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钱氏三楼诗序
定海县北行八十里地濒大海境接平湖山势周回风
气绵密是名凤浦里者钱氏居之盖三世矣往年尝搆
新堂据夫湖山胜处丁未之冬伯氏孟禧复旁起一楼
翼乎新堂之左其弟仲仁亦于其右作楼以对之季高
又楼于东南以与堂左之楼直左楼扁曰栖碧右楼扁
曰揽秀而东南之楼则以玩清名焉是县游居之彦咸
为赋诗以咏三楼之美观 仲仁
虚其首简俾予为之序 (第 17a 页)
夫所谓栖碧揽秀玩清者李太白之诗云然也太白以
天才冠世不得志于朝思欲放浪江湖之上浮游山林
之间而为是发愤自遣之辞 仲仁
兄弟既有湖山之胜
而曰碧曰秀曰清者且日接于其目亦何慕夫太白之
所咏而必湖上之碧山芙蓉之秀色与夫松月之 …… (第 17b 页)
予闻之东海之上有山曰
蓬莱山之中多楼居古称列仙之所舍钱氏去海仅咫
尺家之后山为达蓬言自是可达于蓬莱则 仲仁
兄弟
之三楼固与安期羡门王乔之居相掩映而谪仙人不
在于太白而在 (第 18a 页)
仲仁
兄弟矣况 (第 18a 页)
仲仁
诗人也诗人见景
而生情触物而起兴兴尽则情尽情尽则人景俱忘而
所谓诗中之仙亦且兼太白而有之名楼之义 (第 18a 页)
 余去岁六月迁居慈溪之华屿迨今逾一年僻处寡
 俦颇怀凤湖士俗之盛意欲居之后游其地得钱仲
 仁氏山斋数椽遂欣然徙家焉因和此二诗以呈

 仁
昔我客华屿古寺分半宅穷年无俗调看山阅朝夕如
何舍之去遥遥从兹役朋游方饯送赋诗仍设席共言
新居好今更胜 (第 11a 页)


  御题并为长歌书于卷首而命(臣)诗正暨(臣)由敦恭和
谨按宣和画谱米芾画史宋以前无墨梅有之自 释仲
始黄山谷谓其变黑为白而叹为超凡入圣遂擅千
古此补之师承所自禹功又补之高弟故精诣如此其 (第 22a 页)
淞之张泾有医术过人名于士大夫者曰莫仲仁氏予
来淞未识其人仲仁首谒余扣其术莫能对顾相视一
笑耳从者曰 仲仁
氏病聋余怪聋若是何以聪于五声
之医乎易其人且疑其术异而邻有以其病召之即疗
若神者始惊其术且又介冯生渊 …… (第 9b 页)
曰邑人某病蛊众医莫疗仁仲氏以峻剂吐虫若干升
生立愈又某病寒逾九日讝口发狂阴且缩法死 仲仁
氏徐以常药理之而平又某病噤痢不食馀七日气始
(第 10a 页)
仲仁
氏投以汤饮即内食饮而起又大官某氏病瘵
医众争进药期胜 (第 10a 页)
仲仁
氏望之而走曰虽扁鹊不可医
已出门而毙谂尔则仲仁氏聋 …… (第 10a 页)
贵于聪听而贵于明视也谂矣余闻
古至人者有明而不视聪而不闻盖养明于不视而无
不视盖养聪于不闻而无不闻若 仲仁
之聋其养聪者
非欤不然聋者视明瞽者听聪绝利一原用师十倍 (第 10b 页)

氏聋于耳宣其聪于心与目者非妄庸师之可及也
今之妄庸师有推而为国师衣绣驱良从者后先以
出入于王公贵人之 …… (第 10b 页)
是者曷可胜算而 仲仁
氏覆以病聋见遗于野是戢劲
翮于鹢之退藏逸迹于骏之伏 (第 11a 页)
   清溪陈氏宗谱序

清溪陈氏宗谱载陈氏之居清溪者也清溪之陈云分
自柳溪然莫究其所以分此谱断自泰和医学教谕叔
贤始叔贤曾孙为邦彦邦宁邦彦子仲仁邦宁子仲旦
同领乡荐为教官虑世远而愈分将愈失其传故为此
谱录其所知者以示后世其所不知者则缺焉去年仲
仁自松江训导考绩来京师得山阳教谕将之官出此
谱求予序予未暇作至是仲旦自晋宁学正来考绩诣
予申 仲仁
之言而以序为请曰榖之先世皆力于善四 (第 20a 页)
传而至榖兄弟凡六人二父笃意教之盖冀其大有立
也而榖与 仲仁
及弟登仅得为所谓教官者无以大光
显前人以称二父志今 (第 20b 页)
仲仁
又死矣先生不爱一言以
训励其子孙俾皆勉于学以善继前人而卓然有立于
世则榖之兄弟受赐岂有穷哉予与陈氏同 (第 20b 页)
邑居惜予之
生也后而又多去其乡不得从先生长者究知邑中世
族之详往年见 仲仁
兄弟列名荐书心甚喜之谓非其
祖宗积善安能致此乃今而知叔贤焉叔贤以医为职 …… (第 20b 页)
德之及人也必多故大发于 仲仁
兄弟孰谓非积善之
致哉今谱图首之诚足以启后世矣夫谱之所以著所
自出而使人善继于无穷谱其所知而缺其不可 …… (第 21a 页)
山苏氏出于眉州刺史味道然自味道
之后失其世老泉先生作谱亦自其所可知者而录之
盖意计以失真不若缺之为愈 仲仁
兄弟之为此谱本
苏氏意也尝观世之作谱者自受姓命氏以来皆能详
其世次然岂真能详哉牵合附会以自矜眩而已耳 (第 21a 页)
   赠陈学正序
吾邑陈榖仲旦今年会试于有司以科额之拘也止得
为教官吏部奏授晋宁州学正初仲旦与其兄仲仁同
领乡荐而仲旦年最少吾邑之士誇羡以为难既而病
不克会试遂偃蹇数科 仲仁
历忠州学正九年又往教
松江而仲旦亦典教一州陈氏产此二人前后皆得为 (第 27a 页)
世之下有考焉
   淑人刘氏墓表
淑人刘氏讳贞一歙古城关刘添之子嫁为同里程仲
仁甫之妻二家皆歙之名族 仲仁
甫高祖元潭在元为
新安太守曾祖三益祖雷甫父顺德皆不仕而皆以行 (第 15a 页)
谊闻乡里淑人为程氏冢妇治家政时舅姑已先卒后
姑在堂淑人事之朝夕谨慎能得其欢心家虽饶财未
尝妄费一钱益以勤俭治其家然奉祭祀必丰洁待宾
客必充腴亲戚往来相馈送必中于礼节 仲仁
甫有弟
七人妹三人皆幼淑人善抚育之使各治所业而婚嫁
必以时 (第 15b 页)
仲仁
甫初娶江氏生男喜仅岁馀女一财三岁
而江没淑人爱养之如已出衣服饮食必均一男有室
女有家恩意笃至人莫知其 (第 15b 页)
   贞寿堂诗序
贞寿堂者吴人之寓滇南者邵璘奉母之堂也其诗则
京师大夫士之所为赋也盖璘之母沈吴故家女笄而
归于璘之父 仲仁仲仁
坐事徙滇沈与之俱不幸 (第 10b 页)


殁沈寡居守礼养其老姑终天年字其三孤子瑛璇
璘咸底成人极其辛勤以立邵氏至于兹盖四十有馀
年瑛复蚤世璇则 (第 10b 页)
  南山樵吟序
南山樵吟者吴君仲仁所为诗也诗在天地间视他文
为难工盖今之诗虽非古之诗而六义则不能尽废
由是推之则今之诗犹古之诗也夫鸟兽草木皆所寄
兴风云月露非止于咏物又况由古及今各有名家或
以清澹称或以雄深著或尚古怪或贵丽密或舂容乎
大篇或收敛于短韵不可悉举而人之好恶不同欲以
一人之为求合于众岂不诚难工哉必得其才于天又

充其学于巳然后能尽其道耳吴君年盛资敏不以家
事废学故其为诗清新华婉有唐人之馀风此予所以
深嗟累叹爱之不能巳也山谷道人有言曰本之以国
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此作诗之良法子既序樵吟
复告之以是者所以起吴君也吴君名寿民 仲仁
其字
南山其自号云
  古今历代启蒙序金陵王君元 (第 24a 页)
   送知县诸仲仁朝京序
上子视元元每于近民之职必精选而慎择焉盖近民

者莫如令令之于民审淑慝而旌别之辨强弱而扶抑
之察勤惰而赏罚之以至明纲常笃教化观其风俗知
其土产使咸得休养以业其生则令之责岂轻也哉国
家重其任也洪武初凡遣令有赐币焉有锡宴焉乃所
以爱吾民也今则久其任三岁一朝京录行事而考绩
焉亦所以爱吾民也吁既选之复考之子视元元之心
灿然在天下而不可掩矣滑以州改县河朔重地也在
汉为东郡在唐为义成军视他县尤重朝廷乃选前遂

溪县丞诸君 仲仁
来牧焉君由儒筮仕典文学赞宪纪
掾中书以材艺入兹选甲寅秋至而敷其治一言也民
感其教一行也民服其威一政也 …… (第 12b 页)
存远罪之心然后廉耻可
兴风俗可厚庶无负同宣王化之重职也滑大名之属
县也诸君仲仁治滑之循良也故为侯所重 仲仁
感侯 (第 34a 页)
生哀而畀之以成先君子之
志嗟乎徵士君子属我矣且阅进士江奎所状君之行
应表遂为之表
   邵仲仁墓表 仲仁
讳仁姓邵氏世为姑苏士族曾祖宏祖明之父宝
皆隐居有行母顾 (第 23a 页)
仲仁
生有令质器宇凝重稍长卓 (第 23a 页)
卓自立嗜文学事亲奉养葬祭克致其孝于兄弟相敬
爱于朋友重信义教子有道睦亲姻厚乡里有恩乡之
人率重之号长者 仲仁
未尝自足而益励不懈尝名其
居曰乐善乡人遂以乐善称之未壮坐累徙滇南虽艰
难旅琐中凡所以行义不减在乡时故 (第 23b 页)
滇南之人皆重
之如其乡人焉邹孟氏所云有恒心者 仲仁
其人欤年
三十有九卒永乐戊子三月十九日也葬昆明金马山
之南其仲子璇夙志清净从长春真人刘渊然学老子 …… (第 23b 页)
父母之德善恐遂泯没无闻介
秀才王益夫以吾友翰林编修杨君所述事状求表其
父之墓予受而阅之曰嗟乎其可表也 仲仁
之为行皆
人道之当然亦皆人所可至而世之人能知能行如 (第 24a 页)

鲜矣世之为老释之徒者率自谓得出世法而回顾
其所生漠若涂人者有矣有能惓惓图永其所生于不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