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聘尚无斁侧席之
求如不及傥骏骨之已收欲腾骧而见絷
   市骏骨赋(以买死招生腾方必/至为韵方一作黄) 韦执谊
代有良骥勤求可致上心好也固有开而必先朽骨沽 (第 9b 页)
疑对
扬我休命可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
封如故(咸通三/年七月)  一作皆唐大诏令
    韦执谊
入相制
门下宰相之职寅亮缉熙导阴阳之和赞天地之化裁 (第 6b 页)
成百揆揔领庶官非道契时中识通理本则何以敷畅
皇猷(一作/极)阜安群庶(一作/黎)朕以𦕈身嗣守丕业思立人
纪以承鸿休(一作/天)其代予言允属良弼朝议郎守吏部
郎中骑都尉赐绯鱼袋 韦执谊
孝友忠肃自诚而明茂
实本于宗师英华发于事业久参内署动宜静惠累践
中台职修事举克有令(一作/公)望冠于 (第 7a 页)
   相国韦公集序

汉庭以贤良文学徵有道之士公孙弘条对第一席其
势鼓行人间取丞相且侯使汉有得人之声伊弘发也
皇唐文物与汉同风故天后朝燕国公说以词标文苑
徵玄宗朝曲江公九龄以道侔伊吕徵德宗朝天水姜
公公辅杜陵 韦公执谊
河东裴公垍以贤良方正徵宪
宗朝河南元公稹京兆韦公惇以才识兼茂徵陇西牛
公僧儒李公宗闵以能直言极諌徵咸 (第 3b 页)
追锜入锜遂
扇兵士杀留后以留已因发兵取宣州为其将所擒送
斩死顺宗寝疾王叔文居翰林决大政天下懔懔坦说 宰相韦执谊
速白立皇太子以树国本 (第 9b 页)
执谊
深纳其言
将以为殿中侍御史时御史中丞亦以为请王叔文使
人请坦将以为员外郎知杨州(集作/子)留后坦假他 (第 9b 页)
    志铭         杜 牧
唐佐四帝十九年宰相牛公讳僧孺字思黯八代祖弘

以德行儒学相隋氏封奇章郡公赠(集作/谥)文安侯文安
后四世集州刺史赠给事讳休克于公为曾祖集州生
太常博士赠太尉讳绍太尉生华州郑县尉赠太保讳
幼闻太尉生孤始七岁长安南下杜樊乡东文安有隋
氏赐田数顷书千卷尚存公年十五依以为学不出一
室数年业就名声入都中故丞相 韦公执谊
以聪明气
势急于褒收如柳宗元刘禹锡辈以文学秀少皆在门
下韦公亟命柳于樊乡访公曰愿得一相见公乘驴至 (第 1b 页)
遇用事者得罪(集作文粹作十九年拜监察御史王叔/文 韦执谊
用事拜尚书礼部员外郎且)
(将大用遇/叔文等败)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文粹有/永字)州司马居
闲益自 (第 1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
 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 韦执
 谊
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
 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
 发为当时流 (第 1a 页)
无使字/可史作兼)河北节度自至德已来
不常朝觐前年冬茂昭来朝未还故宠之 辛亥(史作/卯)
诏吏部侍郎 韦执谊
守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紫
(侍郎史作郎中左/丞史作尚书右丞)(第 6a 页)
执谊
为翰林学士知叔文幸于东
宫倾心附之叔文亦欲自广朋党密与交好至是遂特
用为相 乙卯太常奏礼云丧三年不祭 …… (第 6a 页)
校司空兼左仆射守门下侍郎平章
事郑珣瑜可守吏部尚书守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郢可
守刑部尚书守尚书左丞平章事 韦执谊
可守中书侍
郎并依前平章事 癸巳诏曰万国之本属在元良主
器之重归于长子所以基杜稷而固邦统古之制也广 …… (第 12a 页)
执谊
计事令直省通 (第 13a 页)
执谊
直省以旧事告叔文叱直
省直省惧入白 (第 13a 页)
执谊
(第 13a 页)
执谊
逡巡惭𧹞(乃版切/与赧同)竟起迎叔
文就其閤语良久宰相杜佑高郢珣瑜皆停箸以待(郢/下)
(或有/郑 (第 13a 页)
字)有报者云叔文索饭韦相巳与之同餐閤中矣佑
郢等心知其不可(或无不/字非是)畏惧叔文 执谊
莫敢出言珣
瑜独叹曰吾岂可复居此位顾左右取马径归遂不起
前是左仆射贾耽以疾归第未起珣瑜又继去二相皆 (第 13a 页)
天下重望相次归卧叔文 执谊
等益无所顾忌远近大 …… (第 13a 页)
 甲戌以度支郎中韩泰守兵部郎中兼中丞充左右
神策京西都栅行营兵马节度行军司马赐紫 乙亥
迢改为检校兵部郎中职如故 甲申(史作/丁丑)以万年令

房启为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初启善于叔文之党因
相推致(或无/因字)遂获宠于叔文求进用叔文以为容管经
略使使行约至荆南授之云脱不得荆南即与湖广故
启宿留于江陵(宿音秀/留音溜)久之方行至湖南又久之而
叔文与 执谊
争权数有异同故不果寻闻皇太子监国
启惶骇奔驰而往是日以郴州员外司马郑馀庆为尚
书左丞(是日史/作癸未 …… (第 17a 页)
  卷四(起六月/尽七月)
六月乙亥(乙或/作已)贬宣州巡官羊士谔为汀州宁化县尉

士谔性倾躁时以公事至京遇叔文用事朋党相煽颇
不能平公言其非叔文闻之怒欲下诏斩之 执谊
不可
则令杖杀之 (第 20a 页)
执谊
又以为不可遂贬焉由是叔文始大
(第 20a 页)
执谊
往来二人门下者皆惧先时刘辟以剑南节度
副使将韦皋之意于叔文求都领剑南三川谓叔文曰
太尉使某致微诚于 (第 20a 页)
(某或/作辟)若与其三川(与其疑当/作与某)
以死相助若不用某亦当有以相酬叔文怒亦将斩之
执谊
固执不可辟尚游京师未去(尚下或/有以字)至闻士谔 …… (第 20a 页)
即位则疾患不能言至四月益甚
时扶坐殿群臣望拜而巳未尝有进见者天下事皆专
断于叔文而李忠言王伾为之内主 执谊
行之于外朋
党諠哗荣辱进退生于造次惟其所欲不拘程度既知
内外厌毒虑见摧败即谋兵权欲以自固而人情益疑 (第 29b 页)
惧不测其所为朝夕伺候会其与 执谊
交恶心腹内离
外有韦皋裴垍严绶等笺表(垍当/作均)而中官刘光奇俱文 …… (第 29b 页)
遂有宠因为上言某可为将某可为相幸异日用之密
韦执谊
并有当时名欲侥倖而速进者陆质吕温李
景俭韩晔韩泰陈諌刘禹钖柳宗元等十数人定为死
交而凌准程异等又因其 …… (第 32b 页)
有成季字则/此处当有此三字亦脱漏也 茞昌亥切)数游止正买
得召见诸往来者皆往贺之有与之不善者告叔文

云正买疏似论君朋党事宜少诫 (第 32b 页)
执谊
叔文信 (第 33a 页)

尝为翰林学士父死罢官此时虽为散郎以恩时时
召入问外事 (第 33a 页)
执谊
因言成季等朋宴聚游无度皆谴斥
之人莫知其由叔文既得志与王伾李忠言等专断外
事遂首用 (第 33a 页)
韦执谊
为相其常所交结(常或/作尝)相次拔擢至
一日除数人(或无/至字)日夜群聚伾以侍书幸寝陋吴语上
所亵狎 …… (第 33a 页)
死其手密
令其使归告诸将曰无以兵属人希朝至奉天诸将无
至者韩泰白叔文计无所出唯曰奈何奈何无几而母
执谊
益不用其语叔文怒与其党日夜谋起复起复
必先斩 (第 34a 页)
执谊
而尽诛不附已者闻者皆恟惧皇太子既
监国遂逐之明年乃杀之伾杭州人病死迁所其党皆 …… (第 34a 页)
谓奇才者吕温
叔文用事时景俭持母丧在东都而吕温使吐蕃半岁
至叔文败方归故二人皆不得用叔文败后数月乃贬
为崖州司马后二年病死海上 (第 34b 页)
执谊
杜黄裳子婿与
黄裳同在相位故最在后贬(缺/) (第 34b 页)
执谊
进士对策高 (第 34b 页)
(执/谊)
(
京兆人建中三年中进士第贞元元/年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諌第一人)骤迁拾遗年二十
馀入翰林巧惠便辟媚幸于德宗 (第 34b 页)
而性贪婪诡贼其从
祖兄夏卿为吏部侍郎 执谊
为翰林学士受赇为人求 …… (第 34b 页)
探出怀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惊曰
吾与卿赖先人德致名位幸各已达(已或/作以)岂可如此自
毁坏摆袖引身而去 执谊
大惭恨既而为叔文所引用
初不敢负叔文迫公议时时有异同辄令人谢叔文云
非敢负约为异同(约或作/终非是) (第 35a 页)
盖欲曲成兄弟尔(弟疑当/作事)
文不之信遂成仇怨然叔文败 执谊
亦自失形势知祸
且至虽尚为相常不自得长奄奄无气闻人行声辄惶
悸夫色以至败死时才四十馀 (第 35a 页)
执谊
自卑尝讳不言岭 …… (第 35a 页)
南州县名为郎官时尝与同舍郎诣职方观图每至岭
南图 执谊
皆命去之闭目不视至拜相还所坐堂北壁
有图不就省七八日试就观之乃崖州图也以为不祥
甚恶之惮不能出口至贬 (第 35b 页)
材且病之人也窃尝思之近世之论史
者以为莫切于日历日历史之根柢也自唐长寿中史官姚
璹奏请撰时政记元和中 韦执谊
又奏史官撰日历日
历之设虽曰权倖用事姑以是为创稿之具其法以事
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犹有春秋之 (第 2b 页)
  舞马赋(宋谢庄/) (梁张率/) (唐阙名二首/)
  古骏赋(唐牛上士/)
  燕王市骏骨赋(唐阙名/)
  市骏骨赋 (唐韦执谊/
)
  千金市骏骨赋(唐张仲素/)
  铜马赋(唐纥干俞/) (第 81a 页)
  市骏骨赋(以买死招生腾/方必至为韵)    (唐/)韦执谊
代有良骥勤求可致上心好也固有开而必先朽骨沽
诸盖不期而自至于是搜贤厩发屠肆出千金而易之
获一骼而无弃 (第 32b 页)
叔文 韦执谊
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与计事
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
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 (第 1b 页)
   墓志铭(并序/)          杜 牧
唐佐四帝十九年宰相牛公讳僧孺字思黯八代祖弘以德
行儒学相隋氏封奇章郡公赠文安侯文安后四世讳
凤及仕唐为中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于公为高祖文
安后五世集州刺史赠给事中讳休克于公为曾祖集
州生太常博士赠太尉绍太尉生华州郑县尉赠太保

讳幼闻太保生公公始孤七岁居长安南下杜樊乡东文安
有隋氏赐田数顷书千卷尚存公年十五依以为学不
出一室数年业就名声入都中故丞相 韦公执谊
以聪
明气势急于褒拔如柳宗元刘禹锡辈以文学秀才皆
在门下韦公亟命柳刘于樊乡访公曰愿一得相见公
乘驴至 (第 16b 页)
  唐柳州刺史柳子厚墓志铭(并序/) 韩 愈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
祖讳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
时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
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
刚直所游皆当世名人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

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
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
议论證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
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
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拜监察御史王叔文
执谊
用事拜尚书礼部员外郎且将大用遇叔文等败
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閒盖自刻苦务
记览为词章汎滥渟 (第 15b 页)
                刘禹锡
汉庭以贤良文学徵有道公孙弘条对第一席其势鼓

行人间取丞相且侯使汉有得人之声伊弘发也皇唐
文物与汉同风故天后朝燕国公说以辞标文苑徵玄
宗朝曲江公九龄以道侔伊吕徵德宗朝天水姜公公
辅杜陵 韦公执谊
河东裴公洎以贤良方正徵宪宗朝
河南元公稹京兆韦公惇以才识兼茂徵陇西牛公僧
孺李公宗闵以能直言极谏徵咸 (第 16a 页)
后儒
   陆文通先生墓表(文通先生名淳字元冲避宪/宗讳改名质子厚此表作于)
    (邵州○按质附 韦执谊
王叔文为给事中故/唐书与 (第 33b 页)
执谊
叔文同传宗元自与质善特为)
    (褒美然史亦称其能文圣人书/通于后世其功盖不可泯也)
孔子作春秋 (第 33b 页)
者史之根柢也自唐长寿中
史官姚璹奏请撰时政记元和中 韦执谊
又奏史官撰
日历日历之设虽曰权倖用事姑以是为创藁之具其
法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犹有春秋 (第 2b 页)
   陆氏春秋三书序
唐丹阳主簿赵州啖助考春秋三传短长撰集传复摄
纲条为统例助卒其子异裒录遗稿于是门人洋州刺
史河东赵匡损益之而给事中陆淳师事匡纂会其文
为春秋集传纂例十卷又撰集注春秋二十卷微旨三
卷辨疑七卷集注自元已亡而纂例及辨疑微旨三书
延祐中从集贤学士曲出之请锓板江西行省魏晋以

前说春秋者创通大义而已有所未通则没而不说又
或自乱其义自杜元凯以例释左氏其说有正例变例
非例之分别为五体以寻经传之微旨言春秋者宗之
然犹略而未该至三子书出例乃大备庶乎丝麻冠履
之不紊其有功于春秋甚大淳为 韦执谊
所援得侍讲
东宫柳子厚因执弟子礼归安朱临序是书谓子厚文
章宗匠以韩退之之贤犹不肯高以为师独肯执弟子 (第 14a 页)
近世论史者谓莫切于日历日历史之根柢也
自唐长寿中史官姚璹奏请撰时政记元和中 韦执谊
又奏史官撰日历日历之设其法以事系日以日系月 (第 6b 页)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或作贞元十九年拜监察御史王叔文 韦执谊
用事
拜尚书礼部员外郎且将大用遇叔文等败例出为刺史○今按方本得婉微之体它本则几乎骂矣疑初本
直书后乃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