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代郭令公请雪裴仆射表(代宗/) 邵说(大历中/)
臣某言臣闻忠邪不可以并立善恶不可以同群吴任
宰嚭而伍胥鸱夷楚任靳尚而屈原放逐远惟前事孰
不痛心伏见沣州刺史裴冕明允忠肃道高德厚匪躬
无怠有謇谔之风首佐先帝驱驰灵武赞云雷之业成
社稷之勋 程元振
忌其直道(缺/)方遂加诬构(缺/)谪荒裔
天下称冤空怀丑正之悲莫雪盗憎之耻今奸邪屏退
圣政文明百度惟 (第 4a 页)
纵/平无益)
伏读国史知(集作/见)代宗之朝蕃戎侵轶直至畿甸(一作/直犯)
(都/城)代宗不知盖被 程元振
(一作/蒙)蔽几危社稷当时柳
伉乃太常一博士耳犹抗表归罪为国除害今臣所任
兼揔将相岂可坐观凶邪有曀 (第 9b 页)
之季公尝为御史大夫王鉷谮毁无何鉷弟釬坐大
逆有诏廷辨而凶首词引及鉷公自下列抗其矫诬朝
廷谓之不党其后 程元振
僣用威柄有道从虎贲公停
车致诘面折及霤在黜无愠德仁遂行君子谓公诚尽
于忠者在于礼外其身故临难不惑一其 (第 10a 页)
  自陈疏(杜甫/)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
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
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
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
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
陛下其忍弃之
  请诛 程元振
(柳伉/)
臣出身事君忝备近密夙有志愿铭之在心若遭艰危 …… (第 5b 页)
故何者天下之心皆恨陛下不练士卒疏远贤良委
任宦官离间将相以至于此陛下必欲救今日之急存
宗庙社稷即请斩 元振
之首悬示天下尽出内使配𨽻
诸州以朝恩勋劳留在左右仍以神策兵马回付汉官 (第 7a 页)
不欲陛下为太甲为成王面欺腹诽
而目侮无所不至陛下未察也干纪夺柄自古奸邪弑
逆之贼如赵高如石显如李辅国 程元振
鱼朝恩如陈
弘志刘克明如宗爱如苏佐如王守澄田令孜杨复恭
如刘季述如韩全诲有一大恶可危人主而破败人国 (第 6a 页)
代宗之朝蕃戎侵轶直至畿甸代宗不知盖被 程元振
壅蔽几危社稷当时柳伉乃太常一博士耳犹抗表归
罪为国除害今臣所任兼总将相岂可坐观凶邪有曀
日月臣不胜感 (第 17a 页)
则加贵人于以别嫡庶贵贱之
分窦宪曰舅梁冀曰后兄杨坚曰后父杨钊曰贵妃兄
于以惩外戚僣窃之祸高力士李辅国 程元振
辈皆书 (第 4a 页)
 说梦耳

雒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
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
贼本王臣
 自吐蕃入寇车驾东幸天下皆咎 程元振

 以子仪新立功不欲天子还京劝帝且都洛
 阳以避蕃寇代宗然之子仪因兵部侍郎张
 重光宣慰回附章论奏 (第 10b 页)
 改言吐蕃虽立君终不能改命也此说良是
 西山寇盗盖指吐蕃若以剑南西山之事言
 之而曰朝廷终不改则迂而无谓矣可怜后
 主还祠庙殆以代宗任用 程元振
鱼朝恩致
蒙尘之祸而托讽于后主之用黄皓也日莫 (第 16b 页)
   弹李义府疏(王义方)弹李听疏(周太玄)

  许戮一
   请诛 程元振
(柳伉)
第二十九卷 表奏书疏已(揔七首)
 奏
  尊号一
   奉天论徽号状第二首(陆贽)
  (第 31a 页)
   弹李义府疏(王义方/)
    弹义成军师节度使李听疏(周太玄/)
   诛戮一
    诛诛 程元振
(柳伉/)
  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太子疏 苏安恒
臣闻忠臣不顺时而取宠烈士不惜死而偷生故君道 …… (第 2a 页)
下犹视含弘不寘极法臣等恐宪章坠地天下寒心伏
望付之法司以正刑典
  请诛 程元振
疏       柳 伉
臣出身事君忝备近密夙有志愿铭之在心若遭艰危
必死王事当今日之际是臣死之秋将死 …… (第 26b 页)
故何者天下之心皆恨陛下不练士卒疏远贤良委
任宦官离间将相以至于此陛下必欲救今日之急存
宗庙社稷即请斩 元振
之首悬示天下尽出内使配隶
诸州以朝恩勋劳留在左右仍以神策兵马回付汉官
使朝臣百寮每日坐议左右使令尽用 (第 28a 页)
    (害令中/外相应)

浮于淮泗达于汴入于河底柱硖石少华楚帆越客直
抵长乐建章此安社稷之奇策也(唐都关中常运东南/之粟然渡淮涉汴每)
(苦水浅上河入渭又有三门之险多置仓转盘其/制屡变晏谓能疏漕道令无梗滞社稷之策也)晏宾
于东朝犹有官谤(晏坐与 程元振
善/罢为太子宾客)相公终始故旧不
信流言贾谊复召宣室弘羊重兴功利敢不悉力以答
所知驱马陜郊见三门渠津 (第 37a 页)
何独斯人以臣愚见若朝
中奸臣尽在则河朔逆贼虽平益炽臣伏读国史知代
宗之朝蕃戎侵轶直至畿甸代宗不知盖被 程元振

蔽几危社稷当时柳伉乃太常一博士耳犹抗表归罪
为国除害(代宗时 (第 37a 页)
宦官程元振
用事人情胥怨吐蕃党/项犯京畿徵兵无至者遂苍黄出幸至陜州)
(柳伉请诛 (第 37a 页)
元振/
乃放归田里)今臣所任兼总将相岂可坐观凶邪有
曀日月臣不胜感恩嫉恶之至谨附中使赵奉国奉表 (第 37a 页)
于以惩外戚僭窃之祸高力士李辅国 程元振
辈皆书
宦者于以防寺人干政之患拓拔禄官南诏酋龙之卒
皆以死书于以存偏安一统之体李从珂必书养子又
以著 (第 2b 页)
退而一小人进则其为乱益深矣代宗恶李辅国之强
使人杀之而 程元振
(第 16b 页)
元振
既黜而鱼朝恩进朝恩既
诛而元载进虽其竭力刬除而旋已受弊中唐之世能
果于退小人者莫如代宗而进小人之数者 (第 16b 页)
吴均燕诗问余来何迟山川几纡直所)
(谓来时道路长也结/从春叙起从秋收)
  百舌(此亦同时所作时 程元振
已贬斥公初春犹/未知故借百舌以寄慨王十朋曰百舌者反)
  (舌也能反覆其舌随百鸟之音春啭夏止礼记小 …… (第 6b 页)
  遣忧(卢注广德元年吐蕃入寇边将告急 程元振/
皆不以闻十月深入上方治兵吐蕃已度便)
  (桥上出幸陜州吐蕃入京师焚烧一空公闻而心/伤故曰遣忧 吴 …… (第 58a 页)
此已经九年云/十年者举成数也 朱注明皇前幸蜀代宗今幸陜故)
(云尘再蒙人王洙曰代宗在陜诏徵天下兵时 程元振/
用事无一 应召者故章末感激言之 此章首腰各) …… (第 60b 页)
  释闷(黄鹤编在广德二年盖天宝十四载至此为/十年也 杜臆此篇是杜集中七言排律)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一作/羊)(去/声)(扶又/切)临咸京失道
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豺狼塞(所责/切)路人断绝
烽火照夜尸纵(平/声)横天子亦应(平/声)厌奔走群公固合思
(去/声)升平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去/声)嬖孽能(一作/今)全生江

边老翁错料(平/声)事眼暗不见风尘清(上八乱极思治之/机下四忧时虑患)
(之意毒杜臆此为代宗不诛 程元振
而作吐蕃入寇逼/乘舆 生民祸皆起于 (第 70b 页)
程元振
所望一时君臣翻然悔)
(悟当柳伉疏入但削官放归此诗所以有嬖孽全生之/叹也岂知嬖孽不除则兵不得解兵不能 …… (第 70b 页)
故乐府有湖阴曲张文潜始正之云于湖为句)
 (孝经钩命诀明王用孝升平致归梅福传升平可致/唐书代宗在陜削 程元振
官爵 田里广德二年春)
(正月以私入京师配流溱州复令于江陵府安置也/苟悦申鉴省闼清净嬖孽不生 江 (第 71a 页)
 (以雷霆之威矣使黄生曰题云遣愤愤人主蔽于近/倖不任元戎而 花门得行其肆横也总戎指郭子)
 (仪蜂虿指 程元振
辈望代宗一震雷霆/以去谗佞耳按此说稍异不如杜臆)
  十二月一日三首(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 (第 58b 页)
  毕炕死节比颜平原

毕炕天宝末为广平太守拒安禄山城陷覆其家唐书
附于其父搆传盖取韩文公所撰毕坰铭而炕之名不
书于忠义传故昌黎云广平之节如此而子不荷其泽
呜呼河北二十四郡岂独一颜平原乎温公通鉴亦失

  柳沆献替比陆贽
广德元年十一月翰林学士柳沆上疏请斩 程元振

(第 36a 页)
元振
官放归田里见于东坡文而唐书不为沆立 (第 36a 页)
辅国 程元振
之徒因之而北司遂以亡唐盖女子小人
皆足以致患而女宠之惑人主也尤甚牢根固蒂盘结
于闺闼之间阳托人主之权 (第 3b 页)
   帅师讨之
阍寺之职所以供扫除传命令而已任之以事已不可
况可授之以兵哉肃宗委兵鱼朝恩而郭汾阳几不自
保代宗委兵 程元振
而李临淮不敢入朝彼肃代昏庸 (第 24b 页)