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曰他人以已解庄而蕴公以庄解庄蕴公
洁净有道人也此注亦从三十年破我得来耳如郭象
为东海王越主簿素论去之 吕惠卿
王雱当权薰灼锢
在黑暗铁围中不能出彼方求蕴公忏罪不暇何暇对
麈而论南华哉即有诸注覆酒家瓿可矣
  国 (第 18b 页)
世观之
而考世德之淳疵明流泽之广狭而益思所以自立云
尔在忠文之时秉国柄以好恶荣辱当世士者莫如王
安石 吕惠卿
在正献时莫如章惇蔡京张商英林希之
流此数人者方其志得气盛视贤士大夫不啻其敌雠
必欲摈废窜殛之而后快由 (第 5a 页)
扬州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还寻迁礼部复
兼二学士至是又复乞一郡自效八年知定州绍圣元
年轼坐为中书舍人日草 吕惠卿
降官制云均输之政
自同于商贾手实之祸下及于鸡豚先皇帝始以帝尧
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言者诬 (第 36b 页)
大公至正定后世之劝惩子孙固不得而与也余尝过 吕惠卿
蔡京之邦矣问其子孙无一认以为祖者至其
邦人亦羞道之尧叟之邦人与为其子孙者独无是心
哉质之礼义无一可者 (第 5a 页)
  昼帘绪论序(王㒜/)
昼帘绪论宋括苍守胡太初所著尝梓行之以治七邑
者也论凡十五篇合万有馀言自尽已临民以至审势
利远嫌疑为邑之道大率略备诚有民社者所宜佩服
而不忘也由宋以来此论久不传吾常贰守谢君庭桂
近自京师得摹本以归适进士何鉴来令宜兴请刻焉
盖治民之职令最难其下与民相狎而上统承于郡于

藩宪于省部狎斯玩统承斯废格不行加以豪胥黠吏
夤缘其间投间隙以挠之谴诃污蔑百责攸萃使令非
仁明修正敏辨而果断而尤济之以博雅行之以忠信
欲望其成治功以追古贤哲是诚有难能者也此论凡
人情所系事机所伏民隐吏慝之所在蒐猎无遗盖与
县务纲目作邑自箴诸书相表里太初之名不见于史
传其守括政绩亦无考然即是观之亦可概见其为人
矣元祐中 吕惠卿
留守北京作县法一书说者谓虽古 …… (第 28a 页)
今事殊而大体不能越 惠卿
小人之雄于才者其叙述
虽富然以法令居首教化居末可知其为俗吏其有愧
于太初多矣今之为邑者果能究心于是书 (第 28b 页)
独是正古文釐匡俗书而已当是时上
方雅意稽古礼文正学之事而时宰异意遂丐以归悲夫
悲夫正直难容奸謟易合盖 吕惠卿
章惇之徒更进而
韩忠献富文忠诸公绌至如元城涑水众君子且目为
邪等奸汇而惟恐复用矣此又世道人心升降之会 (第 25a 页)
谕方达
天聪闻初诏乃蔡确章惇造端其辞尽出于惇今二人
既去馀党常怀丑正恶直之心愿深留宸虑以折邪谋
遂论 吕惠卿
邓绾既罢扬州犹涖小郡之民奚罪焉乞
投散地以谢天下又言近弹王中正石得一等虽己薄
责得一所任肘腋小人如翟 (第 13a 页)
  纯阳神化妙通纪
纯阳一百八化为道士苗善时编次要多傅会捏合而
成者其灼然可信不能十之五也如第二黄粱梦觉乃
即卢生遇邯郸吕翁事而小变之开元中人与文也第

九化谓隐华山称麻衣道者以理参同点化陈希夷先
生按希夷传称时与吕公往返而麻衣道者则僧服而
相钱希白盖又一真也第三十四化与邵尧夫相质事
尧夫生平语无所讳顾绝不及此又所谓吾一念动子
便知之吾寂然子茫然此拾南阳国师残语也且尧夫
惟能用加一倍法算耳亦不能得他心通第三十六化
徐神翁处踞坐侵 吕惠卿
仍作词喻之考神翁传无此
事唯曾对人云吕某与某曾一过耳其人稍得第五十 (第 17b 页)

问卿施设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所急也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枢密陈升之同领之安
石令其党 吕惠卿
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
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
官四十馀辈颁行天下青苗法者 …… (第 3a 页)
以备馈
运由是赋敛愈重天下骚然云云帝亦疑之遂罢为观
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
书始 吕惠卿
遭丧去安石未知所托得曾布信任之亚 (第 4a 页)
惠卿
(第 4a 页)
惠卿
服阕安石朝夕汲引至是白为参知政 (第 4a 页)
下等授
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宗立之二年辙适除丧上书
言事得召对时王安石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
之属 吕惠卿
附安石辙与论多相牾安石出青苗书使 …… (第 1a 页)
税五年不得调移知绩溪县哲宗即位召入元祐元年
为右司谏蔡确韩缜章惇辙皆论去之而 吕惠卿
亦被
论从窜典司马光欲复差役辙言行之徐缓乃得审详
光又欲改安石新义试士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日月
无几徐 (第 2a 页)
  苏 随      方仲谋
   黄 履      蒋之翰
   蒋之奇      丁 骘
    吕惠卿      
许广渊
   王 韶      张 载
   林 希      冯 山 (第 21a 页)
  赓苏东坡

秀出眉山有庆门风流长与蜀山存翰林未老生曾嫡
想见累累百世孙
   (毗陵志骘与二苏同年有女适二苏从子彭孙/得甥东坡报以诗骘赓云云)
   吕惠卿
   惠卿字吉甫晋江人璹子嘉祐二年进士为真
   州推官熙宁初王安石荐于神宗累官翰林学
   士参知 …… (第 34a 页)
   安置崇宁中安置宣州再移庐州死有东平集

   (复斋漫录子美诗笠泽鲈肥人鲙玉洞庭橘熟/客分金 吕吉甫
诗鱼出清波庖鲙玉菊含寒露)
   (酒浮金吕胜于苏盖人客两字虽无亦可/)
  荅逢原
晨出趋长司跪坐 …… (第 34b 页)
  戏题风乞儿扇
无人肯作(原注/音佐)除非乞没药堪医最是风求乞害风都
占断算来世上少如公
   (宾退录赵鉴堂朝野遗事云 吕吉甫
在赵韩王/南园京师丐人风乞儿者持大扇造吕求诗吕)
   (即书扇上云/)
  留题兴安王庙
剪叶疏封 (第 35b 页)
  于朝不为清议所予而其

  文自亦有可观如 吕惠卿
  
之类亦取其不悖于理者
  而不以人废言又尝谓
  本朝文士比之唐人正少韩
  退之杜子美如柳子厚李 …… (第 11b 页)
               苏 轼

 卷第四十
  诰
   蒋之奇天章阁待制知潭州
               苏 轼
    吕惠卿
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 苏 轼
   李南公知沧州穆珣知庐州王子韶知寿
  …… (第 117a 页)
  奏疏

   上 皇帝书 苏 辙
 卷第五十七
  奏疏
   论 吕惠卿 
苏 辙
   请分别邪正 苏 辙
   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 苏 颂
   论人才 刘 摰
   论分 …… (第 127b 页)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 苏 轼

   谢复官提举玉局观表 苏 轼
   建宁府节度副使谢表  吕 惠卿
   
贺元日大朝会表  (第 138a 页)
吕 惠卿
   
谢翰林侍讲学士表 范 祖禹
 卷第六十九
  表
   开封府群见致辞 林 希
   尚书礼部元会奏 …… (第 138a 页)
 卷第九十

  序
   后周书序 王 安国
   良方序 沈 括
   县法序  吕 惠卿
   易传序 程 颐
   春秋传序 程 颐
   群居治五经序 龚 鼎臣
   送焦千之序 刘 攽 (第 155b 页)
两颧上亦有长须下垂
晋顾恺之青牛道士图(道士即/封君达)
画洛神赋(后有梁普光/间题跋临本)
吴道子 护法善神
阎立本阮孚蜡屐图老子出关图老子西升经下虞世
南楷书各段事迹
王维山水图辋川图骊山图
韩干出水马 (第 4b 页)
辅相近世罕俦然皆不以
聪明称不以智术著惟能为国家护养元气故无赫赫
之绩而庆历之治盛世莫加焉至如王安石 吕惠卿
(第 2b 页)
   送安定书院洪山长序   方 回
为学者先义理而后事功义理者事功之权衡也明于
义理立事建功何施不可先以事功入其心则隘矣夷
礼夔乐未闻其未仕而先学为俎豆管弦之事也仁宗
宝元康定间湖学鼎盛王介甫作诗美胡安定三以先
生尊称之得其边防水利治道名斋之意熙宁柄国安
定殁矣遂行免役青苗市易自实保甲保马农田水利
之政殆皆其平日事功之心邪介甫少尝见濂溪耻于

下问濂溪亦不屑教之介甫为相之年庚戌濂溪年五
十四横渠年五十一明道伊川年三十八九介甫皆不
能识其人故不能用其人其所用者 吕惠卿
曾布蔡京
蔡卞之徒急于事功而昧于义理故也学术之弊遗患
至今是故二陆氏之学高于事功考亭不然永康陈同
(第 3b 页)
之嫌苟以发潜德为己事务推所闻告世之
能言而足信者使得论次以传焉则先君之不得列于
史官岂有恨哉
  答 吕吉甫
(李定/)
某启与公同心以至异意皆缘国事岂有他哉同朝纷
纷公独助我则我何憾于公人或言公吾无与焉则公 (第 43b 页)
   太原县惠明寺碑跋 吕惠卿
憸人也当时君子视若鬼蜮而王安石独任之
不疑且曰 (第 4a 页)
惠卿
之贤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今观惠明
寺舍利塔碑虽能文善书之士无以过之世徒知为头
会箕敛之才不知两人当日以 (第 4a 页)

超生死者可以论其大槩矣(髑髅/注)
解其天韬隳其天帙林疑独云人生束缚于亲爱如弓
之在韬如书之在帙 吕惠卿
曰解韬则弛张莫拘堕帙
则卷舒无碍
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 (第 6b 页)
吕惠卿

曰囿而圃宫而室言世益衰居益狭矣(知北/游)
苌弘被放归蜀刳肠而死蜀人以匮藏其血三年而化
为碧玉晋元帝 (第 6b 页)
  党籍碑
宋元祐党籍碑成于蔡氏父子其意则王安石启之也
安石尝作□杜诗以寓意谓神奸变化自古难知辨之
而不疑者惟禹鼎焉魑魅合谋盖非一日太丘之社其
亡也晚盖以喻新法异意之人将为宋室之祸也其后

门生子婿相继得政果铸宝鼎列元祐诸贤司马光而
下姓名于其上以安石比禹绩而以司马诸公为魑魅 吕惠卿
载诸谢章曰九金聚粹画图魑魅之形自此党
论大兴贤才消伏卒致戎马南骛赤县丘墟一言丧邦
安石之谓也慎按安石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