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节悯太子哀册文     李 乂
维景云元年十月朔日莭悯太子梓宫启自鄠杜粤某
日将陪窆于定陵礼也蜃卫初列凤仙将远阅少海而
不流赴穷泉而莫返皇帝怀副君之大义降犹子之深
慈饰忠烈于逝者备哀荣以送之汉幄虚侍周墙肃事
思台空筑幽埏永閟金相兮玉裕揆行兮旌能峻节兮

无泯芳声兮有恒其词曰
素云流祉白水贞祥祀及百代威加万方勃焉家国赫
矣皇王帝子攸□乾男以将迈德诞灵怀文抱质汉台
占雨秦宫(唐大诏/令作京)近日敏对不群能言罕疋艺该百遍
(诏令/作变)词含六律朝霞自举夜月尝游醴荐推穆书成重
邹典戎仙卫作牧神州是谓元子光膺孟侯少阳正位 太学知道
春诵夏弦尊师敬老荣承玉玉宠殷瑜佩三
善不忘四章旋逮过阙则下入庙斯趋曰仁与孝终始 (第 6b 页)
    答徐子融(四)
    答宋深之(七)
    答宋容之
    答宋泽之
    答陈器之(二)
    答 叶味道(四)
    答徐居甫(二)
    答徐志伯
    答邓卫老(二)
    答张敬之(二) …… (第 75b 页)
    建宁府崇安县学二公祠记

   克斋记
    味道
堂记
   刘氏墨庄记
   尽心堂记
   蕲州教授𠫇记
   建宁府建阳县主薄𠫇记
   南 …… (第 91b 页)
   朝奉刘公墓表

   韩溪翁程君墓表
   曹立之墓表
    西山先生
李公墓表
   太孺人邵氏墓表
   董君景房墓表
   令人罗氏墓表
   程君正思墓表
   程 (第 115b 页)
   人有翏翏集(朱云子云羡长语多雄壮如望海/云星临东极无分野山入南荒有)
   (沃焦庐山绝顶云争趋大海千江定才入中峰/两郡分寄临洮监司云桃花东道来天马木 叶)

   (西山
见玉狼寄建昌兵备云笮马全教/归漠北竹王那许擅南中皆名贵可传)
   (诗话羡长之名由元美明卿伯玉而成 (第 21b 页)
诵之其一语门人曰某向来说
得尊德性一边轻了今觉得未是上面一截便是坯子
有这坯子学问之功方有指处其一节 贺孙
问往前承 (第 6b 页)
巳以后杂藁者自谪居至今所为文也和平粹密古瘦
清淡幽而光微而显如其为人公生于晦庵先生之里
先生之高第 叶公味道
乃公之师公被逮而衣器书砚
荡尽平生著述片纸无遗尝为四书增释访求朋旧间
得所抄中庸大学论语矣而孟子终不 (第 20a 页)
宗庙主其为主则一也宋儒如伊川横渠并谓社当
为主朱子集注云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亦承邢
疏之文而语类荅 叶贺孙
又云看古人意思只以树为 …… (第 3a 页)
风尤甚三代以前无此等淫祀也周
礼小宗伯大师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社之有主明
矣曰周礼载社主之说朱子尝与 贺孙
论之云古人多
用主命如出行大事则用绢帛就庙社请神以往如今
魂帛之类社只是坛若有造主何所藏之曰古者师行 (第 3b 页)
吕独附于兄一篇之中忽变其例谓非有意抑吕乎此
又愚之所未解也朱氏门人多矣独进黄干等六人而
蔡元定父子 叶味道
廖德明祇列之儒林夫蔡氏父子 (第 13b 页)
 
人非徒有是言也而言无不可行焉寥寥千载此学不

传朱夫子承周程之传以上接孔孟千载之绪其所著
述于易有本义于诗有集传于四书有集注章句于资
治通鉴有纲目亦皆出自其手笔而为成书矣其门弟
子又编次其平日与门人问答之语以为语类宛然孔
氏家法也然所以类而录之者有池本有饶本有续录
杂出于众手其多至八十七家其视孔门所论撰者盖
十数倍焉今去朱子时馀三百年于兹所谓八十七家
者皆列其氏名于卷首若廖德明氏辅广氏李闳祖氏 叶贺孙
氏凡九十有二人其九十二家之子孙在今世
者果谁何哉大率朱门之士闽产为多而在建郡者则
以玉溪童蜚卿氏为巨 (第 7a 页)
拾以为进取之资求其专精笃实能得其所以言者盖
鲜其学一以真实践履为本 叶味道
对策率本程子告
人主以帝王传心之要然朱子门人黄干为最著何基
师事干得闻渊源之义王柏捐去俗学从何基基告 (第 3b 页)
   送叶谦甫往淮序
叶氏曰颙曰梦鼎尝称近代立功不朽未之敢许石林
水心以词章著立言似可许为不朽然未也从朱子游
贺孙味道
师友渊源所言由濂溯洙其殆庶几乎吾 …… (第 6b 页)
及焉无如梅花主人梅郑二先生者当
必能为子北道主人矣不妨出吾序以求印可子其必
也亲师取友力学以绍前修本 味道
性理之粹发石林
水心词章之华外之傥来者是有命焉任之可也无心
则踰域如千里有心则千里如踰域子其行乎吾邑 (第 7b 页)
   贺河阳文侍中启

    谢文公启
    贺张宣徽知青州启
    谢改著作佐郎启
    谢张公安道启
     贺孙
枢蜜启
    谢黄察院启
    贺赵少保启
    贺文太师致仕启
    谢两发运启
     (第 90a 页)
六律。朝霞
自举。夜月尝游。醴荐推穆。书成重邹。典戎仙卫。作牧神州。
是谓元子。光膺孟侯。少阳正位。 太学知道。
春诵夏弦。尊师
敬老。荣承玉匕。宠殷瑜佩。三善不忘。四章旋逮。过阙则下。
入庙斯趋。曰仁与孝。终始不 (第 13a 页)
  兰亭记
草之种类不一惟兰以国香见珍易言同心之言其臭
如兰春秋传言梦兰离骚言纫秋兰以为佩夫其一草
之微见于经传若此得非芳香修洁类君子之德乎自
世好不明薰莸莫辨珍萧艾而薋菉葹者天下皆是也
其孰有重夫兰者哉君子则不然于其先世之所好者

培而植之先世之德斯在矣岂徒采芳挹馨以资耳目
之娱哉凤阳府颍州学正括苍叶先生主善老成问学
之士也其先在宋时有名 贺孙
(第 11a 页)
味道
(第 11a 页)
西山
谥文修
者官至殿讲以考亭高第著书立言道德闻望称于一
时至其先大父肥遁先生当宋革命时手植崇兰号所
居曰 (第 11a 页)
然却太移动本文恐亦未便耳老病益侵而友朋相
望皆在千百里外恐此日不能成为终身之恨矣荅 叶味道
书云礼书未能得了而衰病日侵恐未必能
究竟此事也又荅李季章书云国君承祖父之重康
成注贾疏其义重备若已预 (第 6a 页)
郎鄱阳县主簿方良玉孙一椿女二适吴荣丁宗元云铭曰
女位乎阴孰乘乎阳妇德惟柔孰亢乎刚苟不失厥常乃家
之庆 叶西山
之冈是为贤母之藏后千百年慎母变更
  国史研铭
濂为国史遂以官名砚勒铭于阴诞敷
帝制宣人文赤光如虹烛 (第 16b 页)
汤传》:上使赵禹责汤,禹至让汤,乃为书谢云云。遂自杀,上诛三长史,丞相青翟自杀。)

缯它
它,祁侯 贺孙,
景帝六年嗣封,元光二年罢免。

与杨王孙书

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
时执持太过。思索太苦。则易致心恙。故程朱每戒拘迫。
廖晋卿辨奸论云云。非劝读也。似是因其病而药之。 叶贺孙
所居处州。近天台山。为仙真窟宅。故谓之仙 (第 270L 页)
所以小异耳。然知觉运动。是气也。告子所谓生之谓性。非气质之性。而何朱子亦尝以生之谓性为气质之性。语类 叶贺孙
录最分晓朱子论程子书此一条曰。生之谓性。是生下来唤做性底便有气禀夹杂。便不是理底性了。既云不是理底性 (第 170L 页)
朱子说坐法。有生腰坐熟腰坐。此等讲学。实所难遵。只是大段好耳。余曰。制其外以安其内。兄之言。乃朱子劝 叶贺孙
先看九容之义。敢不铭佩。但言之非难。践之实难。言而不践。反不如不知言者之为愚直也。此最可惧。力闇曰。 …… (第 137L 页)
。信乎诗固有谶。而韩孟丹篆之梦非虚语也。虽其格韵无足言。幸以数语记其事于其上。留之箧中。
十一日。往 西山。
作书付德裕。书曰。夜来佥履何似。昨承覆音。仰慰仰慰。第戒鄙仆。必面承尊仪。详候颜色而来矣。两日皆以尊 (第 140L 页)
客在座。不免自外退归。尤功(一作切)怅慕。昨承得暇一会之教。弟则何日不暇。只恐兄处之有妨。今日方往观 西山。
将历探五塔诸胜而归。留书鄙仆。使之往探安候。且致明早趍奉之意。但闻贵寓人客相接。以是为悚闷。昨见来副 …… (第 140L 页)
谓相赠。承教缴到。似是辞不达意耳。不宣。
暮归。德裕已受答而来。兼付印石。书曰。早接手教。得谂今日有 西山
之游。不胜艳羡。恨俗尘胶扰。且碍于形迹。不获追步后尘。为一大缺陷事耳。明日枉驾。甚感高谊。但须辰刻。 …… (第 141H 页)
重。是故人之手迹而已。日来苦冗。笔墨之逋。十手犹不能给。腰式印。竟不及作矣。谅之。
十二日。使行皆往 西山。
平仲亦随去。余早饭随至正阳门外。直往乾净洞。则两僮已候门矣。入就坐。力闇曰。昨日 (第 141H 页)
西山
之游乐乎。余曰。佳则佳矣。皆是人巧。终欠天机。且兄不闻汉文帝不作露台之说乎。力闇怃然曰。此则比露台。 …… (第 141H 页)
之资。且以示之侪流。传之后孙耳。兰公曰。足徵古谊。然必择其语稍可伦次者记之。不然。见讥后人矣。余曰。 知道。
两人遍考问答。其稍涉忌讳者。或裂而取之。或全取之。势不可挽止之。此则前后皆如是焉。遂相别而归。 (第 152L 页)
杨氏此段。而曰善矣。而其自为说则又曰孟子虽不言气质之性。然于告子生之谓性之辩。则亦既微发其端矣。语类 贺孙
录曰犬牛人谓其得于天者。未尝不同。惟人得是理之全。物止得其偏。却道天下是有许多般性。牛自是牛之性。犬 (第 10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