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改易之乃知文字之传久而转失其真者多/矣则校雠之际决于取舍不可不谨也今各)
(参注于下韩曰石刻后题云朝议大夫/安定 胡证 书并篆额京兆府廨有此碑)
元和八年十月壬子上命丞相元衡(补注元和八年/三月武元衡相)丞
相吉甫(补注 (第 17b 页)
(参注于下韩曰石刻后题云朝议大夫/安定 胡证 书并篆额京兆府廨有此碑)
元和八年十月壬子上命丞相元衡(补注元和八年/三月武元衡相)丞
相吉甫(补注 (第 17b 页)
(知文学之传久而转失其真者多矣则校雠/之际决于取舍不可不谨也今各参注于下)
(石刻后题云朝议大夫安定 胡/证 书并篆额京兆府廨有此碑)
元和八年十一月壬子上命丞相元衡(武元/衡)丞相吉甫
(李吉/甫)丞相绛(李 (第 16a 页)
(石刻后题云朝议大夫安定 胡/证 书并篆额京兆府廨有此碑)
元和八年十一月壬子上命丞相元衡(武元/衡)丞相吉甫
(李吉/甫)丞相绛(李 (第 16a 页)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六诗皆元和/七八年间作)
奉酬振武胡十二文大夫(元和九/年作)
戎旆暂停辞社树(阁赴李校过赵璘因话录曰 胡证 建/节 振武 河中时赵宗儒为帅证)
(持刺称百姓入谒献诗曰诗书入京国旌节过乡关若定/用今语亦与敬 (第 17b 页)
奉酬振武胡十二文大夫(元和九/年作)
戎旆暂停辞社树(阁赴李校过赵璘因话录曰 胡证 建/节 振武 河中时赵宗儒为帅证)
(持刺称百姓入谒献诗曰诗书入京国旌节过乡关若定/用今语亦与敬 (第 17b 页)
试大理评事胡君墓铭
明允先(杭本作/明元)戴厥身(阁/杭)吏夏阳(同州/属邑)去平阳(晋/州)肖
厚完(杭今谢校后保大本作省厚/宽 作肖 昆自蜀本也)母弟证秋大夫(蜀/本)
(作秋樊李本皆校从秩此 胡证 之兄也旧传证元和/九年以御史大夫节度振武公有诗送之亦称十二)
(丈大夫十三年召还此铭云友韩愈司马/徒 (第 14a 页)
明允先(杭本作/明元)戴厥身(阁/杭)吏夏阳(同州/属邑)去平阳(晋/州)肖
厚完(杭今谢校后保大本作省厚/宽 作肖 昆自蜀本也)母弟证秋大夫(蜀/本)
(作秋樊李本皆校从秩此 胡证 之兄也旧传证元和/九年以御史大夫节度振武公有诗送之亦称十二)
(丈大夫十三年召还此铭云友韩愈司马/徒 (第 14a 页)
(柱国荥阳县开国侯郑馀庆书将仕郎右拾/遗内供奉赐绯鱼袋陈岵篆额末云元和七)
(年岁次壬辰十月景/戌朔十五日庚寅建)
田氏先庙碑(金石录曰碑 胡证 八分书碑集古/录董氏书跋樊本皆具 在京) (第 2b 页)
(兆府廨首题云大唐工部尚书田公先庙碑/铭末云朝议大夫守諌议大夫安定 胡证 书)
(并篆/额)
刘统军碑(金石碑曰碑归登八/分书 书跋亦具)
徐偃王庙碑(洪本具 …… (第 3a 页)
(乃曰昌黎韩愈撰徐放书是同时已别刻也/然洪本作故制觕朴书跋乃作故制朴觕又)
(有不同何邪今碑乃庆/历中重刻本亦颇讹舛)
胡珦神道碑(集古录洪本皆具年金石录曰 胡/证 八分书长庆三 四月立按珦) (第 3a 页)
(年岁次壬辰十月景/戌朔十五日庚寅建)
田氏先庙碑(金石录曰碑 胡证 八分书碑集古/录董氏书跋樊本皆具 在京) (第 2b 页)
(兆府廨首题云大唐工部尚书田公先庙碑/铭末云朝议大夫守諌议大夫安定 胡证 书)
(并篆/额)
刘统军碑(金石碑曰碑归登八/分书 书跋亦具)
徐偃王庙碑(洪本具 …… (第 3a 页)
(乃曰昌黎韩愈撰徐放书是同时已别刻也/然洪本作故制觕朴书跋乃作故制朴觕又)
(有不同何邪今碑乃庆/历中重刻本亦颇讹舛)
胡珦神道碑(集古录洪本皆具年金石录曰 胡/证 八分书长庆三 四月立按珦) (第 3a 页)
(讳行/录) 平庭(或作/庭平)诗从(从或/作仙)
送侯喜 长官(方作官/长非是)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诸本无/奉字) 戎旆暂停辞社树
(诸本作弩矢前驱烦县令方从阁本云赵璘因话录/曰 胡证 建节赴振武过河中时赵宗儒为帅证持刺)
(称百姓入谒献诗曰诗书入京国旌节过乡关若用/今语亦非胡公敬桑 (第 18a 页)
送侯喜 长官(方作官/长非是)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诸本无/奉字) 戎旆暂停辞社树
(诸本作弩矢前驱烦县令方从阁本云赵璘因话录/曰 胡证 建节赴振武过河中时赵宗儒为帅证持刺)
(称百姓入谒献诗曰诗书入京国旌节过乡关若用/今语亦非胡公敬桑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