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汇蚤卒一曰畅至少府
监而其后俱不振
唐右拾遗窦叔向有五子祭酒常司业牟中丞群刺史
庠中丞巩五季谏议大夫 窦禹钧
有五子尚书仪侍郎
俨补阙侃参知政事称起居郎僖二家名位才望俱相
等今人但知有燕山而不知有补阙也 (第 21b 页)
   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晋天福中进士历汉周
   二朝仕至兵部侍郎入宋拜翰林学士加礼部
   尚书卒赠右仆射
   (宋史本传窦仪父 禹钧
仪弟俨侃称僖皆相继/登科冯道 (第 45a 页)
禹钧
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 (第 45a 页)
   双桂堂诗序
句容之徐有号樗轩君者及其配虞氏名能教其子子
凡四人多务学有立而名在秋榜者两人曰玉琢之举

天顺己卯才弗克寿曰钦承之举成化丙午乡人以为
难名其堂曰双桂士夫间多贻之诗者承之请为之序
予读之叹曰天下之为人父母者孰不愿成其子然子
之才不才及受教与否常不可必苟得一人焉则以为
幸矣而况相继举于乡为其亲荣若徐氏兄弟者哉昔
郤诜以对策当居首选犹桂林一枝盖妄自侈誉之言
非出于乡评 窦禹钧
五子登科时人有丹桂五芳之句
然其得隽多在五季而入仕于宋识者憾之乃若樗轩 (第 26a 页)
革矣客曰伟哉子之是
举也因先代名德之厚也不私耳目之乐于已而公理
义之乐于人识之殊也虽然子之志安在或谓 五代窦
禹钧
尝为是举多所造就一家五子俱显于宋初此为
可慕若子之志如是则陋矣五代之季干戈纷纭弦诵
息绝窦氏于斯时笃 (第 9b 页)
取冯道赠 窦禹钧
诗语也先父绘而为图藏于家岁久朽
败长兄矼惧遂湮没以书抵䃤使更新之而是图用成
敢干一言为记予尝观世之名 (第 18a 页)
之堂谓公宽惠行善如杨旬 窦禹钧
平量助丧如李珏
郭震西蜀江少师时用亦云人之累赀钜万而贪得无
厌见人疾苦未尝兴一善念以周急之是乃守钱虏 (第 35b 页)
   窦仪

龙镯字琢成乾德初任邠州守有仁政一日群鹤翔于
公庭州民绘来鹤图以颂其德时学士窦仪以使过邠
留题云多少樊笼不敢开强拘物性要相陪何时得似
邠州守德政临民鹤自来(万姓/统谱)
   窦俨 窦禹钧
生五子仪俨称侃等相继登科冯瀛王赠 (第 70b 页)
禹钧

有灵椿一树老丹桂五枝芳时号窦氏五龙昆仲才业仪
俨尤著俨素蕴大学为周世宗所重判太常寺校管籥钟 (第 70b 页)
   双桂堂记
双桂堂者张士伦甫所居之堂也士伦世家上虞今徙
居河间之阜城有二子长居杰字翰英永乐甲午乡贡
进士分教于章丘次居彦字翰华复以庚子乡贡进士
为绛县训导阜城之大夫与乡之贤者喜其二子皆以
科举入官因名其堂曰双桂之堂翰英自章丘考满擢

为吏科给事中以才行见知于天子推恩封其二亲县
大夫老长复置酒相庆于斯堂曰此科举入官所致也
而堂尚未有记将何以示诸永久于是翰英遂以属予
予谓科举者之取喻于桂其来远矣晋郤诜举贤良对
武帝曰臣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后
之继者莫不取焉燕山 窦禹钧
五子皆登科当时赋咏
者有曰丹桂五枝芳君子不以为异也其他以表其宅
里者不少则张氏双桂以名堂岂非宜哉夫科 (第 45a 页)
宗积德垂庆之事相勉励
而期绍续于无穷乡人之贫乏者周之有不能平者必
喻以义使各适其平无不悦服皆以王彦方 窦禹钧

之尝从储思顺先生学思顺老无子失所依复迎致师
事之死则具衣棺葬焉其善行多此类乡人歌咏之生
于洪武甲 (第 2b 页)
者则在人之理可以回天之数鬼神予夺恒因善慝临
时寄其微权昔相者谓裴度饥文入口卒登宰辅之贵 窦禹钧
当无子而夭晚见五桂之荣惟德动天在乎人
而已矣若夫长沙赋服彭泽拟挽未可遽以自期也余
亦知命者也书此以慰 (第 19a 页)
后多相继登第为显官
人感其德祠而祀之故至于今既荣被追赠而庆泽及
于子孙又如此其盛盖阴德之报不爽也史载 窦禹钧
有阴德尝建书院聚书延师以教四方孤寒之士无供
须者咸给之后五子皆登科八孙皆贵显有为尚书参
大政者此固公 (第 20b 页)
之先大夫已身亲行之而公于今且有
不妄杀求生之仁则杨氏阴德非若 禹钧
一世天之报
杨氏殆末可以世计而公之名位所进亦末艾也书而 (第 20b 页)
 岂独远耶至是逢播之诗曰
蕲春肥羊采石酒君为玉昆我金友夜谈接膝昼握手

乾坤意气同高厚霜风吹芦客衣薄湿云羁鸿飞漠漠
蓬窗篝灯照装橐嗟君远行感君托莲台湖深浪拍银
鹧鸪杜若伤心神天生祸乱有今日谁谓交游无古人
叶郎还金何愧 窦禹钧
  题谢伯理同知义山卷
范公有义田谢倅有义山溪清土沃厚什伍其冢横云
间旁分畛域共神道金银无气应长好松 (第 70a 页)
   送邵叔芳受封谢恩还余友御史宏誉之父也

半生林下养閒身老受官封觐紫宸五色龙章云锦烂
数茎鹤发豸冠新朝端共爱王文度乡曲皆尊 窦禹钧
想荷皇恩无以报殷勤教子作忠臣
   送冯翼夫教谕赴仪真
科名昔已著京闱典教今看道有辉就禄喜持毛义檄 (第 22a 页)
年十月日记

  义方斋记

  户部郎中阎君庭晦为人乐施宾客填门有书万馀卷
葺斋所居西偏取冯中令赠 窦禹钧
之诗名曰义方请
记于余因为之说人之有子知所以爱鲜知所以教知
所以教鲜知所以义今阎君以是名名是斋必当慕 (第 8a 页)
远矣没之日实至治二年八月五日以某年月日葬于
某夫人某氏子男三以庄立信太初庄早世孙男五名
窦侍郎禹钧
之子同而亡其侃乃铭之曰
道行以天行道以人万变摩荡忽而淄磷惟君子人内
主外宾彼德于天吾自吾身穷达一揆尊 (第 25b 页)
  周氏小谱序
谱谍之作所以纪族姓著昭穆定亲疏辨同异也夫本
同而失于纪著至未久而以为异者固非仁人孝子之
心也本异而强于扳附欲眩人而以为之同者又岂仁
人孝子之道哉若郭崇韬贻拜墓之讥苏老泉所谓相
视如涂人者皆可戒也吾祖由金陵来止泰和爵誉里
历西台御史仆射朝奉大夫至潭州主簿自爵誉徙居
灉江再传至高祖月溪徙桐山又三传至先考君邦贤

徙阳冈里举子冈既于兵燹宝藏吾氏之宗谱惟谨谱
有燕山 窦禹钧
子俨为之首序有益国文忠公为重修
序有太祖夫人金花封诰二庚子秋挟厚赀避地五云
寓大原里有同姓富室愿以百 (第 69b 页)
   中和书院记
长芦高伯川既以馀财助修文庙两庑而成之又感燕

窦禹钧
之事叹而言曰兴书院养寒士此盛德事也
北方三百馀年已来继窦氏之躅者何其寥寥耶余陋
虽规模不及彼而窃有希 (第 8b 页)
呼天乎我老先生遽止于斯乎文章如司马迁
而著述未就经济如韩稚圭而勋业未施先见如吕献
可而摈弃以死阴德如 窦禹钧
而继嗣无儿呜呼天乎
福善祸淫其缪迷乎不欺君不违亲不厉民此易箦时
语也光明正大濒死不移呜呼天乎世有若人 (第 11a 页)
   富春书屋
富春山中一草堂秋来铃下风露凉日临简册足游泳

夜吹藜火生辉光芸香侵帙蠹鱼尽草色映阶书带长
一朝蜚声桂花籍昭回云汉皆文章
   挽存善周处士
此老城居乐隐沦一经教子岂长贫传家每羡张公艺
种德当如 窦禹钧
华表声闻天上鹤屋梁月色梦中人
湖山赖有牛眠地千古幽光照翠珉
   送施惟中河南布政使
新除布政施君子 (第 54b 页)
其是非也
   答陈应和
别后缅怀冰檗之姿隐隐心目寮友咸望吾兄有令子
承来谕乃复差池天命固有迟速邪昔 窦禹钧
蒙神告 (第 36a 页)
以无子而夭盍行阴德 禹钧
如其言凡可以济人者无
不为之其后神复告以有子而寿世所传诵灵椿一株
老丹桂五枝芳者也范文正公记其本末以 (第 36b 页)
劝后之人
校蒙友爱敢以 禹钧
为祝今执事位望日崇呴沬成雨
露叱咤成风雷苟一以慈祥恺悌为主如先哲所谓临
政不合著心惟于恕上著心则人之 (第 36b 页)
蒙被德泽多矣天
锡祚胤当不啻如 禹钧
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执
事其择之承寄测景台量天尺感感 (第 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