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进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表(胡广/)
伏以六经之道昭如日星经纬乎天地贯彻乎古今放
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用之于身而身修行之
于家而家 齐推
之于国而国治施之于天下而天下平
盖世必穷经而后道明未有舍经而能治理者也是以
圣王垂宪必资道以开人贤哲 (第 4b 页)
  进书表(胡广/)
伏以六经之道昭如日星经纬乎天地贯彻乎古今放
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用之于身而身修行之
于家而家 齐推
之于国而国治施之于天下而天下平
盖世必穷经而后道明未有舍经而能治理者也是以 (第 2a 页)
  进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表    胡 广
伏以六经之道昭如日星经纬乎天地贯彻乎古今放
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用之于身而身修行之
于家而家 齐推
之于国而国治施之于天下而天下平
盖世必穷经而后道明未有舍经而能治理者也是以
圣王垂宪必资道以开人贤哲 (第 19a 页)
能顺此事亲所以为事之根本守国守官那一件不是
守然人有身然后可以做官可以治国必能守其身则
推之于家而家 齐推
之于国而国治推之于天下而天
下平此守身所以为守之根本这两句是反覆申明前
两句之意 (第 23a 页)
学而学之为道又须加之以切
磋琢磨之力讲贯讨论之功孜孜矻矻然后其学底于
有成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齐家则家 齐推
而至于邦
国天下焉往而不得哉亦犹夫剑之所以为利也古者 (第 9a 页)
   送罗司业钦顺侍亲南还序
少司成泰和罗先生允升由内翰来官南雍即迎其严
君栗斋先生以就养既二载而栗斋以桑梓久违松楸
在念有归志焉先生则以栗斋高年远涉江湖而二季
皆官于外乏人侍养乃疏请于朝得赐假送亲南还太
学诸寮属以为先生是行实关世教之重非但为家庆
之荣也爰各赋诗以华其行谓某于同官有一日之长

也俾为之序呜呼天下有至德要道得于降衷秉彝之
初发于良知良能之天体之身而身修行之家而家
之国与天下无不治且平焉守约而施博者其惟孝
乎先王庠序学校之设皆以申明乎此而司徒六行师
氏三行之教必先 (第 14a 页)
化无不及。犹虑霜雹之为灾。故冰井所以立。 齐推
:
推。高阳人。 …… (第 24b 页)
余与晦叔。幸君彝之遇。果求向之约。誓心服食。
以邀效證。他日之异。续此编书。元和七年四月五日。高阳 齐推
书心记实。

* 韦奕 (第 26b 页)
  通纪七卷续五卷提要
唐马总撰总有意林
四库全书已著录史称总笃学虽吏事倥偬书不去
前所著有年历通历行于世此书起自太古讫于隋
季共十卷中间历代之事粗陈其槩展帙瞭然后荆
南孙光宪者复辑全唐洎五代事迹十卷以续总所

纪率多未寔今自十一卷唐高祖起闽王审知止系
孙氏所续然宋时即仅存其五卷矣晁氏读书志云
总书纂太古十七氏中古五帝三王及删取秦汉至
隋世纪兴灭又取虞世南略论分系于末今书中自
四卷至十卷有公子曰先生曰者当即世南之略论
也惜前三卷已阙无从补录玉海所称 齐推
序更无
可考矣盖总以史籍繁芜故上索典坟迄于隋季以
简畅之笔成兹一编事简而明辞约而该亦读史者
所不废也 (第 2b 页)
其大利,则海滨博诸,溲盐是钟。皓皓乎若白雪之积,鄂鄂乎若景阿之崇。(《书钞》一百四十六)

  三酒 既醇,
五齐推。(《书钞》一百四十八。)

  青春季月,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于水阳。(《初学记》四。)
毫不敢放过。 仁祖尝曰。金某在喉司。阙中肃然。他人则不然也。其进退难易之节。一遵晦翁馀矩。盖其道自修 齐推
而进之。故本末兼该。内外殚尽。言盖有所不能究也。至其所树大节。虽耀日月轩天地。而亦其操存坚固。涵养深 (第 179L 页)
孓通书在审几。晚年修业最精微。一圆无极中山月。真面梁头夜放辉。
挽金直甫(宗敬)
莲桂交辉萱树庭。修 齐推
去足治平。不能一日随鹓鹭。只许双台记姓名。谁拾遗书归太史。向来吾道配长庚。人间未了师门事。馀恨非徒寸 (第 149L 页)
九泉之下。永娱侍亲膝下。亦足偿其生时之志矣。又曰。大谏四子。君于次第二。次野居第四。兄弟以文学志节。 齐推
一时。所交游皆英俊士。益相切偲。君气抗少许可。不肯附从时态。次野器识沈厚。醇和坦易。虽所造不同。而俱 (第 150H 页)
山金氏。从仕郎讳宽安之女。成化己丑二月庚申。生君。大谏四子。君于次第二。次野居第四。兄弟以文学志节。 齐推
一时。所交游皆英俊士。益相切偲。君气抗少许可。不肯俯从时态。次野器识沈厚。醇和坦易。虽所造不同。而俱 (第 27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