斥其玩物丧志。即赧然愧汗。罗仲素始学于 吴国华。
及见龟山。惊汗浃背曰几误此生。孰谓文伯不能乎。吾视文伯。太官之食已具矣。未尝下箸耳。下箸然后知其味 (第 249L 页)
六代祖彰信校尉鹰扬卫中领中郎将府君墓碣
公讳厚。安东人。其先新罗宗姓。有金幸。罗季守吉昌郡。当丽祖统合之初。首迎王师。以其炳几达权。赐姓权。阶
三重大匡,壁上三韩功臣。拜太师。升郡为安东府。仍为府望姓。公于太师。十六代孙。考讳靷。奉翊太夫礼仪判书。妣贞夫人。关城黄氏。相。奉顺大夫判典客寺事致仕。讳世珍。曾祖。大护军讳具。公配江陵府使金自粹女。有一子。启经。女三。后娶 吴国华 女。生一男。自经。启经。横城县监。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配县监李仲由女。生二男三女。男长玠。司直。次 (第 28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