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裴交泰

   李秘
   殷尧恭
   林杰
   郑立之
    苏郁
   
浩虚舟
   蔡京
   张顶(共一卷/) (第 74b 页)
   禽鸟昆虫十
    王兵马使二角鹰(杜甫)观放白鹰(李白)
    飞鸢操(刘禹锡)百舌吟
    鹦鹉词 (苏郁)
鸳鸯篇(陈子昂)
    子规啼(韦应物)鶗鴂吟(刘禹锡) (第 22b 页)
   又
花神亦有弟兄行幻出亭亭并带芳二佛同敷狮子座
三闾剩集大夫裳金茎单捧双盘露玉笋分匀两脸香
肥白陈平羞独美齐名要共一心良

   彭泽水驿和虞脩撰
此非元亮幽居处而喜亦无车马喧澍雨一时 苏郁

流风千载挟清寒秫田旧治民犹昨柳岸新亭客避烦
江面波神应冷笑曾闻容膝可偷安
   登孤山(有序/) (第 8b 页)
   题候仙亭

   苏郁
   步虚词
  刘禹锡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第 45b 页)
  河南道劝农副使白公墓碣铭  姚 燧
彦隆始由太原徒行至河内致其父书鲁斋先生愿游
其门未有介也乃因吾友翰林侍读高凝得操几杖主
凝家二年而归侍其亲而先生亦召北矣寻由避宅左

揆以集贤馆大学士祭酒国学教贵胄乃奏召旧弟子
散居四方者以故王梓自汴韩思永 苏郁
自大名耶律
有尚自东平孙安与凝燧燉自河内刘季伦吕端善刘
安中自秦独公自太原十二人者皆驿致馆下三年吾 (第 4b 页)
  张正一 徐放 崔备

   苏郁 
明幽贞 张俨
  杜頠 韦丹 郑俞
  杜元颖 吴丹 郑馀庆
  赵宗儒 周引亮 王播
  周厈物  (第 17a 页)
 唐诗纪事卷四十五    宋 计敏夫 撰
  朱湾   王良会  

柳公绰  张正壹
  徐放   崔备    苏郁   
胡幽贞
  张俨   杜頠   韦丹   郑俞
  杜元颖  吴丹   郑馀庆  赵宗儒
  周弘亮 …… (第 1a 页)
接物而开府极一时选公绰为少尹正壹观察判
官备度支判官裴度掌书记卢士玫观察推官杨嗣复
节度推官
    苏郁
鹦鹉词云莫把金笼闭鹦鹉个个分明解人语忽然更 (第 7a 页)
古曾邺刘驾孟迟及门陈润韦楚老以李益为清奇雅
正主上入室 苏郁
入室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
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 (第 7b 页)
梓刘季伟韩思永耶律有尚吕端善姚燧高凝白栋
姚燉孙安刘安中十二人为伴读诏驿召之来京师
分处各斋以为斋长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
人爱之如子出入 …… (第 21a 页)

勿听其去帝命诸老臣议其去留窦默为衡恳请之乃
听衡还以赞善王恂摄学事刘秉忠等奏乞以衡弟子
耶律有尚 苏郁
白栋为助教以守衡规矩从之国家自
得中原用金大明历自大定是正后六七十年气朔加
时渐差帝以海宇混一宜协时 (第 21b 页)
刘季伟韩思永耶律有尚吕耑善姚燧高凝白栋 苏郁
姚燉孙安刘安中十二人为伴读被旨咸驿致之以先
生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先生之为教精粗有序
张弛有宜而必 (第 9b 页)
    河南道劝农副使白公墓碣铭
彦隆始由太原徒行至河内致其父书鲁斋先生愿游
其门未有介也乃因吾友翰林侍读高凝得操几杖主

凝家二年而归侍其亲而先生亦召北矣寻由避宅左
揆以集贤馆大学士祭酒国学教贵胄乃奏召旧弟子
散居四方者以故王梓自汴韩思永 苏郁
自大名耶律
有尚自东平孙安与凝燧燉自河内刘季伟吕端善刘
安中自秦独公自太原十二人者皆驿致馆下三年吾 (第 4b 页)
蒙古生质朴未散视听专一培养数年足为国用而是
时年已六十有二病日益臻乃奏召旧弟子散居四方
者王梓韩思永 苏郁
耶律有尚孙安高凝姚燧及弟□
刘季伟品端善刘安中白楝皆驿致馆下为伴读使与
之砻磨浸润以相成或问衡曰先生 (第 9a 页)
  河南劝农道副使白公墓碣
彦隆始由太原徒行至河内致其父书鲁齐先生愿游其门未有介也乃因吾友翰林侍读高凝得操几杖主
疑家二年而归侍其亲而先生亦召北矣寻由避宅右
揆以集贤馆大学士祭酒国学教贵胄乃奏召旧弟子

散居四方者以故王梓自汴韩思永 苏郁
有大名耶律
有尚自东平孙安与凝燧燉自河内刘季伟吕端善刘
安中自秦独公自太原十二人者皆驿致馆下三年吾 (第 12b 页)
 先生三十三岁劝农白公碑云尝斋先生避左揆以
 集贤馆大学士祭酒国学教贵胄乃奏召旧弟子散
 居曰方者王梓自汴韩思永 苏郁
自大名耶律有尚
 自东平孙安高凝与燧燉自河南刘季伟吕端善刘
 安中自秦独公自太原十二人驿致馆不盖同是 (第 5b 页)
 社稷归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猊便欲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宪宗笑曰魏绛何其懦也
 此人如在可与鼎州武陵桃源足称其吟咏士林荣
 之又 苏郁
有诗云关月夜悬青冢鉴塞云愁薄汉宫
 罗君王莫信和亲 (第 6a 页)
恐开市恩觊觎之渐有
旨以国人世胄子弟就学遂笃意教事奏门生王梓刘
季伟韩思永耶律有尚吕端善姚燧高凝白栋 苏郁

燉孙安镏安中十二人为伴读被旨咸驿致之以先生
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先生之为教精粗有序张
弛有宜而 (第 6a 页)
室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
(涉胡幽贞升堂李观贾驰李宣古曹邺刘驾孟迟及门/陈润韦楚老李益清奇雅正主上入室 苏郁
入室刘畋)
(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升堂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涛及门僧 (第 2a 页)
旨以国人世胄子弟就学遂笃意教事奏门生王梓刘
季伟韩思永耶律有尚吕端善姚燧高凝白栋 苏郁

燉孙安刘安中十二人为伴读被旨咸驿致之以先生
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先生之为教精粗有序张
弛有宜而 …… (第 7a 页)
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
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乃请徵其弟子王梓刘季伟
韩思永耶律有尚吕端善姚燧高凝白栋 苏郁
姚燉孙 …… (第 19b 页)
宜勿听其去
帝命诸老臣议其去留窦默为衡恳请之乃听衡还以
赞善王恂摄学士刘秉忠等奏乞以衡弟子耶律有尚 苏郁
白栋为助教以守衡规矩从之国家自得中原用
金大明历自大定是正后六七十年气朔加时渐差帝
以海宇混一宜协时 …… (第 20b 页)
  通鉴
元以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先是窦默言于世
祖曰三代所以历数长久风俗纯粹者皆自设学养士
所致方今宜建学立师博选贵族子弟教之以示风化
之本张文谦继以为请至是命衡为之衡自设学家事
悉委其子师可凡宾客来学中者皆谢绝之尝曰学中
若应接人事诸生学业必有所妨外人谤怨是自已事

诸生学业是上命也每谓蒙古生质朴未散视听专一
苟置之好伍曹中涵养之数年将来必能为国家用乃
奏旧弟子散居四方如韩思永 苏郁
耶律有尚孙安高
凝姚燧姚燉等皆驿致馆下为伴读欲其夹辅匡弼薰
陶浸润而自得之也又欲令蒙古生习学算术乃自 …… (第 23b 页)
居四方者王梓韩思永 苏郁
耶律有尚孙安高凝姚燧
及其弟燉刘季伟吕端善刘安中白栋皆驿致馆下为
伴读欲其夹辅匡弼薰陶浸润而自得之也 (第 45a 页)
   送张宗德序
嵓材里秀之齿贵胄于国学必繇三品朝官举而后补
其员限百人既补然后尚书御史祭酒司业考试取其

中科者而为第其甲乙以名升于礼部甲为六部史乙
郡博士岁八人谓之出身较之贵胄读而后始虽无分
积计日之勤然登名荐书者或远至十馀年其法详且
密如此余为博士之三年诸生滏阳张宗德以待次告
归且求赠言余方欿然以不足乎人师自愧于生之行
且有叹也初许文正公之避宅左揆也以集贤馆大学
士祭酒国学奏召旧弟子散居四方者若大梁王公梓
大名韩公思永 苏公郁
东平耶律公有尚雄姚公燧燉 (第 12a 页)
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正。升
堂李观贾驰李宣古曹邺刘驾孟迟。及门陈润韦楚老。以
李益为清奇雅正主。上入室 苏郁。
入室刘畋僧清塞卢休
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升堂方千
马戴任蕃贾岛厉元项斯薛寿。及门僧 (第 0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