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人有言曰凡为武鼠计于用舍今之倚
任伫观尔能唯君知臣无累所举可御史中丞散官勋
如故
   授前兵部侍郎 薛昭纬御史中丞

               钱 珝
敕国爵之设公器也君将揭而与之者必问于朝皆曰
可与则徇公况御 (第 9b 页)
史中丞持天下所共之法等乎庶尹

重有加焉乃诏名卿来承俊选具官 薛昭纬
吾阅元和
遗事嘉尔祖执宪之能轨躅可寻风声自在美延后嗣
克奉贻谋尔又历落开怀精明照物好让不惑寡过自
(第 10a 页)
   许彬(一卷/)
   崔涂(一卷/)
   韩偓(四卷/)
   吴融(四卷/)
   孙偓
   陆扆
    薛昭纬

   陆翱
   狄归昌
   裴廷裕
   李沇
   裴贽
   卢汝弼(共一卷/)
   陆希 (第 100a 页)
重问后庭花温云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则温语含蓄多矣(诗话/又编) 薛昭纬
恃才傲物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
浣溪纱词知举后有一门生辞归乡里临岐献规曰侍
郎重德某乃受恩尔后 (第 15a 页)
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
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
有后汉今周喜再昌(此叹扈从者滥恩望 宰相得人
以/致太平 杜臆当时封爵太滥甚)
(至以官赏功给空名告身凡应募者一切皆金紫公故/伤之其称张镐有扶颠 …… (第 66a 页)
(也说苑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曰此非妖与王曰非也天洗兵也)
 (朱鹤龄曰中兴大业全在将相 得人
前曰独任朔方/无限功中曰幕下复用张子房此是一诗眼日使当)
 (时能专任子仪终用张镐则洗兵不用旦夕可期 (第 68a 页)
  徐振 李涛 王贞白
  王祝 刘谷 李昌邺
  王涤 王硕 陆贞洞
  李缟 高衢 张绮
  韦冰  薛昭纬 
郑合敬
  许昼 程贺 裴铏
  张孜 顾云 李昭象
 第六十八卷
  杨文圭 唐彦谦 裴澈 (第 24b 页)
  李涛   王贞白  王祝   刘谷
  李昌邺  王涤   王硕   陆贞洞
  李缟   高衢   张绮   韦冰
   薛昭纬  
郑合敬  许昼   程贺
  裴铏   张孜   顾云   李昭象 …… (第 1a 页)
   韦冰
三乡诗云来时欢喜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待写百
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
冰唐末为鄠令
    薛昭纬
华州 (第 9a 页)
昭纬
寄诸门生诗曰时君过听委平衡粉署华
灯到晓明开卷固难窥浩汗执衡空欲慕公平机云笔 (第 9a 页)
舌临文健沈宋章篇发咏清自笑观光辉(自此/阙) 昭纬
以侍郎掌贡举试未明求衣赋王赞图为榜首薛
保逊大中朝尤肆轻佻侵侮诸叔自起居舍人贬洗马
而卒 (第 9b 页)
昭纬
其子也颇有父风尝任祠部外郎时李系任
小仪王荛任小宾正旦立仗班退 (第 9b 页)
昭纬
吟曰左金乌而
右玉兔天子旌旂荛遽请下句 (第 9b 页)
昭纬
应声曰上李系而下
王荛小人行缀天复中自台丞累贬溪州司马中书舍人
颜荛当制略曰陵轹诸父代嗣其凶薛存诚之 …… (第 9b 页)
老之子保逊保逊之子 昭纬
为乾宁礼部侍郎性轻率
坐事贬溪州刺史
   郑合敬 (第 10a 页)
说之大夫乎噫仁皇帝之取士也集尝闻诸近
臣云上每曰进士中得一范仲淹亦足副吾意明圣之
心于戏远哉首科最为 得人御史中丞
马伯庸侍御史
张梦臣侍讲欧阳原功与诸君子皆赫然有称于当世
吾贤可所居位虽差若未及然治县佐郡实有以及人 (第 14a 页)
 (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守阙乞留(后汉书种皓为梁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被徵当迁吏人诣阙)
 (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 刺史得/人
心若是乃许之皓复留一年)遮道更借(后汉书颖/川盗贼群)
 (起帝谓寇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 (第 21a 页)
   制使
问春秋王人序于诸侯之上其奉使之始欤然王人微
者非有生杀予夺之权也伯主阳推尊之耳汉之部刺
史非今之宣慰司与唐之观察非今之廉访按察与太
守得人足矣焉用部刺史与 刺史得人
足矣焉用观察 (第 1a 页)
使与部刺史观察使 得人
足矣又焉用遣使专行与汉
元狩六年遣博士等六人分行天下存问鳏寡孤独举
独行之君子所举者何人与始元元年遣 (第 1b 页)
 相之道无有不尽而亦不负上帝赉予之心汝其勉
 哉据此书词可知帝王制治之法最为简要只是认
 定一个宰相 宰相得人
自然正已率属同心集事贤
 才辈出治理日隆矣然而百僚之中意见不齐议论
 纷错若要相臣一一与之同心诚有甚 …… (第 2b 页)
 曹成等动数十万或散遣归田或选籍为兵安顿牢
 笼各有其法而今又不能可见昏愦妄庸肉食无谋
 之辈皆不肖有司耳今日诚使有司 得人
则必无穷
 民大吏 (第 7a 页)
得人
则必无乱民皇上惟以甄别有司责之
 抚按选择大吏责之铨衡有司必举其廉明岂弟而
 有实绩者大吏必求其正直 (第 7a 页)
   蜀村寺僧
王中令既平蜀捕逐馀寇与部队相远饥甚入一村寺
中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斩之僧应对不惧公奇而赦
之问求蔬食僧曰有肉无蔬公更奇之馈以蒸猪头食

之甚美公喜问僧止能饮酒食肉耶为有他枝也僧自
言能为诗公令赋食蒸豚诗操笔立成曰觜长足短浅
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
浆浇红鲜雅称金盘荐软熟真堪玉筋挑共把膻根来
比并膻根只合吃藤条公大喜与紫衣(冷斋/夜话)
膻根羊肉也 唐薛昭纬
遭黄巢乱流离饥饿遇旧识银
工延接饮馔甚丰 (第 68a 页)
昭纬
以诗谢之曰一揲膻根数十皴
盘中犹更有鲜鳞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第 68a 页)
   君治篇第五

夫人君致治之要有三一曰 宰相得人
二曰台谏 (第 6a 页)
得人
三曰左右侍从 (第 6a 页)
得人
(第 6a 页)
得人
则朝廷尊而君德日盛于
斯三者而左右所系为尤重昔孟子谓左右前后皆薛
居州王孰与为不善左右前后皆非薛居州 (第 6a 页)
姓安乐在刺史县令尔县令既众不必皆贤但州得良
刺史可矣天下 刺史得人
陛下端拱岩廊之上夫复何
为古者郡守县令皆选贤德欲有所用必先试以临人
或由二千石高第入为宰相今独重内官 (第 8a 页)
道之累者盖不浅矣若是者其可以保终乎臣窃以为
正俗之道莫大于纪纲莫重于教化莫急于 得人司马
光曰愿先定纪纲以还淳美之俗言风俗则系于纪纲
也胡寅曰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
天下有风俗言 (第 34b 页)
仗兹龙节。莅彼雄藩。高居将相之尊。永保山河之誓。人
臣之节。丈夫之荣。何以加焉。尔其自勉。 薛昭纬
:
(第 21a 页)
昭纬。
赠刑部侍郎存诚曾孙。乾宁中为礼部侍郎。知贡举。
为崔允所恶。出为溪州刺史。

** 废德明四庙议 (第 21a 页)
曹。往事吾相。无谓司货籍者。近乎俗吏。而忽于躬亲。
使滋其烦弊也。可依前件。

** 授前兵部侍郎 薛昭纬御史中丞
制 …… (第 10a 页)
问于朝。皆曰可
与则徇公。况御史中丞。持天下所共之法。等乎庶尹。重有
加焉。乃诏名卿。来承俊选。具官 薛昭纬。
吾阅元和遗事。嘉
尔祖执宪之能。轨躅可寻。风声自在。美延后嗣。克奉贻谋。 (第 10a 页)
其事于朝以明澄之抑万一得罪所不避也已而闻执
事有此义举私幸 风宪得人
可以免仆之越职而言也
今乃迁延至此岂执事之心果有所畏避者不过以澄
之退倡于侍郎赵公和于都御史王公二公 (第 13a 页)
  

辞大司宪疏
伏以臣于不自意。伏承 新命下者。以臣为司宪府大司宪。臣惊陨惶惑。不省所。以臣材识钝浅。年纪衰摧。不堪与于 清朝驱使之末。至若竣选华贯。非臣意虑之所敢到也。今臣所叨之职。是何等峻选何等华贯。地望之重职任之大。实汉之御史大夫也。正色立朝。振刷风教。上而使 君德无所阙。下而使百僚有所畏。即其责也。先正所谓 宪长得人。
可以致治者。亶以是耳。为任之重。治乱所系。则是岂可人人而苟授。如闲官漫职循资而历试者哉。顾今官方不古 (第 318H 页)
夏为伊川府使。辞不赴。秋三违试 牌坐罢。冬抄 启承文院提调。丁丑正月除大司宪。府君上辞书。引慎斋先生 宪长得人
可以致治之语。以为 (第 525L 页)
得人
而治。则不 (第 525L 页)
得人
而乱。从可知矣。苟非其人则将使颓纲益颓而 朝廷不尊。小人益肆而祸败层生。况又阴虹贯阳而天变棘矣。乱逆 (第 525L 页)
异。白发已秃齿又落。举目只见乌兔驶。
问汝何所思。所思北海湄。安兄清鉴悬明镜。一心慥慥报 主圣。今年 贡举得人
多。北士比诸皇祐科。况乃清市秉廉严。李御史后先称哥。巡相婪饕性又奸。谗口营营嗾弹班。苍黄金牌南归日。 (第 47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