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詞曲類
编
乐七
焦桐入听赋一首 无弦琴赋一首
五色琴弦赋一首 孔子弹文王操赋一首
钟期 听伯牙鼓琴赋一首
(第 1a 页)
钟期 听琴赋一首 朱丝绳赋二首
昭文不鼓琴赋一首 …… (第 1a 页)
何有无音不合无德不宜翼翼
之心因心而会亹亹之善尽善而知师襄于是作而言
曰子圣人也与文王而同规
钟期 听伯牙鼓琴赋 林虑山人
天赞厥德惟伯牙 (第 6a 页)
钟期 一则能清师旷之耳一则能 (第 6a 页)
调园客之丝惬易象断金之义应诗人伐木之词审尔
律吕不尔瑕疵何千载之见遇使二妙以同时且琴者
所以纳正禁邪(白虎通琴者禁也禁/止淫邪以正人心)弄者所以协情和
(一作/利)性必藉其手敏亦假其心静使音无所容于奸声
安得惑于郑若然者信可谓能弹而复思乎善听能弹
奚若播于往古善听伊何奏难卤莽所以协律之六应
声之五故将中感于天地岂惟外合于匏土不尔何贵 钟期 之听何尚伯牙之鼓𬗟想二子徽音不瑕冥合匪 …… (第 6b 页)
顾以声
韵当于清弹以诗书同乎雅琴顾惟(一作/愿以)小人之述得
回君子之心傥能顺听欲仰诉于知音
钟期 听琴赋(并序/) 王太真
昔曾待诏金门属吾君耽道久之事寝归欤宁省窃服
古训见郭林宗传曰贞不绝 (第 7a 页)
俗隐不违亲贤哉斯文生
人端格然恨甘旨不足每沦翮自咎及耿坐虚馆凝神
定灵夜分假寐如闻琴声发越宛在左右寤而惊惋贵
知音为难感 钟期 善听因赋是以广意
寂兮琴之德寥兮琴之声德彻阴阳之奥声涵淳粹之
精体空洞响真清伟上皇之遗功超万祀之垂名 (第 7b 页)
祇闻
成连伯牙以传曲忽睹师文子春而移情俟良知转化
靡忒 钟子期 故有空山之谷清涧之湄幽人髣髴绝粒
茹芝凭高梧引长飔激楚窈窕流波逶迤阳阿布濩结 (第 7b 页)
绿参差高秋风冷远浦霜滋素月满繁星稀雅调閒逸
流风远吹 钟期 当日倾耳志之怡性惬灵中矩应规踌
躇四顾侯其袆而曰听商则知愁霖春零闻角乃睹韶
华秋荣羽发则寒生朱夏徵来 (第 8a 页)
乐七
焦桐入听赋一首 无弦琴赋一首
五色琴弦赋一首 孔子弹文王操赋一首
钟期 听伯牙鼓琴赋一首
(第 1a 页)
钟期 听琴赋一首 朱丝绳赋二首
昭文不鼓琴赋一首 …… (第 1a 页)
何有无音不合无德不宜翼翼
之心因心而会亹亹之善尽善而知师襄于是作而言
曰子圣人也与文王而同规
钟期 听伯牙鼓琴赋 林虑山人
天赞厥德惟伯牙 (第 6a 页)
钟期 一则能清师旷之耳一则能 (第 6a 页)
调园客之丝惬易象断金之义应诗人伐木之词审尔
律吕不尔瑕疵何千载之见遇使二妙以同时且琴者
所以纳正禁邪(白虎通琴者禁也禁/止淫邪以正人心)弄者所以协情和
(一作/利)性必藉其手敏亦假其心静使音无所容于奸声
安得惑于郑若然者信可谓能弹而复思乎善听能弹
奚若播于往古善听伊何奏难卤莽所以协律之六应
声之五故将中感于天地岂惟外合于匏土不尔何贵 钟期 之听何尚伯牙之鼓𬗟想二子徽音不瑕冥合匪 …… (第 6b 页)
顾以声
韵当于清弹以诗书同乎雅琴顾惟(一作/愿以)小人之述得
回君子之心傥能顺听欲仰诉于知音
钟期 听琴赋(并序/) 王太真
昔曾待诏金门属吾君耽道久之事寝归欤宁省窃服
古训见郭林宗传曰贞不绝 (第 7a 页)
俗隐不违亲贤哉斯文生
人端格然恨甘旨不足每沦翮自咎及耿坐虚馆凝神
定灵夜分假寐如闻琴声发越宛在左右寤而惊惋贵
知音为难感 钟期 善听因赋是以广意
寂兮琴之德寥兮琴之声德彻阴阳之奥声涵淳粹之
精体空洞响真清伟上皇之遗功超万祀之垂名 (第 7b 页)
祇闻
成连伯牙以传曲忽睹师文子春而移情俟良知转化
靡忒 钟子期 故有空山之谷清涧之湄幽人髣髴绝粒
茹芝凭高梧引长飔激楚窈窕流波逶迤阳阿布濩结 (第 7b 页)
绿参差高秋风冷远浦霜滋素月满繁星稀雅调閒逸
流风远吹 钟期 当日倾耳志之怡性惬灵中矩应规踌
躇四顾侯其袆而曰听商则知愁霖春零闻角乃睹韶
华秋荣羽发则寒生朱夏徵来 (第 8a 页)
简子徒得其游魂白雪阳春奚称其和寡考
终乐以自然信斯笛之美者当簻易持龙吟似之季长
每悲于洛客邻人能感于 子期 入耳之初喜攀鳞之有
所回眸之际睹截竹而在兹是知夫挥弦戛击以洋洋
转喉纡馀之靡靡夫神物之相应者无能及此 (第 3b 页)
终乐以自然信斯笛之美者当簻易持龙吟似之季长
每悲于洛客邻人能感于 子期 入耳之初喜攀鳞之有
所回眸之际睹截竹而在兹是知夫挥弦戛击以洋洋
转喉纡馀之靡靡夫神物之相应者无能及此 (第 3b 页)
声赋 张德升
夫礼乐相成人之有生物归乎理感在乎声声之所起
其应多矣既闻郑以戒荒亦称韶于尽美至若诗陈钟
鼓礼奏笙篁(疑作/簧)音怀律吕韵合宫商或婵娟而如绝
或窈窕而复扬将曲尽而逾妙遇风吹而更长潜鳞竞
跃仪凤来翔嘉此声之可贵乐吾君之奉常则有思妇
伤离芳年屡换织素寒早调砧夜半垤鸣鹳而初合砌
吟蛩而正乱何此声之可悲使空闺之浩叹况复金徽
远奏(一作金/微远戌)玉律穷秋阴风烈烈边树脩脩听胡笳之
互动看陇水之分流何此声之可怨使征客之含愁亦
有遁世无闷閒居栖托坐啸竹林忘形菌(一作/苔)阁邻宿
鸟之喧薮爱飞泉而喷壑何此声之独殊使幽人之为
乐夫意存则言发言发则声来顺之则喜逆之则哀是
以文君听琴而悦矣 子期 闻笛而悲哉何悲叹之易感
使众人之难裁客有吟者潸然下泪吾将不言安知所
谓退失路而流落进无媒而自致思巫峡 (第 10a 页)
夫礼乐相成人之有生物归乎理感在乎声声之所起
其应多矣既闻郑以戒荒亦称韶于尽美至若诗陈钟
鼓礼奏笙篁(疑作/簧)音怀律吕韵合宫商或婵娟而如绝
或窈窕而复扬将曲尽而逾妙遇风吹而更长潜鳞竞
跃仪凤来翔嘉此声之可贵乐吾君之奉常则有思妇
伤离芳年屡换织素寒早调砧夜半垤鸣鹳而初合砌
吟蛩而正乱何此声之可悲使空闺之浩叹况复金徽
远奏(一作金/微远戌)玉律穷秋阴风烈烈边树脩脩听胡笳之
互动看陇水之分流何此声之可怨使征客之含愁亦
有遁世无闷閒居栖托坐啸竹林忘形菌(一作/苔)阁邻宿
鸟之喧薮爱飞泉而喷壑何此声之独殊使幽人之为
乐夫意存则言发言发则声来顺之则喜逆之则哀是
以文君听琴而悦矣 子期 闻笛而悲哉何悲叹之易感
使众人之难裁客有吟者潸然下泪吾将不言安知所
谓退失路而流落进无媒而自致思巫峡 (第 10a 页)
千里有劳于馈粮三农不遑于稼穑虽
蜂虿之小毒亦足以烦师旅而扰边隅矣殿下为臣为
子乃国乃家为臣在于竭忠为 子期 于尽孝在家不可
以自逸在国不可以自康一物有亏圣上每留神念三
边或梗殿下岂不兢怀况当养德之秋非是任情之 (第 8a 页)
蜂虿之小毒亦足以烦师旅而扰边隅矣殿下为臣为
子乃国乃家为臣在于竭忠为 子期 于尽孝在家不可
以自逸在国不可以自康一物有亏圣上每留神念三
边或梗殿下岂不兢怀况当养德之秋非是任情之 (第 8a 页)
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 李商隐
某启某闻不祥之金大冶所恶自衒之士明时不容斯
实格言足为垂训然或顾逄伯乐但服盐车听属 钟期
不调绿绮皋壤摇落老大伤悲同刘胜之寒蝉效子綦
之枯木则亦迹归弃世行阙扬名某价乏琳琅誉轻乡
曲粗沾科第薄 (第 1b 页)
某启某闻不祥之金大冶所恶自衒之士明时不容斯
实格言足为垂训然或顾逄伯乐但服盐车听属 钟期
之枯木则亦迹归弃世行阙扬名某价乏琳琅誉轻乡
曲粗沾科第薄 (第 1b 页)
与契苾将军书 王 勃
昊天不忱哲人终否毕公逝矣伤如之何敬想情则懿
亲义惟良执非夫人之为恸其谁为恸乎仆与此公早
投交公夷险之际终始如一常思并建忠孝之迹共申
家国之雠而负(一作/有)壮志不就古人所悲何图一旦长
诀呜呼哀哉管仲不存叔牙空在子皮巳丧子产何依
兴言追昔良增痛悼适得韦四郎书其承大郎雅意知
欲以此公碑志托夫(一作/之)下走夫抚今怀昔理寄斯文
旌德叙功事属知已是以 子期 幽思感叔夜之形言伯
喈雄藻(一本作伯/雄藻才非)待林宗而无愧下走虽不敏幸托深
期此而不为谁当为者但恐 (第 2b 页)
昊天不忱哲人终否毕公逝矣伤如之何敬想情则懿
亲义惟良执非夫人之为恸其谁为恸乎仆与此公早
投交公夷险之际终始如一常思并建忠孝之迹共申
家国之雠而负(一作/有)壮志不就古人所悲何图一旦长
诀呜呼哀哉管仲不存叔牙空在子皮巳丧子产何依
兴言追昔良增痛悼适得韦四郎书其承大郎雅意知
欲以此公碑志托夫(一作/之)下走夫抚今怀昔理寄斯文
旌德叙功事属知已是以 子期 幽思感叔夜之形言伯
喈雄藻(一本作伯/雄藻才非)待林宗而无愧下走虽不敏幸托深
期此而不为谁当为者但恐 (第 2b 页)
山之流也吾尝亲受其调颇
为(集作/谓)曲尽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
得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 钟期 良用耿然(集作/耿耿)吾
所居南渚有仲长先生结庵独处三十载非其力不食
傍无侍者虽患瘖疾不得交语风神肃 (第 12b 页)
为(集作/谓)曲尽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
得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 钟期 良用耿然(集作/耿耿)吾
所居南渚有仲长先生结庵独处三十载非其力不食
傍无侍者虽患瘖疾不得交语风神肃 (第 12b 页)
与在朝诸贤书 卢照邻
昔张子房处太傅之尊自疏于南山隐公孙弘居丞相
之位亦伏地于东方生伯喈已亡孔文举将老兵而造
膝方回尚在王羲之就仓奴而共谈良史书之高贤不
以为累自古朝野曷尝以人废言况下官抱疹东山不
干时事偕人唱和何损于朋党延州 子期 闻音窃抃犹
冀身膏丹壑脱宝剑于山河骨掩黄尘罢瑶琴于天下 (第 16a 页)
昔张子房处太傅之尊自疏于南山隐公孙弘居丞相
之位亦伏地于东方生伯喈已亡孔文举将老兵而造
膝方回尚在王羲之就仓奴而共谈良史书之高贤不
以为累自古朝野曷尝以人废言况下官抱疹东山不
干时事偕人唱和何损于朋党延州 子期 闻音窃抃犹
冀身膏丹壑脱宝剑于山河骨掩黄尘罢瑶琴于天下 (第 16a 页)
前 人
三月上已有祓除禊饮者成俗久矣挚虞对而不经束
晰言而有礼汉庭故事衣冠就玄霸之桥晋国遗风辎
軿耀翠妫之浦兴秦宫者我大周之所建也境连伊塞
岸隔河都清暑必在于三伏殊寒不踰于十里占星已
毕擢仙阙而威百神匪日将成宜圣皇而福四海吾侪
恭兴露寝初忝云轺违北京之宴乐坐南山之雾雨相
与会良友陶暮春席幽林觞曲水是日也杂英初发群
物半荣春逶迤而上山雪嵚崟而藏谷高人一坐杞梓
交阴作者肆筵芝兰同气递袭歌咏不登弦管嵇叔夜
之鸣琴偏依绿竹郭 子期 之春酒本出青山论史可听
谈玄愈默不觉齐万品溢九围爱流波惜迟景顾盼相
谓虽非巢许之间左右同声盍各岩泉之 (第 11b 页)
三月上已有祓除禊饮者成俗久矣挚虞对而不经束
晰言而有礼汉庭故事衣冠就玄霸之桥晋国遗风辎
軿耀翠妫之浦兴秦宫者我大周之所建也境连伊塞
岸隔河都清暑必在于三伏殊寒不踰于十里占星已
毕擢仙阙而威百神匪日将成宜圣皇而福四海吾侪
恭兴露寝初忝云轺违北京之宴乐坐南山之雾雨相
与会良友陶暮春席幽林觞曲水是日也杂英初发群
物半荣春逶迤而上山雪嵚崟而藏谷高人一坐杞梓
交阴作者肆筵芝兰同气递袭歌咏不登弦管嵇叔夜
之鸣琴偏依绿竹郭 子期 之春酒本出青山论史可听
谈玄愈默不觉齐万品溢九围爱流波惜迟景顾盼相
谓虽非巢许之间左右同声盍各岩泉之 (第 11b 页)
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 王 勃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
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
悴于圣明之代情可知矣赖乎神交胜友得山泽之虬
龙隐路幽居降云霄之鸾凤杨公沈公行之者仁义礼
知用之者乾元亨利玄经苦而白凤翔素牒开而紫麟
降金门待诏谒天子于朝廷石室寻真访下官(一作/客)于
丘壑幽人待士非无北壁之书隐士迎宾自有西山之
馔席门蓬巷伫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山南花囿涧北松林黄雀至而清风生白鹤飞而苍云
起停琴绿水仲长统之欢娱置酒青山郭 子期 之宾客
足可银钩人探一字四韵成篇
入蜀纪行诗序
总章二年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
之 (第 3a 页)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
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
悴于圣明之代情可知矣赖乎神交胜友得山泽之虬
龙隐路幽居降云霄之鸾凤杨公沈公行之者仁义礼
知用之者乾元亨利玄经苦而白凤翔素牒开而紫麟
降金门待诏谒天子于朝廷石室寻真访下官(一作/客)于
丘壑幽人待士非无北壁之书隐士迎宾自有西山之
馔席门蓬巷伫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山南花囿涧北松林黄雀至而清风生白鹤飞而苍云
起停琴绿水仲长统之欢娱置酒青山郭 子期 之宾客
足可银钩人探一字四韵成篇
入蜀纪行诗序
总章二年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
之 (第 3a 页)
故刑部尚书中山李公诗法记 苏 颋
唐开元四年太岁丙辰二月戊申朔二十六日癸酉银
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昭文馆学士中山公甍于京师
宣阳里私第享年六十先五日扈驾自新丰汤井还其
日奉制持节复赛于汤所以降雨故也还历二日自说
斋祭涤濯之事愿言也(一无/也字)赋诗至其夕宾友皆散因
作扈从诗十韵迟明命以示颋诗成而寝奄忽生灾此
即夫子获麟之卒章也既殓公子婿右金吾仓曹博陵
崔望之自其家取以见遗呜呼翰墨未燥形神已离举
朝惊嗟之声不崇朝而达于远矣公文特称于世每谓
知音则寡同气相求逮观此词何异于理正在心而为
咏岂交臂而相失曾未数刻恨不回车击节而如旧也
抚膺一恸不觉涕之涟而痛矣中山长无见日虽 子期
不听存者可以绝弦而相如有作殁者竟传遗草故录
如右记其事云
移颜鲁公诗记 郑 薰
颜鲁 (第 10a 页)
唐开元四年太岁丙辰二月戊申朔二十六日癸酉银
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昭文馆学士中山公甍于京师
宣阳里私第享年六十先五日扈驾自新丰汤井还其
日奉制持节复赛于汤所以降雨故也还历二日自说
斋祭涤濯之事愿言也(一无/也字)赋诗至其夕宾友皆散因
作扈从诗十韵迟明命以示颋诗成而寝奄忽生灾此
即夫子获麟之卒章也既殓公子婿右金吾仓曹博陵
崔望之自其家取以见遗呜呼翰墨未燥形神已离举
朝惊嗟之声不崇朝而达于远矣公文特称于世每谓
知音则寡同气相求逮观此词何异于理正在心而为
咏岂交臂而相失曾未数刻恨不回车击节而如旧也
抚膺一恸不觉涕之涟而痛矣中山长无见日虽 子期
不听存者可以绝弦而相如有作殁者竟传遗草故录
如右记其事云
移颜鲁公诗记 郑 薰
颜鲁 (第 10a 页)
琴会记 柳 识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雅好阅古古亦置于舟车也大
历六年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赞皇公祗
命朝于京阙春正月夕次朱方刺史樊公称江月当轩
愿以卮酒侑胜居无何赞皇公弦琴樊公和之演操相
应澄清抚绥递为伯牙更为 子期 琴动人静琴酣酒醒
清声向月和气在堂春风犹寒是夜觉煖既罢(一作/罢宴)之 (第 5b 页)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雅好阅古古亦置于舟车也大
历六年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赞皇公祗
命朝于京阙春正月夕次朱方刺史樊公称江月当轩
愿以卮酒侑胜居无何赞皇公弦琴樊公和之演操相
应澄清抚绥递为伯牙更为 子期 琴动人静琴酣酒醒
清声向月和气在堂春风犹寒是夜觉煖既罢(一作/罢宴)之 (第 5b 页)
报任少卿书(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
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
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
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
听之盖 钟子期 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巳
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巳亏缺矣虽才怀随和
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 (第 1b 页)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
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
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
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
听之盖 钟子期 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巳
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巳亏缺矣虽才怀随和
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 (第 1b 页)
且行违道以自存尚忍不可况失义以
自亡而遗敌之禽哉此韩庐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
之获也昔齐公孙灶卒晏子知 子期 之不免也故曰二
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姜氏危哉与刘左将军及北海
孙公佑共说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今 (第 6a 页)
自亡而遗敌之禽哉此韩庐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
之获也昔齐公孙灶卒晏子知 子期 之不免也故曰二
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姜氏危哉与刘左将军及北海
孙公佑共说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今 (第 6a 页)
妙绝
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
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
绝弦于 钟期 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
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亦自一时之俊也今之存 …… (第 2a 页)
与杨德祖书(魏曹植/)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
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
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
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北魏足下高视于上京
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
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
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骞绝迹一举千里也以孔
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
画虎不成反为狗者也前有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
其文夫 钟期 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
世之嗤余也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尝好人讥弹其文
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 (第 4b 页)
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
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
绝弦于 钟期 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
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亦自一时之俊也今之存 …… (第 2a 页)
与杨德祖书(魏曹植/)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
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
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
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北魏足下高视于上京
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
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
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骞绝迹一举千里也以孔
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
画虎不成反为狗者也前有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
其文夫 钟期 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
世之嗤余也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尝好人讥弹其文
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