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宋处士朱有闻
扬雄有言曰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检押如敏中有闻二
人是已议者以立传之法必关大劝惩则书若二人者
碌碌尔庸庸尔何必累简编哉濂曰不然世之人掊克
自恣剥肤及髓苟临患难人将甘心焉如盗感敏中之

恩庇百人而不杀者有之乎奔走州邑奴事上官望尘
亟拜扫门求通唯恐不能一见如县令丞欲谒有闻而
不可得者又有之乎时非三代人有小善必取曾谓二
人之行而可遗之乎激而书之知者当识之也
   宋布衣 倪朴
宋自宣和之后国势不振金人乘衅长驱而入破陷太
原侵轶真定攻捣汴京以致天子蒙尘生民暴骨当时
臣僚谓宜枕戈 (第 10b 页)
  后序
溍作族谱既阙其所疑与其所不知旧谱所无者亦不敢妄有
增加然尚有当考订者我七世祖妣宗氏观文殿学士忠蕳公
泽之女弟忠蕳之子直秘阁颖志其墓孙男五人其二人曰公
显公焕今见于谱者孙男七人惟上三人与志合其下有无咎
少亮潜之杨祖而无公显公焕志乃当时所作必无谬误非名
之更易则谱之脱遗也浦江之花桥有黄将军庙在我九世祖
墓之旁将军名仁环乡先生 倪朴
为立传载其捍卫乡井之功
甚悉子孙至今不绝同里细人之家皆黄姓而散处于邑中者
多士族疑上世必同所自出岁久 (第 11a 页)
   族谱图后序
某作族谱既阙其所疑与其所不知旧谱所无者亦不
敢妄有增加然尚有当考订者我七世祖妣宗氏观文

殿学士忠简公泽之女弟忠简之子直秘阁颖志其墓
孙男五人其二人曰公显公焕今见于谱者孙男七人
惟上三人与志合其下有无咎少亮潜之扬祖而无公
显公焕志乃当时所作必无谬误非名之更易则谱之
脱遗也浦江之花桥有黄将军庙在我九世祖墓之旁
将军名仁环乡先生 倪朴
为立传载其捍卫乡井之功
甚悉子孙至今不绝同里细人之家皆黄姓而散处于
邑中者多士族疑上世必同所自出岁久 (第 33a 页)
   跋晏右司撰冲素处士郑绮墓铭
右郑处士墓铭一通盖宋晏穆所作穆字宣明本蜀人

后寓居衡湘中有文行与左丞相周公必大为文章交
所著有知非集行于世隆山季公伯强为作墓表谓穆
卒于淳祐九年闰二月丁巳以处士卒后岁月较之铭
正作于是年岂其临绝之辞耶嘉熙四年五月六日赵
与勤以朝请大夫来知婺州当年八月磨勘即转朝议
大夫今尚云朝请则行状乃六七月间所作无疑龟山
杨公时每称薛会通持已甚可畏虽泰山之势不可屈
临财甚介人有馈纸百番者不见会通委而去直追至

百里外还之会通大观字也先人泗州府君从兰溪得
春秋群疑辨二卷题云浦阳长乐朱恮撰后有 石陵倪
跋语谓恮之为人无以考其详倪距朱未百年已如
此今则不可复知矣观其所述大槩本尊王发微铭序
谓其师大观祖泰 (第 4a 页)
  读唐太宗帝□ 诘玉灵辞
  窜宜楙辞 葛天氏牛尾八阕乐歌
  马仲珍诔 春秋胡传补说序
  吴氏战国策正误序  石陵倪氏
杂著序
 第十一卷
  石塘胡氏文抄后序 范氏筳篿卜法序
  唐律删要序 俭解
  春秋传授谱序 春 (第 10b 页)
   石陵先生
倪氏杂著序
自东都文献之馀天下士大夫之学日趋于南或推皇
帝王 (第 23b 页)
霸之略或谈道德性命之理彬彬然一时人材学
术之盛不可胜纪盖东莱吕公本其伊洛义理之学且
精于史永康陈公同父方与之上下颉顽其议论而独
贵于事功夫以国家兵戈离析之久王业偏安人心不
固纪纲废坏风俗荡焉而失防意将自有酌古准今知
时识务之士雄豪智勇闿爽颖茂而出于其间或者犹

虑其古方新病之不能以救亟也当此之时同父尝陈
征讨大计 石陵倪先生朴
实先后同父草书万言欲以
兵战自效不下同父然同父因其才力气岸之豪中陷
于罪衅至老才得高第终以不得驰骋于 (第 24a 页)
文古而气豪其杨迈王永言则文行俱未有闻 倪朴

侠之才当与陈亮为一类惟钱适在朝则阿附蔡京而
排击元祐元符诸君子居乡则具衣冠迎方腊而谤毁
朝政以媚 (第 4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
  倪石陵
书       别集类三(宋/)
  提要
    (臣/)等谨案 (第 1a 页)
倪石陵
书一卷 (第 1a 页)
宋倪朴
撰朴字 (第 1a 页)

    卿
浦江人居于 (第 1a 页)
石陵
村因以为号尝应进士
    举绍兴未为书万言拟上高宗而不果郑伯
    熊陈亮皆极赏之后为里人所搆徙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