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而外制诸侯之彊然其轻信
韩玫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
王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 董璋 叛四方 …… (第 11b 页)
为我担石灰拾马粪以相养活今贵
为天子独不能庇之邪使其杜门私第亦何与公事重
诲由是不复敢言孟知祥镇西川 董璋 镇东川二人皆
有异志重诲每事裁抑务制其奸心凡两川守将更代
多用己所亲信必以精兵从之渐令分戍诸州以虞缓 …… (第 13b 页)
重诲者冯道
曰诸君苟惜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以为大
臣不可轻动遂以范延光为枢密使而重诲居职如故 董璋 等反遣石敬塘讨之而西川险阻粮运甚艰每费
一石而致一斗自关以西民苦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
盗赋明宗谓重诲曰 …… (第 15a 页)
令公死未晚何遽如此又击其首
夫妻皆死流血盈庭从璋检责其家赀不及数千缗而
已明宗下诏以其绝钱镠致孟知祥 董璋 反及议伐吴
以为罪并杀其二子其馀子孙皆免重诲得罪知其必 (第 16b 页)
韩玫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
王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 董璋 叛四方 …… (第 11b 页)
为我担石灰拾马粪以相养活今贵
为天子独不能庇之邪使其杜门私第亦何与公事重
诲由是不复敢言孟知祥镇西川 董璋 镇东川二人皆
有异志重诲每事裁抑务制其奸心凡两川守将更代
多用己所亲信必以精兵从之渐令分戍诸州以虞缓 …… (第 13b 页)
重诲者冯道
曰诸君苟惜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以为大
臣不可轻动遂以范延光为枢密使而重诲居职如故 董璋 等反遣石敬塘讨之而西川险阻粮运甚艰每费
一石而致一斗自关以西民苦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
盗赋明宗谓重诲曰 …… (第 15a 页)
令公死未晚何遽如此又击其首
夫妻皆死流血盈庭从璋检责其家赀不及数千缗而
已明宗下诏以其绝钱镠致孟知祥 董璋 反及议伐吴
以为罪并杀其二子其馀子孙皆免重诲得罪知其必 (第 16b 页)
辟圜参
魏王军事蜀灭表圜黔南节度使圜恳辞不就继岌杀
崇韬以圜代将其军而旋康延孝反继岌遣圜将三千
人会 董璋 孟知祥等兵击败延孝于汉州而魏王先至
渭南自杀圜悉将其军以东明宗嘉其功拜圜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是 (第 6a 页)
魏王军事蜀灭表圜黔南节度使圜恳辞不就继岌杀
崇韬以圜代将其军而旋康延孝反继岌遣圜将三千
人会 董璋 孟知祥等兵击败延孝于汉州而魏王先至
渭南自杀圜悉将其军以东明宗嘉其功拜圜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是 (第 6a 页)
使二十馀年见其分财
飨士欲报梁仇不幸早世今郎君父丧未葬违背君亲
吾能死于此不能从以归梁也众皆感泣梁遣 董璋 率
兵围之约与州人拒守求救于庄宗是时庄宗方与梁
人战河上而已建大号闻继韬叛降梁颇有忧色及闻
约独不叛 …… (第 5b 页)
遮留不得行父老
诣京师乞留明宗遣中使往谕之鲁奇乃得去唐师伐
荆南以鲁奇为招讨副使无功而还徙镇武信东川 董
璋
反攻遂州鲁奇闭城拒之旬日救兵不至城中食尽
鲁奇自刎死年四十九
吴峦兵犹可战而不战鲁奇食尽力穷而 (第 11b 页)
死故取
舍异
姚洪本梁之小挍也自 董璋 为梁将洪尝事璋后事唐
为指挥使长兴中遣洪将千人戍阆州 (第 12a 页)
董璋 反遣人以
书招洪洪得璋书辄投厕中后璋兵攻破阆州执洪璋
曰尔为健儿我遇汝厚奈何负我邪洪骂曰老贼尔昔 …… (第 12a 页)
其利害思同去明宗顾左右曰人言思同不管事能
若是耶于是始知其材以为右武卫上将军京兆尹西
京留守石敬瑭讨 董璋 思同为先锋指挥使兵入剑门
而后军不继思同与璋战不胜而却敬瑭兵罢思同徙 (第 13a 页)
飨士欲报梁仇不幸早世今郎君父丧未葬违背君亲
吾能死于此不能从以归梁也众皆感泣梁遣 董璋 率
兵围之约与州人拒守求救于庄宗是时庄宗方与梁
人战河上而已建大号闻继韬叛降梁颇有忧色及闻
约独不叛 …… (第 5b 页)
遮留不得行父老
诣京师乞留明宗遣中使往谕之鲁奇乃得去唐师伐
荆南以鲁奇为招讨副使无功而还徙镇武信东川 董
璋
鲁奇自刎死年四十九
吴峦兵犹可战而不战鲁奇食尽力穷而 (第 11b 页)
死故取
舍异
姚洪本梁之小挍也自 董璋 为梁将洪尝事璋后事唐
为指挥使长兴中遣洪将千人戍阆州 (第 12a 页)
董璋 反遣人以
书招洪洪得璋书辄投厕中后璋兵攻破阆州执洪璋
曰尔为健儿我遇汝厚奈何负我邪洪骂曰老贼尔昔 …… (第 12a 页)
其利害思同去明宗顾左右曰人言思同不管事能
若是耶于是始知其材以为右武卫上将军京兆尹西
京留守石敬瑭讨 董璋 思同为先锋指挥使兵入剑门
而后军不继思同与璋战不胜而却敬瑭兵罢思同徙 (第 13a 页)
不足以一天下可概见矣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遣
段凝军于河上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
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
朝城庄宗解御衣金带以赐之拜延孝博州刺史捧日
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
具言末帝懦弱赵岩婿也张汉杰妇家皆用事段凝奸
邪以入金多为大将自其父时故将皆出其下王彦章
骁将也遣汉杰监其军而制之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
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又问梁计如何曰臣
在梁时窃闻其议期以仲冬大举遣 董璋 以陜虢泽潞
之众出石会以攻太原霍彦威以关西汝洛之兵掠邢
洺以趋镇定王彦章以京师禁卫击郓州段凝以河上 …… (第 2a 页)
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壮其言后 董璋 等虽不出
兵而梁兵悉属段凝于河上京师无备庄宗卒用延孝
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以功拜郑州防禦使赐姓
名 …… (第 2b 页)
鹿头关下汉州居三月后军始至衍弟
宗弼果以蜀降延孝屯汉州以俟魏王继岌蜀平延孝
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 董璋 位在延孝下然特
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
孝延孝大怒责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遬相从 …… (第 3a 页)
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
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
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 董璋 延孝已自
疑及璋过延孝军又不谒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 (第 3b 页)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遣
段凝军于河上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
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
朝城庄宗解御衣金带以赐之拜延孝博州刺史捧日
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
具言末帝懦弱赵岩婿也张汉杰妇家皆用事段凝奸
邪以入金多为大将自其父时故将皆出其下王彦章
骁将也遣汉杰监其军而制之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
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又问梁计如何曰臣
在梁时窃闻其议期以仲冬大举遣 董璋 以陜虢泽潞
之众出石会以攻太原霍彦威以关西汝洛之兵掠邢
洺以趋镇定王彦章以京师禁卫击郓州段凝以河上 …… (第 2a 页)
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壮其言后 董璋 等虽不出
兵而梁兵悉属段凝于河上京师无备庄宗卒用延孝
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以功拜郑州防禦使赐姓
名 …… (第 2b 页)
鹿头关下汉州居三月后军始至衍弟
宗弼果以蜀降延孝屯汉州以俟魏王继岌蜀平延孝
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 董璋 位在延孝下然特
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
孝延孝大怒责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遬相从 …… (第 3a 页)
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
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
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 董璋 延孝已自
疑及璋过延孝军又不谒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 (第 3b 页)
玫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王
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 董璋 叛四方骚
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此所谓独见之虑
祸衅所生也钱镠据有两浙号兼吴越而王自梁及庄
宗 …… (第 39b 页)
为我担石灰拾马粪以相养活今贵为天子
独不能庇之耶使其杜门私第亦何与公事重诲由是
不敢复言孟知祥镇西川 董璋 镇东川二人皆有异志 …… (第 41a 页)
代重诲者冯道曰诸君
苟惜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以为大臣不可
轻动遂以范延光为枢密使而重诲居职如故 董璋 等
反遣石敬塘讨之而川路险阻粮运甚艰每费一石而
致一斗自关以西民苦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盗贼明 …… (第 42b 页)
以其绝钱镠致孟知祥 董璋 反及议伐吴以为罪并杀
其二子其馀子孙皆免重诲得罪知其必死叹曰吾固
当死但恨不与国家除去潞王此其恨也呜 (第 44b 页)
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 董璋 叛四方骚
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此所谓独见之虑
祸衅所生也钱镠据有两浙号兼吴越而王自梁及庄
宗 …… (第 39b 页)
为我担石灰拾马粪以相养活今贵为天子
独不能庇之耶使其杜门私第亦何与公事重诲由是
不敢复言孟知祥镇西川 董璋 镇东川二人皆有异志 …… (第 41a 页)
代重诲者冯道曰诸君
苟惜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以为大臣不可
轻动遂以范延光为枢密使而重诲居职如故 董璋 等
反遣石敬塘讨之而川路险阻粮运甚艰每费一石而
致一斗自关以西民苦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盗贼明 …… (第 42b 页)
以其绝钱镠致孟知祥 董璋 反及议伐吴以为罪并杀
其二子其馀子孙皆免重诲得罪知其必死叹曰吾固
当死但恨不与国家除去潞王此其恨也呜 (第 44b 页)
皇仁无疆之休哉史臣颂烈
敬垂鸿休于玄石
岁享旌忠庙碑记
旌忠庙祀后唐节度使夏公也公讳鲁奇守武信日 董
璋
反东川攻遂州公在围城中兵食尽而援不至遂自
刭死公结发从军事庄宗早立慬于天下驱驰中原破
劲燕溃骁魏王彦 (第 4b 页)
敬垂鸿休于玄石
岁享旌忠庙碑记
旌忠庙祀后唐节度使夏公也公讳鲁奇守武信日 董
璋
刭死公结发从军事庄宗早立慬于天下驱驰中原破
劲燕溃骁魏王彦 (第 4b 页)
朕祗膺天眷虔荷帝图敷大信而仰法昊穹秉至公而
俯临亿兆彰善瘅恶必分泾渭之流崇德报功敢忘山
河之誓其有荣联戚里任重侯藩佐白水而中兴为皇
家而尽节虽旁缘谬误而竟保忠贞疏凿未通朝海之
波澜暂阻氛霾既定拱辰之光耀如初表章皆验于推
诚琛赆远脩于述职得不显其丹赤懋以旌酬益敦鱼
水之欢永契君臣之道爰求吉日乃降徽章具官孟某
五纬佐天三山镇地七年乃辨真为梁栋之材十德俱
全信是琮璜之器先皇帝经纶人极济活兆人李通首
述其纬书邓禹参加于霸业同心同德竟扶归马之朝
不伐不矜罔恃濯龙之宠洎朕纂承凤纪繄尔镇守龟
城铁石弥坚菁茅不匮山川险绝每虔向日之心玉帛
骏奔能助郊天之礼有臣若此当代何加 董璋 久作厉
阶终萌逆节既辜恩于覆载欲嫁祸于勋贤叠以封章
疏其邻道虔刘我生聚离间我忠良尔外示协同潜怀 (第 13b 页)
俯临亿兆彰善瘅恶必分泾渭之流崇德报功敢忘山
河之誓其有荣联戚里任重侯藩佐白水而中兴为皇
家而尽节虽旁缘谬误而竟保忠贞疏凿未通朝海之
波澜暂阻氛霾既定拱辰之光耀如初表章皆验于推
诚琛赆远脩于述职得不显其丹赤懋以旌酬益敦鱼
水之欢永契君臣之道爰求吉日乃降徽章具官孟某
五纬佐天三山镇地七年乃辨真为梁栋之材十德俱
全信是琮璜之器先皇帝经纶人极济活兆人李通首
述其纬书邓禹参加于霸业同心同德竟扶归马之朝
不伐不矜罔恃濯龙之宠洎朕纂承凤纪繄尔镇守龟
城铁石弥坚菁茅不匮山川险绝每虔向日之心玉帛
骏奔能助郊天之礼有臣若此当代何加 董璋 久作厉
阶终萌逆节既辜恩于覆载欲嫁祸于勋贤叠以封章
疏其邻道虔刘我生聚离间我忠良尔外示协同潜怀 (第 13b 页)
。亦旌酬而益甚。自朕绍兴王业。委掌枢机。官列三公。
望崇四辅。谓勤劬之可恃。每率暴以居怀。且孟知祥 董璋。 自守藩维。素坚臣节。辄从閒谍。令负忧疑。擢任姻亲。往分
符竹。潜设猜防之计。擅兴割据之言。两川 …… (第 19a 页)
省洋州及兴元奏。探闻得 董璋 把截剑门关路。不通利州
与西川往来。 (第 21b 页)
董璋 自领徒党。侵逼西川管界。西川巳 …… (第 21b 页)
为最。
锡壤居先。自居守于北门。往镇临于西蜀。安民有术。抚众
多恩。方静治于龟城。期永扶于凤阙。 董璋 比膺朝寄。荐领
戎旃。曾无犬马之劳。但纵豺狼之性。顷岁潜怀逆节。密设 …… (第 22a 页)
传诏旨。想其到彼。备达予怀。卿制敌
多方。折冲有备。虽深嫉恶。犹示睦邻。尚抑骁雄。观其衅隙。
而 董璋 果然颠蹶。尽露奸邪。初控扼于剑门。遽侵骚于锦 …… (第 22b 页)
省所奏。东川 董璋。 爰自为邻。从初不睦。尝厚诬于表疏。每
深閒于朝廷。欲窃兵权。来并土宇。忽去年四月二十八日
暴兴兵 …… (第 23b 页)
自统领衙队二万人骑继进。至三日交战。杀败 董璋。 斩首
万馀级。执八千人。擒贼将校八十馀员。甲马七百匹。收衣
甲器械十万事。其 (第 24a 页)
董璋 与男光嗣。四日巳时走入东川。前
陵州刺史王晖斩璋父子首级。来献军门。寻收下东川城。
又奏。今夏方 (第 24a 页)
议赏功。其文武将吏等众意难违。巳取六月
十一日权兼东川指挥。公事具悉。朕以 董璋 位列山河。名
兼将相。全昧输忠事主。以礼睦邻。辄恣凶狂。拟谋吞噬。谮
卿则妄呈章奏。诳朕则欲窃兵 …… (第 24a 页)
戢兵而静治。只期应敌以禦冲。俟落彀中。即加剪扑。若居
度外。且示协和。而 董璋 果出妖巢。暴兴叛党。忽犯成都之
境。骤踰汉郡之疆。蚁聚蜂屯。鸱张豕突。谓锦川而可取。谓
天网而可 …… (第 24b 页)
宣。外则覃声教于百蛮。内则效忠勤于
双阙。交修职贡。备竭臣诚。方表率于诸侯。永维持于景运。
不谓 董璋。 夙怀虿毒。潜贮狼贪。拟吞并于仁封。诈倾输于
直节。密飞章奏。累述事机。或叙卿之短长。或报卿之动静。 …… (第 25b 页)
想勤王之力。讵移许国之心。所以中閒先令
进奏官苏愿及进奉军将杜绍本等相次归还。式明安慰。
朕又知 董璋 果谋鼠窃。转恣鸱张。辄侵岷益之崇封。俄越
梓潼之末界。兹察诡计。究彼初心。附皮毛唇齿之欢。足明 (第 26a 页)
望崇四辅。谓勤劬之可恃。每率暴以居怀。且孟知祥 董璋。 自守藩维。素坚臣节。辄从閒谍。令负忧疑。擢任姻亲。往分
符竹。潜设猜防之计。擅兴割据之言。两川 …… (第 19a 页)
省洋州及兴元奏。探闻得 董璋 把截剑门关路。不通利州
与西川往来。 (第 21b 页)
董璋 自领徒党。侵逼西川管界。西川巳 …… (第 21b 页)
为最。
锡壤居先。自居守于北门。往镇临于西蜀。安民有术。抚众
多恩。方静治于龟城。期永扶于凤阙。 董璋 比膺朝寄。荐领
戎旃。曾无犬马之劳。但纵豺狼之性。顷岁潜怀逆节。密设 …… (第 22a 页)
传诏旨。想其到彼。备达予怀。卿制敌
多方。折冲有备。虽深嫉恶。犹示睦邻。尚抑骁雄。观其衅隙。
而 董璋 果然颠蹶。尽露奸邪。初控扼于剑门。遽侵骚于锦 …… (第 22b 页)
省所奏。东川 董璋。 爰自为邻。从初不睦。尝厚诬于表疏。每
深閒于朝廷。欲窃兵权。来并土宇。忽去年四月二十八日
暴兴兵 …… (第 23b 页)
自统领衙队二万人骑继进。至三日交战。杀败 董璋。 斩首
万馀级。执八千人。擒贼将校八十馀员。甲马七百匹。收衣
甲器械十万事。其 (第 24a 页)
董璋 与男光嗣。四日巳时走入东川。前
陵州刺史王晖斩璋父子首级。来献军门。寻收下东川城。
又奏。今夏方 (第 24a 页)
议赏功。其文武将吏等众意难违。巳取六月
十一日权兼东川指挥。公事具悉。朕以 董璋 位列山河。名
兼将相。全昧输忠事主。以礼睦邻。辄恣凶狂。拟谋吞噬。谮
卿则妄呈章奏。诳朕则欲窃兵 …… (第 24a 页)
戢兵而静治。只期应敌以禦冲。俟落彀中。即加剪扑。若居
度外。且示协和。而 董璋 果出妖巢。暴兴叛党。忽犯成都之
境。骤踰汉郡之疆。蚁聚蜂屯。鸱张豕突。谓锦川而可取。谓
天网而可 …… (第 24b 页)
宣。外则覃声教于百蛮。内则效忠勤于
双阙。交修职贡。备竭臣诚。方表率于诸侯。永维持于景运。
不谓 董璋。 夙怀虿毒。潜贮狼贪。拟吞并于仁封。诈倾输于
直节。密飞章奏。累述事机。或叙卿之短长。或报卿之动静。 …… (第 25b 页)
想勤王之力。讵移许国之心。所以中閒先令
进奏官苏愿及进奉军将杜绍本等相次归还。式明安慰。
朕又知 董璋 果谋鼠窃。转恣鸱张。辄侵岷益之崇封。俄越
梓潼之末界。兹察诡计。究彼初心。附皮毛唇齿之欢。足明 (第 26a 页)
千乘。镇彼一隅。不将富贵为心。惟以邦家是念。尽血
诚而推戴。竭土产以贡输。每念忠良。正深系赖。忽被 董璋
之逼迫。遽令蜀郡以携离。卿虽外合元凶。而内全大节。文
翰每深于恭敬。使臣尽厚于接延。兼闻曾兴议于东 (第 03a 页)
诚而推戴。竭土产以贡输。每念忠良。正深系赖。忽被 董璋
之逼迫。遽令蜀郡以携离。卿虽外合元凶。而内全大节。文
翰每深于恭敬。使臣尽厚于接延。兼闻曾兴议于东 (第 03a 页)
城。铁石弥坚。菁茅不匮。山川
险绝。每虔向日之心。玉帛骏奔。能助郊天之礼。有臣若此。
当代何加。 董璋 久作厉阶。终萌逆节。既辜恩于覆载。欲嫁
祸于勋贤。叠以封章。疏其邻道。虔刘我生聚。离閒我忠良。 (第 11a 页)
险绝。每虔向日之心。玉帛骏奔。能助郊天之礼。有臣若此。
当代何加。 董璋 久作厉阶。终萌逆节。既辜恩于覆载。欲嫁
祸于勋贤。叠以封章。疏其邻道。虔刘我生聚。离閒我忠良。 (第 11a 页)
。邢州龙冈人。李克用镇太原。以为亲卫军使。
后唐天成中累加太尉兼侍中。封平原公。长兴二年。击败 董璋。 得梓绵龙剑普果阆蓬渠九郡。遂并有两川。四年加
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管
内营 …… (第 14b 页)
而追擒。数
俘馘以既多。收铠甲而亦众。指期荡定。以固封宇。凡曰军
民。攸同快慰。
** 讨平 董璋 榜 …… (第 18b 页)
盖闻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明神不昧。稔恶则亡。逆贼东川 节度使董璋。 包藏祸心。负背盟约。暴兴士马。急寇封圻。迎
锋而寻没全军。单马而窜归本府。昭武司徒统领大众。追 (第 19a 页)
袭馀妖。则有前陵州刺史王晖。睹其将亡。因图转祸。枭斩 董璋 父子。双献其元。克保军城。待余旌旆。念其智勇。足可
嘉称。且谋不自于众人。罪止归于元恶。既除心腹之 (第 19a 页)
后唐天成中累加太尉兼侍中。封平原公。长兴二年。击败 董璋。 得梓绵龙剑普果阆蓬渠九郡。遂并有两川。四年加
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管
内营 …… (第 14b 页)
而追擒。数
俘馘以既多。收铠甲而亦众。指期荡定。以固封宇。凡曰军
民。攸同快慰。
** 讨平 董璋 榜 …… (第 18b 页)
盖闻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明神不昧。稔恶则亡。逆贼东川 节度使董璋。 包藏祸心。负背盟约。暴兴士马。急寇封圻。迎
锋而寻没全军。单马而窜归本府。昭武司徒统领大众。追 (第 19a 页)
袭馀妖。则有前陵州刺史王晖。睹其将亡。因图转祸。枭斩 董璋 父子。双献其元。克保军城。待余旌旆。念其智勇。足可
嘉称。且谋不自于众人。罪止归于元恶。既除心腹之 (第 19a 页)
。专率敛行伍。以奉权贵。梁主
不能专任将帅。尝以近臣监之。进止可否。动为所制。近又
闻欲数道出兵。令 董璋 趋太原。霍彦威寇镇定。王彦章攻
郓州。段凝当陛下。决以十月大举。臣窃观梁兵。聚则不少。
分则不多。愿 (第 08a 页)
不能专任将帅。尝以近臣监之。进止可否。动为所制。近又
闻欲数道出兵。令 董璋 趋太原。霍彦威寇镇定。王彦章攻
郓州。段凝当陛下。决以十月大举。臣窃观梁兵。聚则不少。
分则不多。愿 (第 08a 页)
伏以故东川 节度使董璋。
与臣为邻。从初不睦。常厚诬于
表疏。每深间于朝廷。欲窃兵权。来并土宇。及审圣听不惑。
物论难从。臣合 …… (第 14a 页)
臣与 董璋。 爱以暂合。和而不同。虽玉帛之交驰。岂心貌之
相类。诚知蕴蓄。且务包容。傥敢飞飏。必当扫殄。 (第 14b 页)
董璋 至
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暴兴兵甲。五月一日。骤入汉州。臣其
日先差昭武军节度兵马留后兼左厢步军都指挥使 …… (第 14b 页)
骑。发次新都。臣自统领衙内亲军二万
人骑继之。俱列营于弥牟镇北。至三日诘旦。结其大阵。俟
剿元凶。其 董璋 至午时。敢领妖徒。来当锋锐。臣则亲驱戈
甲。赵廷隐手奋鼓旗。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斩首一 …… (第 14b 页)
及以下指挥使都头八十馀员。
夺下甲马五百馀匹。收获衣甲器械十万馀事。其馀逆漏
之徒。寻令搜捉并尽。其 董璋 只与亲男衙内都指挥使董
光嗣并从骑二人。罄马而奔。弃甲而遁。抚只轮而掩泣。视
乱辙以咸哀。乌江之死所 …… (第 15a 页)
压背追袭。其董
璋至四日巳时。走入东川。至午时。有前陵州刺史王晖。知
窠巢之已倾。验城池之不守。枭斩 董璋 父子首级。相次迎
献军门。径进师徒。收下城垒。平定一方之众。止于四日之 …… (第 15a 页)
未达臣诚。
捷音虽审其风驰。奏疏未遑于羽插。岂谓皇帝陛下才聆
动静。遽轸忧劳。遄降使臣。特颁明诏。谕 董璋 之奸罪。勉微
臣以削平。仍敕军前。俾施掎角。并得暗合方略。显应神机。
更无唇齿之虞。永荷股肱之寄。 (第 15b 页)
表疏。每深间于朝廷。欲窃兵权。来并土宇。及审圣听不惑。
物论难从。臣合 …… (第 14a 页)
臣与 董璋。 爱以暂合。和而不同。虽玉帛之交驰。岂心貌之
相类。诚知蕴蓄。且务包容。傥敢飞飏。必当扫殄。 (第 14b 页)
董璋 至
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暴兴兵甲。五月一日。骤入汉州。臣其
日先差昭武军节度兵马留后兼左厢步军都指挥使 …… (第 14b 页)
骑。发次新都。臣自统领衙内亲军二万
人骑继之。俱列营于弥牟镇北。至三日诘旦。结其大阵。俟
剿元凶。其 董璋 至午时。敢领妖徒。来当锋锐。臣则亲驱戈
甲。赵廷隐手奋鼓旗。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斩首一 …… (第 14b 页)
及以下指挥使都头八十馀员。
夺下甲马五百馀匹。收获衣甲器械十万馀事。其馀逆漏
之徒。寻令搜捉并尽。其 董璋 只与亲男衙内都指挥使董
光嗣并从骑二人。罄马而奔。弃甲而遁。抚只轮而掩泣。视
乱辙以咸哀。乌江之死所 …… (第 15a 页)
压背追袭。其董
璋至四日巳时。走入东川。至午时。有前陵州刺史王晖。知
窠巢之已倾。验城池之不守。枭斩 董璋 父子首级。相次迎
献军门。径进师徒。收下城垒。平定一方之众。止于四日之 …… (第 15a 页)
未达臣诚。
捷音虽审其风驰。奏疏未遑于羽插。岂谓皇帝陛下才聆
动静。遽轸忧劳。遄降使臣。特颁明诏。谕 董璋 之奸罪。勉微
臣以削平。仍敕军前。俾施掎角。并得暗合方略。显应神机。
更无唇齿之虞。永荷股肱之寄。 (第 15b 页)
皆不知悔者也。若太武者虽未至于持悔之域。而其视不知悔者。亦不可谓无别矣。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东川 节度使董璋 反。(第五十六编上第二十七板。)
董光业在唐朝。其父璋示以反书。欲从父则叛君也。欲告君则害父也。为光 (第 310H 页)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东川 节度使董璋 反。(第五十六编上第二十七板。)
董光业在唐朝。其父璋示以反书。欲从父则叛君也。欲告君则害父也。为光 (第 31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