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人名
和萧十六 孔 平仲
郡名
郡名诗呈 吕元钧 孔 平仲
药名
登湖州销暑楼 陈 亚
荆州即事五首 黄 庭坚
建除
重赠徐 …… (第 87a 页)
曾 肇
尚书左丞梁焘资政殿学士同醴泉观使
吕 陶
李潜落致仕 邹 浩
章楶同知枢密院 邹 浩
吕希哲直秘阁知曹州 邹 浩 …… (第 119b 页)
请下御史台体访小人造作谤议
丁 骘
请罢国子司业黄隐职任 吕 陶
諌立后 邹 浩
论选忠良博古之士置诸左右
曾 肇
论内批直 …… (第 130a 页)
湖学田记 顾 临
重脩御史台记 曾 肇
适南亭记 陆 佃
蜀州重修大厅记 吕 陶
考古图后记 吕 大临
卷第八十四
记
抚州新建使厅记 王 无咎
定州凝寿寺塑佛记 (第 151a 页)
和萧十六 孔 平仲
郡名
郡名诗呈 吕元钧 孔 平仲
药名
登湖州销暑楼 陈 亚
荆州即事五首 黄 庭坚
建除
重赠徐 …… (第 87a 页)
曾 肇
尚书左丞梁焘资政殿学士同醴泉观使
吕 陶
李潜落致仕 邹 浩
章楶同知枢密院 邹 浩
吕希哲直秘阁知曹州 邹 浩 …… (第 119b 页)
请下御史台体访小人造作谤议
丁 骘
请罢国子司业黄隐职任 吕 陶
諌立后 邹 浩
论选忠良博古之士置诸左右
曾 肇
论内批直 …… (第 130a 页)
湖学田记 顾 临
重脩御史台记 曾 肇
适南亭记 陆 佃
蜀州重修大厅记 吕 陶
考古图后记 吕 大临
卷第八十四
记
抚州新建使厅记 王 无咎
定州凝寿寺塑佛记 (第 151a 页)
(去谗七诫盈八崇俭九赏罚十务农十一/阅武十二崇文曰饬躬阐政悉在其中)
朕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
育黎 元钧陶 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
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
尧之德玄圭锡夏禹之功丹 (第 17a 页)
朕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
育黎 元钧陶 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
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
尧之德玄圭锡夏禹之功丹 (第 17a 页)
记王荆公三经新义事附宋史经籍志
荆公三经新义至南渡而废弃元祐时不过曰经义兼
用注疏及诸家不得专主王氏之解所禁者字说耳独
莆田黄隐作司业竟焚其书当时在廷诸公不以为然
弹章屡上按山堂考索所载元祐元年十月癸丑刘挚
言国子司业黄隐学不足以教人行不足以服众故相
王安石经训视诸儒义说得圣贤之意为多故先帝立
之于学程式多士而安石晚年字说溺于释典是以近
制禁学者无习而巳至其经义盖与先儒之说并存未
尝禁也隐猥见安石政事多已更改妄意迎合欲废其
学每见生员试卷引用辄加排斥何以劝率学校同时 吕陶 亦言经义之说盖无古今新旧惟贵其当先儒之
传注未必尽是王氏之解未必尽非隐之诵记王氏新 (第 2b 页)
荆公三经新义至南渡而废弃元祐时不过曰经义兼
用注疏及诸家不得专主王氏之解所禁者字说耳独
莆田黄隐作司业竟焚其书当时在廷诸公不以为然
弹章屡上按山堂考索所载元祐元年十月癸丑刘挚
言国子司业黄隐学不足以教人行不足以服众故相
王安石经训视诸儒义说得圣贤之意为多故先帝立
之于学程式多士而安石晚年字说溺于释典是以近
制禁学者无习而巳至其经义盖与先儒之说并存未
尝禁也隐猥见安石政事多已更改妄意迎合欲废其
学每见生员试卷引用辄加排斥何以劝率学校同时 吕陶 亦言经义之说盖无古今新旧惟贵其当先儒之
传注未必尽是王氏之解未必尽非隐之诵记王氏新 (第 2b 页)
跋苏黄二公帖
苏帖称元钧殿院者 吕陶元钧 也陶起追士累迁司门郎中哲
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朱光庭时为左司諌奏翰林学士苏轼
撰馆职策题讥议先烈乞正其 (第 19a 页)
苏帖称元钧殿院者 吕陶元钧 也陶起追士累迁司门郎中哲
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朱光庭时为左司諌奏翰林学士苏轼
撰馆职策题讥议先烈乞正其 (第 19a 页)
苏轼(故)刘安世范祖禹(故)朱光庭(故)姚勔(故)赵君钖(故)
马默(故)孔武仲(故)孔文仲吴安持(故)钱协(故)李之纯(故)
孙觉(故)鲜于侁(故)赵彦若(故)赵卨王钦臣(故)孙升(故)李
周(故)王汾(故)韩川(故)顾临(故)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
纯粹 吕陶 王古丰稷张舜民张问(故)杨畏邹浩陈次升 (第 13b 页)
马默(故)孔武仲(故)孔文仲吴安持(故)钱协(故)李之纯(故)
孙觉(故)鲜于侁(故)赵彦若(故)赵卨王钦臣(故)孙升(故)李
周(故)王汾(故)韩川(故)顾临(故)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
纯粹 吕陶 王古丰稷张舜民张问(故)杨畏邹浩陈次升 (第 13b 页)
跋兰亭五字损本
宋景定咸淳间贾氏枋国定武旧刻流落人间者鲜不
以资其清玩尝俾其客廖寺丞参较诸本异同择其字
之尤精善者辑成一帖命婺之良工王用和刻之经年
乃就寻补用和勇爵以酬其劳其石后归京师今在故
执政吴公家此本有悦生印必尝备选择者可宝也
跋苏黄二公帖
苏帖称元钧殿院者 吕陶元钧 也陶起进士累迁司门 (第 32a 页)
宋景定咸淳间贾氏枋国定武旧刻流落人间者鲜不
以资其清玩尝俾其客廖寺丞参较诸本异同择其字
之尤精善者辑成一帖命婺之良工王用和刻之经年
乃就寻补用和勇爵以酬其劳其石后归京师今在故
执政吴公家此本有悦生印必尝备选择者可宝也
跋苏黄二公帖
苏帖称元钧殿院者 吕陶元钧 也陶起进士累迁司门 (第 32a 页)
致宰相位新法行
为有宋乱首而民不聊生其子王雩警敏绝人文章达
于帝阙竟夭其身且苏氏兄弟亦以文章显者卒与 吕
陶 等分为蜀党与朱公庭贾易等互相掊击此皆伊川
先生所身历者故其时日与邵尧夫张横渠诸人剖抉
性命之精以复性 (第 2b 页)
为有宋乱首而民不聊生其子王雩警敏绝人文章达
于帝阙竟夭其身且苏氏兄弟亦以文章显者卒与 吕
陶 等分为蜀党与朱公庭贾易等互相掊击此皆伊川
先生所身历者故其时日与邵尧夫张横渠诸人剖抉
性命之精以复性 (第 2b 页)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 吕元
钧 三绝
雪中访王定国感旧
次韵王定国见赠
王子难龙图挽词
次韵季豸秀才来别子瞻 …… (第 49b 页)
姚勔宗正丞
林希湖州周之纯宣州沈季长秀州
李杰梓州提刑陈鹏运判
吕陶 京西运副上官均北部员外郎
史宗范知泾州
黄庆基鸿胪丞
张峋户部员外郎钱长卿刑部员外 …… (第 68b 页)
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
乞擢任刘攽状
乞推恩故知陈州鲜于侁子孙状
荐 吕陶 吴安诗劄子
荐林豫劄子
乞优恤滕元发家劄子
荐王巩劄子
杂辞免恩命表状劄子一十 …… (第 87a 页)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
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
谢启
代人启事八首
子瞻答周郎中启
张公安道答 吕陶 屯田启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
又谢两制启
张圣民修撰谢二府启
斋州李谏议问候 (第 90b 页)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 吕元
钧 三绝
雪中访王定国感旧
次韵王定国见赠
王子难龙图挽词
次韵季豸秀才来别子瞻 …… (第 49b 页)
姚勔宗正丞
林希湖州周之纯宣州沈季长秀州
李杰梓州提刑陈鹏运判
吕陶 京西运副上官均北部员外郎
史宗范知泾州
黄庆基鸿胪丞
张峋户部员外郎钱长卿刑部员外 …… (第 68b 页)
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
乞擢任刘攽状
乞推恩故知陈州鲜于侁子孙状
荐 吕陶 吴安诗劄子
荐林豫劄子
乞优恤滕元发家劄子
荐王巩劄子
杂辞免恩命表状劄子一十 …… (第 87a 页)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
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
谢启
代人启事八首
子瞻答周郎中启
张公安道答 吕陶 屯田启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
又谢两制启
张圣民修撰谢二府启
斋州李谏议问候 (第 90b 页)
又睹真颜。于
岩之首。神光骇瞩。若登灵鹫之山。妙力难思。如游瞽龙之
邑。岂止无垢佛国。独荫珠云。 净德 王家。方承珂雪。是知不
行而至。冥通应感之符。为法而来。实昭光启之福。非夫慧 (第 14b 页)
岩之首。神光骇瞩。若登灵鹫之山。妙力难思。如游瞽龙之
邑。岂止无垢佛国。独荫珠云。 净德 王家。方承珂雪。是知不
行而至。冥通应感之符。为法而来。实昭光启之福。非夫慧 (第 14b 页)
鸡鸣
之贤。有螽斯之盛。自婴昼哭。遂契明因。忘心味禅。悟理根
善。总斯纯懿。贻厥高门。宜锡难老。何孤 净德。 以开元十八
年五月。终于东都怀仁里。享年八十有四。明年正月某日。
合葬于某所。从先茔也。嗣子尚舍奉御 (第 13b 页)
之贤。有螽斯之盛。自婴昼哭。遂契明因。忘心味禅。悟理根
善。总斯纯懿。贻厥高门。宜锡难老。何孤 净德。 以开元十八
年五月。终于东都怀仁里。享年八十有四。明年正月某日。
合葬于某所。从先茔也。嗣子尚舍奉御 (第 13b 页)
三杰之名。出汉书。(高祖纪)
三党
三党者。宋人朋比之别也。(即元祐三党。)一曰洛党。(程颐贾易等。)二曰蜀党。(苏轼 吕陶 等。)三曰朔党。(刘挚等。)此之谓三党也。
三党之名。出小学绀珠。
三孝
三孝者。孝道之差等也。大 (第 545L 页)
三党
三党者。宋人朋比之别也。(即元祐三党。)一曰洛党。(程颐贾易等。)二曰蜀党。(苏轼 吕陶 等。)三曰朔党。(刘挚等。)此之谓三党也。
三党之名。出小学绀珠。
三孝
三孝者。孝道之差等也。大 (第 545L 页)
臣撰 批。亦每以论议异同为辞。生之情事。于何暴白。而又何由以抗颜乎。韩魏公虽以三朝德望盖一世。而一被 吕陶
之斥。神宗于初政。虽极力勉留。而琦终去相位。古人于去就间。其自处有如此者。顷日。黄思叔以台教来劝出。 (第 439H 页)
人心之愤郁。物议之激发。固非得已也。 殿下怒其斥珥以慢擅。而至比于乙巳奸凶之所为。昔韩琦不狎班。 吕陶
劾之以跋扈。夫不狎班。人臣之小失。跋扈。天下之大罪。以大罪加之于小失。英宗不以为过。况今所谓擅权慢 (第 8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