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授赵良弼司库员外郎制 贾 至
敕摄河东司马赵良弼以敬直方内义形于色蕴帷幄
之谋略真(一作/是)士林之忠良元戎起行师出以律将谋 韩厥 之职宜选子方之智俾登仙署仍佐中权可行司
库员外郎充朔方行军司马
刑部员外郎
授张景升刑部员 (第 5b 页)
敕摄河东司马赵良弼以敬直方内义形于色蕴帷幄
之谋略真(一作/是)士林之忠良元戎起行师出以律将谋 韩厥 之职宜选子方之智俾登仙署仍佐中权可行司
库员外郎充朔方行军司马
刑部员外郎
授张景升刑部员 (第 5b 页)
第二表
臣耽言臣以疾病所逼气力不任辄露恳诚上祈退免
圣慈备至私愿未从诏旨便蕃慰勉纤悉自宜策励以
奉休明蝼蚁之诚敢忘夙夜犬马之疾日益缠绵视听
昏烦举措乖误心不记事口不逮心神理害盈正谓今
日昔韦贤致仕著在汉庭 韩厥 请老书于鲁史岂可以
兹沉废苟污班荣逼于公私非敢撝挹自圣明驭宇动
植覃恩岂于庸愚独阻诚志乞回天鉴俯遂残 (第 11b 页)
臣耽言臣以疾病所逼气力不任辄露恳诚上祈退免
圣慈备至私愿未从诏旨便蕃慰勉纤悉自宜策励以
奉休明蝼蚁之诚敢忘夙夜犬马之疾日益缠绵视听
昏烦举措乖误心不记事口不逮心神理害盈正谓今
日昔韦贤致仕著在汉庭 韩厥 请老书于鲁史岂可以
兹沉废苟污班荣逼于公私非敢撝挹自圣明驭宇动
植覃恩岂于庸愚独阻诚志乞回天鉴俯遂残 (第 11b 页)
送蔺侍御史还序
河龙(疑/)之塞秋为边防每岁徵师郡县强家之子能控
弦带甲勇为人敌而应召焉行军司马侍御史蔺公戒
兹戎昭来阅军实威用震罚而不及人爰兴六月之师
集我三边之事况长源自清但挹朝海大厦已构尚劳
持斧位宠杜诗之选职由 韩厥 之寄参彼玉帐镇兹金
方亦既勤矣由是正风俗恤人隐刑章无烦(一作/无颇)颁赋
惟允上行下效(一作/交)心 (第 22a 页)
河龙(疑/)之塞秋为边防每岁徵师郡县强家之子能控
弦带甲勇为人敌而应召焉行军司马侍御史蔺公戒
兹戎昭来阅军实威用震罚而不及人爰兴六月之师
集我三边之事况长源自清但挹朝海大厦已构尚劳
持斧位宠杜诗之选职由 韩厥 之寄参彼玉帐镇兹金
方亦既勤矣由是正风俗恤人隐刑章无烦(一作/无颇)颁赋
惟允上行下效(一作/交)心 (第 22a 页)
请立赵孤(左传成公八年/)
晋赵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
郤为徵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
祁奚 韩厥 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
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
辟主赖前哲以免也周书 (第 2b 页)
晋赵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
郤为徵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
祁奚 韩厥 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
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
辟主赖前哲以免也周书 (第 2b 页)
遂杀诸翼葬之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
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
论事君(国语/)
赵宣子言 韩献子 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
人以其乘车干行 (第 11b 页)
献子 执而戮之众咸曰 (第 11b 页)
韩厥 必不没
矣其主朝升之而莫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
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
党也 …… (第 11b 页)
论诸大夫(国语/)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
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
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
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
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
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辩妖祥于谣考
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
疾是骄也见却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
矣见 韩献子 (第 12b 页)
献子 曰戒之此为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
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繇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
亦蔑繇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 (第 12b 页)
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
论事君(国语/)
赵宣子言 韩献子 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
人以其乘车干行 (第 11b 页)
献子 执而戮之众咸曰 (第 11b 页)
韩厥 必不没
矣其主朝升之而莫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
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
党也 …… (第 11b 页)
论诸大夫(国语/)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
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
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
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
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
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辩妖祥于谣考
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
疾是骄也见却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
矣见 韩献子 (第 12b 页)
献子 曰戒之此为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
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繇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
亦蔑繇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 (第 12b 页)
书佐之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
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 韩厥 为司马及河闻郑既及
楚平桓子欲还曰无及于郑而𠞰民焉用之楚归而动
不后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德刑 …… (第 2b 页)
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
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 韩献子 谓桓子曰彘子以偏师
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失属亡师
为罪已重不如进也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 …… (第 4a 页)
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
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
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 韩厥 为司马
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及
卫地 (第 11a 页)
韩献子 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师从齐师于莘 …… (第 11a 页)
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
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 梦子舆谓已 …… (第 12a 页)
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
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
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 韩厥 曰请寓乘从左右
皆肘之使立于后 (第 12b 页)
韩厥 俛定其右逄丑父与公易位将
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
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第 12b 页)
韩厥 执絷马前再
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
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 …… (第 12b 页)
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
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左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
免 韩厥 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
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
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 (第 13a 页)
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 韩厥 为司马及河闻郑既及
楚平桓子欲还曰无及于郑而𠞰民焉用之楚归而动
不后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德刑 …… (第 2b 页)
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
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 韩献子 谓桓子曰彘子以偏师
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失属亡师
为罪已重不如进也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 …… (第 4a 页)
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
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
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 韩厥 为司马
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及
卫地 (第 11a 页)
韩献子 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师从齐师于莘 …… (第 11a 页)
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
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 梦子舆谓已 …… (第 12a 页)
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
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
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 韩厥 曰请寓乘从左右
皆肘之使立于后 (第 12b 页)
韩厥 俛定其右逄丑父与公易位将
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
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第 12b 页)
韩厥 执絷马前再
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
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 …… (第 12b 页)
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
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左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
免 韩厥 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
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
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 (第 13a 页)
晋厉公(鲁左丘明/)
成十六年春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于
郑郑叛晋子驷从楚子盟于武城夏卫侯伐郑至于鸣
雁为晋故也晋侯将伐郑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
叛晋可以逞若唯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也栾武子曰
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栾书将中军
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 韩厥 将下军郤至佐
新军荀罃居守郤犨如卫遂如齐皆乞师焉栾黡来乞
师孟献子曰有胜矣戊寅晋师起郑人闻有晋师使告 …… (第 1b 页)
间蒙甲胄不敢拜命敢告不宁君命之辱为事之故敢
肃使者三肃使者而退 晋韩厥 从郑伯其御杜溷罗曰
速从之其御屡顾不在马可及也 (第 5a 页)
韩厥 曰不可以再辱
国君乃止郤至从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
乘而俘以下郤至曰伤国君有刑亦止石首曰卫懿公 (第 5a 页)
成十六年春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于
郑郑叛晋子驷从楚子盟于武城夏卫侯伐郑至于鸣
雁为晋故也晋侯将伐郑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
叛晋可以逞若唯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也栾武子曰
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栾书将中军
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 韩厥 将下军郤至佐
新军荀罃居守郤犨如卫遂如齐皆乞师焉栾黡来乞
师孟献子曰有胜矣戊寅晋师起郑人闻有晋师使告 …… (第 1b 页)
间蒙甲胄不敢拜命敢告不宁君命之辱为事之故敢
肃使者三肃使者而退 晋韩厥 从郑伯其御杜溷罗曰
速从之其御屡顾不在马可及也 (第 5a 页)
韩厥 曰不可以再辱
国君乃止郤至从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
乘而俘以下郤至曰伤国君有刑亦止石首曰卫懿公 (第 5a 页)
赵朔(鲁左丘明/)
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
朔娶晋成公之姊为夫人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
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巳而
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
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
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
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 韩
厥 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
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
臣有大事而君不 (第 1b 页)
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 韩厥 告赵 …… (第 1b 页)
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韩厥 许诺
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
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
公宫匿 …… (第 2a 页)
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
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
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 韩厥 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
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
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 …… (第 3a 页)
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 韩厥 具以实告
于是景公乃与 (第 3b 页)
韩厥 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
入问疾景公因 (第 3b 页)
韩厥 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
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
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 (第 3b 页)
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
朔娶晋成公之姊为夫人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
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巳而
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
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
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
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 韩
厥 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
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
臣有大事而君不 (第 1b 页)
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 韩厥 告赵 …… (第 1b 页)
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韩厥 许诺
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
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
公宫匿 …… (第 2a 页)
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
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
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 韩厥 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
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
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 …… (第 3a 页)
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 韩厥 具以实告
于是景公乃与 (第 3b 页)
韩厥 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
入问疾景公因 (第 3b 页)
韩厥 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
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
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 (第 3b 页)
世美堂后记(归有光/)
予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
宛丘后又徙馀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
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
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
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厂极幽
雅之致题其扁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嘉靖
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予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
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恻然亦自
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
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而田恶先
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之请寝丘 韩献子
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
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岁苦旱而独
收每稻熟先以 (第 4b 页)
予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
宛丘后又徙馀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
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
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
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厂极幽
雅之致题其扁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嘉靖
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予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
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恻然亦自
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
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而田恶先
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之请寝丘 韩献子
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
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岁苦旱而独
收每稻熟先以 (第 4b 页)
晋烈士庙碑(李濂/)
余读迁史至程婴公孙杵臼之事及左氏所纪提弥明
锄麑之死灵辄之亡与夫 韩献子 启景公立孤之言未
尝不掩卷悲怛引袂雪涕而泣下弗巳也乃嘉靖癸未
秋余巡都邑至忻州之九原夫九原者晋卿大夫 (第 3b 页)
之葬
域赵宣孟之田邑也世家谓赵孤复立得其田邑如故
檀弓国语并载赵文子与叔向观乎九原盖即此地云
余驻马迟徊询程婴杵臼 韩献子 诸墓父老曰吾郡程
侯山乃婴之故村韩沟 (第 3b 页)
献子 宅里逯家庄乃公孙中 (第 3b 页)
社原头左城公孙之东西社也三子者之墓在焉余因
命父老导谒之出城南郭门则酹婴墓反而出城北七
里则酹杵臼墓又东南驰二十里则酹 献子 墓晡而旋
宵而永喟维缅诸烈士年代辽逖茔垄荒秽非建祠以
合祀之不可乃进郡大夫而谕之曰诸烈士风概在天
壤 …… (第 4a 页)
以表烈匪碑何以昭远盍纪其事而载之
碑按宣子晋之贤大夫也下宫之变屠氏之无道极矣
婴朔之友也杵臼朔之客也 献子 宣孟所荐士也杵臼
死之婴立之厥赞之卒灭屠而反其田邑可不谓难矣
哉当宣子之骤諌也灵公患之锄麑者受命于公 …… (第 4b 页)
不顾身不可不谓之难也宜合祀之于是貌宣子于中
而厥婴杵臼弥明麑辄咸配食是故合祀之者礼也先
宣子者主也次 献子 者贵也次婴杵臼者功也次弥明
麑辄者惟及其烈也春秋飨之者思也庙曰烈士者悼
也庙既成余作迎送神乐曲二章教 (第 5a 页)
余读迁史至程婴公孙杵臼之事及左氏所纪提弥明
锄麑之死灵辄之亡与夫 韩献子 启景公立孤之言未
尝不掩卷悲怛引袂雪涕而泣下弗巳也乃嘉靖癸未
秋余巡都邑至忻州之九原夫九原者晋卿大夫 (第 3b 页)
之葬
域赵宣孟之田邑也世家谓赵孤复立得其田邑如故
檀弓国语并载赵文子与叔向观乎九原盖即此地云
余驻马迟徊询程婴杵臼 韩献子 诸墓父老曰吾郡程
侯山乃婴之故村韩沟 (第 3b 页)
献子 宅里逯家庄乃公孙中 (第 3b 页)
社原头左城公孙之东西社也三子者之墓在焉余因
命父老导谒之出城南郭门则酹婴墓反而出城北七
里则酹杵臼墓又东南驰二十里则酹 献子 墓晡而旋
宵而永喟维缅诸烈士年代辽逖茔垄荒秽非建祠以
合祀之不可乃进郡大夫而谕之曰诸烈士风概在天
壤 …… (第 4a 页)
以表烈匪碑何以昭远盍纪其事而载之
碑按宣子晋之贤大夫也下宫之变屠氏之无道极矣
婴朔之友也杵臼朔之客也 献子 宣孟所荐士也杵臼
死之婴立之厥赞之卒灭屠而反其田邑可不谓难矣
哉当宣子之骤諌也灵公患之锄麑者受命于公 …… (第 4b 页)
不顾身不可不谓之难也宜合祀之于是貌宣子于中
而厥婴杵臼弥明麑辄咸配食是故合祀之者礼也先
宣子者主也次 献子 者贵也次婴杵臼者功也次弥明
麑辄者惟及其烈也春秋飨之者思也庙曰烈士者悼
也庙既成余作迎送神乐曲二章教 (第 5a 页)
报曹操书
猥惠书教告所不逮融与鸿豫州里比邻知之最早虽
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
恶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欢欣受之昔赵宣子朝登 韩厥 夕被其戮喜而求贺况无彼人之功而敢枉当官
之平哉忠非三闾智非晁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乃使
馀论远闻所以惭惧 (第 14a 页)
猥惠书教告所不逮融与鸿豫州里比邻知之最早虽
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
恶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欢欣受之昔赵宣子朝登 韩厥 夕被其戮喜而求贺况无彼人之功而敢枉当官
之平哉忠非三闾智非晁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乃使
馀论远闻所以惭惧 (第 14a 页)
于东吴郑凭威于南荆故反师于曹门将以塞于夷庚
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美西锄之忠辞快 韩厥
之奇兵追项王之故台迹霸楚之遗端挺宏志于总角
奋英势于弱冠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始飙起
于勾越中电激 (第 37a 页)
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美西锄之忠辞快 韩厥
之奇兵追项王之故台迹霸楚之遗端挺宏志于总角
奋英势于弱冠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始飙起
于勾越中电激 (第 37a 页)
锵剑佩以趋朝会而出冠
盖布途富贵润奴隶衣食仁里闾则主人乐此邪尝又
与主人校术孙吴抗技颇牧左象弭右鱼服 韩厥 中御
州绰为右冯轼而寓目以观三军之斩伐击刺琅琅磕
磕风起云会北登燕然躏轹长塞西屠石堡饮马瀚海 (第 8a 页)
盖布途富贵润奴隶衣食仁里闾则主人乐此邪尝又
与主人校术孙吴抗技颇牧左象弭右鱼服 韩厥 中御
州绰为右冯轼而寓目以观三军之斩伐击刺琅琅磕
磕风起云会北登燕然躏轹长塞西屠石堡饮马瀚海 (第 8a 页)
于东吴郑凭威于南荆故反师于曹门将以塞于夷庚
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美西锄之忠辞快 韩厥
之奇兵追项王之故台迹霸楚之遗端挺宏志于总角
奋英势于弱冠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始飙起
于勾越中电激 (第 42a 页)
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美西锄之忠辞快 韩厥
之奇兵追项王之故台迹霸楚之遗端挺宏志于总角
奋英势于弱冠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始飙起
于勾越中电激 (第 42a 页)
华山感古赋 (金/)赵秉文
有浮而清有浊而宁五岳奠形二华削成是其禀金天
之秀气奄西土而作镇包潼关以为门奄奠乎东井鹑
首之分岳之尊惟天之柱岳之作为世霖雨岳之崇如
阿衡周公承天之功厥掌伊何两分其山圣道通塞孟
孙杨 韩厥 莲伊何苏瘵蠲疴上医医国雷扁秦和其肃
如霜其高如秋戚施伊优为天之羞若夫昔之所谓其
臣者都山岳之权窃雷雨 (第 20b 页)
有浮而清有浊而宁五岳奠形二华削成是其禀金天
之秀气奄西土而作镇包潼关以为门奄奠乎东井鹑
首之分岳之尊惟天之柱岳之作为世霖雨岳之崇如
阿衡周公承天之功厥掌伊何两分其山圣道通塞孟
孙杨 韩厥 莲伊何苏瘵蠲疴上医医国雷扁秦和其肃
如霜其高如秋戚施伊优为天之羞若夫昔之所谓其
臣者都山岳之权窃雷雨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