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裴交泰

   李秘
   殷尧恭
   林杰
    郑立之
   苏郁
   浩虚舟
   蔡京
   张顶(共一卷/) (第 74b 页)
条唐公曰真神童也年十岁方秋初忽有双鹤盘空而
下欣然下阶抱得一只父恐非常令放之鹤升而去是
夕得疾而卒 郑立
以诗哭之曰方高未及贾生年何事
孤魂逐逝川萤聚帐中人已去鹤离台上月空圆(古今/诗话)
  李德裕 (第 23b 页)
 忽有双鹤盘空而下忻然下阶抱得一只父恐非祥令
 放之鹤升空而去是夕得疾而卒 郑立之
以诗哭之 (第 11b 页)
 员常侍黎埴无不嘉奖寻就宾荐日在宴筵侍御李
 远支使赵格深所知仰不舍斯须和赵支使咏荔枝
 尤佳云金盘摘下排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副使

 立
奇童传制使刘潼序以贻之(闽川名士传/)
王元之年七八岁已能文毕文简公为郡从事始知之
 问其家以磨面为 (第 6b 页)
 教谕潘德夫墓志铭
予友潘德夫不幸卒于官赖诸生得成殡殓之礼妻子
旅寓数千里外而川蜀道险虑无以归时同郡 郑立之
以鈇钺镇成都而同邑郑文川亦在臬司皆与君有旧
好闻讣嗟悼不已时出符传命有司给官舫送之归江
行数月如履平 (第 10a 页)
晏英山之行。毕竟不容已者。此行倘谐。会有稳叙之日。区区惟是之俟耳。
答李▣▣(《惧庵集》 卷4 〈与 郑立
斋〉 등에 근거할 때 "性安"인 듯함.树仁)
顷年人海中奉拜。追思如梦。即于匪意。获承下状。谨审 (第 213H 页)
参奉具文河。继配东莱郑氏。赠承旨锡女。封贞夫人。葬祔公墓左。二男。长衡辅荫仕县令。元辅通德郎。二女适 郑立
先,成必益。内外曾玄三十馀人。公气度和粹。资性温柔。悃愊少华。里襮无间。自幼内行甚备。事父母有深爱。 (第 539L 页)
力为学。副我泉下之望。悠然而逝。即 纯庙丙子六月十五日。享年八十九。葬固城积石山玉水岩子坐原。于乎。 郑立
斋曰。夙闻学业。而恨不得合席讨论。李晚觉李默轩曰。古君子用功处。如忠信诚敬等题目。无不可称于此丈。李 (第 516H 页)
策。眷遇隆重。不许递任。前后登 筵凡百馀次。 筵说记注。敏给纤悉。在院诸公。莫不曰少年奇才。二十三登 郑立
斋门。立斋作诗以勉远大之业。又从柳壶谷,定斋二公游。闻湖门旨诀。尝蒐辑古圣贤论学大训。为性经二卷。仍 (第 387H 页)
泣。水为之中断。有川断图。后 赠持平。高祖讳益大。游大山门。以学业称。曾祖讳奎灿。祖讳祥甲进士。师事 郑立
斋,柳江皋。考讳泷。尝谒柳定斋于智岛谪所。归以晚悟名其堂。妣瑞兴金氏。父河运。寒暄先生之后也。有妇德 (第 368H 页)
。天教一雨驻征辕。桑龟木雁谁题壁。异事尚传勿缁村。(先生自德原移配长鬐也。路逢大雨。入襄阳勿缁村良人 郑立
家。其屋柱题诗曰。世上功名看木雁。座中谈笑慎桑龟。三传市虎人皆信。一掇裙蜂父亦疑二联。而一联顺书。一 (第 300L 页)
 折抑用工。古亦罕闻。毋为特绝赫灼之行。平地做去。无所为而为之可乎。(时。)
 余堂叔公(光濂)曾亦知否。见解分明。先世模范。尽在于此。而余多观感处。吾乡中又多好个人物。如 郑立
斋,赵旧堂兄弟及南损斋丈是也。此数君子者。相与讲质有素。而余之居官后。有便辄书。满纸提勉者。赵内兄也 (第 348H 页)
生之卒。迄今为三百十年。而子姓不振。未能谨守遗草。所收录不过诗十四书十文四。附挽诗祭文年谱书院文字及 郑立
斋所撰行状为一卷。傍后裔在明君。以门长老之意。属相稷弁其首。相稷瞿然曰先生南岭之望也。此卷出于世。人 (第 198H 页)
戚而易。事二兄如严父。事远祖弥谨。吁陈事迹。获蒙 旌忠之典。设契以尽报本之义。冀宗族人人百世一心。约 郑立
斋,李商山,郑鲁宇,李迟庵,李巴江,李晚觉,朴砻岩诸贤。岁必再三会。讲说义理。至大耋犹不废翻书。中夜 (第 592L 页)
  
九层台(丁丑)
矗彼九层台。高高出人间。直与苍穹齐。独谢部娄班。匠人昔勤劳。血指貌朱殷。锤凿脆似饾。碐磨圆如轘。赖有硬著梁。单不材力孱。盘据几亩广。一篑起泰山。阶级自分寸。隮攀非甚艰。愿言企两足。登登莫等閒。
峡行作(古诗)
少女提瓮出涧口。黄犬双双与人行。不知汲罢人归去。仍向云间吠数声。
柳濯叟(致皓) 郑立
斋白云诗远寄因次(四首)
白云山中在。有时腾空去。无心行住处。行处亦住处。
微风浓白质。急雨滚黑去。
  

艮斋集序(郑凤时)
昔在 中 明之际。有若华国文章之名臣焉。文襄公艮斋崔公。是己。日。公之嗣孙亨吉君持公遗稿五册。远涉而访余曰。此吾先祖草稿也。三百有馀年之来。屡经郁攸。十仅一二存者如此。则今其存者。又惧夫愈久而愈失其传。谋所以入梓而序其事。顾今之足膺是任者。惟子是望。子其为文以弁之。又曰。 靖陵哀册。 孝陵挽词。辞甚婉丽。传诵当时。而俱逸于遗稿。子其考出。补其阙略。则子之赐也。子其图之。余作而对曰。考据之劳。不敢辞焉。弁卷之役。何敢当也。虽然。公之文章宦业。闻之雅矣。公之云仍旁裔。知之熟矣。余何敢辞。公之墓道。即吾先辈之 郑立
斋,柳江皋两先生及吾从高祖壶隐先生。铭之书之篆之。余尤何敢辞。乃敢受而骤阅之。辞赋若干。诗凡五𢎥。 (第 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